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6825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花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 落花生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谭秋丹【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1.媒体课件。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初读课文,词语反馈。 2.理清

2、脉络,学习第一段。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媒体出示)“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2出示花生的图片,教师解题:因为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又叫它落花生。(板书课题)3 认识作者,质疑问难。(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可不是一篇只介绍花生的文章,它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写的。关于作者,课后有一个介绍。请大家读读资料袋,说说从资料袋里,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想问的吗?(2)生交流,质疑。(3)师(出示媒体):作者的笔名叫“落华生”。他之所以起如此的笔名,是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

3、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许地山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那么,他小时候,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说明: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资料,让学生走近作者,让学生初步。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词语:便宜 空地 开辟 榨油 茅亭 吩咐 石榴 爱慕读音:读准多音字。“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和b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榨”是翘舌音zh,读第四声,防止读成第二声。“吩咐”的“咐”、“便宜”的“宜”、 “石榴”的“榴”

4、读轻声。字形:“慕”记清下面的字形,不是“小”字。说明:课前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词,课堂中不必花时间再学习,直接汇报。本课生字不多,但有的生字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如果学生回报不到位,教师加以补充。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说明: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三、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线索1.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 尝花生、议花生2.那么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

5、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1)先写种花生,再写过收获节。(2)也可以说先写种花生、收花生。再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说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两种理解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三、学习第一段:如果把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第二部分)1. 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2.指名读3.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出示句子: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1)指名读句子,读准“买种”、“播种”两个“种”的读音。(2)生交流(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

6、颠倒)4学习此段,抓住对“居然”理解(点击媒体“居然”一词变红)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5练习用“居然”造句。说明: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清前因后果,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四、初读第二段,分清层次,确定重点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2.交流。3.

7、师:收获节里一家人一边吃花生,一边谈花生。再看书,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议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篇幅的长短,我们可以确定,哪一个是重点?(议花生)4.指名读“吃花生”这两段,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1)交流(2)出示句子:那晚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借这个机会教育我们。)四、布置作业(媒体出示)1.抄写词语茅亭 品尝 吩咐 榨油 石榴 开辟 可贵 爱慕 难得 居然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板书设计: 种花生、收花生 15. 落花生 尝花生、议花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