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的经验与反思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353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的经验与反思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的经验与反思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的经验与反思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的经验与反思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的经验与反思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的经验与反思,广东教育学院 谢明初,2004年江苏、广东两省有关教育 数据比较,一、实验背景 二、课程特点 三、准备 四、实施 五、反思与展望,一、实验背景,(一)社会背景教育现代化 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同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试验的决定粤府号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广东省将力争于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时为全国教育现代化探索和积累有益的经验 。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的通知(粤发(2004)13号 )以及实施意见,(二)教育内部,1、我省义务教育阶

2、段新课程实验顺利推进。 2001年,深圳市南山区作为国家级实验区启动新课程实验。 2002年,我省启动了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推广工作,确定了30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3年,又增加45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使我省课程改革实验区达到76个。 2004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全面实施课程改革。,2、普通高中教育迅猛发展。,19992004年期间,我省各地新建普通高中学校50多所,扩建200多所,每个县、市、区都在新、扩建学校。 2004年全省普通高中131万人,比1999年增加67万人,增长104%。 2004年全省普通高中招生51万人,比1999年增加27万人,增长112%。

3、 5年间,普通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翻了一翻,广东省普通高中招生数增长情况表,广东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增长情况表,基于这两大背景,我们希望通过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一方面,更好地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衔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水平的提高的统一。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造就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抢占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制高点,为促进广东教育现代化服务。,2002年12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和认真研究,以及省政府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向教育部申请首批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2003

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发文确认广东省为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 同时,作为全省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还有山东、海南、宁夏三省区。,1 课程结构多样化 课程设置多样化。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学习领域的设置,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的科目过多,确保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二、课程特点,2 课程实施多样化。 组成科目的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

5、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单元。在组成科目的模块中,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并能够及时调整,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习修计划。,必修课程。分必修、必修、必修三个模块,共个学分,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一般在高中一年级学习。 选修课程。由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据处理及数学与社会这个模块构成。 课程组合。学生的志向

6、与自身的条件不同,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学生数学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学生可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第一种:获得必修课程的学分,并在选修课程中任意选择个模块获得学分。它是高中学生毕业的最低要求,也可作为进入高职、体育、艺术院校的最低要求。 第二种:获得必修课程的学分,在选修课程、与数据处理模块中获得学分,在其它模块中获得学分。它是进入人文社科类院校的最低要求。 第三种:获得必修课程的学分,在选修课程、和数据处理模块中获得学分,在其它模块中获得学分。它是进入理工经济类院校的最低要求。 数学课程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设计的。选修数学课程获得学分后,可取得证书作为进入某些院校、某些

7、专业的重要参考。这有利于具有较高数学禀赋的学生脱颖而出,也有利于某些院校选拔对数学有较高要求的人才。,3 课程管理多样化。 学校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大一统的现状,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展示学校办学宗旨与特色,学校可以拿出至的课时让学生选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就为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4 课程教材多样化。 任何有条件的团体或个人,都可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经教材审定部门通过,就可供学校选用。这样,教材多样化的局面就可逐步形成。,三、准备阶段

8、(2002年2004年),(一)(2002年12月2004年1月) 1、启动、组织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 2003年2月举办了有500多校长、教师、教研人员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修班” (朱慕菊副司长作报告、专家解说新课标)。 研修主题: 充分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深入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精神实质; 认真研习高中新课程标准。,2、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调研,掌握我省普通高中实际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宣传我省率先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召开校长、教师、教育管理、教研人员座谈会; 征求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我省普通高中课改工作方案的意见。,3、成立一批专题项目研究组 教

9、育部规划的6个研究课题 实验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学生选课指导 新课程的宣传与教师培训研究 教材与课程资源研究 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研究 新课程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本省组织研究的五个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组 普通高中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 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研究项目组 地方课程研究项目组 学校课程研究项目组, 14个学科课程改革研究组 由高校、教研员、中学骨干教师和样本校组成14个学科课程改革研究组。 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增加“思想政治”后为15个研究组,(二)(2004

10、年2月9月),开会动员部署 成立组织机构 落实实验经费 制订配套政策 认真选用教材 开展师资培训 建立样本学校,举措之一:召开会议动员部署,2004年2月,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主管教育副省长宋海到会作了讲话。全省各市(部分县)教育局长、教学副局长、基教科长、督导室主任、继教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样本校校长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举措之二: 成立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宋海(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郑德涛(省教育厅厅长) 刘育民(省教育厅副厅长) 罗伟其(省教育厅副厅长) 成员: 各有关高校领导、专家,省教育厅

11、有关处室负责人,部分中学校长,明确教育厅各部门工作职责,基础教育处:负责牵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落实课改领导小组决定的事项和安排的日常工作。 人事处:负责做好基础教育教师编制规划和职称评聘的政策调整工作。 基建财务处:负责做好课改经费筹措工作。 督导室:负责制订课改实验工作督导评估政策和督导实施。 考试中心:牵头制订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制度和高考改革方案。 教研室:负责制订有关新课程下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制度并组织实施,制订新课程实施意见、学科毕业标准和选课指导意见,负责组织实验教材教法培训、教学业务和实验指导工作。 教师继续教育中

12、心:负责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培训的统筹规划,并组织通识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 教育装备中心:负责制订与新课程配套的教育装备标准,制订装备规划,并按规划进行配备。,举措之三:落实课改专项经费 经教育厅党组研究,已决定拨出普通 高中课改专项经费2000万元。,举措之四:制订配套政策 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 关于使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广东省普普通高中学籍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转学申请表的通知,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 (学生选课、学校排课) 学分认定(学分认定

13、的基本要求、依据、基本程序、纪律) 学生档案(档案的主要内容 、管理) 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要求 教学质量监测 教学班与行政班的管理 学生毕业资格认定,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

14、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艺术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编制新课程实验研修手册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研修手册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研修手册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课程安排资料汇编,举措之五:公平、公正、公开选用教材,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0410号),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由教育部审定和公布目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的选用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材选用以地(市)为单位进行 。 教材

15、选用委员会由教学专家、骨干教师、校长、学生家长代表及教育行政、教研人员组成,其中教育行政和教研人员不得超过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教材选用委员会的成员要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并进行公示。,召开各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基教科科长、教研室主任参加的教材选用工作会议,传达教育部文件精神,对教材选用的组织机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各市都能按要求本着严肃的态度,认真地进行教材选用工作。 教育部提供59种教材,广东选用了其中47种,占教材总数的80%。,新课标实验教材选用情况统计表,举措之六:精心组织新课程教师培训 省教育厅共投入1300多万用于省级培训。 36月份,选派了640名教学管理人员和14

16、个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研修。 58月份,对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共有3000多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27000多名学科教师参与省级研训(由省教育厅继续教育中心、教研室、华南师大、省教育学院、以及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共同组织)。,同时结合课程实施的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和资源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考试改革、模块教学组织、学分认定等安排专题研修活动。 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各市县、学校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活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举措之七:建立样本校和校本教研基地,2003年5月,根据课改项目研究需要建立了第一批16所学校为项目学校,建立课

17、程实验校本定点联系制度。 2004年6月结合校本教研的开展,建立了30个县区为第一批校本教研工作基地。 2004年7月,根据实验全面开展的工作需要,在全省建立54所各具代表性的实验样本校,形成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本校工作意见(试行),目标任务 工作内容 组织管理,四、实施阶段(2004年9月至现在),2004年底,教育厅组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题调研,直接调查了全省21个市中的73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7%;调研学校共计178所,占全省普通高中总数的17.9%;发放问卷共计3840份;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共计236次

18、,与会人数共计4748人;随堂听课共计183节。,从本次调研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高一新课程实验开局总体良好,正在正常、有序、顺利地向前推进。各地都重视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关精神的传达和学习,注重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基本上能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实施新课程实验。,(一)实施现状,教师对新课程的反映,百分之七十以上教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很必要,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很有价值,对课程改革充满信心。但与新课程相应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学校一如既往地用老办法来评价教师、评价课堂教学和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一些教师说:“培训时,我们为新课程欢呼雀跃,感到教育的春天终于来临;开学后,我们摩拳

19、擦掌;现在,我们在现实的评价中,有点不知所措。”,总体上认同新课程改革,对新课程的教材、教学方式、选修课、学分制都比较喜欢。课堂上是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比以前好很多,让我们总结、讨论,不是象以前死灌”。“学分制使学习更加人文化,多做社会实践,可以锻炼自立能力,对工作、生活都非常有帮助”;“学分制减轻了压力,可以按自身特长来学习”。“现在实行学分制,选修课如何选,高考的时候考不考,对报大学的专业有没有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反映,(二)存在问题,1、 课程实施的选择有避难就易倾向 各地学校对课程方案的实施还是偏于保守,对新课程中的模块、学段等实施有畏难情绪。各地、各种类型学校未能够真正结合自身实

20、际设置课程,进行实验。,2、 教师队伍与课程要求尚有差距 现有教师在专业结构及数量上都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通用技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未形成专业教师队伍,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课程的选修课缺乏胜任开课的教师。,3、 教材选用存在从众心理 与以往义务教育教材选用有所不同,高中教材的选用存在比较突出的从众、趋同现象。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选用的教材,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这种情况甚至也反映在选课排课中。,4、配套的教学设施设备不足,。 不少学校的实验室、电脑室、实践活动场地和设施都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一些学校连选修课的教室也不够。,5、教学资源缺乏,配套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教具、学具

21、、和教学辅助材料很缺乏。,6、对高考方案的过分依赖,不知将来高考如何考?,7、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开展不到位 。,有些学校对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不够重视,少开甚至不开,缺乏课程的实施计划。,(四)新课改遭遇困难,一 教师的观念的转变 二 课程改革的实际操作 三 评价考试的问题 四 大环境 五 学生的负担 六 家长的支持,讨论一:,新课改 你让我无所适从 来源:中国教育报 理论观点众多,专家各执己见,一线教师感到无所适从-“新课改,你说我们该听谁的” 路老师是某学校非常好学的年轻教师,随着新课改在学校的开展,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改实践中,并购买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只要有培训就参加,

22、专家的教学活动更成为他虚心求教的良机。可让路老师感到困惑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对新课改进行反思,且观点众多,各执己见,不少观点和新课改有较大冲突,在这种状况下应如何贯彻新课改?路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一些才开始进行新课改实验的教师在听了专家的讲学后也是“一头雾水”,他们和路老师一样疑虑重重。现在各地、各方面讲学的专家“五花八门”,专家之间甚至相互对立,这让身处第一线的教师十分为难,面对专家学者不绝于耳的“解惑”,教师心中的“惑”更多了,他们无奈道:“新课改,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应当看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三年多,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已经在许多地方“生根发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进展。

23、不少地区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实施新课改只有很短的时间,但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改中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少专家学者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广大中小学生负责的态度,开始就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发表文章、讲学等形式进行反思。本来,学术之间存在争议无可厚非,何况我国历来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学术上对实验阶段的新课改“品头论足”,有助于改进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新课改的开展。但专家学者之间的相关争论,却让广大基层教师和教研人员乱了方寸。 “我们那里请了许多专家来讲学,课标组专家来时讲的是一套,一些国家级专家来时讲的是一套,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员来

24、时讲的又是另一套。这些人都是大专家、大学者,你说我们该听谁的?”一位地市的教研员这样对记者说。,某地刚刚进入新课改两年,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方法、内容等还处于学习、理解、探索阶段,但请来的专家在讲学时却大谈新课改存在的问题,这令教师及教研员不知所措。他们说:我们本来就不知新课改后该怎么上课,专家再这么一“反思”,我们更不知该咋办了。 一位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抱怨,现在专家讲学有过多、过滥之嫌。他认为,“专家们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而对我们最想了解的操作中的问题却不置可否,既说不上来,又不愿深入讲,这样的专家讲学对我们实在意义不大。”面对莫衷一是的专家讲学现状,不少教研员表示,“不管专家

25、怎么讲,我们都会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实施新课改,毕竟这是国家正在推进的改革嘛!” 毋庸置疑,继续推进新课改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但如果任由专家们依据自己的理解或见解对新课改“品头论足”,将本属学术之争的观点用来为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解惑”,势必影响新课改的实施,对基层的新课改也会造成混乱。,百名校长“会诊”高中新课改 来源:南京晨报 昨天,来自全国7个重点城市的近百名校长会聚南师附中,共同为高中新课改“会诊”。由于广东比江苏早一年实施新课改,因此来自广州市的校长们的意见成了关注的重点。与会者普遍认为,如果高考瓶颈不打破,新课改反而会违背初衷,加重学生的负担,而目前新课改已暴露的种种

26、问题也值得深思。,讨论二:,担心新课改有违减负初衷 新课改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负担。但华南师大附中副校长杨小村指出,从广州实施一年的情况看,这种情况并不乐观。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出现“朝七晚九”的现象,高三备考也下移到高一高二。 “现在我们最担忧的是学生负担会加重,如果太重,新课改离改革的初衷会渐行渐远。”杨校长认为,关键是依法治教,定下来上课是五天制,就是五天制,确保按教育规律来改革。现在连重点中学都加班加点,普通中学更不用说。学生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学习,是不可能愉快、不可能对新课程感兴趣的。这种现状不解决,新课改的理念再好也推行不下去。,新课程编排有问题 新课程、新教材的编排问题也引起了校长们的热议

27、。广州二中的校长讲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一次在巡查晚自习时,发现有学生站在教室外背书,仔细一问,原来老师一堂课灌了十几个概念,一时难以消化。但老师们也普遍反映,按新课改要求,以前花两三星期教的课现在一节课就要讲完,只能硬灌了。 广州一中的陈校长非常认同地指出,现在老师们最大的困惑是教起来心里没底,不知道究竟该把新课改落实到什么样的程度。比如数学中的对数,过去要教两三节课,现在只在教材中占一小段话。如果只用十几分钟讲,学生根本吃不透,连课后练习都没法做。但展开来讲,又怕影响教学进度。 与会的校长普遍认为,新课改的编写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可能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广东省高考方

28、案受关注 江苏省从今年高一开始推行新课改,因此2008年高考方案备受关注。由于广东省先行一年改革,该省即将出台的2007年高考方案备受南京教育界关注。据华南师大附中杨校长介绍, 从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2007年广东省高考方案是“3大综合X”,大综合分为文数和理数两种,考文数的文理考查比例是7:3,考理数的文理考查比例是3:7。杨校长认为,这一方案其实和原来广东省的高考方案差别不大,只是在大综合的结构上有所调整,但由于门门要考,还是会加重学生负担,影响新课改的推进。而他们最希望的还是采用小综合的方案。 江苏2008年的高考方案正在紧急制定中。与会校长们认为,新课改是否能成功,关键就看这高考方案了

29、。如果高考瓶颈不打破,新课改的蓝图就难以实现。,2008年高考到底谁占便宜? 专家为高中课改献策 来源:福建教育厅 2005-12-20 昨天上午,江苏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新课程研讨会在南京召开。百余名校长、教学负责人和课改专家围绕课程改革后的学生评价、教育资源整合、学校管理以及如何应对高考等问题,共同为推进课改献策。,讨论三:,2008年的高考谁占便宜? 2008年高考是课改实行后按照新教材考试的第一年,谁会“占便宜呢”?是按照苏教版课本教学的还是按照人教版教材上课的?是农村的学校还是城市的学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曹勇军认为:“认真搞课改的占便宜!”曹老师以语文学

30、科为例,介绍了新课改之下如何应对高考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模块中,有这样一门选修课,唐宋诗词选读,有高中老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高考中相关的题目只有6分8分,我们有必要为了这几分花一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开设这门课吗?”曹老师认为,这是典型的功利性、挂钩式语文教学,违背了学科教育的本质规律。目前很多高中老师的高考题目意识过重,“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新的教材和课改精神,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真心实意课改,按照课改精神来办”,进行“素养型教学”,才能应对好08年的高考。曹老师同时指出,要加强对考试的研究,在阶段性的考试中摸索,体现课改的精神。,学生档案袋里放什么? 以前学生的档案袋里放的

31、是分数很高的考试成绩,老师评价很高的评语,等等,而新课改后,可能是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某项实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郝京华教授认为,对于教学的评价,如果只是以高考作为评价的依据,“那就太狭隘了”,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后的高考不仅比较考生的成绩,还要比较其他方面的成绩,学校准备好了吗?”郝教授认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一门学科的教学,是新课改实施后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能一味从老师的角度思考教学。,(五)应对措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基20056号) 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32、的指导。 建立健全实验省(区)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实验省(区)校长和教师开展培训工作的力度。 积极探索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督导。,1、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加大投入,省财政每年6000万用于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步伐,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普通高中逐步向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济交通发达的中心镇集中发展,积极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撤并在校生300人以下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通高中。原则上普通高中高一招生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平行班。,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

33、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和省编办沟通,普通高中教师编制一年一核,进一步协商设置新学科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今年高中新课程的教师岗前培训由各市组织,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培训学科业务骨干。省教育厅负责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教学计划和教材目录;负责集体备课;负责组织各地骨干培训者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和省级培训工作。积极配合教育部组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通用技术等5个科目的骨干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在我省的培训工作;委托华南师范大学开展其他11个科目的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3、做好教材选用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教材选用程序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各地在总结教材选用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教育部

34、对教材选用的规定,不断完善教材评价制度,加强高中新教材的比较研究,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建立实验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反馈制度,把教师和学生在使用中的意见、建议报告教育部,促进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不断完善。真正做到公正、科学选用教材,使学校、学生能够用上最优秀、最适合的教材。,4、加强课程开设的指导,收集几十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表,进行研究分析后将通过适当形式加强引导,使各地、各种类型学校能够真正结合自身实际设置课程。 颁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 ,提出:在选用同一种版本必修课教材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实际选用不同版本选修模块教材,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校本选修课,供

35、学生选择修习。学校要按照课程方案和各科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5、尽快公布高考方案。,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成立了高考改革项目组,组织高校专家、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开展对高考改革的研究,高考的初步方案正广泛征求意见,经反复、多方面征求意见并修改后,再提请省政府批准。正式方案在2006年5月公布。,6、通过检查、评估指导各地实验工作,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调研。 组织专家、教研人员深入学校指导,对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和学术支持 。 组织对实验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评估。,五、反

36、思与展望,基本立场 1、课程改革的合理定位:激情还是理性 2、课程改革:谁有领导权 3、课程改革的推进:激进还是渐进 4、对于传统教学的态度: 否定还是扬弃 5、西方教育:批判性的借鉴还是机械照搬,教学方法 双基教学是否过时 如何对待建构主义 是否所有的知识都要创设一个情景 合作学习是否是灵丹妙药 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否一定就保证有好的效果,路在何方 新中国建国五十多年来,由于受到外国教育思潮和国内政治变革的深刻影响,我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各种各样波折、艰辛、徘徊。世纪之初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更使我国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要使中国的课程改革顺利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从而我们教育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

37、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第一,做好心理准备,把教育改革看成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任何浮澡、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在防止新课改之初出现的一些急进做法的同时,当前也应防止因课程改革出现的某些问题而出现急退,甚至完全否定新课改,回到老的一套上去,应以积极心态面对各种情况,在前进中不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二,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决策机制。教育改革不能只靠由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更不是完全的个人行为。应该吸纳科学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共同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共同担任教材的编写和实验研究工作。,第三,寻求教育改革的立足点。我们应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全面学习外国特别是英美教育还是立足于中

38、国(本土)实际。需要从理论上澄清的问题有:西方的教育是否一定都是好的?即使西方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有表现出一些先进性,我们在短时间内是否一定都能学得到?教育的模式是否只有唯一一种?如果承认教育模式的多样性,进一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反映中国实际的教育模式。,第四,既然不能照搬西方教育模式,那么就应该尽可能从中国的历史和传统出发,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办中国的教育。重要的是要对中国教育进行界定”,它要求我们对中国教育的传统做出总结。中国教育的优势在那里,弱势是什么。另外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教育进行解释。中国教育的哲学(或认识论)基础是什么?能否对中国的教育做出心理学分析?特别就后者来说,借助于认知心理学,我们可以对中国教学的某些特征进行解释。例如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去分析,直接教学的方法也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用认知的观点去分析重视双基教学也是积极的、合理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际比较测验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如果能够做到上面这几点,不仅使得国外同行更了解中国的教育,而且使得我们更好把握中国教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做到扬长避短,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