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何克抗.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807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何克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何克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何克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何克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何克抗.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 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Email: http:/ 3月,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一、 Blending Learning “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 二、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 三、Blending Learning 给我们的启示,一、 Blending Learning “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本年度两个有关E-Learning的国际会议上出现了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Blending Learning; 1. Blending Learnin

2、g (或 Blended Learning)的原有含义 Blending一词的意义是混合或结合。 Blending Learning 的原有含义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等等。,一、 Blending Learning “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2. Blending Learning (或 Blended Learning)的新含义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E- Learning 的发展,国际教育技术界在总结近十年网络教育实践

3、经验的基础上,利用Blending Learning的原有基本内涵却赋以一种全新的含义: 所谓 Blending Learning 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 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是整个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一、 Blending Learning “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3. 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的由来

4、 九十年代初,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曾对 “有围墙的大学是否将被没有围墙的大学(网络学院)所取代”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争论;经过将近十年的网络教学实践,人们逐渐取得共识,终于认识到“取代论”是一种有失偏颇的片面观点。 到2000年,美国教育部向国会提交的“教育技术白皮书”中下列观点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从而为 Blending Learning 的提出铺平道路): E-Learning 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 E-Learning 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从Blend

5、ing Learning 新含义提出的上述背景可以看到,这一概念的重新提出,不仅反映了国际教育技术界对学习方式看法的转变,而且反映了整个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表面上看,这种转变似乎说明当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在回归,而实质上是在按螺旋方式上升,反映人们的认识在深化在提高,反映教育技术理论在向前发展。这就是说,国际教育技术界对 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的认同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正在深入发展的标志。,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由于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所标志的这种深入发展首先体现在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6、的转变,而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是一切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所以当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将无一不打上 Blending Learning 的烙印。现在我们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由 Blending Learning 所标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转变而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1. 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2. 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深化 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 4. 关于“教学设计” 理论的发展,二、 Blendin

7、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1. 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众所周知,在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即从建构主义开始兴起到它达到鼎盛时期,西方学者(包括国内部分学者)对建构主义一般都是积极倡导,广泛赞扬与大力支持。应该说,这种态度基本上没有错,因为建构主义理论确实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国际教育技术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Blending Learning新含义的认同,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教育界,近年来从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层主管到一般学者乃至教师中间发出了一种关于建构主义的不和谐之音(而在此之前,对于建构主义,我们从西方,尤其是从美国听到的往往都是一片溢美之词)开始时是

8、有些不同意见或颇有微词,以后则发展成愈来愈尖锐的批评(如美国教育部长佩奇的观点)。,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1. 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西方对建构主义从开始时的一片赞扬,到现在上上下下均有所批评。到底应如何正确看待与运用建构主义?我们认为至少要把握两点: 要根据国情与不同民族的教育文化背景来运用建构主义; 要用“两分法”看待建构主义(既看到其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 为此我们应对建构主义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这三方面的反思均体现了Blending 两种不同观点的结合与统一) :,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

9、,从三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还是 “主导主体相结合”? (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 (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 主要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后一种教育思想的提出与贯彻,既体现出我们中国人对建构主义的科学理解,也反映出我们对自己国情的深刻认识并与 Blending Learning 的思想不谋而合 。请看下面的事实:,(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 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

10、为中心(也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环境的设计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是内因。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抓住内因和外因这两大块,这两大块中的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 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先看教学环境设计 比如学习诗词,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内涵、意境,这就需要创设和该诗词相

11、关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反动的黄色的都有。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多少。又如合作式学习,如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很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多种方法,有讨论、有辩论、有角色扮演等等。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初始问题如何提出,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从而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等等,这也得靠老师去设计,也即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再看自主学习策略设计,(1)建构主义的

12、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 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可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统一的指导思想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按照这种教育思想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发挥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而不是板书、讲授和满堂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西方建构主义者为了标新立异,历来宣称

13、自己的认识论纯粹是主观主义的。因为大家知道,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心理过程是指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以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可见,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而西方建构主义者为了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划清界线,以便独树一帜,则明确宣示自己的认识论属于主观主义。例如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乔纳森(Jonassen)在1992年曾绘出下面所示的二维图,用来说明各种不同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所赖以支撑的不同学习理论与认识论。,(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

14、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建构主义,客观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动作技能学习,程序教学,智能辅助教学系统,认知工具,图中的横轴表示学习理论,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则代表学习理论的两个极端(一个强调研究内部心理过程,另一个强调研究外显行为);纵轴表示认识论,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则代表认识论的两个极端。,(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按照乔纳森的观点,现实(reality)不过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身建构了现实或者至少是按照他自己的经验解释现实;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人们的思维只是一种工具,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而这些解释

15、则构成认知个体各自不同的知识库。换句话说,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乔纳森认为这就是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它是“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的” 。,(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众所周知,客观主义是哲学中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有结构的,而且这种结构可以被人们认识,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认识。人类思维的作用就是反映客观现实及其结构,因此而获得的意义(即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存在判断知识真

16、伪的客观标准。正因为如此,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教师的“讲授”,传递给学生,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而且是知识的传递者,所以客观主义认为教师应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 乔纳森利用上述二维图是要说明:程序教学的认识论是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则为行为主义;智能辅助教学的认识论也是客观主义,而学习理论则是认知主义;动作技能学习的认识论与学习理论则依次为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利用认知工具的学习则依次为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由图1所示的二维图形(建构主义和客观主义处于对立的两端),结合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和乔纳森本人的上述观点,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7、所谓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就是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之所以说它“纯”是因为它处于和客观主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而且客观主义是所有“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建构主义(即主观主义)则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以乔纳森为代表的、通过图1所示二维图形体现出来的西方建构主义观点,在九十年代初(1992)刚提出来的时候,在国际上曾经红极一时,在我们国内也有很大影响“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国际、国内教育界最先进、最时尚的口号就是明证。由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自主

18、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应牵着学生鼻子走,而应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错。但是从图1所示的二维图形以及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乔纳森为代表的西方建构主义者,他们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上述含义。,(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如上所述,他们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即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由于这种主观主义认识

19、论完全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否认知识的可传授性,因而也就完全否定了教师的作用不仅否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甚至连最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也否定了。但是,诚如上一小节所论证的,就连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身,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否则这种教学设计将变得毫无意义),就更别遑论“传道、授业、解惑”这类最基本的职能了。,(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其实,建构主义本来就是认知主义的一个分支,它的哲学基础与认知主义应该是相同的都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结合,即“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

20、(这是又一种Blending)。这里所说的主观或客观,如前所述,并不是指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是主观的),而是指在学习者大脑中所建构的知识(即以认知结构形式存储在学习者大脑中的知识与经验系统)。 内部心理加工和原有认知结构固然重要且因人而异,但存在决定意识,毕竟外部刺激是知识的源泉,离开客观事物的纯主观建构将陷入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泥坑。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当然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心理加工方式上:认知主义强调“信息加工”方式但并不忽视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建构主义则强调“意义建构”方式更多地强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而对客观事物意义的理解(即个人的知识)尽管

21、与个人的经验及原有认知结构有关,即有主观性,但事物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个人的知识必然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 还是主客观统一?,由此可见,西方的建构主义者宣扬主观主义认识论,并把它渲染为建构主义的本质特征(以此与认知主义划清界线)是完全错误的不仅不符合客观事实,而且会把建构主义引导到否定“讲课、考试”等基本教学过程,甚至引导到削弱乃至否定教师作用的斜路上去,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将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乃至整个教育质量的大幅度降低!这并非危言耸听。美国在九十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

22、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其教育部门的高层主管还承认有较大程度的削弱。为什么?个中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认为美国教育界一直把乔纳森等人的思想(即把主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这样一种极端思想)奉为经典,并且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广为传播,是难辞其咎的。今天,随着对Blending Learning新概念的广泛认同,对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也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候了抛弃纯主观主义,坚持以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就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提供哲学基础)。这就是我们的结论,也是使建构主义能够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

23、要理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而教育理论涉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育传播、教学设计等许多方面。当然,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不过,就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而言也有各种不同的流派,而且各种流派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都有各自适合其应用的领域与范围。在教育科学中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十全十美的理论。所以一般说来,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不应当只有一种,而是有多种,即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当多元化而非一元化。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要矛盾。换句话说,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必定针对不同的

24、目标,而为了更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往往要采用与该目标直接相关的理论。由于这个因素的影响,实际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又经常是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的。,(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除了不同时期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同以外,即使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国家教育领域的问题也不一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肯定各不相同,而且解决的方式也不可能一样同一种理论在此一国家非常有效,到彼一国家就可能行不通。这就说明,在将教育理论用于指导教改实践时,既要考虑各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更要考虑因不同国情而引起的差异,即既要考虑共

25、性,也要考虑个性或特殊性。 可见,“是否应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当前教育界引起颇大争议的焦点问题),实质上涉及对以下两种关系的正确理解即: 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既是多元的又是一元的(即应多元与一元结合blending)。 在运用建构主义指导教改实践时,既要考虑共同性,又要考虑特殊性(即应共性与个性结合blending)。,(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对于第一种关系的处理,如上所述,应考虑不同历史时期教育领域存在不同的主要矛盾。就我国当前的历史阶段而言,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

26、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种状况与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不创新,国家就不能发展,甚至无法生存。正是因为面对这样尖锐的矛盾,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才形成了关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全新指导方针:“要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由于在众多教育理论中,只有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包含新的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其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传统教育

27、理论)虽然也有许多宝贵特点,但大多侧重于如何对系统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当然,这类教育理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目标,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正以很大力度在推动的新课程改革)在鼓励运用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的同时,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即体现多元与一元的结合),这也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这样做并不说明建构主义是目前最完美、最理想的教育理论,而仅仅说明它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具有针对性。,(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对于第二种关系的处理,如上所述,应考虑不

28、同国家的国情(特别是不同国家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以美国为例,他们的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学生为中心”从20世纪初开始,杜威就大力提倡“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布鲁纳大力推动“发现式学习”,其核心思想也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美国教育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从美国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比较喜欢围成一圈,师生平等讨论,自由发表意见,鼓励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也可看出这一特点。这种教育思想与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无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不足之处是,美国历来不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们

29、的观念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二者似乎是矛盾的主张后者就必须抛弃前者。对教师主导作用忽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削弱。加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以乔纳森为代表的、鼓吹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极端建构主义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大行其是,在削弱甚至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鼓吹以学生为中心,这就使原来“重学轻教”倾向更加强化,并走向极端。其后果就是上面提到的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实现的条件下,美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令人欣慰的是,美国教育界在Blending Learning新概念的启迪下已经开始清醒过来,甚至有人提出要向中国基础教育学习:学习

30、中国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弥补美国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我以为这是很有见地的是能够根据美国的文化背景即来选择教育改革指导理论的明智之举。,(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我们的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教师为中心,“为人师表”,“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既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良好师德,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这种教育思想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总之,这种教育思想,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对于全面打好学生的各学科知

31、识基础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正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致命弱点,也是症结所在。,(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如上所述,第二种关系的处理是既要考虑共性,又要考虑个性(特殊性)。和其它国家(包括美国)相比,这里的共性,即通过教育深化改革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是要使教育系统能够有效地培养出大批(而非个别)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从这个共性考虑,运用建构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指导,无疑是正确的)

32、;特殊性则涉及国情(特别是文化背景差异),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文化背景差异正是教育思想有较大的不同:美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而中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只强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这一面,而忽视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另一面,其严重后果已如上述。换句话说,由于国情不同,美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不应过多强调建构主义(相反应多强调一些传统教育理论);而中国则相反,针对我国的现状,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当提倡建构主义还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注意,我们应该倡导的不是乔纳森鼓吹的那种建立在主观主义认识论和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极端建构主义,而是建立在“主客观统一”认识论和“主

33、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型建构主义。 总之,对于中美双方都需要Blending。,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2. 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深化 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国际上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IT或ICT in Education)主要强调辅助教或辅助学,以后才逐渐转向关注如何运用IT(或ICT)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遗憾的是迄今尚未找到有效办法。 九十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 WebQuest 风行一时,反映当时IT(或ICT)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强调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且多是课外活动,并不太关注如何运

34、用IT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著名的Teaching and Learning杂志评选出的2003年度美国十项最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全部属于WebQuest这一类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2. 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深化 WebQuest 类似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围绕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但它强调的是跨学科的课外学习。其优点是有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花费时间较多且针对某个实际问题,所以对于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一定优于课堂教学。 最近召开的ICCE/2003国际会议主题是“信息技

35、术教育应用的第二浪潮(Second Wave)从辅助教与学到促进教育改革”,正好为上述转向作注解。 能否运用IT(或ICT)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能否持续发展的瓶颈。不仅国际上是如此,国内也是如此。,2. 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深化,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 硬件设施高速增长 校园网数量三年增加近十倍; 校园网带宽速率也有大幅提升。,仅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 应用状况令人担忧 80%以上只用于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没有其他的教育教学应用。 在其余20%已开展必修课以外的应用中,有一部分用于教育行政管理(如校长办公系统,电子图书

36、馆,财务报表,学生成绩统计等);另有一部分用于辅助教学(停留在CAI=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的浅层次运用)。 真正能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育深化改革的学校不到5%。,仅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 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校园网建设需要很大投入(少的几十万,中档的一百多万,高档的二三百万以上,有些学校投入更多)。“大投入应有大产出,高投资应有高效益”。 学校的产出是高素质人才,学校的效益应体现在各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实际状况与上述目标有较大的距离: “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并未体现高效益”。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

37、络环境)建设没有能促进教育的深化改革,没有能导致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用说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瓶颈”(关键所在)。,仅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 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IT in Education)多年来也未能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所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上所述,从最近召开的ICCE国际会议

38、主题“ICT教育应用的第二浪潮(Second Wave)从辅助教与学到促进教育改革”,也可看到这种变化趋势。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必须面向这个主阵地,不能总是敲边鼓打外围战;要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者结合起来这又是一种Blending。,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 国际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这一重大课题,迄今尚未有真正科学的理论阐述。因此西方的不少学者和教师对如何进行“整合”也往往感到困惑,例如: 有些西方学者对IT在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应用深感忧虑:学生更关注I

39、T本身,更关注网上游戏,更关注网上聊天,而不是如何运用IT来促进课程的学习。因此他们提出:不宜在小学生中开设电脑课或信息技术课 这表明他们对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很迷惘(根本不知道如何来进行“整合” )。 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的观感与惊讶。,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 “为什么要进行整合?整合的内涵(实质)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整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些涉及整合的目标实质与方法等广大教师都非常管心的重要问题,迄今为止,国外还没有一套科学的理论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试看:美国教

40、育技术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权威论述,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年度(2000)的报告指出: “ 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就是美国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最权威论述(涉及目标与

41、本质:目标很清楚,本质未必很深刻),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为了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2000年)报告曾提出进行有效整合应注意的三个步骤(即如何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步骤): 步骤 :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 起来; 步骤 :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 的结果和标准; 步骤 :依据步骤 2 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 然 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这样的方法步骤不涉及指导思想,不涉及教学设计,不涉及教学资源,不涉及教学模式。就事论事,解决不了任何问

42、题。,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我们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理解: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建构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 简而言之,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建构一种理想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

43、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理想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即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44、整合的这种理解是科学的,至少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忽视“教学结构”改革 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不一定会觸动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等深层次问题;教学结构改革才能觸动这类问题。 “ 教学结构”是指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 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传统教学结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

45、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忽视教学结构改革的严重后果 支持传统教学结构的 教育思想: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承), 重教轻学 教学理论:传递接受(教育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刺激反应 后果

46、 窒息创造性思维,抑制创新人才成长,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整合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来进行整合; 要注意运用新型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整合的必要前提;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由以上分析可见,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是又一种 Blending。,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4. 关于“教学设计”

47、 理论的发展 (1)九十年代中后期,国际教育技术界只强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即“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强调情景创设、信息提供、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而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学习者特征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近年来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应当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又是一种 Blending。,三、Blending Learning 给我们的启示,我国教育界历来习惯于照搬国外名家大师的理论,比较缺乏创新精神,不太善于结合自己国情进行独立思考;往往把国外名家大师的理论,一律奉为金科玉律只

48、能顶礼膜拜,不敢有丝毫怀疑。久而使我们许多人养成这样一种自卑心理:一种缺乏自信的心理;一种不敢创新的心理;一种中国人总是不如外国人的心理。这是一种可怕的心理。而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的提出无疑是治疗这类心理的一副良药,因为它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三、Blending Learning 给我们的启示,1.外国人走了弯路,中国人不一定也走弯路 我国自94年以来就一直在几百所试验学校中坚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结构,倡导“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建立相应的教学结构;而西方教育技术界基本上是在九十年代后期才逐渐改变对建构主义的片面认识,至于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的提出那就更晚。,三、Blending Learning 给我们的启示,2.外国人没解决的问题,中国人不一定不能解决 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七岁可否做到“能读会写”? 小学毕业能否掌握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这些外国人没能解决的问题,也许有一天会率先由我们中国人来实现。,谢 谢!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三、B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