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稿.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239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能力目标:本框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教学重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

2、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社会生产总过程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与学法建议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生活与消费,那么,我们消费的商品是从何而来的?(学生回答)因此,第二单元我们要来学习生产、劳动与经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展示一系列世博会上的产品,如中国古典家居用品、绿色食品、节能型汽车等,问同学们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人们消费的一切商品,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让同学们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物质生产决定的,从而使同学们初步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然后通过

3、课件用图片的方式展示1851年伦敦世博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变化情况并设计探究问题,“为什么人们的消费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引导同学们理解并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一)生产决定消费让同学们充分讨论(时间为10分钟),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归纳讨论结果:1、1851年人们为什么不乘坐汽车或者是飞机等交通工具呢?(这些交通工具还没生产出来)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19世纪时人们可以在线观看世博盛会吗?为何职能通过写信的方式给远方的朋友描述世博的精彩呢?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比如可以进行网上购物、享受远程医疗服务、视频聊天等等,可见生产的发展

4、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19世纪时人们的见闻只能通过口述或是书写的方式传播,现代人的传播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可通过各种数码设备、发达的网络通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各种网络服务,这中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现代人的消费质量和水平远远高于以前的人。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 随着世博会上LED等的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展出,使得人们把使用节能灯、购买新能源汽车定位自己消费的目标。19世纪时人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消费追求?不会,因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节能环保产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节能产品的强烈向往。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总结:因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

5、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所以生产决定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靠生产创造出来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既然生产决定消费,那么消费就只能被动的承受么?它对生产是不是也会产生些影响呢?我们来比较下两次世博会上的交通工具。(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1、目前汽车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这么多汽车生产出来以后,汽车公司会发愁么?如果汽车卖不出去怎么办?汽车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不到实现,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由此可知:消费是生产的目的。2、为什么近年来人们追求的是各种名牌的节能型汽车

6、而不是19世纪的马车?为什么马车早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呢?因为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要求提高了,包括它的速度、安全性、舒适性、节能性等,随着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交通工具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汽车美容等行业的兴起,这说明了什么?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要解决当前消费需求持续不振的问题,措施之一就是要大力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开辟更多的消费领域,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由此可知,消费是生产的动力。4、生产离不开劳动者,而劳动者智力、体力的发展离不开对食物、住房等生

7、活资料的消费。说明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总结: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因此,消费反作用于生产。(3) 社会再生产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呢?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思考,从而引出话题“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及其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并用多媒体展示这四者的关系。 根据上面已学过“生产决定消费”观点,设计问题:“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从而引出第二目内容“大力发展生产力”。二、大力发展生产力课件给出2009年世界各国最

8、新GDP的排名和“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组图,设计问题:1、 结合图表和亲身感受,谈谈近年来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2、 为什么我国已经取得了这么大成就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同学们讨论并由负责人进行小结,说明原因,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1)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原因:A.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因素,并且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推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要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B.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其中生产者是决定因素,生产工具是主要标志,从而得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

9、人才,重视人才,要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现实原因: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推理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意义: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同学们充分理解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之后,引导同学们思考应该如何发展生产力。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结合教材第30页的探究活动总结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科技关键靠人才,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人为本。3、 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课堂总结与点评: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让同学们明确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