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999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本时期小说的取材 本时期的小说体裁状况 本时期小说的形态,一 本时期小说的取材,(一)历史 (二)现实 (三)分类与等级,(一)革命历史题材,民主革命 抗日战争 革命历史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 其它历史,(一)革命历史题材,小城春秋 青春之歌 1、民主革命 三家巷 红旗谱 党费 七根火柴,高云览与小城春秋,高云览与小城春秋,1956年12月,著名作家高云览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版。 高云览(19101956),我国现代著名华侨作家,生于福建厦门一个开小酒店的老华侨家里,幼年时家中生活贫苦。他一生勤奋努力,笔耕不辍,至今

2、可收集到的文学作品有近百篇。活跃在厦门、上海及南亚如马来亚、新加坡、苏门答腊等地,以教书、经商为掩护从事抗战、反对内战的爱国行动,40年代后期成为陈嘉庚南侨日报的“大股东”。1950年定居天津,从事专业创作,1956年患肠癌去世。,1952年至1956年他写成小城春秋这部长篇小说,这是他酝酿了20多年、耗费了大半生心血的文学艺术结晶。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当时曾有“北有青春之歌,南有小城春秋”之说。是一部著名的描写革命知识分子生活和斗争的小说,它以1930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厦门破狱斗争为背景,以主人公何剑平、秀苇等人在革命道路上的成长及“厦联社”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927年到1936年中

3、国革命斗争的一角,塑造了一群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风格的英雄儿女形象。小城春秋1981年被拍成电影,2005年,它成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评出的“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杨沫与青春之歌,杨沫(1914-1996),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中学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遂辗转奔波于河北保定、香河及北京等地,间或以乡村教师、书店店员和家庭教师为业,生活动荡不安。1933年开始接近共产党人,七七事变后赴晋察冀边区投身革命,并开始文学活动。1950年出版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1年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历时六年而成。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

4、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以出身于北平地主兼私立大学校长家庭的佃户女儿林道静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林道静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成长为革命者的人生道路表明知识分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个人解放与人民解放联系在一起,勇敢投入到时代的革命斗争洪流中去,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杨沫、张中行与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一部自叙传小说,

5、杨沫后来写作回忆录我生命中的三个爱人披露其中关联。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其中的故事涉及到的人和事引起众多的议论甚至给一些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乃至伤害,而当事人却冷静处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原名张璇。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建国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注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禅外说禅、顺生论等。2月24日凌晨两点去世,享年97岁。 燕园曾经住着4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

6、、张中行。人称“未名四老”。4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卞毓芳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又称这4位先生为“朗润园四老”。,“在您23岁时和杨沫相识,然后相爱,后来同居,再后来分手。这件事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后来杨沫成了作家,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书中的余永泽据说有您的影子,你认为呢?” “这你只能去问小说作者了,只有她最清楚。” 张中行认为青春之歌是小说,依我国编目的传统,入子部,而不能入史部。小说是可以编造大小情节的。后来,有人曾告诉张中行杨沫在追述往事之时,言及分手总暗示张中行负心、落后。张中行认为,认定负心,是人各有见;认定落后,是人各有道。,党费与七根火柴,党费,描写

7、一九三四年,边区的一支红军游击队被敌人包围在山上,政委派侦察员老程下山,去村里和地下党员黄新取得联系,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斗争。当老程第二次到黄新家时,敌人包围了村子。黄新牺牲了自己,勇敢机智地保护了老程同志。故事歌颂了共产党员为了革命利益,把一切交给党的献身精神。 王愿坚,当代作家。1929年生,山东诸城县人。 七根火柴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个因伤掉队的战士在临死前从怀中摸出珍藏多时舍不得用得七根火柴交给战友嘱托他再赶上部队时一定代他交给党的感人故事。 作者王愿坚。,(一)革命历史题材,风云初记 铁道游击队 2、抗日战争 敌后武工队 野火春风斗古城 苦菜花,风云初记,风云初记以滹沱河两岸的子

8、午镇和五龙堂为背景,以高、吴、田、蒋四姓五家的关系为线索,描写抗日战争初期冀中平原上各个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展示出冀中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抗日武装,组织抗日政权的伟大斗争精神和爱国思想。作者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但也不是从再现火光硝烟入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寄风云变幻于诗情画意。 出现在孙犁作品中的人物也大多带有浓郁的民间乡土生活气息。如风云初记中单纯、热情的春儿,憨厚、质朴的芒种,耿直、刚毅的高四海,厚道、乐观的长工老温,聪明又有几分迂执的民间艺人变吉等;反

9、面人物也不是脸谱化的,如蒋俗儿浑似一个俏丽的荡妇加泼妇,高疤整个儿就是江湖上的土匪兼兵痞,老蒋是个傍着有钱人谋食的二流子,田大瞎子则是乡间精于算计的土财主。作家以这种方式寄寓了自己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民的深切眷恋、深厚情感和深情赞颂。 在风云初记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堤埝纺织、叼草缝衣、瓜棚夜话、沙冈送别等场景,这些日常化的人情风习,在战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也就愈发值得怀念和和富于诗意。乡土风情和爱情故事使得孙犁的作品成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难得一见的“战争田园诗”和“战地浪漫曲”,在艺术上则如茅盾所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铁道游击队,

10、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薛城一带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光辉篇章。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2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千余名将士过境。被萧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小说铁道游击队就是以此为素材创作,作者知侠。,(一)革命历史题材,保卫延安 红日红岩 解放战争 百合花 黎明的河边,保

11、卫延安,保卫延安写的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一九四七年三月初,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延安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在沙家店等有名战役中歼灭数倍于我的敌人,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煌胜利。 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杜鹏程(19211991)现代小说家。曾用名司马君。1921年农历3月28日生于陕西韩城县苏村的一个贫农家庭。 19

12、47年到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随军记者,在此期间,他写了几十万字以战争生活为题材的消息、通讯、散文、报告、剧本等。1949年底,他在新疆南部参加追剿残敌战斗的同时,开始着手撰写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历时5年,九易其稿,于1954年出版。,百合花与黎明的河边,百合花描述的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战场。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女卫生员在战争爆发前被安排到前线包扎所,由小通讯员护送一个十九岁刚参军一年的农村青年,不善言辞,特别的纯朴善良。到了包扎所,两人分头向老乡借被子。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无论是与我的相伴而行,还是借被子的情节都突出了小战士怯于女性,以及与两个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的变化。没有太多的

13、笔墨描写小战士的动作,只有他和两个女性的交往以及神态的变化,再有他的衣裳上被钉子挂破又不肯让新媳妇缝上的破布片,临走时他放在石头上给女卫生员做午饭的馍馍。这一切细节凸现了他情绪的变化及美好的情感。,小说发表于1955年。它生动地描写了1947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从昌潍撤退后,通讯员小陈及其一家为护送两个武工队长过河而献出生命的故事。作品以炽热的感情和诗一样的语言,成功地刻画了小陈及其一家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胶东人民的斗争生活和英雄性格。事件单纯而主题深刻、鲜明。是一篇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优秀之作。 作者峻青,(1922),原名孙俊卿,当代作家。山东海阳县人。1941年写出了第一篇作品风雪之

14、夜,后写了著名短篇小说马石山上。从1954年后,写了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水落石出、党员登记表、老交通等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出版有:短篇集海燕、最后的报告、怒涛,长篇小说海啸、决战。,(一)革命历史题材,4、抗美援朝 a、三千里江山(杨朔) b、上甘岭(陆柱国) c、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5、其他历史 a、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b、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二) 现实生活题材,新的婚姻家庭观 农业合作化 现实题材 工业建设 干预生活 人情人性,新的婚姻家庭观,登记(赵树理) 结婚一架弹花机(马烽) 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谷峪),农业合作化,不能走那条路李准 写翻身贫农宋老定想买地走

15、个人发家致富道路的作品。除了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四、五十个报刊转载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梆子、坠子、连环画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对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展,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三里湾赵树理(1955) 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写落后的马家院被“分家”走合作化道路的故事。因小说中涉及到农村及基层干部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而长期以来被冷落。 山乡巨变 出现了较明显的矛盾冲突。1955年,团县委副书记、共产党员邓秀梅奉命来到偏僻山村清溪乡和农民一起建立合作社,但一些私心较重的老农却不肯入社。邓秀梅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并挫败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合作社赢得了秋季丰收。 创业史 阶级阵

16、线分明,两种思想、道路、阶级。,工业建设,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铁水奔流周立波 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 乘风破浪草明 火车头草明 百炼成钢艾芜 五月的矿山萧军,周而复(1914)现、当代作家。原名周祖式,笔名吴疑、荀寰等。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南京。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后创作诗和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他的创作成就是在小说方面,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 代表作上海的早晨(4部)以改造民族工商业者为题材,塑造了各具个性的资本家形象,规模宏大,构思严谨,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他还著有小说集春荒、高原短曲、山谷里的春天,中篇小说西流水的孩子们,长篇小

17、说燕宿崖,以抗日为题村的6部系列长篇长城万里图,散文集歼灭、北望楼杂文、怀念集,评论集新的起点、文学的探索等。,上海的早晨,这部庞大的四部曲小说,写的是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构思执笔到完稿经历了27个春秋,庞大的结构、众多的人物显示了那一代作家驾驭大历史的雄心。 “为刘少奇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的大毒草 ” 总结出小说的三大罪状: 一曰美化资产阶级。 二曰污蔑工人阶级。三曰鼓吹修正主义路线。,干预生活,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 田野落霞(刘绍棠) 改选(李国文) 灰色的帆蓬(李准),人情人性,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 在悬崖上(邓友梅) 红豆(宗璞) 小巷深处(陆文夫)

18、 达吉和她的父亲(高缨),红豆,50年代的作家基本无法挣脱政治意识的束缚,无法跳出“爱情革命”的枷锁,而宗璞的红豆却能够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写出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反拨了传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模式,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

19、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可以说红豆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它不仅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且表达了一种爱情观念。作品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刻画也正表明了红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的痕迹,这是一种文艺界真实美的启明星。,红豆精彩片断,在中学时,有一些密友常常整夜叽叽喳喳地谈着知心话。上大学后,因为大家都是上课来,下课走,不参加什么活动的人简直连同班同学也不认识,只认识自己的同屋。江玫白天上课弹琴,晚上坐图书馆看参考书,礼拜六就回家。母亲从摆着夹竹桃的台阶上走下来迎接她,生活就像那粉红色的夹竹桃

20、一样与世隔绝。 一九四八年春天,新年刚过去,新的学期开始了。那也是这样一个下雪天,浓密的雪花安安静静地下着。江玫从练琴室里走出来,哼着刚弹过的调子。那雪花使她感到非常新鲜,她那年轻的心充满了欢快。她走在两排粉妆玉琢的短松墙之间,简直想去弹动那雪白的树枝,让整个世界都跳起舞来。她伸出了右手,自己马上觉得不好意思,连忙缩了回来,掠了掠鬓发,按了按母亲从箱子底下找出来的一个旧式发夹,发夹是黑白两色发亮的小珠串成的,还托着两粒红豆,她的新同屋萧素说好看,硬给她戴在头上的。,他身材修长,穿着灰绸长袍,罩着蓝布长衫,半低着头,眼睛看着自己前面三尺的地方,世界对于他,仿佛并不存在。也许是江玫身上活泼的气氛,

21、脸上鲜亮的颜色搅乱了他,他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江玫看见他有着一张清秀的象牙色的脸,轮廓分明,长长的眼睛,有一种迷惘的做梦的神气。江玫想,这人虽然抬起头来,但是一定并没有看见我。不知为什么,这个念头,使她觉得很遗憾。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的散步,就这样,他们散步,散步,看到迎春花染黄了柔软的嫩枝,看到亭亭的荷叶铺满了池塘。他们曾迷失在荷花清远的微香里,也曾迷失在桂花浓酽的甜香里,然后又是雪花飞舞的冬天。,对小说红豆的批评,1958年“反右”的大风波中,难免受到严厉的批判。 人民文学10月号上刊登了孙秉富的批判人民文学七月号上的几株毒草和这是什么样的革新本刊编辑部整理两篇文章,无疑将红豆一棍子

22、打进了死胡同。孙在文中明确指出“小说红豆也是一株莠草,受了党的六年教育的女主人公江玫在回忆她过去的那个极端仇视人民革命,在解放前夕怆惶逃往美国的贵族大学生的时候,是多么惋惜,怅惘和悲痛。” 1958年7月,北大海燕文学社召开了题为“红豆问题在哪里?”的座谈会更把红豆往死里送。几乎全部与会者都义无返顾或者言不由衷地判定红豆是一个宣扬小资产阶级恋爱至上,暴露了作者思想改造不彻底的坏作品。,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识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

23、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 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三)、题材的分类与等级,时间:历史与现实 分类的尺度 空间:工、农、兵、学 题材的价值等级,二、小说体裁,在小说体裁上,这一时期趋向于关注它的“两极”,即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则可能被看作是一种不稳定的体裁,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上,都没有受到重视。 从1949年到1965年,这期间发表的中篇小说,大约有四

24、百余部。较为知名的有铁木前传(孙犁)、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来访者(方纪)、水滴石穿(康濯)、归家(刘澍德)等不多的几部。,长篇、短篇受重视的原因,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至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而对现实反应的快捷,对社会政治配合的及时,正是这个时期要求文学应具有的品格。 自然,从50年代开始,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对短篇创作在当代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它是“

25、可以证明地层结构的悬崖峭壁,可以泄露春意的梅萼柳芽,可以暗示秋讯的最先飘落的梧桐一叶,可以说明太古生活的北京人的一颗臼齿”,三、本时期小说形态,“单一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形态的总体特征。表现在: 1、言情、武侠小说失去了合法化的地位 2、讽刺、幽默的小说也不能继续推进 3、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也没了生存空间 4、与小说形态的单一相关联的是小说风格的单一:奔放、雄伟、刚健、热烈,对茹志鹃小说的批评,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百合花写于1958年3月,发表时颇多周折他们的意见是这篇作品“感情阴暗”、“不够昂扬”等理由,不能发表,这样一来,作品连修改的余地也没有了。她为百合花伤心,

26、同时,也发觉自己对文艺的看法和那些编辑部存在距离。,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 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当时唯一鲜明地指出茹志鹃小说具有女性文学意义的是女作家冰心,她说:“茹志鹃是以一个新中国的妇女的观点,来观察、研究、分析解放后的中国妇女的”,在作品中“特别是关于妇女的,从一个女读者看来,仿佛只有女作家才能写得如此深入,如此动人!”冰心还进一步指出女性写作的不可替代性,她说,她看了当时许多关于妇女先进人物的报道和描写,“但是从一个妇女来看关于妇女的心理描写,总觉得还有些地方,不够细腻

27、,不够深刻,对于妇女还不是有很深的熟悉和了解,光明的形象总像是蒙在薄薄的一层云纱后面”,因此她说,读了茹志鹃的小说,“作为一个女读者,我心里的喜欢和感激是很大的。”,从1959到1961年,茅盾、欧阳文彬、侯金镜、魏金枝、王西彦、洁泯等人参加了关于茹志鹃小说的讨论。将当时小说创作艺术归纳为几个方面:人物形象上,高大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与普通、平凡的“小人物”;表现生活形态上,有尖锐复杂的矛盾过程,与平凡的日常生活实践;风格上,有浓烈、高亢、雄伟,与柔和、雅致、清新。 批评家们一致认为茹志鹃小说特色属于后者。分歧在于对这种特色的评价,有的试图取消其间高下、轻重的等级,取消“主花”和“次花”、“提倡”与“允许”的界限。可是这种意图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