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365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十一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十一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质疑:金融监管有效?,2008年9月14日晚,在美国纽约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两名员工抱着个人物品走出公司大楼。,3,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一、金融监管的内涵及发展 (一)金融监管的内涵 金融监管(Financial regulation ; financial supervision ) 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4,一般是指依据金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众利益需要,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及其经营活动实行监督、约束和管制,使它们依法运行的行为。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5,狭义的金融监管 是指

2、央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 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等。,存款货币银行,金 融 监 管 涉 及 金 融 领 域,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业,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资本市场 (证券业、投资基金),非存款货币银行 金融机构,7,二、金融监管的发展 20世纪以前,金融监管在其范围和力度方面与当代相比要小得多。 早期的金融监管并没有固定的制度安排可循。政府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管的法规依据最初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英国颁布的旨在防止证券过度投机的泡沫法

3、。,8,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大批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大危机的直接后果便是世界各国纷纷通过金融立法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9,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金融活动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由此产生了对跨国银行的经营业务进行统一监管的必要。 对外国银行机构的监管原则 - 1975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1988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出现了加剧趋势。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 1997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1,2007底由美国最先爆发的次贷

4、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又进一步对原有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 2009年4月英国伦敦G20峰会达成共识,各国政府应携手合作,加强统一金融监管,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12,三、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一)社会利益论 社会利益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基点是,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13,基本观点如下: 由于市场的缺陷导致金融体系存在着外部不经济,其自我运行所达到的利益目标不可能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 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14,(二)金融风险论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所经营

5、对象的特殊性 -货币资金 (包括债券、股票、保单等虚拟商品) 高负债率,15,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 金融机构是信用中介机构,与其内部和外部有着众多的债权债务关系,它一般处于债权债务网中的枢纽地位,由于信用的连带性,当某金融机构陷入支付危机,必然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导致全社会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危机。,16,(三)保护债权论信息不对称对客户的损害 信息不对称理论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信息不对称在经济学方面的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17,具体地说,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参与交易的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

6、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18,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经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首先是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 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金融业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首先,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比其客户对自己所在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拥

7、有更为充分的信息,它们就可能利用这个条件,将金融风险转嫁给债权人。 其次,在金融创新不断、金融业务综合化趋势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突出。,20,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一、金融监管体制概述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体制,也称为金融监管模式,即金融监管组织结构或金融监管制度结构。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1,广义的金融监管模式:是指一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包括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主体组织结构、金融监管主体的行为方式等。 狭义的金融监管模式:指金融监管主体的组织结构,即为实现金融监管职能,对金融监管主体的职责和权力的分配而设计的一系列行为规则。,22,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对一个国家来说,金融

8、监管模式的选择与该国目前的金融业发展现状有密不可分。美国、英国等国家,其金融监管模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进行了变革和调整,其目的都是为保证本国金融体系能平稳、安全和有效地运行。,分业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金 融 监 管 体 制 类 型,24,金融监管模式的意义 影响金融监管效率和有效性 影响金融监管责任是否明确确定,从而影响监管目标的实现 影响监管成本,25,二、集中监管体制 集中监管体制是指对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均由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这个监管主体可以是中央银行或其他机构。(有时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 优势和缺陷,26,集中监管模式的优点主要

9、体现在: 降低监管成本 改善监管环境,监管协调性好 面对金融业日趋混业经营的状况适应性强 责任明确 这种监管模式的缺陷也很明显: 缺乏监管竞争,易导致官僚主义,27,案例分析 英国是实行统一监管模式比较典型的国家,由英国金融监管局(FSA)负责对本国的金融业务进行统一监管。,28,英国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于1694-1979年,这一期间呈现分业监管特征 英格兰银行法 1946年 1979年银行法 1986年金融服务法的出台,产生了一个独立于政府部门的机构-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其负责执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督职能。 金融服务法 1986年 “伦敦金融大爆炸”(Big Bang),证券投资委员会,银

10、行,证券期货委员会,英格兰银行,个人协会组织,投资管理管制组织,证券从业机构等,会员证券公司及受理证券业务的自律机构,个人投资家投资顾问、生命保险、投资信用销售业务的自律机构,投资管理业务、运用年金基金业务的自律机构,自律机构,英国分业监管时期的监管组织结构,注:虚线部分表明银行本身的证券业务有英格兰银行监管,30,1997年5月20日,成立了英国金融服务监管(FSA),统一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监管职能。完成了由金融混业监管向统一监管体系的过渡。 随后在2000年6月,英国通过了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从法律上确认了上述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31,

11、2003年4月到2004年初,金融服务监管局在原来的基础上成立了三个重要的执行管理部门:零售市场管理部、批发及机构市场管理部和监管服务部。 2009年3月18日,英国金融监管机构-英国金融服务局(FSA)发布报告,计划改革英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并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提出建议。,英国金融改革措施,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允许央行实施隐性救助,监管机构扩大监管范围,强化英格兰银行的职能 确保监管当局的协调,33,三、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是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按照银行、证券、保险划分为三个领域,在每个领域分别设立一个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全面监管。即由多个的金融管理机构共同代表政府对金融业进

12、行多层次管理的一种制度。(又称“多元制”监管体制),34,优势和缺陷 分业监管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专业化优势 竞争优势 分业监管模式的缺陷主要体现在: 各监管机构之间协作性差,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地带。 监管成本较高 如果针对混业经营体制而实行分业监管,容易产生重复监管,35,案例分析 美国曾经是是采用分业监管体制的典型国家 分业监管的背景 1933年相继出台了拉各斯斯蒂格尔法、联邦储蓄制度条例、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等一系列法案,逐步形成了金融分业经营制度。,36,分业监管体制的内容 “双线多头监管体制” 分为联邦和州两级多元监管 美国的监管是由多个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业务范围虽有

13、所交叉,但都有各自的重点,美国货币监理署/州银行监管者/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从事银行业的金融机构,从事保险业的子公司,证券交易 委员会,从事证券业的金融机构,州保险监督署,美国的伞型金融监管模式,州银行监管者/ 联邦信贷保险公司,储蓄银行 储贷协会,信用社管理局,信用合作社,38,分业监管体制面临挑战 金融创新导致金融产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跨行业的产品种类日益增多 金融机构并购等业务不断衍生,金融混业经营的深度不断增加,风险跨行业传染的几率不断增大,39,美国的1998金融服务业法案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这一新的公司类型,该法案

14、允许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拥有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范围,使得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业务交叉成为可能。,40,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解除了对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所有限制,41,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的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监管机构太多,各部门的监管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监管重叠。 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导致金融监管失效。 缺乏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有效监管 缺乏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42,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 2008年3月,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蓝图的发布

15、,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走上中央银行统一监管的道路。 美国拟建立由三大新的监管部门构成的监管总框架:市场稳定性监管机构 审慎的金融监管机构 商业运营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货币监管署(OCC) 储蓄机构监管局(OTS),(美联储),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保险公司 经纪公司 对冲基金,受联邦担保的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 商业运营 保障投资者和 消费者的利益,市场稳定性监管部门,审慎金融监管机构(PFRA),商业运营监管机构(CBRA),44,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个长达1279页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 。该方

16、案是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改革力度最大、最彻底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45,法案核心的改革内容包括: 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打造成“超级监管者”,赋予其监管所有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企业、包括不直接拥有银行的企业的权力;美国将成立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为美联储出谋划策;同时拟加强对冲基金和信贷评级机构的监管。,46,问题: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开始实施的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转变就是由原来的分业监管体制走上了中央银行全面统一监管的道路,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7,第三节 央行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一、金融监管的目标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

17、促进金融体系公平、有效竞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48,二、各国中央银行监管的具体目标 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定,该法目的之一: 建立美国境内更有效的银行监管制度 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 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竞争的力的银行系统 服务; 保护消费者; 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49,德国银行法规定: “联邦金融管理当局监管所有信贷机构,以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营和国民经济运转的良好结果。”,50,英国银行法 规定: “授权英格兰银行行使职权对接受存款的机构予以管制;对这些机构的存款人进一步予以保护,禁止使用欺骗性的经济手段接受存款”。,51,加拿大银行法

18、规定: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规范信用与货币,谋求国计民生的最大利益,及在货币政策的可能范围内,控制并保护本国货币对外价值,并缓和对其影响的生产、贸易、物价及就业等的波动,促进加拿大经济与金融发展”。,52,法兰西银行法规定: “法兰西银行是国家赋予权力在国家经济及金融体制下监控货币及信用供给的工作机构,为此其应该确保银行体系正常运转”。,53,日本普通银行法规定: “银行业务以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确保存款人的利益,谋求金融活动顺利进行和银行业务的健全妥善运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为目的。”,54,中国金融监管的目标 1986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中央银行、专业

19、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其金融业务活动,都应当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55,199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金融监管目标是: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规范金融机构管理,保障社会大众合法权益。”,56,1995年5月颁布的中国人民商业银行法中,提出: “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57,1995年3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0条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20、,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58,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监管的独立性原则 依法监管的原则 “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的原则 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的原则,59,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一、预防性管理 市场准入 具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 具有最低限度的认缴资本额,60,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设立商业

21、银行,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性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二)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 (三)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 (四)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62,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

22、缴资本。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调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但不得少于前款规定的限额。,63,资本充足性 资本数额 最低资本额 资本比例 自有资本资产总额、 自有资本存款总额 自有资本负债总额 自有资本风险投资,64,流动性管制 流动性管制又称为清偿能力管制。这种管制的重点是资产与负债结构在时间上的配合。 流动性管理既包括本币流动性,也包括外币的流动性。,65,业务范围的限制 如把商业银行的业务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分开,禁止商业银行购买股票;或禁止商业银行直接投资工商企业等等。 目前,在金融体制一体化和经营业务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下,银行业务的种种传统限制正在被逐步放松或取消。,

23、66,贷款风险的控制 由于获利越多的资产风险越大,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尽力限制该风险的集中,通常限制一家银行对单个借款者提供过多的贷款,以分散风险。 此外,既要考虑表内风险也要考虑表外风险。,67,准备金管理 计提准备金与银行的资本充足性的联系 计提准备金的方法 准备金政策和方法的统一,68,管理评价 一个有声望的有管理经验的经营管理层,是监管当局批准银行登记注册的若干条件之一。 管理水平的评价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需要在综合分析一系列经济指标后,在现场检查、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做出。,69,“作为管理者,我最信奉的是员工的力量。我相信如果他们犯了错误,应该让他们明白这并不会导致恶果。真正能够导致恶

24、果的,是犯了错误却竭力加以掩盖。但是如果员工不愿意犯错误,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总是犯错误,你就应该让他们去为你的竞争对手工作。” 花旗集团总裁,70,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规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金的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作用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 1934年1月1日成立联邦保险公司(FDIC),71,三、紧急救援 中央银行提供低利贷款 存款保险机构的紧急援助 中央银行组织下的联合援助 由政府出面援助,72,案例 美国:1984 大陆伊里诺国民银行挤兑风潮 中国:1998 工商银行接手海南发展银行 美国:2008 政府出手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 美国:2008 美联储贷巨资拯救AIG,73,加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必然降低金融机构效率,抑制金融创新,对吗?你如何理解金融管制与金融机构效率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哪些严重问题?中国金融监管应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