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126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西方先进科技 (军事),西方先进科技,器物,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经济、文化、政治,君主立宪制,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制,激进派,?,?,?,制度,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

2、义的传播,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后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探究1:结合以下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财经新闻,粤人冼冠生到上海淘金,一开始在戏院门口摆摊头卖陈皮梅和香港牛肉。1915业务迅速壮大,并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股份后,众多的社会名流都成了冠生园的新股东,资产达到10万元。而同时冠生园还第一次注册了生字

3、牌的商标。,其它新闻点击: 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 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政治新闻,1915年5月9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漫画新闻老猿百态图,军阀混战、列强侵略,社会新闻,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加紧进行尊孔活动,大造社会舆论。袁世凯正式颁发了祭孔令,恢复了前清的祭孔规定,亲自抵达孔庙,三跪九叩。甚至唆使人发出请愿书,要求北洋政府定“孔教”

4、为“国教”,列入“宪法”。与恢复祀孔制度的同时,袁世凯也决定恢复祭天。,其它新闻点击: 广东某富豪纳妾108位 校园上演戏剧娜拉,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政治,文化,经济,根本原因,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前期),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斗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和阵地,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北京大学,为什么北京大学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

5、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旗帜),德先生 Democracy,赛先生 Science,“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探究2:依据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材料2:“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1: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材料3:打倒“孔家店”吴虞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 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材料4: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

6、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所倡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是什么?,思考与辨析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 。 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时期旧道德和新道德各指什么?,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考与辨析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

7、,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结合材料指出,当时这些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最主要原因)?,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4.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5.促科学文化发展,为五四奠基,四、新文化运

8、动的评价(结合课文74页第二段),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首倡开始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 (1)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1)撰写文章:1919、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湖南) (3)建立组织: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

9、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政治成果:1921年、中共的诞生。,探究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主流思潮?,原因(1)半殖半封社会环境下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思想纷纷破产;(2)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解放了思想;(3)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积极宣传;并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主要原因)(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启迪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探究4: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思路提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并形成了中国革命和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

10、,器物,制度,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洋务派(洋务运动),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单元线索,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C.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每周评论的创刊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天演论的发表 D.湘江评论的创刊,巩固练习,A,B,3、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 A

11、.宣传马克思主义 B.学习西方文化 C.打破封建专制思想基础 D.进行文学革命 4、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鲁迅 5、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其中就道德是指 ( ) A. 道家思想 B.佛教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基督教道德,C,A,C,6、鲁迅先生把白话文与反对封建礼教相结合的第一部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我之节烈观 C.文学革命论 D.文学改良刍议 7、中国最早举起传播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 8、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 A.器物思想制度 B.器物制度思想 C.思想制度器物 D.制度思想器物,A,A,B,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口号?,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