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_补充_弯曲剪应力_叠梁_剪力弯矩图_150301_02_03_04.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331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42_补充_弯曲剪应力_叠梁_剪力弯矩图_150301_02_03_0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1-42_补充_弯曲剪应力_叠梁_剪力弯矩图_150301_02_03_0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41-42_补充_弯曲剪应力_叠梁_剪力弯矩图_150301_02_03_0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1-42_补充_弯曲剪应力_叠梁_剪力弯矩图_150301_02_03_0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42_补充_弯曲剪应力_叠梁_剪力弯矩图_150301_02_03_04.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补充 弯曲切应力,横力弯曲变形特点:截面翘曲。 这说明纵横截面发生剪应变, 根据剪切虎克定律,存在切应力。,弯曲切应力的产生,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既 有正应力 ,又有切应力。,正应力s 主要因素 切应力t 次要因素,(对梁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补充 弯曲切应力, 基础:承认正应力公式:,假定: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沿截面宽度均布。 根据:平衡条件。,(一) 矩形截面梁,假设: 切应力平行于剪力 Q ; 根据:边缘 a ,a1点和对称轴上的点切应力必平行于剪力, 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即 = (y). 根据:对称点切应力数值相等,截面窄时切应力数值来不及变化。, hb,可认为:切应力

2、沿横截面宽度均布。,求y处aa1上切应力,2、研究方法力平衡 在dx段(图b)上取 A* (y-h/2)微元(图c),1、两点假设 切应力与剪力平行 距中性轴等距离处, 切应力相等,研究对象的选取,横截面应力分布 左截面,研究对象:c c1 a1a 以下部分微段的轴向平衡,右截面,研究对象的选取,3.弯曲切应力公式,A研究对象横截面部分 的面积,aa1 以下部分面积A对中性轴 z 的静矩,N1 ,N2微段左、右截面 A面积上法向内力,A,X = 0, N1N2 bdx =0,据切应力互等定理,横截面上 坐标 y 处的切应力数值为,Q 截面剪力 Sz 计算点一侧面积A对中性轴静矩(二次分割面积)

3、,儒拉夫斯基()公式,Iz截面对中性轴 形心主惯性矩 b 计算点处截面宽度,矩形截面:,y = 0 . Iz = bh3/12 代入:,t 方向:剪力方向 大小:沿截面宽度均匀、 分布:沿高度为抛物线分布。 最大切应力为平均切应力的1.5倍。,(二) 工字形截面和其他开口薄壁梁,结论,1、腹板上切应力,2、翼缘上切应力,3、工字梁受力特点:,腹板:主要承担剪力 翼缘:主要承担弯矩,切应力流方向,(三) 圆截面与圆环截面,圆截面,薄壁圆环,(四)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1、危险面与危险点分析,一般截面(在弯矩M、剪力Q最大处) 上下表面:max处,=0;单向拉压,中性轴处:max处,=0;纯剪切,2、切应力强度条件:,带翼缘的薄壁截面(Q和M均很大截面) 可能危险点:腹、翼相交处( s、 t同时存在),4、需要校核切应力的几种特殊情况,铆接或焊接的组合截面,其腹板的厚度与高度比小于型钢的相应比值时,梁的跨度较短,M 较小,而Q较大时,各向异性材料(如木材)的抗剪能力较差,3、强度条件应用:,补充 叠梁,由若干根梁叠加而成,梁与梁之间没有固定连接,由于变形时曲率半径非常大,可以认为两根梁各自中性层上的曲率半径相等r1=r2,根据梁的弯曲变形公式 可以计算各自的弯矩,补充 Q-M图练习题,Q-M图竞速画,1,4,3,2,6,5,表示铰支,忽略水平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