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刘兴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003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刘兴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刘兴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刘兴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刘兴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刘兴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授课教师基本信息授课人刘兴隆学校北京市第八中学亦庄分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新中改背景下,历史学习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历史文物不仅是历史的有效呈现方式之一,而且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途径。最终,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教学背景分析初中历史课标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学内容分析:沟通欧亚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是在张骞出示西域之后发展而来的,因此这部分内容首先要涉及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这就是丝路的开通。丝路开通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理,开始丝路经营。

2、丝路经营的重点在于需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汉代就成为我国疆域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这就是丝路发展,可以理解为开通丝路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影响深远,时间跨度长、空间跨越大。正因如此,丝绸之路讲述应重点放在汉代,避免时空顺序混乱。学情分析:我校学生虽基础薄弱,却好奇心足,有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一学生刚步入初中生活,接触历史学科,经过近二个月的历史学习初步知道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却仍不能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历史问题。学生能够区分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影像等历史呈现方式,却不知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

3、解历史。学校未统一组织学生参观过博物馆,学生自行参观的又较少,因此他们对博物馆及其展示历史文物的功能不能有直观认识,对历史文物与历史学习的关系不明。教学策略:1 借助历史文物展开历史学习,继续激发学习兴趣,基本满足好奇心,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2 立足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影像等多方式呈现历史,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逐步具备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教学方式:讲述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板书互动、实物观察 技术准备:制作幻灯片、印刷材料教学目标借助观察分析不同类别的文物,知道张骞通西域及设置西域都护的基本史实,初步学会从历史文物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阅读分析历史

4、材料,了解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初步知道分析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及经营。 教学难点: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导入一、张骞通西域丝路开通2、 设置西域都护丝路经营3、 沟通中外文明丝路发展拓展提高小结:一带一路丝路传承出示蚕茧、鎏金铜蚕图片介绍养蚕缫丝技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出示课题。介绍李希霍芬为丝绸之路命名。引史记史料,介绍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设问:匈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出示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配合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险。引史记史料,介绍“汗血宝马”。张

5、骞两次出使西域引史记史料,总评张骞功绩。设问:你面对困难问题时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在讲述张骞通西域中你有学到什么有用的处理方式吗?可以总结为哪些精神?出示司禾府印图片。介绍司禾府印存在的历史背景。出示地图,明确西域都护管辖范围。讲述:东汉“三绝三通”经营西域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明确陆上丝绸之路名称及经过的主要地点。出示史料,依据史料设问。1.中国沿丝绸之路输出的物品都有哪些?2.沿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都有哪些?3.请你试着把这些物品分类,并说出它们对输入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半开放性设问: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它促进了( )。借助时间轴梳理汉及之后丝绸之路的重点发展情况。讲述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

6、壶的故事。开放性设问:结合所学,合理推测这一对青花凤首扁壶在景德镇烧成后,最终天各一方的原因。播放视频,介绍一带一路路线。观察图片,倾听讲述。记笔记。阅读分析史料。回答问题。观察图片,思考问题。阅读史料,观察图片。梳理知识。记笔记。记笔记。倾听。观察地图。倾听,观看表格。观察教材图片。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观看视频。观看,倾听。已有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创设学习情境。阅读史料,初步掌握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史料,初步学会分析史料的基本方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匈奴的威胁,由此引出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开始逐步突显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为之后落实张

7、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铺垫。必要地图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了解历史的多种呈现方式,能够知道历史文物也是学习历史的途径之一。突出张骞通西域的意义。学生感受张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大化小,由虚化实,借助历史文物讲述西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左图右史,逐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借助表格帮助学生体会对西域经营的艰辛不易,在“三通”西域中感受国力强盛的重要性。学生要逐步具有左图右史意识,逐步具备时空观念。阅读史料,逐步掌握从材料中读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逐步掌握分析材料的基本方法。借由问题学生知道丝绸之路所相互运输的重要物

8、品。感受丝绸之路带来的影响。半开放性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同时对本课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借助时间轴,培养时序意识。开放性设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假设,进而可以深入探讨分析。是对所学知识的考查,希望帮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历史与现实呼应,帮助学生理解一带一路是借助丝绸之路呈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引导学生感受一带一路能够发展建设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所展开的。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量规 形成性评价评价指标权重(%)表现描述及赋值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评态度60%1. 认真思考问题,做好课堂笔记。2. 课上能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0300

9、30发言40%1. 课上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踊跃做发言。3. 能够清楚的和同学交流小组讨论结果。010010020说明:综合评价结果共分四个等级,分别为:85分及以上,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须努力”。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1 借助历史文物展开历史学习,继续激发学习兴趣,基本满足好奇心,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2 立足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影像等多方式呈现历史,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逐步具备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教学反思:1 历史文物选取的角度与利用的深度,值得深思。一方面需要考量使用多少历史文物可满足“从历史文物看”这一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历史文物是多角度、深背景,角度如何展开,背景深挖到何处都需要探讨。2 教学设问的深思与研磨。教学设问是一节课各个环节的锁扣,能够起到承前启后,引人深思的效果。但要想有恰当的教学设问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深思与研磨。如果遇到设问学生没有回答时,首先要为学生留下适当思考空间,如果仍没有反馈应及时对设问进行拆解,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会思考的过程。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