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杨冉doc.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446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杨冉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杨冉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杨冉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杨冉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杨冉doc.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编写人:杨冉冉【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并至少列举三个登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选取人物的典型情节,朗读并分析人物的顽强拼搏、舍己为人、团结合作等精神品质。3、发挥想象,运用人物描写手法或环境描写进行仿写练习。【资料库】关于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朗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与课文有关的内容:19

2、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

3、。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600米,这是我国当时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

4、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任务。 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学习过程【快速阅读知内容】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同学们运用快速阅读法(默读、明确目的、抓关键词句)提取信息,大胆尝试吧!1、请用一句话复述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登山队员们在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划出文中让你最感动的地方或最难忘的情节。【专访“刘连满”析形象】这个任务需要同学们选取人物的主要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概括。 活动准备:找出描写刘连满的语段,朗

5、读分析。进入情境,模拟问答:1、您是怎样帮助队友登上“第二台阶”的?当时您的身体状况如何?2、您为什么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3、您为什么要给战友留下一封短信?我的补充提问: 我的概括:刘连满具有 、 、 的精神品质。【小结写法议描写手法】文章多处用到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其中有对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还有不少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第1段: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第17段: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第18段: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

6、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第23段: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环境描写的作用举例】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3.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4.推动情节发展。 课堂检测【学以致用仿写创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练笔,才能将技巧转化为能力。刘连满战胜了死神,顽强地活了下来,经过休息他的体力也得到了恢复。当时他所处的位置在海拔8700米左右。当三位登顶凯旋的队友在黎明时分与因托举队友而耗尽体

7、力无缘登顶的刘连满相遇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要求:联系课文内容,结合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尝试运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将这一情景再现出来。黎明时分,胜利登顶的队员们凯旋归来,评价标准:1、运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再现情境符合文意;2、语言通顺,表达清楚,不少于100字;3、展示时落落大方,声音响亮。【课外作业】向命运挑战一个人有了聪明才智,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重的打击,霍金的人生

8、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地萎缩下去,走路越来越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病魔斗争,他努力锻炼。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坐上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

9、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时间。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不能发声,只能在心里讲话。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在他的挑战面前,命运好像作了退却,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持地活着。 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但是,他的大脑还很行。他让助手把资料摊在小

10、桌上,一页页地阅读。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发行量达1000万册。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1、霍金遭受了哪些不幸?2、霍金创造了哪些奇迹?3、霍金是怎样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病魔的?4、霍金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取得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5、你还读过哪些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主要的事迹。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