《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646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结构的强度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通用技术学段高中年级高一授课日期2016.06教材书名:技术与设计2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年 6 月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闫国玉平谷区第五中学13581638241实施者闫国玉平谷区第五中学13581638241指导者张晓伟平谷区第五中学13651257353其他参与者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二、结构与强度(一)教学内容分析从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内容考虑,前两节以知识为核心,后两节以设计、赏析为核心,第一节的结构初探是第二节深入研究结构两个重要性质(结构

2、类型和稳定性)的基础 。 第一部分是对结构的一般理解,从社会领域、技术领域、自然界三个层面展现“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特别提出自然界中完美和谐的结构是人们利用技术认识和改造世界得以凭借模仿的源泉。第二部分是从力学角度阐述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构件的概念组成复杂结构的各部分;阐述了内力、应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之后教材又介绍了结构(构件)基本变形时的受力,以及对构件承载能力的定性分析。所以,力的分析方法是本部分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将结构按形态分为三个基本类型,重点在于三种结构的受力特征以及由此而来的基本应用,同时指出了生产生活实际结构中的复杂性,多数物体的结构是这三种基本结

3、构类型的组合。(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技术与设计1”,经历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素养。通过学习数学(立体几何)物理(牛顿力学)和化学(分子结构等)的相关知识,在此前学生已学过了与结构相关的结构类型、结构的受力情况、结构的稳定性等知识,学生有较好的知识基础,这些对于探究影响结构强度是有利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有强度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但缺少理性的判断,对影响结构强度的几个因素理解不全面。(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结构强度的定义。(2)了解应力、内力的概念。(3)分析影响结构强度因素的主要因素。2过程与方法(1)经历简单技术试验的过程,初步掌握影响结构强

4、度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结构设计强烈的责任感和合理结构设计的重要性。(2)学生能合作完成技术试验,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2.教学难点:结构的构件截面形状对强度的影响。(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过程采取情景导入知识构建试验探究综合分析这一模式,积极倡导,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师生讨论、分析、交流互动等教学形式,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并注意基本受力形式。(六)教学准备结构图片、视频、案例(可与第四节首尾呼应);对于“纸板承受

5、压力试验”需要准备A4纸张,最好是若干勾码,应提供足够的材料用于学生分组;(七)教学流程图 情境引入 知识建构 实例分析 实践探究 总结提升 (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地震的视频提问:在地震中为什么有的建筑破坏严重,有些建筑结构没有被破坏?让学生感受结构被破坏的场景(巧妙、坚固的结构)板书: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二 结构的强度放映地震中的建筑。(图片)引出结构强度的定义欣赏激发学生对结构的兴趣新课教学新课教学(一)强度与应力引导学生分析结构与应力的关系1.思考应力的定义?2.内力和应力?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 ,

6、 称为内力。案例引导:三根木条木条本身会产生一种抵抗的力,即为内力;当把三根并排后,截面积改变,对应的应力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应力是结构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 结构就会遭到破坏。用公式表示应力为 =F/s, 其中 ,F 是内力 ,S 是受力面积 , 是应力。(三)小试验:“纸板承受压力试验”,目的: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实验准备及过程大致如教材所述,改进在于利用弹簧秤和勾码取代重物,可以对纸板连续加力。另外根据控制变量法将实验分为三步进行1) P8教材1、2两种情况比较;2) 相同跨度不同弯曲程度纸板比较;3) 相同弯曲程度不同跨度纸板比较;4) 将纸板

7、折成瓦楞状重复试验(四)改变试验用材料 如果用金属或者塑料,承重会不会有些变化。(五)展示不同形状 分析不同的形状受力不同,如果是横截面的话是不是受力也有所不同(六)课堂小结:1)结构的强度2)内力与应力3)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 讨论、争鸣结合图片,阅读“案例分析”思考并回答体会内力和应力的区别展开联想,回答问题阅读案例分析原因分组试验,记录、讨论、汇报通过逐层深入地研究建筑结构,体会影响结构强度的有因素为引出内力和应力概念做铺垫。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内力与应力的区别。激发兴趣,从生活细节出发,使学生感受更真切。搭建下一步“构件受力分析”的知识平台通过合作完成技术试验,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九)作业完成教材P23 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