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5058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必修1-3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性测试题十(必修一必修三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受损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形成双核细胞ABC D答案C2甲生物核酸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2、A蓝藻、变形虫BT2噬菌体、豌豆C硝化细菌、绵羊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答案D解析由乙生物遗传物质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可确定乙为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符合要求的分别是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3(2013威海)分泌蛋白在内质网腔中折叠、初加工后,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组装,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穿过的磷脂层数为()A4 B2 C1 D0答案D解析分泌蛋白通过小泡运到高尔基体,再通过小泡运到细胞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都没有穿过膜结构。4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Amnz

3、BmnzCmzn Dmzn答案A解析m个氨基酸,如果全部是n条直线链状肽链,那么形成的肽键数目是mn个;如果其中的z条再形成环状肽链的话,那么就会多形成z个肽键,所以总肽键数目是mnz个。5(2013潍坊一模)下列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变化最大的是()A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B肝细胞突变为癌细胞C皮肤细胞色素积累形成老年斑D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答案D6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

4、物质答案C解析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没有设置对照实验。7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

5、镜上答案B解析玻片与物镜间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改变无比例关系。8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组成如下表,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碱基ATCGU百分比数值350302015A.CO2H2O(CH2O)O2BmRNA蛋白质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DC6H12O62C2H5OH2CO2能量答案B解析根据碱基种类和比例可以判断该细胞器是核糖体,发生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9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对细胞有营养作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B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

6、入侵的病毒或病菌,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C小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尾巴最终消失,其中起作用的是溶酶体D刚宰杀的禽、畜,立即把肉煮熟了吃,肉老而口味不好,反而不如过一段时间再煮口味好,其原因应为溶酶体和线粒体的共同作用释放出营养物质,从而一段时间后感到口味鲜嫩答案D解析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可以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和病菌,故A、B、C三项正确。D项应为溶酶体的分解作用,和线粒体无关。10(2013沈阳质检)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细胞核的有无核糖体的有无细胞壁的有无膜上磷脂的有无A BC D答案A解析细胞核的有

7、无可以判断是否是真核生物,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是否是动物细胞。11(2013滨州)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B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能观察到新细胞壁的生成过程C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D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答案D12(2013潍坊一模)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使用显微镜观察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C使用盐酸D需染色处理答案A13用经3H标记的T2噬菌体n

8、个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知培养基中共有后代噬菌体m个,其中含有标记元素的噬菌体占的比例为()An/m B2n/m Cn/2m Dn/(mn)答案B解析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DNA是双链结构,每个被3H标记的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会将DNA的条链注入,DNA以半保留复制在大肠杆菌内分别复制并组装进两个子代噬菌体,被3H标记的DNA链始终只有两条,分别存在两个子代噬菌体内,其子代噬菌体内各有一条3H标记的DNA链和未标记的DNA链。1个噬菌体产生2个含3H的子代噬菌体,所以就有2n个被标记的噬菌体。子代总数为m,故被标记的噬菌体比例为2n/m。14牡丹的花色种类

9、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3种;9:6:1 B4种;9:3:3:1C5种;1:4:6:4:1 D6种;1:4:3:3:4:1答案C解析F1为AaBb,F2有9种基因型,据题可知,表现有型5种,比例为1:4:6:4:1。15下图分别表示某种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最可能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是()答案A解析等位基因彼

10、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因此A正确。16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D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的计算问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女方的基因型是XHX

11、h他们的后代中的女儿的基因型1/2XHXH、1/2XHXh,所以他的女儿如果和正常人结婚生的儿子中的正常比例为1/21/21/4。17下列哪项比例不符合1:3()A基因型为Aa的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个数之比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杂合子自交后代的隐性个体与显性个体之比C正常双亲生了一个色盲儿子,预测后代有病个体与正常个体的比例D紫茉莉的花斑植株授以绿色植株的花粉,产生的花斑植株与绿色植株的比例答案D解析基因型为Aa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卵细胞,比例为1:1,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一次减数分裂之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比例为1:3。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12、中,杂合子自交,后代有3/4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有1/4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比例为1:3。正常的双亲XBY和XB_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说明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这样的双亲后代有四种基因型:XBY、XBXb、XbY、XBXB,由此可知,后代的有病个体是1/4,正常个体有3/4,比例为1:3。紫茉莉的枝条颜色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花斑植株为母本,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但没有一定比例。18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 B C D答案C解析

13、基因重组的来源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的个体都适应环境D新物种产生都要经历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进化的理解。进化的原材料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变异的个体不一定都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新物种的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地理隔离,故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历地理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0(2013潍坊一模)在人的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块,

14、通常位于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称为巴氏小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取女性的少许口腔粘膜细胞染色制片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巴氏小体B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C运动会上运动员的性别鉴定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D男性的体细胞核中出现巴氏小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B21(2013南京)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C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在细胞中;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浓度

15、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艾滋病是获得免疫缺陷综合症。2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答案D解析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2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答案A解析幼嫩细胞比

16、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24(2013潍坊一模)病毒性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诺如病毒变异性强,极易造成反复感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诺如病毒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C反复感染该病的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调节人体发热的中枢在下丘脑答案C25.某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食物关系见右图)。假设能量传递率是10%20%,C从A处获得的能量比B从A处获得能量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的传递率为10%20%,AC的传递率为10%20%B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10%CAB的传递率为20%

17、,AC的传递率为10%D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20%答案A解析B、C属于同一营养级,A到B、C的传递率是10%20%。26(2013青岛)Le基因是豌豆株高性状的决定性基因,与赤霉素合成有关,其等位基因(符号T、t)只相差1个核苷酸。隐性基因t产生的酶活性(反应效应)相当于正常酶的1/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Le基因可直接控制赤霉素合成BTT和tt的杂交产生的F2植株具有的酶活性是正常植株中酶活性的1/20C豌豆矮性性状起因于基因Le的缺失D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tt幼苗,也能使它生长为高植株答案D27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

18、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年)12345678鼠种群数量(只)189001950014500105009500960095009600X种群数量(只)100120200250180170180170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B在第四年,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C若在第九年大量捕杀物种X,则第十年鼠种群数量会增加D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X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答案C解析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S”型,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食物充足。28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甲、

19、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刺激a点,甲、乙均发生两次偏转;图中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以测到电位变化。29(2013潍坊一模)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B30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在图示位

20、置时为()答案B解析小麦幼苗尖端发生横向运输,沿离心力的方向进行,其生长方向弯向中心。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31(9分)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1)类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是(用罗马数字)_;一定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是(用罗马数字)_。(2)在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的是(用罗马数字)_,它与真核生物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_。(3)在的结构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中产生的CO2,进入中被利用,需经过膜的层数是_。(4)、共有的细胞器是_(填名称)。可以判

21、断为_,因为它同时具_(填序号);中的作用是_。答案(1)、(2)、无核膜(3)嵴(或内膜)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4(4)核糖体低等植物有和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2(9分)(2013北京海淀区)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是_。(2)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天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_状态,气孔处于_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_反应,使其叶肉细胞内

22、C3、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3)据图乙分析,在1k1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为_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4)若其它条件不变,请在下图坐标图上画出容器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答案(1)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2)质壁分离(失水)部分关闭(关闭)暗(碳)(C3)下降、(C5)上升(3)112温度(4)33(9分)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甲病由A、a基因控制,乙病由B、b基因控制,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1)甲病为_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2)如果3和4再生一个女儿,患乙病的可能性是_。(3)10可能的基

23、因型是_,7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4)若7和10结婚,生育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答案(1)常染色体隐(隐)X染色体隐性遗传(2)0(3)AAXbY或AaXbY1/2(4)1/1234(9分)野茉莉花有白色、浅红、粉红、大红和深红等五种颜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基因A、B、D(独立遗传)分别编码酶A、酶B、酶D,酶所催化的反应及各产物的关系如下:注: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为白色。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1)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开白花的野茉莉植株中基因型为纯合子的有_种。(2)开粉红花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

24、及比例可能为_。(3)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杂交,检测到有的后代植株中没有白色物质,则这两植株杂交后代中,深红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开浅红的植株数与开大红的植株数的比例为_。(4)由题意概括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写两点)_,_。答案(1)84 (2)全为粉红、3粉红1白色、9粉红7白色(3)27/641:1(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多个基因同时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1)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为A_B_D_,基因型有8种,开白花的野茉莉植株中基因型有A_bbdd、aabbD_、aaB_dd、aabbdd,所以纯合子有4种。(2)开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D_, 有四种

25、类型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这四种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全为粉红、3粉红1白色、3粉红1白色、9粉红7白色。(3)此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后代中深红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43/43/427/64,开浅红aaB_D_的植株数与开大红A_B_bb的植株数的比例为1:1。35(10分)(2013日照)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合成,另一方面使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

26、能促进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的调节。(4)胰岛素是由_细胞分泌的,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答案(1)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脂肪、糖原(答全给分) 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的利用(分解)(2)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3)血糖浓度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 (4)胰岛B胰高血糖素、

27、肾上腺素解析(1)在人体内许多组织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在细胞水平发挥生理作用,首先必须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开始发挥其生物效应,这是胰岛素发挥正常生理作用的先决条件。不同种类的细胞,其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亦不相同。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尤其能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以维持体内葡萄糖的平衡。此外,胰岛素对脂肪、蛋白质的代谢、核酸的合成和某些基因的表达也具有调节作用。(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和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以“命令”从食物中吸收进血液的糖分加速进入肝脏、肌肉等组织,

28、并以糖原的形式贮藏起来备用;同时又约束贮存在这些组织里的糖原不能轻易回流血液里,免得引起血糖过高。(3)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4)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B 细胞释放胰岛素;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另一类激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释放。使得人

29、体血糖含量总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样,神经在调节血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36(9分)(2013潍坊一模)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1)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现已测得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特点。(2)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3)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明显减少,脱落酸和_大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_过程。(4)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答案(1)见下图两重性(2)细胞分裂素(3)乙烯衰老和脱落(4)主动运输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