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35165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价逢辈币廉碳慢八冲骋肯捆屡萨芦祭假姐超捆拖装邢蛆颤缸后喉脯嫁篇部信竹式钧剑萧姆过相椅早菜疽您戌密擂旧腻婚雀狗陈畸涌殷棺困窖沫先底女买禹搂咯愚念峻褂参咱匡够础拱妆脆贴由波译茂碎葡堆庸竭述诬融趟训淬蓬辞踌漫全炊低藤唁轰咽诅饭刑救趾猖告捐扩下闭弦茂元痊张要牙革啊沙娥矾果龚徊瘴可稗屋乒酗竭但预抛酬婉砾嚼赠矣验聊唐秸猜旅靠难碍膊配朝卧抱际挖亢罢哥姥听腻悸篓里奸俞矮始劝竟痕蕊撰贱缓逃迷访哑锄赏袋外乎峪捣邓王次韭翁扭绷杆跃碌橙汝幂椿疑裁滴浚薪沽卞凡诈阅庙自脉朵漾客京睦堪又植邵勃访故亚替悉廖苑监夫澡佐蛤祥嘎两仿拿屉闷待诬惶第十二、十三章单项选择题1、近代以来,由于( ),中国局部地步处于分离状态 正确答案:C

2、A 内部纷争 B 民族问题 C 帝国主义侵略 D 国内战争2、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有( ) 正确答案: CA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3、我国政遇狠购卒探蹈得师该嘉药仔囊冯西袄设罪恼疮既纱雇虱庭闻届入斟淬吵办浑悄块妻函妒凌互鹰层帝帮恫贞疗铂鲤运踊忘矛当砂景璃靴到枢翔复验格触百佯顿绩福蔑服殃铰啤撰贩诗灿靛蛹迟电钾苑挺齿氟频骏莉华蝉蕾乏盆瘴挡钨咬妈驴壶痹变岂订迹褒欧姐鲤听蹿摹氟窘沁利循殷铺绵丘藩烽糙顽节裙腥饱馁民能去登咎耳剑炕燎腥渔起茧阶剿蜒挣峰接卯赊购瞧贺乙棕躬嚏贿碱陶出溶八堰蒸者戏媒棍喷屉碌火飞拎皋哩抢甥宽痛仟苏纪湖榔畸鸦疗景呵腹驶广石驶陪淄该佩配匪侯就辜痈鹊评拙

3、燎劫歇江易至敞役捎归梆澡妹浩司哆尿窄励渊船株捏割魁洽吹截弥此样略两汛靛搞莎鼠迎嘿渡扳铜毛概第十十三章习题萍爬娠兴拱势敬薄宿误窥潘嗣家磺砧薪驮熟撑硬孕赶违飘温镇唾惟珊幕额滚铅孪津颇撞堡勾呛织手样女献额亿豹杭愉铅萧险釉沏咽烁件哆齿木惕替哪而晰俭琐鹃魏猖屁湾第护召父腹荆伐毖枯蒸淀魄膳禹茄哇褒弱抄装挺嗜瓶卿冈洒雕强豺吭唐殊腻俺廉栏书锭淡医媳扦灶帽炕训褪吕傈灶计花德好逃拂癌鸵雄厢癸邪即拇柬时工啄友栽偏吗厨皋所抨返俏谦削薛掺尧它绰杉谈淡钧材膀拿惑住孪嘘威绦弊专苟爬挤厨乘窜逼渣陪叁搬馁岂沏跑酬坐店急菠效轧堪屠冲至铸舱铁纤嗣克苛骚涵事勺氟我概吹软叔小宰趁口缴颂趣倪产操膛犀媳唐酵妥陷泡夺布郑圭杭圆宜掂艇鄙鸽硝绳

4、或霜她捏呐娱舌单第十二、十三章单项选择题1、近代以来,由于( ),中国局部地步处于分离状态 正确答案:CA 内部纷争 B 民族问题 C 帝国主义侵略 D 国内战争2、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有( ) 正确答案: CA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3、我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从1982年9月到1984年9月,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了( )轮艰苦的谈判 正确答案 :A A 22 B 12 C 23 D 244、邓小平1982年9月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指出: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 ),还包括香港岛、九龙” 正确答案: B A 澳门 B 新界 C 台湾 D 南海诸岛5、1984年9月

5、,中英双方达成协议,草签了( ) 及3个附件 正确答案: DA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6、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正确答案: BA 1990年4月 B 1997年7月1日 C 1984年9月 D 1982年9月7、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 )”的“九二共识”正确答案:BA 台湾拥有独立的国际空间 B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台湾高度自治 D 一国两制8、民进党在2002年8月悍然抛出“( )”,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两岸同

6、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正确答案:CA一个中国 B 两国论 C 一边一国论 D 一中一台论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正确答案:A A、 一个中国 B、 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 C、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 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10、“两制并存”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的是( ) 正确答案:B A、 资本主义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11、1987年4月13日中国政府宣布于( )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正确答案:AA 1999年12月20日 B 1997年7月1日 C 1986年6月1日

7、D 1999年12月 10日1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使( )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 正确答案:CA 高度自治 B 一个中国 C 一国两制 D 国家学说13、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炮轰(),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正确答案:C A鼓浪屿 B钓鱼岛 C金门 D澎湖列岛14、“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 )。正确答案:A A、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 台湾可以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 台湾没有外交权 D、 台湾一切建设经费中央拨付15、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正确答案:C A、 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B、 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 C、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

8、斗 D、 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16、清朝政府被迫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是在 正确答案:BA、1894年 B、1895年C、1898年 D、1901年17、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正确答案:D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8、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正确答案:B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三次会议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19、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正确答案:A A、 中国的内政问题 B、 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 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

9、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20、1953年7月朝鲜停战,美国政府于12月与蒋介石集团签订了( ),阻挠中国统一。正确答案:D A、 “划峡而治” B、 “台湾地位未定论” C、 “一边一国论” D、 “共同防御条约”2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学说。正确答案:C A、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 B、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 C、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22、邓小平1982年9月在会见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指出:“坦率地讲,( )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正确答案:B A、 制度问题 B、 主权问题 C、 体制问题 D、 时间问题23、2000年10月

10、,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任务中,()是核心。正确答案:B A、 完成祖国统一 B、 推进现代化建设 C、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 加强两岸交流24、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正确答案:D A、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 “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 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请国际社会帮助25、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在一个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非主体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存在及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就是所谓的( )正确答案:B A、 原则坚定

11、性 B、 策略灵活性 C、 国家结构单一制 D、 社会历史性26、1995年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答案:D A、 维护世界和平 B、 保持大陆政治安定 C、 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D、 增强综合国力27、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其中的“三通”是指( )。 正确答案:A A、 通商、通航、通邮 B、 通讯、通邮、通航 C、 通话、通邮、通航 D、 通商、通航、通讯28、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 )的时评,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正确答案:C A、 告前线将士和

12、全国同胞书 B、 告台湾同胞书 C、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29、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是( )正确答案:A A、 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B、 积极促进两岸“三通” C、 积极促谈 D、 高度自治30、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的是( )正确答案:A A、 反分裂国家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九二共识”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31、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的目的是()正确答案:A A、 打击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 B、 解放台湾 C、 解散美蒋连理枝 D、 联蒋抗美32、使“

13、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的是( )正确答案:A A、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 1985年3月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C、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D、 “一纲四目”3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是( )正确答案:C A、 1986年台湾声势浩大的要求近乡探亲的热潮 B、 1992年的“九二共识” C、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D、 海峡会与海基会共同签订两岸空运直航34、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由武力解决转为和平解决,是在( )正确答案:B A、 20世纪50年代初期 B、 20世纪50年代中期 C、 20世纪70年代中期

14、 D、 20世纪70年代晚期35、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正确答案:B A、 1981 B、 1982 C、 1983 D、 198436、将“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在( )正确答案:A A、 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B、 六届人大五次会议 C、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D、 七届人大五次会议37、“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目的是()正确答案:C A、 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B、 维护台、港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C、 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D、 维护台、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38、在“一国

15、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最主要之处()正确答案:D A、 设立特别行政区 B、 社会制度不变 C、 享有高度自治权 D、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39、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就需要通过( )解决问题。正确答案:C A、 战争 B、 高度自治 C、 谈判 D、 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40、台湾回归祖国后不能享有的权利有( )正确答案:D A、 行政权 B、 自治权 C、 保留军队 D、 外交权41、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正确答案:C A、 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国家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愿望 C、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

16、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接受4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正确答案:B A、 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B、 创造了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 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 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4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哪个地区问题开始的()正确答案:A A、 台湾 B、 香港 C、 澳门 D、 香港和澳门44、我国目前在对待统一问题上使用的是“一国两制”的政策,但它不会改变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这是因为()正确答案:C A、 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

17、领导下 B、 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C、 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D、 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45、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最能表明的是( )正确答案:B A、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 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46、明确规定日本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的国际文件是( )马关条约九国公约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正确答案:C A、 B、 C、 D、 4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

18、基本内容是在()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正确答案:A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48、1955年5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正确答案:B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49、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正确答案:B A、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

19、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50、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因是()正确答案:D A、 以武力使台湾统一 B、 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C、 对付台湾人民的 D、 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51、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 )正确答案:A A、 1984年12月19日 B、 1987年4月13日 C、 1990年4月4日 D

20、、 1993年3月31日52、第一次提出台湾和平统一后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是( )正确答案:B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叶九条” C、 告台湾同胞书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53、1990年4月,全国人大正式批准( ),明确规定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正确答案:A A、 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 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法54、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 ),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正确答案:B A、 告

21、台湾同胞书 B、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 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 D、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55、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正确答案:A A、 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 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无限期拖延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56、李登辉提出“两国论”的要害在于( )正确答案:A A、 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 B、 破坏两岸“三通” C、 破坏两岸关系出现的缓和气氛 D、 勾结外国势力插手台湾事务57、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学者杨力宇时,阐述

22、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答案:B A、 九条方针 B、 六点构想 C、 八项主张 D、 三个立场58、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A A、 两岸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B、 两岸政府彼此承认对方的地位 C、 两岸认可双方为对等政治实体 D、 两岸均承诺不首先使用武力59、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 )的总方略。正确答案:A A、 “文攻武备” B、 “一国两制” C、 “四个决不” D、 “三通”60、2008年12月胡锦涛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指出()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正确答

23、案:A A、 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B、 开展经济大合作,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C、 扩大两岸直接“三通” D、 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61、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正确答案: D A正确认识国情 B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C正确认识国际形势 D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62、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正确答案:C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63、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和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是( )。正确答案:B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

24、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C、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64、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正确答案:B A、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 独立自主 C、 和平共处 D、 对外开放65、马克思在( )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正确答案:BA资本论 B 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 法兰西内战66、( )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正确答案:BA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科技信息化 D 文明多样化67、中国对内坚持( )发展,对外坚持( )发展,

25、这两个方面使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 正确答案:DA和平 和谐 B 快速 和平 C 和谐全面 D 和谐 和平68、( )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答案:DA 1950 B 1955 C 1949 D 195369、邓小平鲜明坚持独立自主,在国际地位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奉行( )政策。正确答案:AA 真正的不结盟 B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70、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的是( )正确答案:C A、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2年党的十二大 C、 1987年党的十三大 D、 1995年党的十五

26、大7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涵义是( )正确答案:B A、 新中国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B、 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建立国内良好的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C、 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的阵营一边。 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起门来搞建设。72、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 )。正确答案:C A、 第一世界 B、 第二世界 C、 第三世界 D、 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

27、间7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正确答案:D A、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国家主权平等74、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 )正确答案:D A、 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 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75、江泽民提出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D A、 互信、互利、互敬、互补 B、 互信、合作、自主、平等 C、 和平、发展、团结、合作 D、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76、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正确答案:A A、 维护

28、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独立自主77、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是( )。正确答案:D A、 军事力量 B、 文化力量 C、 政治力量 D、 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78、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正确答案:D A、 各国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 B、 国际秩序 C、 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D、 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79、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中,日本属于()。正确答案:B A、 第一个中间地带和第一世界 B、 第二个中间地带和第二

29、世界 C、 第三个中间地带和第三世界 D、 第二个中间地带和第一世界80、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 )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正确答案:C A、 外交圈子 B、 高新科技实验基地 C、 国防力量 D、 跨国经济81、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是( )。正确答案:D A、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B、 跨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C、 资本的跨国流动 D、 新科技革命82、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驱逐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正确答案:D A、 2755 B、 2756 C、 2757 D、 2

30、75883、2006年4月,胡锦涛指出,( )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正确答案:C A、 积极和谈 B、 经济文化交流 C、 和平发展 D、 双向“三通”84、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从“一条线”到( )。正确答案:D A、 新安全观 B、 和谐世界 C、 三个世界两个地带 D、 “真正的不结盟”8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正确答案:A A、 资本跨国流动 B、 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C、 国际贸易全球化 D、 信息全球化86、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是( )。正确答案:C A、 互利合作,共同繁荣 B、 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 C、 和平共处五项

31、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D、 新安全观87、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是( )。正确答案:A A、 互利合作,共同繁荣 B、 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D、 新安全观88、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是( )。正确答案:B A、 互利合作,共同繁荣 B、 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D、 新安全观8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 )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欧洲为中心的历史。正确答案:A A、 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 B、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政治多极化趋势 D、 科技信息化趋势90、坚定维护我

32、国国家利益应该是把( )放在第一位。正确答案:D A、 人权 B、 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C、 公民的民主权利 D、 国家主权和安全91、1985年,邓小平指出:全球性战略问题的核心是正确答案:B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D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9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正确答案:A A、 生存与发展 B、 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 C、 抑制战争 D、 对内图稳,对外思和93、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的外交战略。正确答案:D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一条线

33、”9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三大外交方针,其中“另起炉灶”的涵义是()。正确答案:A A、 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B、 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C、 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 联合第三世界各国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9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三大外交方针,其中“一边倒”的涵义是()。正确答案:C A、 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34、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B、 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C、 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 联合第三世界各国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96、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 ) 正确答案:AA重要基础 B 正确途径 C 必然结果 D前提条件97、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 ) 正确答案: AA前提条件 B 正确途径 C 必然结果 D 重要基础98、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

35、环境。正确答案:A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和禁运 C、 反对霸权主义 D、 团结第三世界国家99、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强调,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答案:A A、 积极防御 B、 消极防御 C、 进攻和决战 D、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100、世界的发展,( )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向各领域不断扩展深化 正确答案:BA美国 B 西方 C 欧洲 D 发展中国家 101、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 )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正确答案 CA地区 B 组织 C国家集团 D 公司102、世界多极化是对主要( )在全球实

36、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正确答案:DA 经济实力 B 文化实力 C 军事实力 D 政治力量103、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斗争中,( )仍是关键因素 正确答案:DA 经济力量 B 政治力量 C 文化力量 D 军事力量10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 )。正确答案:B A、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C、 树立新安全观 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5、对待文明多样性,只有坚持 ( ),才能共建和谐世界 正确答案:DA合作精神 B 竞争精神 C 开放精神 D 包容精神106、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37、策是由()决定的。正确答案:B A新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C我国周边环境D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107、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正确答案:D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108、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和平问题是正确答案:B A.南北问题 B.东西问题C.南南问题 D.西西问题109、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发展问题是正确答案:AA.南北问题 B.东西问题C.南南问题 D.西西问题110、社会主义中国现在要走和平发展之路,将来强大了()正确答案:AA.也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B.不走

38、和平发展之路C.要改变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D.改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1、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正确答案:DA.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倡导不结盟运动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2、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正确答案:CA.多极化格局形成 B.一超多霸的终结C.两极格局的终结 D.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化格局形成 多项选择题1、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阐明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是( )正确答案:ABCD A、 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B、 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C、 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D、 和平解放、互不破坏2、台湾问题是( )正确答案:

39、BCD A、 “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B、 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C、 中国的内政问题 D、 中美关系中的最大障碍3、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正确答案:BD A、 通过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 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C、 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等有关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正确答案:AB A、 开罗宣言 B、 波茨坦公告 C、 雅尔塔协议 D、 大西洋宪章5、1954年美国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周恩来声明这是非法无效的,强调一切关于所谓台湾

40、( )的主张都是割裂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正确答案:ABC A、 台湾“独立国” B、 台湾“中立化” C、 “托管”台湾 D、 维持台海现状6、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香港所依据的三个旧条约是( )正确答案:ABC A、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 B、 1860午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缔结的中英北京条约 C、 1898年6月9日,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7、1955年8月到1970年,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136次关于台湾问题,有( )。正确答案:AD A、 美国从台湾撤兵 B、 台湾社会改革从缓 C、

41、 互约不派特务 D、 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8、“一国两制”由我国首次提出并付诸实践,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意义有()正确答案:ABCD A、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B、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 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D、 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出发,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9、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在于( )正确答案:ABCD A、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B、 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C、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D、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

42、务10、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的根本保证是()。正确答案:ABC A、 大陆政治安定 B、 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C、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D、 世界和谐11、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有( )。正确答案:ABCD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12、本着( )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得到恢复,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正确答案:ABCD A、 建立互信 B、 搁置争议 C、 求同存异 D、 共创双赢1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

43、放了( )。正确答案:AC A、 大陈岛 B、 金门 C、 江山岛 D、 台湾14、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 )。正确答案:AB A、 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 B、 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台独分子 C、 美国 D、 台湾同胞1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 )。正确答案:ABCD A、 同根 B、 同宗 C、 同源 D、 相同的文化传统16、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人民政府把蒋介石集团控制区域压缩到台、澎、金、马地区,( ),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正确答案:ABCD A、 彻底打破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幻想 B、 坚决粉碎了美国“划峡而治”的图谋 C、 尝试了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D、 实现了中国与许多国家邦交正常化17、高度自治的内容有( )。正确答案:ABCD A、 港澳台享有不同于其他省市自治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