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849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案【课程标准】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2、 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自主学习】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背景:(1) 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 的方针。(二)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

2、(1)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和 的地区。“特”在实行特殊的和。(2)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 、 和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3)创办:1980年 、 、 、 四个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设立 经济特区。(4)原因:中国南方是对外交通的或重要,是著名,离、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密切交往。(5)地位和影响:地位: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作用: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2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 个沿海港口城市。(掌握沿海开放城市的名称)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

3、85年以后将 、 、 环渤海沿岸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4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年,开发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这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5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6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2004年以来,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三)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从经济特区到 ,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二、加入世贸组织:1过程: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了关贸总协定召开的谈判会议;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中的缔约国地位;年11月11日中国

4、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2世贸组织实质:实际上是世界各国之间从事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3意义:(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用(3)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合作探究】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

5、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4分)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2)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条约?(2分)概括材料二反映的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3)依据图13、14、15,

6、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2分)指出图15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2分)(4)依据材料一、二和图1315,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6分)【重难点突破】1、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比较现在的开放过去的“开放”开放的前提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时代;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在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主动地开放中国主权被侵犯;开放的性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列强的侵略下的被迫开放开放的目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

7、验,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适应列强殖民主义的需要,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开放的结果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丧失主权,阻碍民族工业发展2、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理解全方位:全国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

8、、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机遇:(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3)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吸引外资(4)有助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5)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对世界: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挑战:(1)中国境内的企业将面临激烈的挑战(2)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转型的挑战(3)我国经贸法规与世贸组织规则比较存在差异,急需修改、完善【巩固练习】120世

9、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21984年我国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中,江苏省有A4个B3个C2个 D1个3.曾有国际舆论评价中国“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评论应该出现于A1842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2年41980年,珠海是一

10、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革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 B、 C、 D、6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首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是A安徽、四川、广东、福建B四川、广东、浦东、安徽C广东、安徽、江苏、浙江D四川、浙江、福建、浦东7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

11、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贸组织9.烟标收藏入门记载:“1889年美国人菲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

12、”对此我们不能提炼出的有效信息是A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 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更加注重健康C加入WTO的我国经济生活开始趋于法律化D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10.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 B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11.2010年9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与近代史

13、上江苏南京、镇江、苏州等地的开放相比,现在的对外开放主要的不同是A开放地区与其他地区政策不同B主动开放C经济特区都临海而非沿江地区 D外商来华创办的企业1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合作探究 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

14、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合作探究 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5、”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合作探究 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16、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合作探究 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合作探究 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广

17、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合作探究 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