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本”新教材小学语文培训资料(国家统编教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669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部编本”新教材小学语文培训资料(国家统编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7年“部编本”新教材小学语文培训资料(国家统编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7年“部编本”新教材小学语文培训资料(国家统编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部编本”新教材小学语文培训资料(国家统编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部编本”新教材小学语文培训资料(国家统编教材).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返璞归真接地气, 让语文回归生活,小学语文一年级,郭仓镇中心小学 李猛猛,济宁市统编教材培训汇报,1,何为“部编本”教材,Part one,“部编本”由来,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部编本”到底是什么?,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经过复杂的程序。初稿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交给教育部。,“部编本”的用意,据此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介绍是因为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2,部编本教材特点,Part two,纵观全本,自然渗透、立德树人,夯实基础、全面启蒙,难度适宜

2、,梯度合理,平稳过渡、小幼衔接,强化运用、联系生活,3,组织布局及用意,Part three,遵从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贴合孩子的认知习惯!真正实现了幼小衔接!,将以往的小题练习统整为几大栏目,功能明确,操作性强,旨在引导学生在练习巩固语文知识的同时,习得学习的方法,能迁移运用这些方法。,次数减少,但包含更全面、具体,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重视交际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先识字后拼音,增加园地板块,口语交际多提示,组织布局新变化,4,、教材亮点,Part four,教材亮点,渗透核心价值,感受学习乐趣。,依托生活经验,体现小幼衔接。,融入故事情境,增强实践运用。,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

3、,改变学习方式,注重方法迁移。,强化交际互动,细化听说要求。,入学教育渗透核心价值,感受学习乐趣。,编者以平等姿态,带来视角的转变,进而让孩子们获得国家认同感,身份的认定,并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归类识字依托生活经验,体现小幼衔接。,1、本册教材要求认识3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放缓了坡度,减少了识字量。选字依据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具有“构形简单,重视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的特点,体现了“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原则。 2、识字打破传统注音认字,密切联系生活,依托已有经验,渗透传统文化。,1、“延后学习”是本册拼音教材的变革。 2、“情境图”是本册拼音教材的创新。

4、这些情境图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可以引导学生在图画中自主发现字母的音、形元素,帮助学生建立音与形之间的联系,便于形象识记,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 3、“带调音节呈现”是本册拼音教材的特色。 将每一课中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以结果的形式并带调呈现,精选高频常用音节,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各种事物来发音与意义识记,加快音节拼读的熟练程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识字、阅读。,汉语拼音融入故事情境,增强实践运用。,课文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在落实第一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等。主要体现在课后练习的设计

5、上。 1、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认识标点及自然段,积累句子。 2、学习阅读理解方法:圈画句子,读一读;也可借助图画,说一说。,语文园地改变学习方式,注重方法迁移。,展示台,书写 提示,我的 发现,和大人一起读,语文园地改变学习方式,注重方法迁移。,根本导向:重视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好课内外阅读的链接,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渗透“全民阅读”。 如果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读,和邻居伙伴一起读。在这一起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伴读,减轻了阅读压力,也获得了展示与交流的愉悦,这些会促进他们多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事。,和大人一起读,亲子阅读、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

6、阅读。,是大人和孩子结伴走向阅读世界的总和,是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语文园地改变学习方式,注重方法迁移。,和大人一起读,语文园地改变学习方式,注重方法迁移。,口语交际强化交际互动,细化听说要求。,口语交际强化交际互动,细化听说要求。,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素(一般流程) (一)再现生活,激趣导入 (二)创设语境,示例引路 (三)多向互动,实践演练 (四)评价促进,拓展延伸,多注意小提示及泡泡语内容,加强对孩子的交流能力、习惯的教育。,4,、教学原则,Part four,增强国家意识,突显育人价值,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

7、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课程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力求做到“有机渗透润物无声”。防止两种倾向: (1)只重视工具性,不重视人文性,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2)减少说教,不“贴标签”,不“深挖洞”,不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建议,增强语文意识,聚焦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

8、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核心素养清单,语言理解能力: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 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 步的语感。 语言运用能力: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 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 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思维能力: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 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 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初步审美能力: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 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审美体验。,1、2

9、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每位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细心解读教材,把握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充分展开教学,做到一课一得,打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但在教学时,不刻意强调语文知识体系,防止过度操练。,教学建议,增强生本意识,关注学生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

10、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先识汉字,再学拼音 汉字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而汉语拼音对小学生来说是件枯燥而困难的事。先识字再学拼音,突显汉字的重要地位,基于汉字基础的幼小衔接。 课后练习,揭示了课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体现了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减少识字,加大阅读 一年级上册识字量从400字减少到300字,增大常用字的比重,更好地引导学生提早阅读新增课文多是诗歌、童话等,非常经典,文字少意境美,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读起来朗朗上口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多想去看看,更贴近学生生活 3、语文教学不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学建议,5,入学习惯儿歌,Part five,铃声响,进课堂。小小脚,并并拢。小小手,自然放。 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勤动脑,多提问。,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儿歌一,儿歌二,入学教育,贴合孩子心理,走进孩子生活!简单儿歌养习惯!,读书时,要做到:眼离书本要一尺,脚放平,背挺直。胸离桌子约拳,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书本用具放有序,条条要求须牢记,还要天天坚持练。,学写字,重姿势。 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离拳。离笔端,约一寸。臂肩脚,要摆平。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记得牢,学巩固。好习惯,早养成。终身益,受无穷。,写字儿歌,读书儿歌,学习教育,琅琅上口的儿歌贴合孩子心理,走进孩子生活!,敬请批评指正!,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