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1309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呼吸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呼吸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吸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六章呼吸系统,第二节肺 第三节胸膜 第四节纵隔,小结,复习题,呼吸系统概述 第一节呼吸道 一、鼻 二、喉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2,第三章 呼吸系统 概述,1、组成 呼吸道 肺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 2、区分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 各级分支。,3,图125:呼吸系统概观,4,第一节 呼吸道,一、鼻:分外鼻、鼻腔、鼻旁窦三部分 (一)外鼻: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 (二)鼻腔: 鼻中隔:由犁骨、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等覆以粘膜而成。 鼻腔:被鼻中隔分左、右两腔。 每侧鼻腔 向前:鼻孔外界。 向后:鼻后孔鼻咽。 以鼻阈分 前部:鼻前庭

2、。 后部:固有鼻腔。,5,图1:,6,图45:鼻窦,示上颌窦开口及筛窦,7,图126:鼻中隔,8,图128:鼻腔外侧壁内侧面观1,9,图341:嗅区,10,图35:鼻腔内侧壁,11,鼻,1.鼻前庭:内衬皮肤,鼻毛。 2.固有鼻腔:内衬粘膜。 (1)结构 内侧壁:鼻中隔 多略偏左 易出血区:前下部,膜较薄,内有丰富 的血管吻合丛,容易出血。 外侧壁: 上、中、下三鼻甲 上、中、下三鼻道 鼻旁窦及鼻泪管开口 蝶筛隐窝:在上鼻甲后上方与鼻腔顶壁间,12,图128:鼻腔外侧壁内侧面观2,13,鼻,(2)粘膜 嗅区:位于上鼻甲内侧面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上部的粘膜, 含嗅细胞。 呼吸区:嗅区以外的部分,血管

3、丰富,加温、湿润和净化 空气。 (三)鼻旁窦:骨性鼻旁窦内衬粘膜而成。 1.功能: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2.位置:位于同名骨内,成对。 3.名称及开口: (1)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2)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3)筛窦,分 前、中群:开口中鼻道。 后群:开口上鼻道。 (4)蝶窦,开口蝶筛隐窝。,14,图341:嗅区,15,图46:新生儿鼻腔和鼻窦,示窦开口,16,鼻,4.粘膜:与鼻腔粘膜相续,故鼻腔炎症易引起鼻旁窦炎。 5.上颌窦特点: 底深,开口高,引流不畅;腔大,窦底邻上颌磨牙牙根且骨质菲薄,易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故鼻窦炎中以上颌窦炎多见。,17,图45:鼻窦,示上颌窦

4、开口及筛窦,18,二、喉,既是呼吸器官,又是发音器官。 1.位置:位于颈前部中份,舌骨下方, 上:通咽腔喉部 下:接气管 2.毗邻 前方:舌骨下肌群等 后方:喉咽 两侧: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等,19,图105、108:咽侧、前壁,20,图351、358:头颈部右侧1、颈部横断面(C5),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茎突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 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21,3.构成:由喉软骨、软骨间连结、喉肌和粘膜组成。,(1)喉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1对。 (2)软骨间连结 上:借甲状舌骨膜连舌骨。 下:借环气管韧带连气管。 中:各软骨间连结 环甲关节使

5、声带紧张、松驰。 环杓关节使声门裂开大、缩小。 弹性圆锥 上缘为声韧带, 前部正中为环甲正中韧带。 方形膜下缘为前庭韧带。,22,图129、130:喉软骨,23,图131:喉的软骨及韧带1,24,图132、3:喉的软骨、喉肌,25,格1662,26,(3)喉肌:运动喉关节。,分两群 作用于环甲关节使声韧带紧张或松驰。 作用于环杓关节使声门裂或喉口开大 或缩小。 环甲肌声韧带紧张。 环杓后肌开大声门并紧张声韧带。 环杓侧肌缩小声门裂。 杓横肌 杓斜肌 缩小声门裂和喉口,27,图132、3:喉的软骨、喉肌,28,图:74,29,图:74,30,图:75,31,(4)喉腔,形态 上:喉口,由会厌上缘

6、、杓状会厌襞和杓间 切迹围成;后上通喉咽。 下:通气管 前庭襞 声襞 喉室:每侧前庭襞与声襞之间向外突的腔称 喉室。 前庭裂:左右前庭襞之间的裂隙。 声门裂: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 的裂隙为喉腔最狭窄部位。,32,图108:咽腔后面观,33,图134、5:喉腔后面观与冠状切面,34,图136、7、8:喉口,35,喉,声门裂分 膜间部:两侧声带之间。 软骨间部:杓状软骨之间。 附:前庭襞:由前庭韧带和粘膜构成。 声襞:由声韧带和粘膜构成的皱襞。 声带:由声襞和声带肌等构成。 喉腔的分部:以前庭裂和声门裂平面为界分 喉前庭:喉口前庭裂平面之间。 喉中间腔:前庭裂平面至声门裂平面之间。 声门下

7、腔:声门裂平面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 之间的部分;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 症时易引起水肿。,36,图136、7、8:喉口,37,图134、5:喉腔后面观与冠状切面,38,三、气管及主支气管,构造: C形气管软骨 膜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 环状韧带 (一)气管 1.位置 上:起环状软骨下缘, 下:至胸骨角平面分左、右主支气管。 2.分部 颈部 胸部 3.结构:分叉处称气管杈,其内面向上凸称气管隆 嵴略偏左,是气管镜检查的标志。,39,图131:喉的软骨及韧带1,40,图:38-198,41,图142:支气管树、气管隆嵴,42,气管3.毗邻,颈部 前面:舌骨下肌群,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有 甲状

8、腺峡。 两侧: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 后方:食管。 胸部 前方:胸腺、左头臂V、主A弓等。 后方:食管 附:气管切开常在颈部第35气管软骨环处沿正中 线作, 注意勿伤甲状腺峡。,43,图351、358:头颈部右侧1、颈部横断面(C5),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茎突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 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44,甲状腺,呈“H”形 分部: 两个侧叶:锥体形,喉和气管上段的前外侧面 甲状腺峡: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 锥状叶,45,(二)主支气管,1.形态 右主支气管:粗、短、陡。 左主支气管:细、长、平。 2.意义: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46,图:38-198,4

9、7,第二节 肺,一、位置: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二、形态:半圆锥形 一尖: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一底:肺底位于膈上面又称膈面。 两面 肋面:隆凸,邻肋和肋间隙。 内侧面:贴纵隔又称纵隔面,中央凹陷 为肺门。 三缘 前缘:锐利,左肺有心切迹。 后缘:钝圆 下缘:锐利,48,图140、1:左、右肺内侧面,49,肺,肺门:肺内侧面中份凹陷,是主支气管、肺A、肺V、 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之处,称之为肺门。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将 肺连于纵隔,称之为肺根。 前后:肺V、肺A、主支气管。 上下 左肺:肺A、左主支气管、下肺V 右肺:上叶支气管、肺A、肺V 三、分

10、叶 左肺:上、下叶(以斜裂分) 右肺:上、中、下三叶(斜裂、水平裂分),50,图139:气管、支气管和肺,51,肺,四、肺内支气管 左、右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呈树枝状称为支气管树。 五、肺段 每一支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连属的肺组织称一个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52,图142:气管、支气管及肺段,53,肺,六、气管及肺段的血液供应 1、肺动脉 走行:伴支气管 终点:肺泡,肺泡囊及肺泡壁毛细血管网。 2、支气管动脉 走行:伴支气管 终点:呼吸性细支气管。,54,图201:肺内血液循环,55,第三节 胸 膜,一、胸腔:由胸廓和膈围成。 上:胸廓上口通颈部。 下:膈与腹腔分隔。

11、两侧部:胸膜腔和肺占据。 中间部:纵隔占据。 二、胸膜:浆膜 脏胸膜:肺表面上的部分。 壁胸膜 胸膜顶:肺尖上方的部分。 肋胸膜:胸壁内面的部分。 膈胸膜:膈上面的部分。 纵隔胸膜:纵隔的两侧。,56,图190:膈神经,57,图125:呼吸系统概观,58,三、胸膜腔,由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共同围成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特点:1.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2.内呈负压,有少量浆液。,59,四、胸膜隐窝,壁层胸膜各部移行处,形成胸膜腔的扩大部,当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伸入其内,称之。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为肋膈隐窝。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的胸膜隐窝称之,为半环形间隙,是胸膜腔最低位置,胸膜炎时

12、,渗出液首先积聚此处,胸膜腔穿刺常用部位。,60,图125:呼吸系统概观,61,膈,图188,62,五、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前界:略,胸膜在胸骨后形成两个胸膜裸区 上:胸腺区(内有胸腺)。 下:心包区(显露心包)。,63,图143: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前、左侧面观),64,图143: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后、右侧面观),65,图:192,NTP192,66,图:193,67,第四节 纵 隔,一、定义: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结构和 结缔组织总称。 二、境界 前:胸骨 后:脊柱胸段 两侧:纵隔胸膜 上:胸廓上口 下:膈,68,图190:膈神经,69,图368、369:纵隔左、右侧面,70,三、

13、区分,四分法:以胸骨角平面分 上纵隔 下纵隔:以心包分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71,目的要求,(一)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二)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四队鼻旁窦的开口部位。 (三)熟悉喉的位置和形态构造,喉腔的形态分部。 (四)掌握气管的位置和毗邻。左、右支气管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五)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肺的体表投影。 (六)熟悉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七)掌握胸膜的分部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八)掌握胸膜的体表投影。 (九)掌握纵膈的概念,了解纵膈的分部。,72,练习题1,1、成对的喉软骨是:( B ) A、甲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环状软

14、骨 E、舌骨 2、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E ) A、喉口 B、喉中间腔 C、喉前庭 D、前庭裂 E、声门裂 3、关于气管,错误的选项是:( D ) A、气管下段位于上纵隔内 B、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C、上端与环状软骨相连接 D、由20个气管软骨环构成 E、位于食管的前方,73,练习题2,4、关于肺,错误的选项是:( A ) A、位于胸膜腔内 B、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C、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D、肺形似圆锥形E、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 - 3 cm 5、上颌窦开口部位是:( D ) A、鼻前庭 B、蝶筛隐窝 C、上鼻道 D、中鼻道 E、下鼻道 6、蝶窦开口

15、的部位是:( B ) A、鼻前庭 B、蝶筛隐窝 C、上鼻道 D、中鼻道 E、下鼻道 7、下列哪个选项不在中纵隔内:( E ) A、膈神经 B、奇静脉末端 C、心 D、心包 E、气管,74,练习题3,8、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C ) A、左主支气管细而长 B、右主支气管粗而短 C、气管内异物多坠入左主支气管 D、气管内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 E、右主支气管走行较陡直 1、鼻旁窦共有四对,即上颌窦、 额窦 、 筛窦 和蝶窦。 2、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 上纵隔 、 下纵隔 。 3、壁胸膜因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 膈胸膜。,75,练习题4,1、上呼吸道(答案:P100 ) 2、纵隔 (答案:P111 ) 3、胸膜腔(答案:P109 ) 4、肺门: ( P107答案: 肺的内侧面毗邻纵隔,亦称纵隔面,此面中部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之处。) 1、列表简述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 (答案:P111),76,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人卫P 眼科学第6版人卫P 系统解剖学第5版P 组织学彩色图鉴成令忠人卫P,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