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576-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8923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J 576-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HJ 576-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HJ 576-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J 576-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576-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H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762010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naerobic-Anoxic-Oxic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01012 发布环 境 保 护 部20110101 实施发布目次前12345678910言. II适用范围.3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体要求.5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6工艺设计.8检测与控制.20电气.21施工与验收.21运行与维护.25附录A(规范性附录)AAO法的主要变

2、形及参数 .28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电气、检测与控制、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 2010 年 10 月 12 日批准。本标准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II厌氧

3、-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电气、检测与控制、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6GB 12348GB 12523GB 12801GB 18599GB 18918GB 50014GB 50015GB 50040GB 50053GB 50187GB 50204GB 502

4、22GB 50231GB 50268GBJ 16GBJ 87GBJ 141GBZ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GBZ 2CJ 3025CJJ 60CJ/

5、T 51HJ/T 91HJ/T 242HJ/T 251HJ/T 252HJ/T 278HJ/T 279HJ/T 283HJ/T 335HJ/T 353HJ/T 354HJ/T 355JGJ 3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罗茨鼓风机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中、微孔曝气器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单级高速曝气离心鼓风机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推流式潜水搅拌机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6、 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 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aerobic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指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方式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简称 AAO 法。主要变形有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缺氧厌氧

7、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等。3.2厌氧池(区)anaerobic zone指非充氧池(区),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 0.2mg/L,主要功能是进行磷的释放。3.3缺氧池(区)anoxic zone指非充氧池(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为 0.20.5mg/L,主要功能是进行反硝化脱氮。3.4好氧池(区)oxic zone指充氧池(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 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硝化氨氮和4过量摄磷。3.53.63.7硝化 nitrification指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化菌在好氧状态下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反硝化 denitrification指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反硝化菌在缺氧状态下将硝

8、态氮还原成氮气的过程。生物除磷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指污泥中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出磷,在好氧条件下摄取更多的磷,通过排放含磷量高的剩余污泥去除污水中磷的过程。3.8污泥停留时间 sludge retention time指活性污泥在反应池(区)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也称作泥龄。3.9预处理pretreatment指进水水质能满足 AAO 的生化要求时,在 AAO 反应池前设置的常规处理措施。如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隔油池、纤维及毛发捕集器等。3.10前处理preprocessing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 AAO 的生化要求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 AA

9、O 反应池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水解酸化池、混凝沉淀池、中和池等。3.11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指大气压为 101325Pa、温度为 20的状态。44.14.2总体要求AAO 宜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AAO 污水处理厂(站)应遵守以下规定:a)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应符合 GB50014 的有关规定。总图设计应符合GB50187 的有关规定。b)污水处理厂(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c)污水处理厂(站)区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 GBJ16 和 GB50222 的规定。d)污水处理厂(站)区堆放污泥、药品的贮存场应符合 GB185

10、99 的规定。e)在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应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防止二次污染。f)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声的措施,5噪声和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 GBJ87 和 GB50040 的规定,机房内、外的噪声应分别符合GBZ2 和 GB3096 的规定,厂界噪声应符合 GB12348 的规定。g)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重视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严格执行 GBZ1、GBZ2 和 GB12801 的规定。污水处理工程建成运行的同时,安全和卫生设施应同时建成运行,并制定相应

11、的操作规程。4.3城镇污水处理厂应按照 GB18918 的有关规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其他污水处理工程应按照国家或当地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验收和运行应符合 HJ/T 353 、HJ/T 354 和 HJ/T 355 的有关规定。55.1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设计流量5.1.1城镇污水设计流量5.1.1.1 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 + Q式中:Qdr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Qd 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Qm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s。5.1.1.2 城镇合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 = Qdr + Qs (2)式中:Q 污水设

12、计流量,L/s;Qdr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Qs 雨水设计流量,L/s。5.1.1.3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服务人口与相对应的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之积。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物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 8090设计。5.1.1.4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当地实际综合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确定,没有测6Qdr d m (1)定资料时,可按 GB 50014 中相关规定取值。如表 1。表 1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5.1.1.5排入市政管网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13、5.1.1.65.1.1.7确定。5.1.25.1.2.1雨水设计流量参照 GB50014 的有关规定。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按工厂或工业园区总排放口实际测定的废水流量设计。测试方法应符合 HJ/T 91 的规定。5.1.2.25.1.2.3工业废水流量变化应根据工艺特点进行实测。不能取得实际测定数据时可参照国家现行工业用水量的有关规定折算确定,或根据同行业同规模同工艺现有工厂排水数据类比确定。5.1.2.4在有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时,工厂内或工业园区内的生活污水量、沐浴污水量的确定,应符合 GB 500

14、15 的有关规定。5.1.2.55.1.35.1.3.15.1.3.2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的确定可参照城镇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不同构筑物的设计流量提升泵房、格栅井、沉砂池宜按合流污水设计流量计算。初沉池宜按旱流污水流量设计,并用合流污水设计流量校核,校核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 30min。5.1.3.3反应池宜按日平均污水流量设计;反应池前后的水泵、管道等输水设施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流量设计。5.25.2.1设计水质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实际测定的调查资料确定,其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 HJ/T 91 的规定。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折算设计:a)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

15、按每人每天 25g50g 计算;b)生活污水的悬浮固体量按每人每天 40g65g 计算;c)生活污水的总氮量按每人每天 5g11g 计算;7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2.32.01.81.71.61.51.41.3d)生活污水的总磷量按每人每天 0.7g1.4g 计算。5.2.2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工业废水的实际测定数据确定,其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 HJ/T 91 的规定。无实际测定数据时,可参照类似工厂的排放资料类比确定。5.2.3生物反应池的进水应符合下列条件:a)水温宜为 1235、pH 值宜为 69、BOD5 /CODCr 的值

16、宜不小于 0.3;b)有去除氨氮要求时,进水总碱度(以 CaCO3 计)/氨氮(NH3-N)的值宜大于等于7.14,不满足时应补充碱度;c)有脱总氮要求时,进水的 BOD5/总氮(TN)的值宜大于等于 4.0,总碱度(以 CaCO3计)/NH3-N 的值宜大于等于 3.6,不满足时应补充碳源或碱度;d)有除磷要求时,进水的 BOD5/总磷(TP)的值宜大于等于 17;e)要求同时脱氮除磷时,宜同时满足 c)和 d)的要求。5.3污染物去除率AAO 污染物去除率宜按照表 2 计算。表 2AAO 污染物去除率66.1工艺设计一般规定6.1.1出水直接排放时,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要求;排入下一级

17、处理单元时,应符合下一级处理单元的进水要求。6.1.26.1.3工艺设计在空间上宜具有明确的界限。应根据进水水质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宜的工艺类型,在同等条件下,宜优先采用非变形 AAO 法。6.1.46.1.5进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宜设置调节水质和水量的设施。工艺设计应考虑具备可灵活调节的运行方式。8污水类别主体工艺污染物去除率(%)化学耗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城镇污水预(前)处理+AAO 反应池+二沉池709080958095809560856090工业废水预(前)处理+AAO 反应池+二沉池70907090

18、70908090608060906.1.66.1.76.1.86.26.2.16.2.26.2.3工艺设计应考虑水温的影响。各处理构筑物的个(格)数不宜少于 2 个(格),并宜按并联设计。进水泵房、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的设计应符合 GB50014 中的有关规定。预处理和前处理进水系统前应设置格栅,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还应设置沉砂池。生物反应池前宜设置初沉池。当进水水质不符合 5.2.3 规定的条件或含有影响生化处理的物质时,应根据进水水质采取适当的前处理工艺。6.36.3.1厌氧好氧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当以除磷为主时,应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如下:进水出水预处理/厌氧池(区)好氧池(

19、区)二沉池前处理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污泥系统图 1 厌氧好氧工艺流程6.3.2厌氧池(区)容积厌氧池(区)的有效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 p =t p Q24 .(3)式中:Vp厌氧池(区)容积,m3;tp厌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h;Q污水设计流量,m3/d。6.3.3好氧池(区)容积a)按污泥负荷计算:VO =Q(So Se )1000Ls X(4)Xv = y X (5)9式中:Vo好氧池(区)的容积,m3;Q污水设计流量,m3/d;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当去除率大于 90%时可不计;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

20、均浓度,gMLSS/L;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平均浓度,gMLVSS/L;Ls生物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y单位体积混合液中,MLVSS 占 MLSS 的比例,gMLVSS/gMLSS。b)按污泥泥龄计算:VO =QYc (So Se )1000 X v (1 + K dTc )(6)K dT = K d 20 ( T ) T 20 (7)式中:Vo好氧池(区)的容积,m3;Q污水设计流量,m3/d;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 c设计污泥泥龄,d;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Se生物反应池出水

21、五日生化需氧量,mg/L,当去除率大于 90%时可不计;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平均浓度,gMLVSS/L;KdTT时的衰减系数,d-1;Kd2020时的衰减系数,d-1,宜取 0.040.075; T水温系数,宜取 1.021.06;T设计水温,。6.3.4工艺参数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时,主要设计参数宜按表 3的规定取值。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相差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确定。10表 3厌氧好氧工艺主要设计参数6.46.4.1缺氧好氧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当以除氮为主时,应采用缺氧好氧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混合液回

22、流进水出水预处理/前处理缺氧池(区)污泥回流好氧池(区)二沉池剩余污泥污泥系统图 2 缺氧好氧工艺流程6.4.2缺氧池(区)容积缺氧池(区)有效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n =0.001Q( N k N te ) 0.12X vK de(T ) X(8)K de(T ) = K de ( 20)1.08 (T 20)11(9)项目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反应池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LskgBOD5/(kgMLVSSd)0.300.60kgBOD5/(kgMLSSd)0.200.40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XgMLSS/L2.04.0反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XVgMLVSS/L1.42.8

23、MLVSS 在 MLSS 中所占比例设初沉池ygMLVSS/gMLSS0.650.75不设初沉池gMLVSS/gMLSS0.50.65设计污泥泥龄cd37污泥产率系数设初沉池YkgVSS/kgBOD50.30.6不设初沉池kgVSS/kgBOD50.50.8厌氧水力停留时间tph12好氧水力停留时间toh36总水力停留时间HRTh48污泥回流比R%40100需氧量O2kgO2/kgBOD50.71.1BOD5 总处理率%8095TP 总处理率%7590X v = yYtQ(So Se )1000(10)式中:Vn缺氧池(区)容积,m3;Q污水设计流量,m3/d;N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

24、mg/L;Nt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X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MLVSS/d;Kde(T)T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按公式(9)计算;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浓度,gMLSS/L;Kde(20)20时的脱氮速率, kgNO3-N/( kgMLSSd),宜取 0.030.06(kgNO3-N)/(kgMLSSd);T设计水温,;y单位体积混合液中,MLVSS 占 MLSS 的比例,gMLVSS/gMLSS;Yt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D5,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系统有初

25、沉池时取 0.30.5,无初沉池时取 0.61.0;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6.4.3好氧池(区)容积好氧池(区)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O =Q(So Se ) coYt1000 X(11) co = F1 (12) = 0.47N aK N + N ae 0.098(T 15)(13)式中:Vo好氧池(区)容积,m3;Q污水设计流量,m3/d;12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co好氧池(区)设计污泥泥龄值,d;Yt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

26、D5,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系统有初沉池时取 0.30.5,无初沉池时取 0.61.0;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浓度,gMLSS/L;F安全系数,取 1.53.0; 硝化菌生长速率,d-1;Na生物反应池中氨氮浓度,mg/L;KN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数,mg/L,一般取 1.0;T设计水温,。6.4.4混合液回流量混合液回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Ri =1000Vn K de(T ) XNt N ke QR (14)式中:QRi混合液回流量,m3d;Vn缺氧池(区)容积,m3;Kde(T)T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

27、无试验资料时按公式(9)计算;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浓度,gMLSS/L;N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N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QR回流污泥量,m3d。6.4.5工艺参数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时,主要设计参数宜按表 4的规定取值。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相差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确定。13表 4缺氧好氧工艺设计参数6.56.5.1进水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设计需要同时脱氮除磷时,应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混合液回流出水预处理/厌氧池(区)缺氧池(区)好氧池(区)二沉池前处理污泥回流剩

28、余污泥污泥系统图 3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流程图6.5.26.5.3反应池的容积,宜按本标准第 6.3.2 条、第 6.4.2 条及第 6.4.3 条的规定计算。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时,主要设计参数宜按表 5 的规定取值。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相差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确定。14项目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反应池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LskgBOD5/(kgMLVSSd)0.070.21kgBOD5/(kgMLSSd)0.050.15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XkgMLSS/L2.04.5反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XVkgMLVSS/

29、L1.43.2MLVSS 在 MLSS 中所占比例设初沉池ygMLVSS/gMLSS0.650.75不设初沉池gMLVSS/gMLSS0.50.65设计污泥泥龄cd1025污泥产率系数设初沉池YkgVSS/kgBOD50.30.6不设初沉池kgVSS/kgBOD50.50.8缺氧水力停留时间tnh24好氧水力停留时间toh812总水力停留时间HRTh1016污泥回流比R%50100混合液回流比Ri%100400需氧量O2kgO2/kgBOD51.12.0BOD5 总处理率%9095NH3-N 总处理率%8595TN 总处理率%6085表 5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主要设计参数6.66.6.1曝气系统需氧量的计算a)好氧池(区)的污水需氧量,根据 BOD5 去除率、氨氮的硝化及除氮等要求确定,并按下列公式计算:O2 = 0.001 a Q(SoSe)cXv+b0.001Q(NkNke)0.12Xv0.62b0.001Q(NtNkeNoe)0.12Xv(15)式中:O2设计污水需氧量,kgO2/d;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 BOD5 计时,取 1.47;Q污水设计流量,m3/d;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c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 1.42;15项目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反应池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