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986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 共建教育共同体,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红梅,这事关教师的职业幸福!,班主任心声: 说实话, 做老师很辛苦, 做班主任更辛苦, 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 还要管理班级, 还要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 还要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家长打交道。如何让家长满意, 如何让家长心悦诚服地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教育孩子, 的确需要好好琢磨。,班主任工作辛苦而无私,琐碎而伟大,大凡做过班主任的人,也都曾有过困惑:为什么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家长的认可?老师与学生之间就像隔着一堵无形的墙,虽然空间距离不大,却始终无法真正靠近。 我们要找到一个消除隔阂,推倒围墙的工具,那就

2、是有效的沟通。,一、家校沟通与合作的背景与意义,分享故事:木匠的房子 木匠的房子.pps,1.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内涵 “parent involving (parental involvement)(家长参与)” “parent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决策)” “home-school cooperation ( 家校合作)” “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教育介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Hopkins University)“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理论到实践:

3、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将家校合作的涵义扩展为“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强调了三者对孩子负有共同的责任和对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学者马忠虎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联合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能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长能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指导。,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在现代教育的生态环境中显得非常薄弱,单靠学校教育的力量已无力撑起一个完美无缺的教育空间。,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观,在苦练内功、深挖内涵的同时,重

4、视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融合、协作 ,努力培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家校合作水平较低,恐怕与没有认真研究这门学科有关。 如何认识家长的作用?家长如何协助学校?学校怎样帮助家长? 案例:家长发帖声讨班主任 家长发帖.doc,思考: 如果家长经常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向你提出各种意见甚至干涉你的教育行为,你会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漠不关心,你会,2.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意义,“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刚开始接受教育的儿童比喻为一块大理石,把教育者比喻为雕

5、塑家,他认为这些雕塑家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儿童本人,第五是书籍,第六是偶然的因素。,火星文 90后行走社会江湖的口令 3Qt得orz 偶电脑坏掉害偶一整天都粉sad 1切斗4幻j,b倒挖d!,解密火星文 3Qt得orz (感谢得五体投地) 偶电脑坏掉害偶一整天都粉sad “ /苊菂电脑坏扌卓叻,嗐硪整忝嘟彳艮伤吣 (我的电脑坏掉了,害我一整天都很伤心) 1切斗4幻j,b倒挖d! (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现代家校合作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的必要手段,是家长充分发挥其参与权的重要体现。,沟通是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它准确地反映出了沟通的

6、重要,尤其是对于从事语言工作的教师来讲,沟通的作用就更明显了。,故事:秀才买材 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材就走了。,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1.教师和家长角色的比较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各有自己的职能,但近年来,受“

7、应试教育”及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教育出现了“异化”,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学校化。许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家庭教育固有的职能,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大缩小。,家长与教师角色比较 家长与教师角色的比较.doc 与教师角色比较,家长的情感强度较高,理性偏低,责任范围较窄,功能范围更广,与子女的相互关系更长久。这些研究为我们认识他们角色的区别及责任的提供了帮助。,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 (1)培养目标的区别 自定意愿与法定意愿的区别 现实具体与理想抽象的区别 (2)教育环境的区别 多功能与单功能的区别 不可控与可控的区别,(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区别 自然关系与人为关系

8、的区别 双重身份与单一身份的区别 (4)教育者水平的区别 兼职与专职的区别 非专业和专业的区别,(5)教育内容的区别 无计划、随意与有计划、科学的区别 思想行为的社会化与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区别 (6)教育方式的区别 个体的一对一教养与群体的班组授课的区别 多渠道与主渠道的区别,(7)教育过程的区别 连续与继续的区别 终身与阶段的区别,家长有许多的教育苦恼,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专家。 I:亲子沟通VIDEO_TSVTS_01_1.VOB,三、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困境,1.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家校关系.doc 某家长说:“我把孩子交到学校,就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若什么都找家长,那要你们学校

9、干什么?” 某教师认为:“这些家长对怎么教育孩子一点也不懂,却喜欢在那边指手画脚地提意见,真让人头疼。还不如别添乱的好。”,2.合作价值观的缺失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的一个报告显示:当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教学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更好,愿意呆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也更加喜欢学校。这个报告是基于10年来家长参与教学的一项综合研究得出的。同时,该报告也得出了以下结论:无论家庭的收入和背景如何,只要其家长参与教学,学生更有可能:(1)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选修更高水平的课程。(2)超过班级的其他学生,同时圆满地获得学分 ;(3)按时上学;(4)社交技能更好,改进行为,更好地适应学校;毕业,并且继续中

10、学后教育。,3.家长因素 家长不愿合作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与教师关系疏远的家长。 一类是自卑型的家长。 一类是放心乐观型家长。,4.教师因素 教师不愿意合作的情况,大致也可分为三类: 一类属自信型教师。 一类属自卑型教师。 一类教师是因为对合作的不理解而不愿与家长合作。,5. 家校双方的角色差异 (1)立场的差异 家长只看到的是孩子,关注个性问题 教师面对几十个孩子,关注共性问题 (2)视野的差异 家长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教育孩子,更倾向于“现实型”、“功利型” 教师则按专业要求进行教育,(3)观念的差异 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 (4)角色定位不明 教师与家长对彼此角色的高期望容易双方

11、的使命不欢而散。 (5)缺乏了解 (6)功利的观点 仅仅把家长当作可利用的资本。,四、建立教育共同体新形势下家校合作的趋势 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共同承担与其角色相应的教育责任。 家校合作的自发与自觉:从部分的默契到总体的合作 家校合作的工具主义理解:家庭配合学校,支持学校工作。 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又是什么?家校持共同的教育理念,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家校合作需要什么? 共同的教育理念 相对明晰的角色分工 家校沟通与互动的常规机制,家校沟通与互动的常规机制 家长会 家访 家长学校 家校联系册 短信平台 家长委员会 亲子义工 家长课堂 网络沟通(学校网站,班级博客,家长Q

12、Q群) 如何让各种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认可度高的基本是“电话、联系本、面谈”三种方式,主要是偏爱其省时、简便、快捷,对“家访”的认可度仅有12%。 家长对家访和校长信箱的认可度均达到40%以上,其他各项也均在20%以上,认可度最低的一项是“网络” 。,经验交流: 作为班主任,我喜欢开家长会。因为我发现,家长会的沟通效率极高,尽管在与家长沟通上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可没有哪一种工作方式,比家长会更能够在短时间内让那么多的家长了解我的教育思想,了解我的教育方法,接受我的教育观念,尽最大力量支持我的工作,所以我喜欢开家长会。每次开家长会,我会准备好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表,以便让每位家长都能了解到自己孩

13、子的真实情况及近期需要努力的方向。从而为后期工作做好铺垫。,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第一,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班主任可以经常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保持联系,解决一些仅靠教师无法解决的困难。 第二,进行积极有效的家访。有效的家访可以帮助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让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增进师生感情,使教育更加人性化,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三,建立新型的家长会模式,如:分组讨论式、共同出席式、合作互动式等。 其四,建立与家长联系的多种渠道,如:书面的交流、家校短信联系平台、家校博客网等。,五、家校沟通与合作的要点,1.平等尊重是原则 目标一致;循序渐进;提供平台;沟通互动;平等互利;兼容并收,美国心理学

14、家马斯洛认为:尊重是人的一个基本心理需求。 尊重可以帮助我们拉近与家长的距离,缓解甚至消除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不满,并最终让他们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我们交谈,接受我们的观点。,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 我们在与家长接触时就一定要真诚。有些时候,我们往往高估了家长的水平,觉得有些话还是不明说的好,结果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坦率说出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 需要技巧。交流得好, 会让家长心悦诚服, 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 交流得不好, 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 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 1.告状。 2.当着家长的面

15、数落学生。 3.指责训斥家长。 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 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 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 ” 你们也管管孩子! ”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 也许不会说什么, 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 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 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 “” 孩子交给你了, 老师怎么教育的?“ ” 你怎么给我们管的?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双方都会很尴 尬, 家校配合就更谈不上了。 4.对家长不冷不热。 5.居高临下。,2语言是基础,语言艺术 幽默 幽默的谈话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 某学生历史成绩非常差,班主任为此去家访,学生的父亲问:“我儿子的历史学

16、得怎么样?我做学生时最头痛的就是历史,经常考不及格。”教师笑了,随口便说道:“我正想同您商量,怎样使历史不再重演。”他们相视而笑。这信手拈来的幽默,一语双关,轻松诙谐,既说出了不便直言的话,又“润滑”了与家长的关系,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委婉 说话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的时候,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采用同义代替、侧面表达、模糊语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 例如某小学生经常吃别人的食品,拿别人的玩具,班主任为此家访时,应该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类,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3.沟通是桥梁 建议: 第一印象很重要,应体现尊重并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 倾听和倾诉同样重要。征求家长意

17、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停下来给家长说话的时间,否则家长不愿听和回应; 记住,眼神交流和语调也同样能传递信息; 用“我”的句式表达你对幼儿的关心,避免听上去像责任家长。如“ 我感到”“我很担心”; 如果家长提出要求或者遣责,不要有戒心,先倾听,再回应; 别把家长当孩子,是大人之间的对话;,Page 44,不同类型家长的沟通技巧,处方一:执著细致。对症人群放任随意型家长 ; 处方二:自信从容。对症人群高傲苛刻型家长、要求型事儿多的家长 ; 处方三:赞赏鼓励。对症人群支持响应型家长主动配合型家长; 处方四:主动引导。对症人群依赖退避型家长 被动配合型家长; 处方五:微笑静听。对症人群冲动直率型家

18、长 ,忙碌型没时间不懂教育、有时间不懂教育 ; 处方六:淡然婉拒。对症人群热情交际型家长。,六味剂方、对症下药,4.方法是关键,家校沟通的步骤 第一步,事前确认 确认教师同家长之间是否建立了信任关系 家长和自身的精神状态如何 除了孩子的问题是否还有其他问题,母亲在育儿期间的压力 没有时间、婆媳间的关系、丈夫不管家、孩子不听话、对抚养孩子感到不安、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对孩子发展感到不理想、不能兼顾家庭和工作,第二步,倾听家长的话 思考:为什么感到烦恼? 可以请家长列举孩子“令人头疼”的言行。然后观察孩子。,令人头疼的行为 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并不值得特别紧张的行为) 完全不吃蔬菜(并不值得特别紧张的

19、行为) 说了好几次了,仍旧打游戏(并不值得特别紧张的行为) 从阳台上往下扔东西(一定要阻止的行为),第三步,对问题的分类 为什么? 应从孩子的视角“不明白”、“疏忽”、“故意”来考虑,第四步,与家长讨论 该怎样做? 思考适合家长和孩子的应对策略,第五步,实践检验 一边实践应对策略,一边观察孩子的状态,根据需要再进行调整 观察研究实践检验(反省)实践,应对: 教师自己应对:不是把想法强加给家长,而是启发家长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使他自发地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由学校出面处理 首先,教师可以同校长就今后的应对方式进行讨论。然后一边保持密切的沟通,一边进行应对。,与专业机构咨询 教师和校长共同讨论应和哪个机构取得联系,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之后,同相关机构一起协作 ,并把握应对的进程。,1、清晰冲突发生的缘由自己要去梳理和核实 2、反思自己的过失要清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3、要及时将事件告知同班组的老师和同伴老师进行商讨征询正确的解决方法 4、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解决矛盾 5、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方法,谢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