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1967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登池上楼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9 南朝诗两首,自学提示,1.理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3. 学习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谢灵运 谢公诗如初发芙蓉,南朝诗人,晋大将军谢玄之孙,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大谢(小谢为谢脁tio)。 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对应。,南朝诗人,是谢灵运的同族,世称“小谢”或“谢宣城”。 诗风清新流丽,多为山水诗,情味隽永,极受李白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谢 朓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登池上楼,谢灵运,朗读,潜虬媚(怜惜)幽姿,飞鸿(大鸟名)响远音(悠远的声音) 。

2、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飞鸿的声音从悠远的高空传来。 薄(靠近)霄愧(惭愧)云浮,栖川(指深渊中的潜龙)怍( zu 惭愧)渊沉。 面对高飞于云霄的飞鸿和潜游于深水的虬龙,我惭愧万分。,诗意理解,进德(指仕途上的进取)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想做一番事业,自己的智能又来不及,想告老归田,体力又担当不了。 徇(xn 追求)禄反穷海,卧疴(k 追求)对空林。 追求禄位而到了荒僻的海滨地区,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林。,衾(qn 大被子)枕昧(昏暗,不明)节候,褰开( qin 揭开、打开)暂窥临。 因卧病在床,不名季节的变化,拉开窗帷,临窗眺望。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q qn 山势险峻的样子)

3、 。 侧耳倾听近处波涛彭湃,举目眺望远处山势险峻。,初景革(清除)绪风(余风) ,新阳(指春)改故阴(指冬) 。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春改变了残冬。 池塘(堤岸)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堤岸上长出了嫩绿的春草,园子的柳树上变换了鸟的叫声。,祁祁(q)伤豳(bn)歌,萋萋感楚吟。 “采藩祁祁”这首豳歌与“春草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感伤。 索居(离群独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日子长久) ,离群难处心(难以安心) 。 离群独居,时光难挨,内心也难以安定。,持操(保持节操)岂独古,无闷(没有烦闷)征(验证、证明)在今。 能保持高尚的节操无所苦闷,此事岂独古人有之,我于今日可验证它。

4、,登池上楼自学思考题,1.诗首四句在全诗中的地位怎样?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第一、二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我”欲飞上云霄却自愧不如飞鸿,“我”欲隐居山川又自惭不及潜龙,比喻之意十分明显: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而我欲为官却仕途不顺,欲隐居却乏此高致。接着用“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抒发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再想到自己被贬永州、一直追求的理想难以实现,在病榻上度过万木萧疏的冬天,心境愈加沉郁感伤。,2. 第五至第八句写了诗人登楼及所见所闻,其中佳句“池塘生春草,圆柳变鸣禽”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提示:

5、 作者终日卧床,甚至连外界节气的变化也不知晓了,当他姑且撑起久病初愈的身体揭开门帷登楼一望,此时寒冬已过,初春的太阳赶走了残冬的冷风,暖意融融,诗人侧耳倾听那池水的波声,举目远眺高峻的山峦,一幅生动的春之美景映入了诗人的眼帘。一个“生”,一个“变”,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生出了动感,同时将诗人心中激起的惊奇、欣喜、新鲜之感准确、生动、传神的反映了出来。在此时,诗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清朗,愉快了许多。,3. 诗的后三句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再度变化,具体有何表现?,提示: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美丽的春光,茂盛的春草,竟使诗人想起了前人感伤的诗句,诗人心中的抑郁沉重得难以派遣,新鲜之感激起 的愉悦

6、心情转瞬即逝了,诗人由此又联想到了自己“归”与“不归”的矛盾,心情复而沉重起来。但是“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孤独的隐居生活容易使人感到岁月漫长,难以安心,诗人的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今天照样有不追求功名、避世隐居不觉寂寞的有德的隐者,这一点将在自己身上得到证明,作者最终下了隐居的决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整体感知:本诗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建康时晚登三山所见京邑的壮丽和大自然 的美景,抒发了眷恋京城的情感。全诗层次分明,写景如画,感情真挚,开头四句描写春日暮景,色彩鲜艳,洗练流丽,最后三句写离开京邑的忧伤。因对京邑依恋,所以淹留不忍离开,因怀念乡国,所以三山风景

7、虽佳妙,自己却已无心欣赏。,朗读,局部突破,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此处用典,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提示:此处使用了借指的手法,以灞涘、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洛阳比京邑,用古人的望京师借指自己对京师的依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佳句欣赏: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提示:李白有“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的赞赏。这句诗以“绮”喻晚霞,以“练”喻澄江,想象奇特,比喻贴切,描写了黄昏时分天际、江上之景色,使人在一片绚丽灿烂的色泽中感受到无限的舒缓和宁静,创造出一个鲜艳而和谐的艺术境界。同时以景衬情,衬托出恋乡的深情,离乡的惆怅。,3. 解读“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提示:作者直抒胸臆。“我”此去将在外久久地淹留,是多么怀念那不能参加的亲友的欢宴,直言不讳的道出了“我”对故乡的依恋。同时用泪下如霰、鬓发变白的夸张描写,突出抒发了离开京邑的伤感。,对比:这两首诗在抒情写景上有什么异同?,提示: 登池上楼融情于景,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完全融到对初春万物复苏的美景之中。如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是很好的力证。而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则是以美景写哀情,他眼中的景色越是美好,那么,他心中的眷恋就会越是炽热,他也就越是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