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042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节 细胞中无机物,第二章,水是生命之源,种子必须吸吸水才能萌发,沙漠里的仙人掌,身处干旱的环境,也贮存着大量的水分,人的胚胎也要浸润在羊水中发育, 经过N天后就会出现在座的各位,一、细胞中的水,(2)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60%95%,1.含量:最多,约占细胞鲜重的_。,(1)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幼儿时期成年时期; 幼嫩部分成熟部分。,2.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的水。 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为细胞内代谢提供液态环境 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运输营

2、养物质和废物,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结合水,自由水,生命活动旺盛, 新陈代谢加快,生命活动缓慢, 新陈代谢降低, 储藏前为何要晒种?晒种过程失去的是什么水? 种子烘烤过程失去的是又是什么水? 晒干的种子还具有生命力,但烘烤过的种子就不能萌发,这说明了什么? 播种前为何要浸种?,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互转变,4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自由水/结合水,(1)种子贮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以延长寿命。,(2)越冬作物减少灌溉,可提高作物对低温的抗性。,5、生物体及细胞内水分的产生与利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脱水缩合,合成多糖 (纤维素

3、),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与消化,暗反应,光反应,合成糖原,分解糖原,DNA复制 转录,ATP水解,4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种子贮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以延长寿命。 (2)越冬作物减少灌溉,可提高作物对低温的抗性。 易错警示: (1)自由水主要存在于细胞液、细胞质基质及某些细胞器基质中;结合水与细胞中某些物质结合在一起存在。 (2)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都非常重要,不能认为结合水可有可无,两种水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不能相互代替,在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水在生物体内是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

4、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B人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产生口渴的感觉 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B,解析:此题考查细胞中的水及与代谢的关系。有氧呼吸过程中有H2O参加反应,同时又生成了H2O。包括渴觉在内的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植物体内代谢越旺盛,自由水比例越高。 答案:B,(双选)2013年3月20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水日”,宣传的主题是“水合作”。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导致的水危机日趋严重,研究表明,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在病变细胞中仅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

5、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C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AD,解析:此题考查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与代谢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A项,水在各种细胞中都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A项错误;B项,胰岛素合成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此过程中有H2O生成。B项正确;C项,衰老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减少,代谢缓慢。C项正确;D项,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的含量相对降低,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D项错误。 答案:AD,二、细胞中的无机盐(占细胞鲜重的1%-1.5%),.存在形式:,.生理功能,(1)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2)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血液中Ca

6、2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3)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如血浆中H2CO3/NaHCO3缓冲对。,大部分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量的与 其它化合物结合,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A,解析:

7、 As在植物体内富集,说明As能被植物吸收,无机盐的吸收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有关,而不是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决定;As能毒害植物,因其是重金属,可导致蛋白质(如酶)变性失活; 加入P后,植物体内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可推测P与As结构相似,竞争性争夺细胞膜上载体。 答案:A,依据P36的技能训练,设计一份探究实验报告,证明某一种或某几种无机盐是某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提示:,提出问题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镁吗? 作出假设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镁 设计实验 实验原理:镁是合成植物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植物缺镁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由绿变黄。 材料用具:长势相似小麦幼苗、完全营养液、缺

8、镁营养液、 200ml广口瓶两只、量筒等。 实验步骤: 取两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A、B,并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完全培养液,向B中加入 取 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A 瓶中,另一组放入B瓶中。,将两广口瓶置于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结果及结论: 瓶中 ; 瓶中 。 说明 为进一步验证镁盐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一段时间后上述现象 。 实验结果: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镁。,依据P36的技能训练,设计一份探究实验报告,证明某一种或某几种无机盐是某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提示:,提出问题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镁吗? 作出假设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镁 设计实验 实验原理:镁是合成植物叶绿素的重

9、要成分,植物缺镁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由绿变黄。 材料用具:长势相似小麦幼苗、完全营养液、缺镁营养液、 200ml广口瓶两只、量筒、镁盐等。 实验步骤: 取两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A、B,并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完全培养液,向B中加入 取 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A 瓶中,另一组放入B瓶中。,等量的缺镁培养液,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将两广口瓶置于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结果及结论: 瓶中 ; 瓶中 说明 为进一步验证镁盐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相同的适宜,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小麦幼苗叶片颜色为绿色(或生长正常);,小麦幼苗叶片颜色为黄色(或小麦幼苗不能正常生长)。,镁盐是植物生活

10、所必需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上述现象 。,向瓶中添加镁盐,观察小麦幼苗叶片颜色能否恢复正常。,实验结果: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镁。,消失,小麦幼苗叶片颜色由黄变绿(或恢复正常),植物必需无机盐的实验验证。 (1)对照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生长正常 (2)实验组:正常植物缺X完全培养液 结论:若生长正常则X不是必需无机盐; 若出现病症则X是必需无机盐。 特别提醒: 在实验组中还可设置二次对照,即在出现病症后,再加入含X的培养液,植物恢复正常生长,以形成前后对照。,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三大步,应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叙述中,一般如下叙述: (1)分组编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器材,

11、选材应保持条件相同(如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 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分两组,也可以分若干组,每组进行明确的标记,如用甲、乙、丙或者是A、B、C或者1、2、3,总之让人对实验组一目了然,便于实验的观察、统计、比较和叙述。,常用语言模板: 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等;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 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等。,(2)实验处理: 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养、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

12、关变量。 要注意能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3)结果观察: 对于植物实验和某些动物实验,分别进行实验处理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出现结果。而有些实验进行实验处理之后,在较短时间(12 h)就可以观察到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现的差异,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这里要注意高中生物常见的观察指标。 颜色变化: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色素分离、DNA鉴定、大肠杆菌鉴定、质壁分离与复原。 形态结构和生理状况的变化。 液面改变:气体体积变化、液体体积变化。 其他:气体变化、沉淀、温度、pH、气泡产生等。,赖氨酸是哺乳动物蛋白质

13、分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氨基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缺乏时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赖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材料和用具: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幼年大鼠、分装在不同试剂瓶中的20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实验原理:必需氨基酸是_。 当动物缺乏必需氨基酸,就_。 实验方案: (1)配食:_,配制成食物A;_配制成食物B。 (2)分组:将20只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 (3)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_。 (4)观测:_。,

14、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实验原理:必需氨基酸是_ 当动物缺乏必需氨基酸,就_ 实验方案: (1)配食:_,配制成食物A;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配制成食物B。 (2)分组:将20只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 (3)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_ 。,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相同,乙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B,两组大鼠其他饲

15、养条件相同,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4)观测:_。,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计算体 重增加量,解析:研究“赖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实验的对象是大鼠,实验自变量为赖氨酸,可设置空白对照,一组饲料中含有赖氨酸,一组饲料中不含赖氨酸。注意饲料中其他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应适宜。因变量为营养状况,可以以大鼠体重变化作为指标。 答案:实验原理: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实验方案:(1)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 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相同 (3)乙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B,两组大鼠其他饲养条件相同 (4)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计算体重增加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