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23 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558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210 大小: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223 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140223 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140223 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亲,该文档总共2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0223 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223 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2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热源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证书编号:国环评证 甲 字第 1703 号 项目编号:HKYBGS(2013)51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建设指挥部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O一四年一月II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名称: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文本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HKYBGS(2013)51建设性质:改扩建委托单位: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建设指挥部编制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法人代表:迟晓德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703号项目负责人:何晨燕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A17030090900 张

2、海军 工程师 A17030190800技术审核人:关克志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A17030023主要编制人员编制人员职 责职 称注册/上岗证书号签 字张海军报告编写工程师A17030190800101目 录1 总 则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2评价目的21.3编制依据21.3.1相关法律法规21.3.2 有关技术规范31.3.3 相关文件41.4评价标准41.4.1 环境质量标准4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6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71.5.1 评价等级71.5.2 评价范围81.6 评价预测时段81.7 评价重点91.8环境保护目标91.9评价方法122工程概况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32.1

3、 项目基本情况132.2 主要技术指标152.3建设内容162.3.1道路工程162.3.2公铁立交桥工程232.4预测交通量262.5 占地与拆迁272.5.1占地272.5.2拆迁282.6 临时占地及土石方平衡282.6.1施工驻地、拌和站282.6.2 砂石料场282.6.3 取弃土场282.6.4土石方平衡292.7项目进度安排292.8投资估算292.9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92.9.1施工工艺分析292.9.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312.9.3环境影响识别322.9.4.工程污染及源强分析342.11 现有公路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422.12 本次工程“以新带老”内容423 环境概

4、况43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94.1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94.1.1 行政区划494.1.2 人口494.1.3 社会经济494.1.4 拟建道路沿线情况简述494.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04.2.1 生态环境评价的依据504.2.2 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及方法504.2.3 现状调查结果514.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4.3.1声环境现状调查524.3.2噪声监测点布设524.3.3声环境现状监测534.3.4声环境现状评价544.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54.4.1地表水现状监测554.4.2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564.4.3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论584.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5

5、84.5.1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584.5.2环境空气现状评价605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25.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625.1.1 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625.1.2 征地拆迁安置影响分析625.1.3 本工程对沿线基础设施的影响分析625.1.4 对沿线居民出行的影响635.1.5 对劳动者就业影响635.1.6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小结635.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635.2.1 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645.2.2 对植物的影响645.2.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645.2.4 生态环境影响结论655.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55.3.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655.3.2运营期噪声环境

6、影响预测685.4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845.4.1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预测845.4.2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855.4.3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865.4.4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865.5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875.5.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875.5.2气象条件分析895.5.3 公路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935.6固体废物污染分析1055.6.1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055.6.2 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065.7景观影响分析1065.7.1施工期景观影响分析1065.7.2营运景观影响分析1066 环境风险分析1086.1 风险识别1086.2风险分

7、析1086.2.1交通事故影响分析1086.2.2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估算1096.3事故影响分析1106.4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1106.4.1预防管理措施1106.4.2事故应急预案1127 环境保护措施1167.1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67.1.1 施工期措施1167.1.2 营运期措施1167.2生态影响减缓措施1167.2.1施工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1167.2.2营运期生态补偿措施1187.3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87.3.1施工期地表水措施1187.3.2施工期地下水措施1187.3.3运营期措施1197.4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97.4.1 施工期措施1197.4.2 运营期措

8、施1207.5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1257.5.1 施工期措施1257.5.2 营运期措施1277.6 固体废物减缓措施1287.6.1 施工期措施1287.6.2 营运期措施1287.7景观减缓措施1298 公众参与1308.1公众参与的目的1308.2公众参与对象1308.3公众参与的方式1308.4信息发布1308.4.1互联网公示1318.4.2 报纸公示1368.4.3 发放公众调查表1388.4.4 发放群体公众调查表1698.5公众参与结论1719 公路选线合理性分析1729.1路线确定合理性分析1729.2与产业政策符合性1729.3与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1729.4公路建设的

9、社会效益1739.5 选址合理性分析1739.5.1选线的合理性1739.5.2 临时占地合理性分析1749.5.3“三场”合理性分析1759.6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分析17510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监理计划17610.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7610.1.1实施机构17610.1.2环境管理计划17610.1.3监督机构17810.2环境监测计划17910.3环境监理计划18010.3.1环境监理工作目标18010.3.2 环境监理应遵循的原则18110.3.3 环境监理范围18110.3.4 环境监理一般程序18110.3.5 环境监理具体工作方法18210.3.6环境监理工作制度18210

10、.3.7环境监理机构18210.3.8环境监理技术要点18210.4 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内容18411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18611.1拟建工程经济分析18611.2.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析18711.3环保投资估算及其效益简析18711.3.1环保措施一次性投资估算18711.3.2环保投资效益简析18812 评价结论19012.1工程概况19012.2 与有关政策和规划的相符性19012.3 社会环境19012.4 生态环境19012.5 地表水环境19112.6 声环境19112.7 环境空气19312.8 项目选线合理性分析结论19312.9选址合理性分析19312.10 危险品运输事故

11、风险分析19412.11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9412.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9512.13 结论195附件: 附件1 审批登记表 附件2 立项文件 附件3 规划许可证 附件4 选址意见书 附件5 执行标准函附件6 监测报告附件7 接纳弃土说明附件8 砂石土方协议附件9 网络公示截图附件10 公参调查表(个人5份,团体9份)附件11 媒体公示证明材料附件12 政府拆迁补偿方案(棚改部分)前 言密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西与鸡西市区为邻,北与七台河市相接,东与虎林市毗邻,南与俄罗斯隔兴凯湖相望。总面积 7734 平方千米,辖 8 镇 8乡,人口 42.35万,除汉族外,还有朝鲜、回、满、蒙古等

12、多个少数民族。边境线长 265 千米,其中水界 235 千米。按照密山市整体规划确定未来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为:以向西延伸发展为主,向南发展为辅,将密山现有城区与西侧的经济开发区连成一体,形成“哑铃状”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确定其功能分区为:密山市区自东向西规划概括分为“四大板块”依次为和平新区板块,老城区板块,铁西新区板块,经济开发区板块。依据规划,密山市将对“四大板块”加大交通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设施,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主城区,提升品位,带动各区县的联动发展。按照密山市整体规划将形成“三横、四纵、一外环”的城市道路网骨架。结合现状路网,梳理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以方格

13、网为主,枝状和放射状为辅的城区路网形式。四大板块通过“三横、四纵、一外环”的交通网络系统,使密山市区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功能齐全、连接畅通、特色突出的有机整体。为加快密山市的城市建设,解决密山主城区与西部片区的交通瓶颈问题,特提出建设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建设指挥部的委托,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密山市住建局、密山市环境保护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1 总 则1

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建设是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本项目是落实密山市四大板块通过“三横、四纵、一外环”的交通网络系统,使密山市区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功能齐全、连接畅通、特色突出的有机整体总体规划要求,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打通城市节点,有效解决区域间交通问题,促进城市规划顺利实施均有重要意义。(2)本项目是密山市发展旅游经济和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山是革命老区,旧城区已有 70 年历史,与鸡西、七台河、虎林相毗邻。近年来,随着密山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城区向铁西新城区的扩建逐年加快,现有城区道路已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随着黑龙江省将兴凯湖列为全省首批重点建设旅游名镇后和密山内陆港的建设

15、一期工程的建设,老城区与铁西新区连接道路已成为制约密山旅游业和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密山经济的发展需要,缓解市区交通压力,给市民创造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同时也让兴凯湖旅游名镇的通行更舒适、便捷,因此本跨线桥的建设将确保新老城区连接和城市西出口通行及物流顺畅。(3)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土地升值的需要本项目是连接中心城区与西部片区的交通主轴,未来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将以本项目为基础依托。本项目建成后,沿线各个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和交通效率将大大提高,使城市交通环境得到改善,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善密山市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又为进一步吸引投资奠定基础。同时,交通轴周边地区,

16、土地潜在升值的可能性很大。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土地级差地租中的交通因素权重加大,各类土地的地租、地价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建设本项目是加速城市一体化建设,迅速提升密山市区与西部开发区之间的土地价值,加速土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4)对改善密山市环境质量,改善民生,提高投资环境有着突出意义按照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建设新密山,全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打造密山新城区,对铁西新区土地进行政府一级土地开发,引进专业房地产开发商到新城区进行规模、连片、整体开发,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城区。新城区建设计划总投资 36 亿元,规划面积 381 万平方米,开发建设

17、面积 200万平方米,容纳 4 万人。突出规模整体开发原则和绿色、生态、园林主题,建设一批精品工程,精心打造地标性建筑,提高城市品位。新建跨线桥能大大改善该地区的环境状况,对提高密山市整体环境质量,改善城区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密山市经济发展都有着突出意义。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密山市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符合该地区城市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该区域交通配套设施建设的需要。项目建设对提密山市整体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城区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系统,促进招商引资,带动密山市各项事业的发展。1.2评价目

18、的评价拟在对项目建设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定量或定性评价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环境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同时针对项目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污染和减缓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并指导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施工、运营期的环境管理,使该项目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3编制依据1.3.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2008.2.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2010.12.25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4.2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7.3,2004.8.28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98.3);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

20、保护管理条例; 交通部2003年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务院国发(2000)38 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发(1996)31号文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水利部、交通部水保(2001)12号文“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21)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1995.4.1)1.3.2 有关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 纲(HJ 2.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

21、环境(HJ 2.4-200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543.116453.6-199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199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3.3 相关文件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 号;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保200112号;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

22、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密山市光复街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密山市裴德医院至铁西新区光复街跨铁路立交桥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院;密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1.4评价标准根据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经过主要区域环境状况初步调查和项目的主要影响范围,结合工程建设规模、特点及公路沿线主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单位将项目拟采用的评价标准向密山市环境保护局提出请示,密山市环境保护局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的标准进行了批复。根据密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

23、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密环函【2013】7号)确认,本评价执行的标准如下:1.4.1 环境质量标准(1)声环境项目建成前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评价区域内林密铁路两侧35m范围内执行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项目建成后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1994),若临街建筑低于三层,对公路红线外35m范围以内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对公路红线外35m范围以外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4、的2类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面向公路一侧的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第二排建筑执行2类功能区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标准值见表1-4-1。 表1-4-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 时段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0类50401类55452类60503类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2)水环境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穆棱河密山段执行

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4-2。表1-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pH 除外)项目pHDO氨氮高锰酸盐指数BOD5类标准6951.064(3)大气环境项目沿线区域均为大气环境二类控制区,环境空气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通知”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4-3。 表1-4-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单位:mg/m3项 目NO2TSPPM10CO二级标准日平均0.120.300.1

26、54.00小时平均0.24/10.00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声环境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标准值见表1-4-4。表1-4-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单位:dB(A)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2)水环境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4-5。 表1-4-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mg/L(pH 除外)序号控制项目二级1pH6-92化学需氧量(COD,mg/L)500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3004氨氮(mg/L)-

27、5悬浮物(SS,mg/L)4006石油类(mg/L)30(3)环境空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值见表1-4-6。表1-4-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点(mg/m3)排气筒高度(m)二级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1.5.1 评价等级(1)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

28、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如表 1-5-1所示。表 1-5-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 2km220km2或长度 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二级三级本工程影响区域生态敏感属性为“一般区域”;线路全长2172.402m,小于50km;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68202m2,临时占地面积11000m2,总占地面积小于2km2。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2)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

29、9):“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声环境2类区,运行期经环保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增量大于5dB(A),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因此,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一级。(3) 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规定的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本工程不设置管理区和服务区,路面径流污水性质简单,纳污水体水质要求为类。因此,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4)大气环境

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第5.3.2.3.5中 “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的规定,本项目为城市主干道,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表1-5-2 评价等级划分评价内容工作等级依据声环境一级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声环境2类区,运行期经环保措施后敏感点噪声增量大于5 dB(A),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因此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环境空气二级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水环境三级依据HJ/T2.3-93,污水类

31、别主要为施工期生活污水和运行期路面雨水径流,水量较小并且污染物成分简单,因此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生态环境三级本工程影响区域生态敏感属性为“一般区域”;线路全长2172.402m,小于50km;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68202m2,临时占地面积11000m2,总占地面积小于2km2。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1.5.2 评价范围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本项目现场踏勘调查实际情况,确定评价范围如下:(1)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及临时施工区附近范围内。(2)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 (3)环境空

32、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4)地表水:穆棱河合心三组断面(入境断面)至杨岗断面(出境断面)。1.6 评价预测时段施工期从2014年3月开工建设,2014年10月通车。预测时段取公路竣工投入运营近期2015年(第1年)、中期2021年(第7年)和远期2029年(第15年)。1.7 评价重点根据工程特点及沿线环境特征,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沿线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施工期及营运期对沿线声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重点为声环境、生态环境及大气环境。1.8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所在区域和周边环境状况,确定本工程环境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3、1-8-1,表1-8-2。表1-8-1 生态环境和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目标位置关系保护目标地表水穆棱河西南5.76km处,无交叉关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生态环境耕地(非基本农田)公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区域尽量少占耕地表1-8-2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桩号敏感点名称与道路位置关系/高差第一排受影响户数及人口与道路相对关系扩建后第一排距道路中心线/红线距离(m)200m范围内受影响人口声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1K0+015客山新城(在建)道路右侧/0120户/360人17层,面对公路21/6120户/360人4a类:120户

34、/360人二级2K0+015新城佳苑道路右侧/0168户/504人7层,面对公路60/45672户/2016人2类:672户/2016人3K0+015长安一号(在建)道路左侧/0112户/336人7层,面对公路(一层车库)21/6448户/1344人4a类:112户/336人2类:336户/1008人4K0+100住宅楼(在建)道路右侧/0103户/309人20层,面对公路(一层商服)21/6103户/309人4a类:103户/309人5K0+310丁香花园小区(在建)道路右侧/-0.57112户/336人7层,面对公路(一层商服)21/6476户/1428人4a类: 112户/336人2类:

35、364户/1092人6K0+475万达世纪花园(在建,部分入住)道路右侧/-0.556户/168人6层,面对公路(一、二层商服)21/6232户/696人4a类: 56户/168人2类:176户/528人7K0+700密山市检察院道路左侧/-1.2-四层,侧对公路21/671人4a类8K0+710铁西村道路左侧/-1.2-平房,面对公路145/13019户/57人2类9K0+800世纪花园【在建】道路两侧/0120户/360人7层,面对公路(一层商服)18.5/3.5168户/5044a类:120户/360人2类:48户/144人10K0+850铁西边防派出所道路右侧/013人3层,侧对公路4

36、1/2613人2类 11K0+850密山市边防检查站道路右侧/060人4层,侧对公路91/7660人2类12K0+893惠民小区(经济适用房一期、二期)线路右侧/-0. 41220户/660人7层,面对公路(一层商服)41/26825户4a类:220户/660人2类:605户/1815人13K0+980检察院家属楼(在建)道路左侧/-0.6272户/216人7层,面对公路(一层商服)83/68324户/972人4a类:72户/216人2类:252户/756人14K1+090经济适用房三期道路左侧/-0.96188户/564人7层,面对公路(一、二层商服)23/81180户/3540人4a类:1

37、88户/564人2类: 992户/2976人15K1+090铁西村线路右侧/-0.966户/18人平房,背向公路70/6543户/129人2类16K1+745密山三中线路右侧/-4.9092人三层,面向道路185/16592人2类17K1+877帅发小区道路左侧/-0.31276户/828人7层,面对公路(一层商服)23/3447户/1341户4a类:276户/828人2类: 171户/513人18K1+923房产综合楼线路右侧/0252户/756人7层,面对公路117/97416户/1248人2类注:1、密山小学计划2014年(本工程投入运行前)搬迁,因此未列入保护目标; 2、道路沿线部分铁

38、西村居民已列入密山市棚改计划,正履行征地手续,因此不列入本工程保护目标; 1.9评价方法拟建项目为线性开发建设项目,具有环境敏感点多、线路较长、影响面广等特点。根据对拟建项目沿线的实地踏勘,沿线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遵照“以点和代表性区段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原则进行评价。(1)环境因子评价:声环境、环境空气评价主要采用模式预测法与类比分析法相结合进行计算、分析;生态环境、水环境、水土流失评价采用调查、类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和公众参与采用调查分析方法。(2)路段评价: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路段预测交通量、工程及自然环境等特征划分,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评价。(3)

39、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进行逐点评价。2工程概况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及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密山市光复街立交桥建设指挥部建设地点:密山市西侧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内容:本次工程起点为密山市红霞街,道路为东西走向,终点为永固路,道路全长2172.402米。项目起点至铁西立交桥引道起点为全幅新建路段,铁东立交桥引道终点至项目终点,道路利用现有光复路进行拓宽改造。设计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1。项目投资:8162.46万元建设时间:2014年3月开工建设,2014年10月通车。本工程项目组成见表2-1-1。表2-1-1 本工程项

40、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分类工程组成工程数量备注主体工程道路工程路线起点为密山市红霞街,道路为东西走向,终点为永固路,道路全长2172.402米。项目起点至铁西立交桥引道起点(桩号:K0+000至K1+793)为全幅新建路段铁东立交桥引道终点至项目终点(桩号:K1+793至终点)为扩建路段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设计时速60km/h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基工程光复街道路工程K0+000K1+553.195段规划红线宽为30m, K1+553.195K2+172.402段规划红线宽为40mK0+000K1+112段中央分隔带宽4m、两侧各7.75m的行车道、2m宽的人行道和3.25m绿化带;K1+112

41、K1+496段为公铁立交桥及挡墙引道,两侧各4m辅道、2m人行道和0.75m绿化带;K1+528.391K1+617.999段为20.5m公铁立交桥,K1+496K1+528.391及K1+617.999K1+645段为16.5m公铁立交桥;K1+645K1+888.195段为公铁立交桥及挡墙引道,两侧各7.5m辅道、2m人行道和2.25m绿化带; K1+888.195K2+172.402段两侧各14.5m的行车道、2m人行道、3.25m绿化带路面工程机动车道:22cm水泥混凝土16cm6%水泥稳定50%中粗砂+50%碎石 18cm5%水泥稳定70%中粗砂+30%碎石总厚度56cm。人行道:6

42、cm混凝土路面砖3cmM10水泥砂浆15cm5%水泥稳定中粗砂总厚度24cm。占地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8202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既有道路及建设用地。 目前已全部履行征地手续土石方平衡工程挖方10704.7m3,填方12432.5m3,弃方10704.7m3。公铁立交桥工程线路走向采用上交桥形式上跨现有林密线铁路,跨越位置为林密线K169+142.833处,设计起点为K1+140,终点为K1+905,全长765m建设规模公铁立交桥主桥长90m,引桥长265m,引道长293.2m,地面道路长116.8m跨越形式桥梁孔跨形式为(20+25+20)m+620m+330m+420m,连续箱梁桥,桥梁全长355m。其中跨线主桥为330m,全长90m,全宽20.5m;引桥铁西新区侧为(20+25+20)m+620m,裴德医院侧为420m,全长265m,全宽16.5m排水工程K0+00K1+140段沿线两侧正常边石处设置立箅式雨水边沟,边沟设置在人行道下方;K1+905K2+172.402段设置平箅式雨水井,雨水井标高低于路面2cm。临时占地施工营地位于经济适用房三期东南侧空地,占地面积1000m2,占地类型为旱田(非基本农田)搅拌站及预制件场:原密山机场处,采用租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