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920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肝硬化 Hepatic Cirrhosis,概 述,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病变。 主要病理改变为在肝细胞广泛坏死基础上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肝细胞再生结节及假小叶,导致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 病变渐进发展,晚期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常出现多种并发症。,病 因,1.病毒性肝炎 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主要为乙型,丙型,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成肝硬化 ,甲、戊型肝炎不演变成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 欧美国家最常见的原因,长期酗酒(每日摄入酒精80g,10年以上),可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胆汁淤积

2、肝内胆汁淤积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外胆管阻塞(结石或肿瘤)。 5.药物或化学毒物 长期接触磷、砷、氯仿、四氯化碳或服用甲基多巴、双醋酚汀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6.血液循环障碍 慢性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Budd-Chiari综合征等。,病 因,7.遗传代谢性疾病 由于某些物质代谢障碍,沉积于肝,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等。 8.血吸虫性病性肝纤维化 虫卵主要聚集在汇管区,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导致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 9.营养不良、感染。 10.原因不明 隐原性肝硬化。,病 因,发病机制,各种病因引起肝脏损伤,使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合成

3、增加、降解减少,胶原沉积导致肝窦血流受阻,营养物质转运障碍,肝细胞广泛坏死、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小叶正常结构的破坏及假小叶形成。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早期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后期假小叶形成后是不可逆的。,病 理,一、小结节型肝硬化 结节大小相仿,直径3,假小叶大小一致,过去称为门脉性肝硬化。 二、大结节型肝硬化 亦称坏死后性肝硬化,结节大小不等,最大的可达5cm或更大,假小叶大小不一。 三、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临床表现,一、代偿期 症状轻,无特异性; 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不适或隐痛等,多呈间歇性,劳累后明显; 肝轻度肿大,轻压痛; 脾轻或中度肿

4、大;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二、失代偿期 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类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消瘦,精神不振,肝病面容,皮肤干枯,低热, 口角炎,面颊小血管扩张。 .消化道症状 腹胀、恶心、呕吐等 ,进食蛋白质或油腻饮食后易引起腹泻,黄疸。 .出血及贫血 牙龈及鼻出血,皮肤紫癜,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4.内分泌失调 肝脏对雌激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减少,增多的激素通过负反馈机制,使雄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少,可出现: 男性性欲减退、乳房发育、毛发脱落 ; 女性月经不调,闭经,不孕; 肝掌,蜘蛛痣。,临床表现,5.腹水 腹水是肝硬化进展至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与下

5、列因素有关: (1)门静脉压力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3)有效血容量不足; (4)其他因素:心房钠尿肽活性下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增多等。,临床表现,6.脾大 因长期瘀血和脾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而肿大,常为中度增大; 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时脾脏可缩小; 伴有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可减少,一般以血小板减少明显。,临床表现,7.侧支循环开放 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腹壁静脉曲张 痔静脉扩张,临床表现,食管静脉曲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重度),8.黄疸 肝细胞摄取、结合及排泄胆红素的功能发生障碍; 提示肝功能损害严重,表示肝细胞进行性、广泛性坏死; 预后较差。,临床

6、表现,并发症,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大量出血可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 二、感染 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常可发生呼吸系统、胃肠道、胆道感 染 ;易并发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结核性腹膜炎 ;出现腹水时常并发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三、肝性脑病 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因。,四、电解质紊乱 低钠血症、低钾低氯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 五、原发性肝癌 多发生在大结节型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基础上。,并发症,六、肝肾综合征 主要见于晚期肝硬化和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 发生机制: 门静脉高压,内脏血管扩张,心输出量不足致有效

7、血容量减少,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增高,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皮质血管收缩,肾脏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血管活性物质合成减少; 内毒素血症也引起肾血管收缩。 病程初期肾脏损害多为功能性,后期可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并发症,七、肝肺综合征 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低氧血症; 临床为严重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三联征; 发生机制:严重肝功能障碍时血管活性因子异常导致肺内血管扩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氧弥散障碍及肺内动静脉分流,引起低氧血症; 患者多出现呼吸困难,尤在站位时明显。,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血常规 不同程度的贫血,并发感染时白细胞升高,脾亢时常见白细胞和血小板

8、减少。 二、尿常规 黄疸时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增加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乙肝相关性肾炎时可有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三、肝功能试验 代偿期大多正常,失代偿期多种异常。 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 白蛋白(A)下降,球蛋白(G)升高,A/G降低或倒置,球蛋白增多; 凝血酶原时间(PT) 延长,注射维生素K后不能纠正; 血清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 )升高,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总胆固醇(特别是胆固醇酯)降低;血清胆碱酯酶(chE)下降;定量肝功能试验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异常;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单胺氧化酶(MAO)、 血清型前胶原肽(PP)、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增高。,实验

9、室和其他检查,四、免疫学检查 1.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阳性,有助于病因诊断。 2.血清自身抗体测定 自身免疫性肝病可检出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 3.体液免疫检查 血清IgG、IgA、IgM均可增高,以IgG增高明显且与球蛋白升高相一致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五、影像学检查 1.B超 肝包膜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增强或呈现网状结构,肝内血管走行紊乱,肝静脉狭窄、粗细不等;脾肿大、门静脉扩张等门脉高压症的改变;腹腔积液时出现液性暗区。 2.X线检查 食管静脉曲张时钡餐见食管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胃底静脉曲张时钡餐可见菊花样充盈缺损。 3.CT 肝叶比例失调、肝缩小、肝裂增宽、肝

10、门扩大、肝脏密度不均,脾肿大、腹水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六、胃镜 直接观察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范围;判断出血部位;镜下止血。 七、肝穿刺活检 对诊断有确诊价值 八、腹腔镜检查 直接观察肝;病变处可取活检。,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九、 腹水检查 一般为漏出液; 并发自发性腹膜炎WBC常大于500 10 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腹水呈血性时,除考虑结核性腹膜炎外,应警惕癌变,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 断,一、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不困难,主要依据为: 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等可导致肝硬化的病史; 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检查有血清蛋白降低、血清酶学异常、胆

11、红素增高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改变; B超或CT检查提示肝硬化; 钡餐或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活组织检查有假小叶形成。,二、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比较困难 对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者应密切随访; 注意B超改变及监测其肝功能试验; 必要时肝穿刺活检或腹腔镜检查。,诊 断,鉴别诊断,(一)肝脾肿大的鉴别 主要与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引起的肝脾肿大鉴别 。 (二)腹水的鉴别 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三)肝硬化并发症的鉴别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 肝肾综合征: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鉴别诊断,治 疗,一、一般治疗 休息。

1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肝性脑病者限制蛋白饮食。腹水者低盐或无盐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禁食粗糙食物。禁酒、慎用损害肝的药物。,二、对症及支持治疗 病情重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腹水长期不消退、水肿、低蛋白血症者可输注血浆或白蛋白; 视肝功能损害情况选用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治 疗,三、抗肝纤维化治疗 丹参、虫草菌丝、小柴胡汤、复方鳖甲软肝片等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对早期肝硬化患者可能有一定疗效。,治 疗,四、腹水的治疗 (一)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每日氯化钠摄入量1.52.0g;水不超过1000ml;稀释性低钠血症水限制在500m

13、l内。,治 疗,(二)利尿剂 经限纳饮食和休息腹水仍不能消退者或腹水大量者需使用利尿剂; 常用的利尿剂为螺内酯(潴钾)和呋塞米(排钾),主张两者合用,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 过度的利尿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诱发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 利尿剂的应用原则要:联合、间歇、交替。,治 疗,(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输注血浆或白蛋白。 (四)难治性腹水的治疗 (1)排放腹水、输注白蛋白; (2)自身腹水浓缩回输; (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 疗,(五)肝移植 (六)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是减少曲张静脉的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及减轻脾功能亢进; 多采取断流、分流术和脾切除术等;

14、 肝功能损害严重伴黄疸或腹水者,手术死亡率较高。,治 疗,(七)并发症的治疗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一般分三个不同阶段的治疗。 (1)急性出血的治疗:加强监护、禁食、补充血容量、积极的止血措施,预防感染和肝性脑病等; (2)预防再次出血:可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注射硬化剂治疗、组织胶注射治疗; (3)预防首次出血:普萘洛尔是首选药物;若普萘洛尔治疗无效,可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或硬化剂治疗。,治 疗,2.自发性腹膜炎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用药; 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3.肝性脑病,治 疗,4.肝肾综合征 在积极改善肝功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或消除各种诱因,如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避免强烈利尿和大量放腹水;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支持治疗和扩容治疗,包括输入白蛋白、血浆、右旋糖酐等;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八肽加压素、多巴胺等,可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皮质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治 疗,5.肝肺综合征 目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 吸氧可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改变病程的发展。 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 疗,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内科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