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免疫调节》教案设计高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8872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免疫调节》教案设计高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4《免疫调节》教案设计高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4《免疫调节》教案设计高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免疫调节》教案设计高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免疫调节》教案设计高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免疫调节教 案 设 计 生物组 高晶一、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免疫调节”一节是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第四节,与第一章“内环境稳态”度所反映的内环境稳态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免疫调节一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在这一节的引言部分,教材强调了免疫系统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将免疫作为一种调节方式。免疫学的应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面,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内容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很多,教

2、材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意在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二、学情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在第一章的学习中知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关健康问题,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关于健康问题、社会问题等的报道都是学生学习这一章内容很好的切入点。另有一些在初中教材中学过的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

3、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和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用生物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创新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严谨的求学态度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重要问题的习惯,更加珍爱生命。四、重点、难点及突破手段重点: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及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掌握免疫系

4、统的调节机制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突破手段:课前预习,通过学案教学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会考考试说明,了解本知识在会考中的重要地位。同学课堂学生绘图联系及让黑板上练习从而突破难点。五、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本节课为突破重难点,设计从课题下问题探讨开始,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来探索免疫的功能,引导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推论。侧重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前下发学案帮助同学预习新课,最后以小结形式,由学生归纳免疫的组成。1、利用PPT展示有关视频、图片资料,引出本节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思维。2、了解学习免疫系统对

5、于人们生活需要的重要性。掌握免疫的狭义概念。通过自学、讨论、连线等步骤让学生理解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根据预习课本p3637及资料(人体的防卫系统)结合初中所学知识从下列概念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概念画一张概念图然后以学生喜欢的多幅动画来考查学生掌握情况。体验认知,促使问题初步内化,从而突破难点。3、通过图片观察分析,学习有关特异性免疫的知识。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材上有关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体液免疫过程的拼图、连线,构建概念图。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体液免疫概念图,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和特点。实验探究,促使问题深化。4、展示细胞免疫的相关图片,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整理出细胞免疫

6、的概念和过程。5、通过PPT展示三道防线的FLASH动画,形象直观将免疫系统的各种特点形象展示。6、掌握特异性免疫的流程图,了解抗原抗体关系,教师辅助指导学生完成。7、课堂小结,反馈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回归生活,问题发散。【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淋巴结等。(二)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三)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四)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

7、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二、免疫系统的调节(一)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3

8、、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B细胞T细胞杀菌物质特异性抗体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作用过程关系对于外毒

9、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六、辅助教学手段由于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计划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现代教育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并且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的项目,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七、反馈练习【基础训练】1、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错误的是( A )A、浆细胞单克隆抗体B、效应T细胞干扰素C、胰岛B细胞胰岛素D、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C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10、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皮肤的阻挡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B、C、D、3、某男子接触过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高考模拟】4、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B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5、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C )、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