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万泉小学—孙飞.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737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万泉小学—孙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万泉小学—孙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万泉小学—孙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万泉小学—孙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万泉小学—孙飞.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郑人买履 万泉小学孙飞教学目标:1 通过读文了解寓言的特点2 通过默读,感悟文章道理3 读写结合,了解写作时要有画面感教学环节:一、 游戏导入,巩固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篇寓言,不仅收获了道理,还了解的寓言的含义,下面我们来玩个抢答游戏。1、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2、 寓言的篇幅可长可短,语言凝结3、 寓言具有讽刺性和教育性4、 寓言的情节多为真实的5、 寓言和童话一样重在刻画人物形象二、学习寓言,了解意思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篇寓言,大家齐读课题。郑人买履,谁来给履字注音,履是什么意思?你还在哪见过这个字?你们回忆一下,古代还把写称为什么?(屐)2、买鞋,一件看似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事情,

2、能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书前,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文言文?请大家立书,对照译文,检查我们的读音是否读准。3、这个同学真了不起,字音读准确了。出示“宁”,这个字在文中应该怎样读?(出示宁的两个字音和意思)(or说明原因)判断字音时要据义定音。4、文章中还有很多多音字,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再准确的读一读这则寓言?5、让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寓言。我们换一种方式读,你们来读古文,老师来读译文。通过我们的合作一读,对照着我们译文就知道了古文当中每句话的意思了。句子当中个别字的意思我们也应该进一步了解。我们要对什么字进行进一步了解呢?6、小组交流,画出要重点理解的

3、字。用什么方法?置、之、且 重点理解置、之的意思7、刚才好多字的字音已经读准了,好多字的字义我们也已经知晓了,现在再读一读课文,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生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寓言中的主人公是谁?8、古文有一个特点,省略主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中省略了哪些主语,请你补充上,使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吧。()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旁人、众人、商人、路人)三、学习古文,感悟道理1、为什么郑人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默读课文,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读给大家听。宁信度,无自信也。你读出了郑人什么心理?(

4、固执,死板)从哪感受出来的?(宁)什么意思(抓字体会)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句话。2、度指什么,自指什么?二者之间什么关系?3、你能评价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固执己见刚愎(bi)自用、不知变通)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评价再来读读这则寓言。四、读写结合、感悟内心1、郑人为什么这样做呢?让我们联系上文,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郑人的说话时的心情。(联系文章想象体会)(1)读第一句,想象画面,郑人会怎样自度其足? (2)读第二三句,想象,忘操其度后,会想些什么?过渡:正是因为他是这样做的,这样想的,所以当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时,郑人曰大家齐读。如果让你在加个描写神态的词,或语

5、气的词,你想加什么?(古文讲求语言简练, 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或两个字表示)。想象画面再来读读这则语言。曰:“宁信度,不自信也。”五、拓展讨论,升华主旨1、当听到郑人说到此话时,你想对他说什么?2、校园装修,要重做展板,需要知道墙的尺寸,我们把墙搬过去直接试,可以吗?要做到,随机应变,相机行事,从善如流、广纳善言。总结我们通过抓重点字,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体会了人物心理,并对人物进行了评价。感悟到了道理。也让我 们感受到读寓言的乐趣,其实古代寓言还有很多,守株待兔螳螂捕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找来韩非子一书,感悟古代语言的魅力,收获做事和做人的道理。郑人买履问题说明 郑人买履是一篇文言文,讲了古代一

6、个郑国人买鞋小故事。借郑人宁可相信脚的尺码却不相信脚,来讽刺墨守成规、迷的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一词多义、实词、虚词的用法等。然而这种规律的获得不应完全由教师讲解,而应该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起文言语感。 上课之前,我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寓言,介绍郑人买履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先从一个大的整体来接触文言文。通过交流预习感受,探讨总结文言文四步学法:读准、读通、读懂、背诵。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原文、探究寓意和背诵积累。1、 交流感受、探讨学法。 开课时交流预习感受,既可了解学情解除其畏难情绪,又利于共同探究

7、学法拉近了教师和学生间的感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洋溢着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二、自主学习,感受方法。 找到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文言文中有些异音字,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如郑人买履中“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一句的“度”不读“d”而应读“du”。“宁信度”一句中的“度”应读“d”。初读文言文,我让孩子们自主发现本文读音的特点,交流正音后模仿范读断句自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为止,从中感受读文言文的方法。轻松巧妙地解决了读通、读顺文言文的问题。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之所以说学文言文难,是因为文章里经常会出现实词、

8、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找出难以理解的词语,交流解决。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度”前后意思不同,一个解释为“量好的尺码”,另一个解释为“量长短”,还有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在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小故事出现五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但几个“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有动词“到去”的意思,有名词“尺码、脚”的意思,情况比较复杂,教学时学生先找出所有带“之”的句子,及两种用法:1、代词,代表某种事物;2、动词,到去。我采用连线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依据句意或文意

9、来判断字的意思、同时还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综合比较、触类旁通,才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之目的。文言文还有一特点就是语言精炼,省略主语,我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了解语言所对应的人物,让孩子们更进一步的理解文意。3、 读写结合,感悟道理俗话说读书志在明理。郑人买履以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表达深刻哲理。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我围绕题目提问,让孩子针对课件内容进行想象填空,让学生合理想象,添加动作,让孩子知道写作要有画面感,也为后文理解郑人说的话做铺垫,从而也完成了课后扩写题,可谓一举多得。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1、 在教学中,用了过多的时间在寓言意思的理解上,导致分析课文的环节较紧张。2、 在体会郑人的话时,应结合前文自度其足的内容进行情景创设的朗读,这样学生会读的更有情感。3、 教师的语言应更加凝练,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