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护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6643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抑郁症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老年抑郁症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老年抑郁症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抑郁症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抑郁症护理.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抑郁症,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达35,老年期抑郁症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国外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在社区为815,在老年护理机构约为30; 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北京的约为1.57,上海约为5.28,并随老龄化社会的进展日趋上升。 抑郁症还因反复发作,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导致精神残疾。 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 depression in the elde

2、rly,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或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又称情感障碍。 老年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 包括: 1、原发性抑郁(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 2、继发性抑郁(老年期),原发性抑郁: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抑郁: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间精神活动保持良好,一般不残留人格缺损,也无精神衰退指征,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老年人抑郁症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倾向 心理社会因素 经济状况 医疗费用支付形式

3、疾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 社会支持 鳏寡老人,临床表现,“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 后期表现为抑郁心境,(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是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 重度抑郁障碍的老年人:晨重夜轻,清晨低落情绪和症状最重;下午或黄昏较轻,(2)思维迟缓和妄想症状,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反应迟钝,部分病人可出现妄想症状,大约有15的病人抑郁比较严重,可以出现妄想或幻觉,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听见有声音控诉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谴责自己,让自己去死。由于缺乏安全感和无价值感,病人认为自己已被监视和迫害。 激越性

4、抑郁症最常见于老年人 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夜晚失眠。,(3)意志消沉:抑郁性木僵,表现为行为阻滞 通常以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为特 点,肢体活动减少,面部表情减少,思维迟缓、内 容贫乏、言语阻滞。 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缄默状态,行为迟缓,重则 双目凝视,情感淡漠,对外界动向无动于衷。,老年抑郁症病人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常见的躯体症状有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胃肠道不适、便秘、颈背部疼痛、心血管症状等,情绪低落不太明显,因此极易造成误诊。 隐匿性抑郁症:常见于老年人,躯体症状较突出,查不出相应的阳性体征,服用抗抑

5、郁药可缓解、消失。,(4)躯体症状,最常见症状,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病人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 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 由于病人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 功率也较高。据研究,抑郁症病人的自杀率比一 般人群高20倍。,(5)自杀观念和行为:,(6)抑郁症性假性痴呆: 80%病人记忆力减退,类似痴呆表现的占10%-15%,,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一)护理目标 1抑郁症状或情绪得到改善或消失。 2患者生理需求得到满足。 3. 患者能以言语表述出对于自我、过去的成就和对未来的展望持正向观点。 4. 未发生自杀、自伤行为,(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1)减轻心理压力:增加社会交

6、往,改善消极的生活方式 (2)阻断老人的负向思考:护理人员应该鼓励老人倾诉,协助老人确认负向的想法并加以取代和减少。帮助老人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的机会来增加正向的看法。 (3)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鼓励其内心表达,认真倾听,言语恰当,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二)护理措施,2日常生活护理 (1)改善睡眠状态:早醒减少睡前活动,睡前准备 (2)加强营养:食欲减退选择老人喜爱的食物、变换饮食种类耐心、规劝老人饮食。 (3)督促自理:鼓励、引导老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护理措施,3安全护理 (1)严格执行护理巡视制度:全天专人看护,(尤其是深夜、开饭、交接班时);凌晨是抑郁症者自杀的最危险

7、期,早醒者劝其继续入睡,否则需严加看护 (2)评估自杀原因和可能的自杀方式:护士要观察自杀先兆症状。 (3)提供安全的环境:病房设施要加强安全检查,做好药品及危险物品的保管励、引导老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注意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二)护理措施,5健康指导 (1)介绍相关知识:说明坚持用药、定期门诊复查的重要性,对于60岁以上第一次患病的治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1年,若出现复发,则维持治疗2年或更长 (2)指导家庭应对技巧 (3)日常生活指导,抑郁护理措施,锻炼和人际交往是避免抑郁的最好方法。,李先生发生什么问题了?,李先生原是一名正局级干部,去年,60岁的他正式退休回家。不用每天按时上下班,

8、没有人向他汇报工作,也再听不到同事们的欢声笑语,家里的一切都不是李先生感兴趣的事,做起来枯燥乏味,每天刻板的吃饭、看电视,整天无所事事。半年后他觉得自己的身子发硬,腿脚越来越不灵便,腰也弯了,每天一点精神都没有。?,章目录,二、老年焦虑症,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为特征,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所致。其紧张惊恐与现实情况不相称。 老年期焦虑症:指发生在老年期的以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 分类:广泛性焦虑 惊恐发作,焦虑的危害,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 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当急性焦虑发作时,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

9、塞,或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1.广泛性焦虑,又称慢性焦虑症 临床表现为紧张不安,过分担心或烦恼,且与现实很不相称 (1)焦虑与烦恼:客观并不存在的结局,病人过度担心,与现实不相称,称为担心的等待。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忧心如焚,注意力不集中。但病人不能控制,颇为苦恼。 (2)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口感、上腹不适、心动过速、尿频、尿急 (3)运动性不安: (4)过分警觉:惶恐,易惊吓,2.惊恐发作,又称急性焦虑症 典型表现为老人正在进行日常活动,患者突然感到心悸,心跳剧烈、胸闷痛、或者呼吸困难,有窒息感,老人惊恐万分,有濒死感。 惊恐发作一般持续5-20分钟,很少超过1h。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趋于

10、缓解。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楚,发作后仍心有余悸,焦虑的预防护理,加强心理护理,以支持和疏泄疗法为主要内容。对病人要有耐心,允许病人有哭泣、纠缠等情绪的发泄行为。 老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不要轻易发脾气。 自我放松,焦虑的预防护理,4. 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信心,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 5. 严重时,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章目录,老人身心健康五要决,“一个目标”:身心健康。 “二个一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三个忘”:忘记年龄、忘记疾病、 忘记怨恨。 “四个有”:有个老窝(房子)、有点老底(积蓄)、有个老伴、有群老友。 “五个要”:要笑:是笑口常开心常乐;要动: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要俏:美化自己和生活;要唠:谈心交流不憋闷;要掉:功名利禄皆可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