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导学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661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根的兰花》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失根的兰花》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失根的兰花》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根的兰花》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失根的兰花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爱国之情。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优美的句子和词语。 3.体会对比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4.学习运用排比、比喻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学习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一幢( ) 闪烁( ) 褪( )色 坍( )塌 点缀( ) 来今雨xun( ) xi( )趣园 晨x( ) 群山万h( )2.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3、小组交流,将有价值的问题归结板书在

2、小纸上。4、补充:作者及背景:陈之藩(1925年6月19日),字范生,河北省霸州市人,曾赴美、英留学获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和香港的大学讲学。他的散文作品带有透彻的理性,取材常由生活体验出发,融入丰富的人生阅历。陈之藩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文章写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遭受日本侵略,作者当时在美国留学,“ 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 的他对当时的中国和自己的处境有感而作。 郑思肖是 (12411318) 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有人当面指出缺陷:“怎么所有兰花都不画根?”郑思肖顿时脸

3、像霜冻,沉沉地回道:“国土已失,何处有兰花长根的所在?” 来人深为他的高尚民族气节所感动,放声大哭:“国土沧丧,山河破碎,兰花无根,人也无立脚之地了。”失根之兰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象征着宋亡之后无所依傍的思想感情。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二、自主合作学习1.熟悉学习目标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3. 竞赛朗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4.自主思考(1)作者和朋友到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看到的是牡丹、雪球和丁香,并没有兰花,可是文章却以“失根的兰花”为题,这是为什么?(2)作者说“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根据上下文。简述作者流泪的原因。5.重点探究 赏析失根的兰花(1) 找出文中写作

4、者 “失根”状态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品味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的心,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这些语句的特点和你的感悟。(2)作者说“我,到处可以为家。”后来认为到处不可为家,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3)作者在第9段中,饱含深情地列出许多很“中国化”的东西,它们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这一印记,你能把它们一一指出来吗?(4)为什么郑思肖画的兰花是根不着地的?三.练习测评1、填空:失根的兰花作者是( ),作者以“根”喻( ),以“兰花”喻( ),以“失根的兰花”比喻( )。2.古人说,人生如萍;作者说,“人生如絮”,关于人生的比喻还有哪些?四.布置作业完成伴你学习新课程中的“自主学习”和“阅读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