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4250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04月自考05626《变态心理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考备考三件宝: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录音课件!考试学习软件商城(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变态心理学(一) 试卷(课程代码05626)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2、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判别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基本标准是 ( B ) 1-3 A. 适应不良 B痛苦或损伤 C. 其他人感到不适 D违背标准2病人幻视,并伴有意识障碍,多出现于 ( A ) 2-17 A. 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躁狂症3持久而荒谬的夸大妄想多见于 ( B ) 2-19 A. 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抑郁症4病人所谈内容大多为既往记忆残余,在提问者诱导下将其串联在一起,来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的经历,其内容丰富、生动,甚至荒诞不经,常转瞬即忘,这是 ( C ) 2-21 A. 记忆减退

3、B遗忘 C虚构 D错构5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能引起正常人悲伤或愉快的事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完全丧失,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2-22 A. 抑郁 B情感倒错 C情感淡漠 D焦虑650岁农村母亲,目睹其犯罪儿子在家中被警察抓走,突然抽搐发作,但无意识丧失、咬舌、严重摔伤或小便失禁,这是 ( C ) 4-45 A. 瘴症性运动性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癔症性躯体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750岁农村母亲,听到在城市打工的儿子遇到车祸后,两耳再也听不见别人说话声,但有人在身后喊她,她能回头去看,这是 ( B ) 4-45 A. 癔症性运动性障碍 B癔症性感

4、觉障碍 C. 急性应激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8癔症性精神障碍中的分离过程不包括 ( C ) 4-47 A. 记忆缺失 B现实感丧失 C. 适应障碍 D身份改变9震后获救幸存的母亲,常反复想起在自己身边遇难的女儿,做相关的恶梦;她尽力回避任何与地震、女儿有关的东西;对生活丧失希望和信心,这是 ( C ) 4-52 A癔症性精神障碍 B癔症性躯体障碍 C创伤后应激障碍 D急性应激障碍10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明显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这是 ( B ) 5-63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分裂样人格障碍 C.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冲动性人格障碍11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其特

5、征是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这是 ( A ) 5-68 A. 强迫性人格障碍 B焦虑性人格障碍 C. 依赖性人格障碍 D表演性人格障碍12幻听是其最常见的幻觉,是其核心体验,常与幻听对话,做倾听状,常自语、自笑,这是( C ) 7-90 A. 抑郁症 B躁狂症 C. 精神分裂症 D癔症13病人认知技能和情感相对完整,妄想和幻觉为主要症状,这是 ( A ) 7-91 A.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B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C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D单纯型精神分裂症14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恐惧和惊恐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现象,这是( A ) 8-112

6、 A. 夜惊 B梦魇 C睡行症 D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15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9-125 A. 男性性指向障碍 B男性性偏好障碍 C. 男性性别认同障碍 D女性性别认同障碍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心理障碍评估的基本要素是信度、效度和_标准化_。 1-10 17智能障碍分为痴呆和_精神发育迟滞_。 2-21 18神经症的主要类型有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和_焦虑症_。 3-29 19恐惧症的主要类型有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_场所恐惧症_。 3-32 20心境障碍分为躁

7、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和_持续性心境障碍_。 6-74 21病人感到自己一切都无兴趣、无希望、无办法、无精力、无意义、无用途、自责,想以死求解脱,这最可能是患有_抑郁症_。6-7422病人从睡眠中起床,穿衣,在室内走动,表情茫然,难以唤醒,20分钟后重新上床睡觉,醒后对事件不能回忆,这是_睡行症_。 8-11223马某,男,23岁,孤僻,从18岁开始,常在偏僻处,对迎面走来的陌生女人暴露自己生殖器官,看到女性羞愤而逃的样子,感到性兴奋,马某患有_露阴癖_。 9-13124彭光,男,28岁,从22岁开始,经常在公共汽车上,趁拥挤之机,用生殖器官接触陌生女乘客臀部,射精后感到非常兴奋,彭光患有

8、_摩擦癖_。9-132 25老年痴呆的类型分为血管性痴呆和_阿尔茨海默病_。12-179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幻觉 2-17答: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27癔症性精神障碍 4-47答:癔症性精神障碍( hysterical psychological disorder)在CCMD-3中被又称为解离症状,是癔症的两大症状之一。在DSM-IV中又称分离障碍,之所以叫分离,是因为这种障碍的症状是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的,而相互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28药物依赖 10-140答:药物依赖(drug depen

9、dence)又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包括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躯体状态,表现为强迫性的、连续或定期使用某药物的行为或其他反应,为的是要体验药物的心理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感。29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11-165答: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为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以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为特点的一组综合症。30谵妄 12-178答:处于谵妄( delirium)状态的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注意受损和认知损害,表现为

10、迷茫、无法与周围的人沟通、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注意力维持在一些几乎是最简单的任务上、有明显的记忆和语言方面的问题,并伴随有定向障碍、情感障碍和睡眠一觉醒周期紊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1如何进行精神检查? 2-16答:在精神检查中,有如下注意事项:(1)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以及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第应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并评定其严重程度;(3)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即与病因直接有关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哪些症状是继发的,即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的;(4)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误诊;(5)应学会分析和探讨

11、各种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32简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5-64答:(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3)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4)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33简述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6-77答:(1)躁狂症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2)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

12、状。(3)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4)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症标准至少1周。34简述神经性贪食的诊断标准。 8-105答:(1)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导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2)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心理病理机制、性别和年龄分布。(3)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4)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5)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

13、不是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35简述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10-141答:(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3)社会功能受损;(4)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5)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36简述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11-163答:(1)起病年龄通常在3岁以内,病人人际交往困难,极度孤独,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2)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刻板重

14、复一些词语,言语表达异常,言语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兴趣狭窄,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存在强迫性的仪式行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试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4-53/54答:一、创伤性事件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使很多人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2、疾病:艾滋病、癌症等致命疾病也是常见的创伤性事件。3、强暴:当一个女人被强暴时,她的第一反应被称作“混乱”状态,包括两种类型。表现型,即表现出恐惧、气愤、焦虑、哭泣、呜咽和紧张;压抑型,即表现出冷静。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通常会随之出现。4、其他人为灾难: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PTSD是多么的持久

15、和严重。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研究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理机制很清楚:个体经历了某些创伤,进而发展出了某种精神障碍。然而,一个人是否会发展成PTSD,原因非常复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1、遗传因素:假如PTSD总是由类似战争等外部事件引起,那究竟什么是PTSD中的遗传因素呢?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同PTSD相关的神经回路的差异性(Yehuda,2000)。对患有PTSD的儿童和成人的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一组神经和激素发生了改变。研究者发现,在创伤性事件中经历的极度压力可能会导致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 HPA)轴的活动出现长期、甚至是终生的增强。而HPA轴活动的增多会导致压力激素如

16、可的松的长期释放,从而长久破坏了与长时记忆系统有关的海马区(Gurvits等,1996)。2、对威胁和创伤最敏感的人:那些可能患上慢性PTSD的人在神经质上的得分很高,并且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其PTSD的患病率高于控制组;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患上PTSD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过更多的战争应激反应;以前就曾经有过创伤经历的个体,接受过心理和体力的坚忍训练的个体,是最能抵抗PTSD的。3、认知改变:一些个体可能在遗传素质上倾向于重现关于创伤性事件的想法(反复思考)和在闪回中重新体验这些事件。类似地,一些个体可能倾向于对那些不幸事件做出灾难性的解释。4、经济与教育程度:贫穷

17、和教育程度较低的个体比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受过较高教育的个体患上PTSD的可能性更大(Blazer等,1991)。38试述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7-92/93/94/95答:一、生物学原因1、遗传学因素研究者已经做过大量研究来探讨精神分裂症是否存在遗传原因。双生子研究、家庭研究及收养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双生子研究及收养研究也解释了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上的作用。另由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22号染色体缺陷与精神分裂症有关。2、神经生物因素这里涉及到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及五羟色胺。增加多巴胺药物,能够使精神分裂症的特征行为增加,而减少则使症状减轻。有些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多巴胺和

18、五羟色胺的交互作用。3、脑结构及功能的变化(1)大脑结构异常变化:很多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的许多区域都有一场状况,既有宏观的结构特征,也包括微观的细胞结构异常。(2)大脑功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完成认知作业时,精神分裂症病人前额叶的活动减少;当让他们辨别气味时,颞叶和前额区域活动也有所减少。二、心理和社会的原因1、家庭互动模式:如与家人的交往方式、婚姻关系、孩童在家庭的地位等。2、生活压力:具有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个体在遭受较大压力时可能发病。3、儿童期性虐待:幼时遭受性侵犯是成人后出现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之一。4、家庭经济状况:贫穷、低文化、失业、无保障等原因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症。六、案

19、例分析题(10分)39张莉,女,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祖父母和父母均为医生,从小在非常讲究卫生的环境下长大,平时做事谨慎、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十全十美,有条理,爱整洁,但缺乏灵活性,有不安全感。入学后住宿,同室睡上床女生不讲究个人卫生,不洗手就拿食物吃,得了乙肝住院。张莉想起该女生扫床时灰尘落在自己床上,又乱碰自己的水杯和食物,担心自己被传染上乙肝,又恰逢期末考试,学习很累,怕考试不及格。自己总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人”,“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明知道想这些没用,就是摆脱不了,造成不能安心看书,内心十分苦恼。害怕自己也病从口入,就反复洗手、洗衣、洗床上用品,别人碰

20、了她的用品,她立刻就去清洗,还要求别人也去清洗,使人很反感。四个月来,张莉知道自己做得过分,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但就是控制不住,于是主动去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根据该案例中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张莉应该被诊断为何种心理障碍? 3-35答:应诊断为强迫症。强迫观念是持续反复的念头、影像或闯入意识的冲动这些念头非常讨厌,且很难被消除或被控制。这些想法并不仅仅是担忧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强迫观念的人认为,这些想法是自己意识的产物,而不是外界强加的。他们也意识到这种观念是不合理的、过分的、不适宜的,因此,他们总会试图用另一种想法或行动来压制或协调这些想法。2该种诊断的临床描述依据是什么?答:(1)自己总

21、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人”,“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明知道想这些没用,就是摆脱不了,造成不能安心看书,内心十分苦恼。(2)害怕自己也病从口入,就反复洗手、洗衣、洗床上用品,别人碰了她的用品,她立刻就去清洗,还要求别人也去清洗,使人很反感。3该种诊断的可能病因是什么? 3-36答:(1)心理动力学观点:强迫症是个体有特定的无意识冲突;强迫观念和伴随的冲动能够维持是因为它们能成功抵抗焦虑。(2)认知行为观点:患强迫症的个体不能将注意轻易地从令人困扰的想法中转移,经常与抑郁伴随发生;病人发现仪式行为能暂时缓解焦虑,并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强化。(3)神经科学观点:强迫症是个体的眶额一边

22、缘一基底节的功能失调所致;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指向被看作有威胁的事物和情境。考试课件网:http:/ 23:47:46 大 中 小 来源:苏州自学考试网 人气:407导读变态心理学(一)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755)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变态心理学(一)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应考者理解和掌握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诊断和干预的方法。 本课程是在基础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

23、过系统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认识变态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学习运用变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判断、分析异常心理现象的能力,适当掌握变态心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今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 (二)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 (三)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 (四)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二、考核要求 (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 1 识记:(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二)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 1领会:(1)判别心理异常的四个指标 (三)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

24、别 1 识记:(1)三种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2)我国当前使用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简称CCMD-3;(3)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简称ICD-10;(4)美国于1994年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 2 领会:(1)轻度心理异常;(2)严重的心理异常 (四)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1 领会:(1)西方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四次变革 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一、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二)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二、考核要求 (一)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1 识记:(1)影响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学基础、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以及

25、神经生化基础 (二)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1 识记:(1)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的定义 2 领会:(1)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的功绩与局限 第三章 行为障碍的心理学观点 一、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动力学观点 (二)行为(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观点 (四)认知心理学观点 二、考核要求 (一)心理动力学观点 1 领会:(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二)行为(学习)理论 1 识记:(1)华生的主要观点及贡献;(2)斯金纳的主要观点及贡献;(3)班杜拉的主要观点及贡献;(4)沃尔普的主要观点及贡献 2 领会:(1)行为(学习)理论是变态心理学和心

26、理治疗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三)人本主义观点 1 识记:(1)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及贡献 (四)认知心理学观点 1 识记:(1)埃利斯的主要观点及贡献;(2)贝克的主要观点及贡献 2 领会:(1)认知心理学关于心理障碍的基本观点 第四章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异常的影响 (二)变态心理学的社会观点 (三)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观点 二、考核要求 (一)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异常的影响 1 领会:(1)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2)心理异常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3)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心理异常的评定、态度与处理方法的差别

27、 (二)变态心理学的社会(学)观点 1 领会:(1)变态心理学的社会(学)观点的主要主张 (三)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观点 1 识记:(1)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第五章 认知心理障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感知觉障碍 (二)记忆障碍 (三)思维障碍 二、考核要求 (一)感知觉障碍 1 识记:(1)不识症;(2)错觉;(3)幻觉 2 领会:(1)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的各种表现 (二)记忆障碍 1 识记:(1)遗忘症;(2)错构症;(3)虚构症;(4)似曾相识症;(5)旧事如新症 (三)思维障碍 1 识记:(1)联想过程障碍的表现;(2)思维逻辑进程障碍的表现 2 领会:(1)属于被害性质的妄想;(2

28、)属于夸大色彩的妄想;(3)属于自我贬斥性质的妄想 第六章 情感障碍与意志行为障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情感活动异常 (二)意志和行为动作异常 二、考核要求 (一)情感活动异常 1 识记:(1)病理性激情;(2)情感倒错;(3)情感淡漠 2 领会:(1)表现为高涨和兴奋的情感活动异常 (二)意志和行为动作异常 1 识记:(1)违拗症;(2)刻板动作;(3)作态 2 领会:(1)意志活动的异常表现 第七章 智力障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智力和智力障碍 (二)智力迟滞的病因及临床类型 (三) 智力迟滞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二、考核要求 (一)智力和智力障碍 1 识记:(1)智力障碍的概念 2 领

29、会:(1)智力迟滞的等级;(2)智力迟滞者的心理特点 (二)智力迟滞的病因及临床类型 1 识记:(1)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是染色体畸变引起的智力迟滞;(2)苯丙酮酸尿症是遗传性代谢缺陷引起的智力迟滞;(3)地方性呆小病(克汀病)是内分泌障碍引起的智力迟滞 (三)智力迟滞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1应用:(1)谈谈如何进行智力迟滞者的早期干预 第八章 人格障碍 一、考核知识点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三)人格障碍的成因 (四)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二、考核要求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1 识记:(1)人格障碍的定义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1领会:(1)

30、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 (三)人格障碍的成因 1应用:(1)试述人格障碍的成因 (四)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 识记:(1)CCMD-3关于人格障碍的分类 2 领会:(1)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2)冲动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3)戏剧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4)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5)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6)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7)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8)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3 应用:(1)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诊断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 领会:(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常见特征 2 应用:(1)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诊断 第

31、九章 性行为障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性心理障碍 (二)同性恋 (三)性功能障碍 二、考核要求 (一)性心理障碍 1 识记:(1)易性症;(2)易装症;(3)恋物症;(4)窥阴症;(5)露阴症;(6)挨擦症;(7)性施虐症;(8)性受虐症 (二)同性恋 1 识记:(1)同性恋 2 领会:(1)对同性恋态度的转变 (三)性功能障碍 1 识记:(1)性功能障碍 2 领会:(1)性功能障碍的类型;(2)性功能障碍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十章 心身疾病 一、考核知识点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与范围 (二)致病因素分析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二、考核要求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与范围 1 识记:(1)心身疾病的

32、定义 2 领会:(1)心身疾病的范围 (二)致病因素分析 1 应用:(1)试分析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1领会:(1)原发性高血压症的形成;(2)糖尿病的形成与治疗;(3)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第十一章 神经症 一、考核知识点 (一)神经症的概念与特征 (二)恐怖症 (三)惊恐障碍 (四)广泛性焦虑障碍 (五)强迫症 (六)躯体形式障碍 (七)神经衰弱 二、考核要求 (一)神经症的概念与特征 1 识记:(1)神经症的定义 2 领会:(1)神经症的特征;(2)CCMD-3中神经症的类型 (二)恐怖症 1 识记:(1)恐怖症的定义;(2)社交恐怖症的定义;(3)特殊恐怖症的定义;(4

33、)恐怖症的心理治疗 2 领会:(1)恐怖症的临床表现;(2)广场恐怖症临床表现的三个特点 (三)惊恐障碍 1 识记:(1)惊恐障碍的定义 2 领会:(1)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 3 应用:(1)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四)广泛性焦虑障碍 1 识记:(1)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定义 2 领会:(1)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模式的三个主要观点;(2)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3 应用:(1)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六)强迫症 1 识记:(1)强迫症的定义;(2)强迫症的两种表现: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 2 领会:(1)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的共同点;(2)强迫观念的三种表现:强迫思维、强迫情

34、绪与强迫意向;(3)强迫行为的表现 3 应用:(1)强迫症的心理治疗;(2)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七)躯体形式障碍 1 识记:(1)躯体形式障碍的定义;(2)疑病症的定义 (八)神经衰弱 1 识记:(1)神经衰弱的定义 2 领会:(1)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第十二章 癔症 一、考核知识点 (一)癔症的概念与分类 (二)癔症性精神障碍 (三)癔症性躯体障碍 (四)癔症的病因 二、考核要求 (一)癔症的概念与分类 1 识记:(1)癔症也称歇斯底里;(2)癔症是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一类精神障碍 2 领会:(1)癔症与神经症的区别;(2)解离症状;(3)转换症状 (二)癔症性精神障

35、碍 1 领会:(1)癔症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形式 (三)癔症性躯体障碍 1 领会:(1)癔症性躯体障碍的发病形式 (四)癔症的病因 1 领会:(1)癔症的人格基础 第十三章 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 一、考核知识点 (一)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与类型 (二)急性应激反应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适应性障碍 (五)心理危机的干预 二、考核要求 (一)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与类型 1识记:(1)应激相关障碍的定义;(2)应激相关障碍的三种类型 2 领会:(1)应激相关障碍与神经症的显著区别 (二)急性应激反应 1 识记:(1)急性应激反应的定义 2 领会:(1)急性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

36、1 识记:(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2)延迟性心因反应 2 领会:(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3 应用:(1)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四)适应性障碍 1 识记:(1)适应性障碍的定义 (五)心理危机的干预 1 识记:(1)心理危机的定义;(2)危机干预的定义 第十四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 一、考核知识点 (一)心境障碍 (二)自杀 二、考核要求 (一)心境障碍 1 识记:(1)心境障碍的定义;(2)双相心境障碍;(3)单相心境障碍;(4)躁狂抑郁症的定义;(5)更年期忧郁症的特点;(6)反应性抑郁症的定义与特点 2 领会:(1)心境障碍的两种状态-躁狂与抑郁;(2)躁狂抑郁症

37、的临床特征;(3)躁狂状态的三种突出表现;(4)抑郁状态的突出表现与症状标准 3 应用:(1)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二)自杀 1 领会:(1)自杀的原因分析;(2)自杀的预防 第十五章 精神分裂症 一、考核知识点 (一)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 (三)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1 识记:(1)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异常表现的基本特点 2 领会:(1)精神分裂症心理异常的表现: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表现等 (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 1 领会:(1)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表现;(2)

38、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表现;(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表现;(4)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表现 2 应用:(1)对给出的案例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三)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 1领会:(1)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生物学因素;(2)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十六章 药物滥用与依赖 一、考核知识点 (一)药物滥用与依赖的基本概念 (二)各类药物依赖 二、考核要求 (一)药物滥用与依赖的基本概念 1 识记:(1)药物滥用的定义;(2)药物依赖的定义 2 领会:(1)药物戒断症状 (二)各类药物依赖 1领会:(1)阿片类成瘾的表现与戒断症状;(2)匿名者互戒协会;(3)抗焦虑药及催眠药类依赖的

39、症状与体征;(4)预防和治疗烟草依赖的基本原则 第十七章 儿童心理障碍 一、考核知识点 (一)儿童一般行为问题 (二)儿童多动症 (三)儿童孤独症 (四)学习障碍 (五)儿童神经症 (六)儿童精神病 二、考核要求 (一)儿童一般行为问题 1 领会:(1)神经性厌食的原因;(2)神经性贪食的特征与心理原因;(3)口吃的原因与矫治;(4)遗尿症的预防与矫治 (二)儿童多动症 1领会:(1)多动症儿童的临床症状;(2)多动症的成因;(3)多动症矫治的基本态度 (三)儿童孤独症 1 识记:(1)儿童孤独症的定义 2 领会:(1)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四)学习障碍 1 领会:(1)CCMD-3中学习障

40、碍的诊断标准;(2)学习障碍的教育对策 (五)儿童神经症 1 领会:(1)儿童焦虑症的三种焦虑反应;(2)儿童恐怖症的三种类型;(3)儿童强迫症与成人强迫症的区别 (六)儿童精神病 1 领会:(1)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特点;(2)儿童抑郁症的特点 第十八章 老年期心理障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二)老年期心理障碍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老年期痴呆 (四)老年期功能性心理障碍 二、考核要求 (一)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1领会:(1)影响老年期心理健康的环境应激 (二)老年期心理障碍的分类及其特点 1领会:(1)老年期心理障碍的分类;(2)老年期心理障碍的特点 (三)老年期痴呆 1 识记

41、:(1)老年性痴呆的定义;(2)早老性痴呆的定义;(3)早老性痴呆的代表性疾病:阿尔采默病、匹克氏病和克-雅氏病 (四)老年期功能性心理障碍 1 识记:(1)老年期抑郁症的定义;(2)老年期神经症的类型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几点说明 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的考试内容基础上,对各章具体内容还规定了考核目标,这样应考者自学与应考时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社会助学者也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进行辅导,使应考者更有效地学习。 命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不超出范围,同时安排好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