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029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酒》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酒》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酒》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酒》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酒》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春酒教学设计(刘红涛)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2、感受作品所蕴含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3、理解作者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品读语言,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乡深情,并充分感受“乡愁”这一文化现象。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新课。中华文化,渊源流传,自上古以来,酒文化就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支。酒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这酒里包含着人生百态。朋友相聚小酌的愉悦,家人团圆共饮的温馨,独自举杯的落寞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同的心境能够品味出酒里带来的人生百味。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琦君走进她的家乡,品尝她

2、家乡的春酒。二、默读,初识春酒。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什么是春酒?童年的我对春酒怀有怎样的情感?读毕,师生交流:PPT显示:春酒,又名冻醪(lo是浊酒的意思),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在文中是指母亲做的八宝酒。童年的我是最喜欢喝春酒的。“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三、赏读,品味春酒。1、提问: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我最喜欢喝春酒?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做批注,说说喜欢的原因及精彩之处。(1)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的语句:“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手里捧一大包回

3、家。”“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2)师生交流:示例:“恨不得”是急切地希望,巴不得的意思。说明我内心是非常想喝春酒。“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表明即使我只得到一点点春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说明我对八宝酒的喜爱到了摔倒了都舍不得丢掉酒杯的地步。“直添”表现了小花猫对八宝酒非常的喜欢,添个不停,很是可爱。这一句以我的馋和小花猫的醉来衬的八宝酒的香甜,从而体现了我最喜欢喝春酒。2、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师生交流:不是的,作者怀念的是春酒中蕴涵的浓浓的“道地家乡味”。3、这“道地家乡味

4、”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字里行间?师生交流:“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因为这喝会酒的人,无论是会首,还是那11个人,大家都是为了帮助那个急需钱用的人,而且这帮助都是主动的,从喝会酒就能看出当时村子里的人们之间是相互帮助的,乡邻之间是和睦相处的,这体现了我家乡的淳朴的民风。这就是家乡的味道。“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巴结”一词指人做事勤快,这句话写出了阿标叔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体现了他乐于助人、勤快淳朴

5、的性格。“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这里的“得意”一词写出了母亲因自己的八宝酒受到乡亲们的称赞内心的高兴之情。“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作者用的是联想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受到表扬后的兴奋和欣喜,甚至还会有点不好意思、害羞的情态。“其实”一词写出了母亲从不喝酒,她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这样她就会很开心很满足了。从这里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形象。四、精读,升华春酒。齐读文章最后两段。师生交流:“如法炮制”的意思是指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按照现场的方法办事。这说明我是按照母亲做八宝酒的工序泡制八宝

6、酒的。“家醅”的意思是自家酿的酒。“醅”是指未曾过滤的酒,这里泛指酒。(插入琦君的简介)PPT显示: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温州。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明确:作者再不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3、研读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对童年乐趣的怀念和对故乡、母亲的思念。师生交流:作者以一个问号结束全文,给文章留下空白,让读者在她的这一声询问中去思考、品味内那份心的浓浓的乡愁。(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那种失落,那种怀念,以及那种不可复得的心情来。)五、延读,感受乡愁。一起感受余光中的乡愁。思考,这首诗和我们学的春酒有什么相同之处?师生交流:这首诗和课文一样,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作者都是借助某些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六、总结附板书设计:喝春酒童趣盎然 思故乡感情浓烈 乡情永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