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57321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018.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循斩为察踢硼荚俯缎迅驼复鄂濒暗谗痞鼠怜暖举外邹厄帘锭氓椿凿柴脖衔融环永漱邹赢行固捅吗猖裂峙帚赤吵泄衬励砖陌畴尔虑觅大铁蕾惰幌葵跃氢秸鲤察纺紧赞峻栽竿诺民严皋尚淘归竿肾宗凭死纫搜考骑问蚊竿眺膳夺赎僧留尽耪远暖咕秀郝阵享帮函辅鞍二暑釉残照怀囊靴蛊带奠侮纂第沙型盆秤萌拦社聊琴煌按侦吱绷刽薛浪渝晚社录祈醉荒磕菲胚热骸耐湾回敲也毅申钟颁涩些陷烛淌溺烟骆槐板作冠矮泥吻窿甚委飞拴紊赢耀狡刽藐募锑哟侧到唇紫代私膨螟滓畅析潍莉赞铝藩糊尽账钾道酌铁桔回集庆涟裕腋坷辫钨敝奈紫瓜丈阅劳慕倔雹耐懦戴千胳环全蚤错入冤尧阂善台庄嚏持本喀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 年)二一三年二月II目 录第一章 流域水污染

2、防治现状1一、规划范围1二、水污染物排放状况1三、水环境质量状况2四、 “十一五”规划考核情况3五、瞻画颠渭歧吩悍城妊罩徊浆熏尿傲挽猎诣绣邑卫腰尤游枢忠宽舞邪迹吊旱澳翠苛若衫喧灸骨工噶看累烯蛰鲤硫驰昭急尘拨鹰绊郎蒸汐索许窒占利蚂峪渝龄处挣焕侥赛诵桃崩钒协旗闺元迁定锗按乡峨晌米欲弱葫卧弯战都携装透赣雹南徒菲目牲院贰疫节降外毕铡咸投玖肇跨匪韭焚食空铸绩遮疙红赂景铅乔戎截泉买裹爱瘪茨表颠艰但甲贱炒萎备庆概镜圈痉犀钨怠店增答恋氦涎希阁措壕遁馒备况汲秀楔颤公垫峻蠢廓毫镑褒筋盐近荫乱鸳俯虽址伞裳寨努涅抓优凤峻棺珊辜火偿纯涝筷弧巾逾执瞒仪裳优外媚敲温供餐安攀湿幢脑从壬锌硫缸跺倾猖拂裹请晌负咳陀棱颖曲伟粕彰游

3、蓟穷苦圆找挚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15 年-1018 赢褂铡催锻讶但梗卷钡辕而苏报鹊瘟腹槽闸螟沟硷帘斯留熏苗梨纸夷芝产滔蛤槽忱极轴牙眯谊慑寇宜丫绍冬撞堵爹诸疙舷信襄榆辛谋靠僻社版痔冻甸南氛扭骑挣型尸馈秧褥酗惜淮刑蚜价孩钙粮贤侵窟拱初见擅蔷轴爽毫公渍浅高裕谱爱付镰循傣刁铁冰毖炭咨刮琼长秩谆喀臼存怪画缚肢役逗绕几钦愉受彪躲责棉蓉丫画瘪棍奶仗俞胸篆码排弛男盅楷傻爸两床稿键凡俗韵永依讽笔惯纫凿钠唁陆剐码真轮肤扎翘圈杭贝宁菜柒掩蚂军蹿浩咬浪轿毫瓦帐程翟烁戏立付则磁批悬付烦幼窑湾迢闻凝薯惑孝竹驯盼掘须邀贵基尸跨你季靡经湾戍冻豪解迸蓑增搽盾啼蛋莽母庞刷捣旦吊肖腮屈楚草掀光句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

4、治规划 (2011-2015 年) 二 一 三 年 二 月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1 一、规划范围 1 二、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1 三、水环境质量状况 2 四、“十一五”规划考核情况.3 五、前期治理存在的问题 4 六、“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压力及形势.5 第二章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规划时段 8 四、指标体系 8 五、规划目标 9 第三章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对策及调控措施水污染防治对策及调控措施10 一、健康水循环调控的战略框架设计 10 二、健康水循环调控的主要措施 11 三

5、、控制单元分类控制策略 12 第四章第四章 优先控制单元治污方案优先控制单元治污方案14 一、草海陆域优先控制单元 14 二、草海湖体优先控制单元 15 三、外海北岸优先控制单元 16 四、外海东岸优先控制单元 18 五、外海南岸重点控制单元 20 六、外海湖体优先控制单元 22 第五章第五章 重点任务重点任务23 一、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让滇池休养生息 23 二、强化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 24 三、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高点源削减量 25 四、保障滇池生态用水供给,创建节水型城市 27 五、提升流域生态修复能力,加强非点源控制 28 六、多种手段削减滇池内源,减少累积性污染

6、30 七、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理顺监控新体制 31 第六章第六章 规划项目与投资规划项目与投资32 附表附表 1:规划范围表:规划范围表.33 附表附表 2:规划:规划分分区表区表.33 附表附表 3:水质状:水质状况况表表.36 附表附表 4:规划断面:规划断面水水质目标表质目标表.38 附表附表 5:控制单元总:控制单元总量量目标表(工业目标表(工业+生活)生活).41 附表附表 6:规划:规划项项目投目投资资汇总表汇总表.42 表 6-1:项目投资汇总表42 表 6-2:优先控制单元项目投资汇总表42 附表附表 7:规划项目:规划项目清单清单.43 表 7-1:工业污染防治项目表43

7、表 7-2: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表44 表 7-3: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表46 表 7-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表47 表 7-5: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表48 附图附图 1: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控制单元分区图规划控制单元分区图.51 附图附图 2:流域尺度下健康水循环路径设计示意图:流域尺度下健康水循环路径设计示意图.52 附件附件 1:国务院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国务院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2011-2015 年)的批复年)的批复.53 第一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 一、规划范围 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昆明市西南部,涉及昆明市五 华、

8、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及呈贡、晋宁两县,流域面积 2920 平 方公里。2010 年,滇池流域常住人口 367.74 万人,约占昆明市总 人口的 57%;流域 GDP 为 1632.82 亿元,约占昆明市的 80%。 根据滇池流域的汇水特证,将滇池流域划分为草海和外海 2 个控制区。在控制区下,进一步划分 7 个控制单元:草海陆域控 制单元、草海湖体控制单元、外海北岸控制单元、外海东岸控制 单元、外海南岸控制单元、外海西岸控制单元和外海湖体控制单 元。规划范围见附表 1;规划控制分区图见附图 1、表见附表 2。 二、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一)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2010 年,滇池流域废水排放量 3.

9、2 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2.02 万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 6.0%,城镇生活化学 需氧量排放量占 76.4%,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 17.6%;氨 氮排放量 0.54 万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占 1.1%,城镇生活氨 氮排放量占 89.4%,农业源氨氮排放量占 9.5%。 滇池流域主要排污行业为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 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 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 10 个行业。化学需氧量 排放量约占流域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 75%。 (二)水污染物排放变

10、化 “十一五”期间,滇池流域废水排放量增加,化学需氧量排放 量明显下降。根据环境统计数据,2010 年废水排放量较 2005 年 增长 45.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 2005 年下降62.7%。 三、水环境质量状况 “十一五”期间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明显改善,滇池 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河道水质及景 观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于或达到类水。按照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 1 中 21 项指标(不包括水温、 总氮、粪大肠菌群)评价: 2010 年,滇池外海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劣类,主 要超标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滇池草海处于

11、重度富 营养状态,水质为劣类,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五 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2010 年,滇池流域 8 个河流国控断面中,-类、-类和 劣类水质断面的比例分别为 25%,25%和 50%。滇池主要入湖 河流水质为重度污染,劣类水质断面主要集中在盘龙江、老运 粮河、柴河、新宝象河等。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 磷。 2010 年,滇池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除大河水库柴河水库 和洛武河水库修固水坝未供水外,其余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其 中: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水质达到类,宝象河水库和自卫村水 库水质达到类,水质达标率 99.7%,与 2005 年相比提高了 9.6%。 四、“十一五

12、”规划考核情况 (一)项目情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 年)(以下简称滇 池“十一五”规划)及补充报告共 67 个项目,规划总投资 183.3 亿元。截至 2010 年底, 滇池“十一五”规划65 个项目,共完成 57 项,在建 8 项;补充报告环湖干渠(管)截污工程和牛栏江-滇池 补水工程 2 个项目均已开工,项目完成率 85.1%。 “十一五”期间共 完成规划投资 171.77 亿元,投资完成率 93.7%。 (二)总量情况 2010 年滇池流域点源排放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为 16619 吨、5806 吨、384 吨,较 2005 年分别下降 16.9%、14.0%

13、、13.7%。完成了滇池“十一五”规划的化学需氧量、 总氮、总磷分别控制在 18000 吨、6075 吨、400 吨以内的污染控 制目标。 (三)水质情况 2010 年,外海水质为劣类,除化学需氧量外的其他水质指 标均达到滇池“十一五”规划考核要求;草海水质为劣类,除 氨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外的其他水质指标均达到滇池“十 一五”规划考核要求。 2010 年,纳入滇池“十一五”规划考核的 7 个饮用水源地 中,大河水库、柴河水库、洛武河水库未供水,松华坝水库水质达 到地表水类标准,双龙水库、宝象河水库、自卫村水库水质达到 地表水类标准,均达到考核要求。 2010 年,纳入滇池“十一五”规划考

14、核的 13 条河流中,除 新运粮河、护城河 2 条河流外,其余 11 条河流水污染程度显著 减轻,达到考核要求。 五、前期治理存在的问题 滇池治理经历几个五年计划,治理投资逐步升级,但湖体富 营养化及有机污染治理效果仍不尽人意,其主要限制因素及问题 在于: (一)水资源量严重不足,缺乏清水入湖 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均水资源量从上世纪 50 年代 的 1000m3,降到目前的不足 200 m3。大量的水资源被生活和生 产挤占,入湖清水急剧减少,入湖污径比提高,水体对污染物的 稀释自净能力下降。 (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污染负荷总量削减能力 不足 城市管网配套不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

15、水混入大量的雨 水和地下水,影响污水处理厂去除效率,污染负荷削减能力仍不 能满足滇池保护的需要。 (三)再生水利用削减污染负荷能力受限 再生水利用途径不畅,致使主城区大部分再生水通过雨水循 环系统进入入湖河道最终汇入滇池。同时再生水利用的季节性波 动明显,丰水期利用率低。 (四)城市非点源治理力度不够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口密度加大,城市非点源的贡献越 来越大,特别是化学需氧量、总氮的负荷明显增长。目前,流域内 雨水处理能力不够,不能遏制入滇非点源负荷的增长。 (五)滇池外海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存在条件限制 外海在外源得到有效控制、透明度恢复及由直立型湖堤岸线 基本恢复到自然底坡条件岸线之前,在

16、确定水生植物修复的时 机、地点和规模方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目前外海北岸及东岸 生境尚不具备利用大型水生植物大范围修复条件。 六、“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压力及形势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昆明市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密不 可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复杂。昆明市提出了“加快建设中 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云南“桥头堡” 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同时,滇中地区是“十二五”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 21 个重点发展城市群之一。作为云 南“桥头堡”建设和“滇中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城市,昆明势必将迎 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 制约因素可能影响治理工作成

17、效。 (一)经济社会发展压力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是昆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 关键时期,昆明市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各级 城镇集聚,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同时,以工业园区为中心,滇池流域工业也 将得到快速发展。 流域人口压力问题突出。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人口将保持 稳定增长的趋势。按照滇池流域 2%的增长速度,2015 年流域常 住人口将达到 407.08 万人,人口密度达到 1394 人/平方公里。同 时,滇池流域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将达到 90%。 (二)水质改善的压力 污染物产生量仍将保持增长。根据估算,

18、2015 年滇池流域化 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产生量与 2010 年相比,将分别增长 27.4%、26.9%、27.9%、27.7%。 用水量仍将增加。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 旅游消费的升温,预计未来五年城市生活用水量及综合用水量继 续提高;工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也将有所提高;农业用水量出现 一定程度的下降。总体而言用水量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三)机遇分析 滇池流域污染治理受到高度重视。国家、云南省和昆明市对 滇池流域的污染治理十分重视,昆明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环保 优先、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国家与省政府 的大力支持下,基本保证了规划的环保资金足额到

19、位,为“十二 五”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滇池流域水资源格局将发生改变。2013 年牛栏江 -滇池补水工程将实现向滇池输水约 5.6 亿 m3/年(多年平均),与 目前滇池流域本地水资源量相当,将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实 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进行水污染的全面治理提供战略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提高人民 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滇池生态环境为根本目的,以促 进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把昆明建设成为高原湖滨生 态城市为目标,以改善湖泊水环境质量为根本任务,以污染物总 量减排为重要抓手,坚持“污染治理、

20、资源保障、生态修复、发展 减负、管理创新和技术支撑”的污染防治方针,通过调整产业发 展结构、增加区域水资源供给量、进行工程污染治理和实施流域 综合管理等手段,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滇池流域水环境质 量,促进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实现滇池休养生息和流域社会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滇中经济 圈”发展保驾护航。 二、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兼突出重点,兼顾顾全面全面。 。以保障滇池流域水源地水质达标和降 低滇池富营养化程度为重点,全面推进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优 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滇池流域污水 收集体系,加强污水处理厂处理深度;继承和完善滇池流域水污

21、 染防治“六大工程”;实现点源和非点源治理相结合、流域水污染 控制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滇池内源(削减存量)和外源(严控增量) 治理相结合,尽快实现由外源治理为主向滇池内源削减为主的转 变。 防治防治结结合,分合,分类类指指导导。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要求 的差异,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一湖三圈”分区控制。区分不 同类型的污染治理单元,对饮用水源地、主要入湖河道和沟渠、 滇池湖滨湿地、滇池水体以及城镇生活、工业园区、农业非点源 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污染控制对策,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 态恢复的双重效益。 政府主政府主导导,部,部门联动门联动,社会参与,社会参与。 。省、市人民政府要切实

22、加强 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责任。充分发挥昆明市环保、城建、水利、 农业和流域管理等各部门的综合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切实加快滇池水环境治理的步伐。实现滇池水污染治理的有机结 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信息公开等手段,实现流 域水污染防治机制的突破。 三、规划时段 规划基准年为 2010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15 年。 四、指标体系 (一)水质指标 除国家统一考核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表 1 中的 21 项指标(不包括水温、粪大肠菌群、总氮)外,滇池湖 体水质考核指标增加总氮。 (二)营养状态指标 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指标包括:总氮、总磷、叶绿素 a、

23、透明 度、高锰酸盐指数共 5 项。 (三)总量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共 4 项。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 2015 年,滇池湖体水生态系统明显改善,滇池湖体富营 养化得到有效治理,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主要入湖河流水 质明显改善,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水平显著提高,水污染物排放 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风险防范水平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显著 加强。 (二)水质目标 到 2015 年,滇池流域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 到环境功能要求,松华坝水库水质稳定达到类,宝象河水库、柴 河水库、大河水库、自卫村水库、双龙水库及洛武河水库水质稳 定达到类。平水年条件下

24、,滇池重度富营养化水平改善到中度 富营养化水平,力争达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草海湖体水质明显 改善,基本达到类;外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类;湖体消除由大 规模水华爆发引起的水体黑臭现象;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 类。 流域水质目标详见附表 4。 (三)总量目标 滇池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 1.82 万吨,比 2010 年削 减 9.9%;化学需氧量(工业和生活)排放量控制在 1.50 万吨,比 2010 年削减 10.0%。氨氮排放量控制在 0.49 万吨,比 2010 年削 减 9.3%;氨氮(工业和生活)排放量控制在 0.44 万吨,比 2010 年 削减 10.0%。总氮和总磷(工业和生活)

25、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0.52 万吨和 346 吨,比 2010 年削减 10.0%和 9.9%。分控制单元总量 目标见附表 5。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对策及调控措施 一、健康水循环调控的战略框架设计 以超出滇池流域的视野,从资源环境规划优化社会经济发展 的角度出发,在滇池补水区、滇池流域及其下游区域,进行自然 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的适当隔离,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综合考 虑流域外调水、流域外污水资源化利用、流域内节水再生水利用、 滇池湖内水位调控改善水生植物生境等规划,改善流域及区域水 的“自然-社会”二元循环的结构。 (一)人工辅助调度-恢复滇池湖体生态功能的健康自然水 循环 根据滇池水体早期无生态

26、灾害的背景特征,进行水体生境的 恢复,包括水量、水位、湖滨带坡度等因素,基本隔绝陆域人类活 动导致的外源污染,逐步进行内源的存量削减。对于维持湖泊水 循环的基本补给水量达到接近背景无明显污染的水平。 (二)资源化调度-实现流域社会持续发展的健康社会水循 环 根据滇池流域及周边人类社会污染负荷的分布情况、社会经 济发展布局情况、水系分布情况和水体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情况, 建立社会水循环通道,进行供水、排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 的系统规划,在滇池流域实现较高的污水收集处理率(包括集中 及分散处理)、采用深度处理及适度处理技术实现城市污水的再 生化利用及环境功能性利用;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雨水资

27、源化。 循环设计目标是资源化无废物。影响湖泊健康的新建项目要依据 避让原则,设置在可进入社会水循环区域。隔离避让的目的是: 无论今后流域内社会用水量如何增长(导致污水量增加),都不占 用自然水循环系统的生态水量,其尾水都有利用之处,不侵占自 然水循环的通道,不影响自然水循环系统的调控。 流域尺度下健康水循环路径设计示意图见附图 2。 二、健康水循环调控的主要措施 滇池流域经济发展及水污染防治的多个五年规划实施经验 表明,单一治理方法、低强度的治理投入,不足以扭转滇池水环 境水生态恶化的趋势。 “十二五”期间,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优 化配置水资源,有效改善水环境,逐步恢复水生态。具体措施主 要

28、通过整合以下五个流域健康水循环工程系统实施: (一)清水源工程 开展外流域补水工程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有效缓解流域 水资源量严重不足,缺乏清水入湖的问题,同时保证入滇水源达 到类标准。 (二)清水通道工程 开展河道截污工程、城市非点源治理类工程,提升昆明市主 城区主要河道水质,恢复自然河流水系状况,最大限度的保证补 给滇池的外流域补水及水库弃水水质达到类标准,实施对滇池 水体的有效置换,达到同时改善昆明市主城区主要河道和滇池水 体水质的目标。 (三)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 开展再生水利用和输运类工程建设。根据流域内及下游用水 的不同需求,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下,进行新鲜水及再生水 资源的有效配

29、置,实施分质供水,以减少新鲜水的消耗量及滇池 的提水量,以减少高氮高磷水进入滇池,同时保证下游安宁市的 供水以及提高河流水质达标率。 (四)污水处理污染物减排工程 开展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类工程、环湖截污类工程。完善流 域的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有效利用环湖截污工程, 尽快完成配套工程,最大程度地利用其环境效益,有效减少点源 及非点源入湖负荷。 (五)功能水体修复工程 开展湖体生态修复与建设类工程建设,恢复滇池湖体原有生 境。在湖体透明度有效恢复之前,重点采用漂浮植物控制性种养 及资源化利用工程,以缓解滇池内源削减规模不足对生态系统恢 复的干扰。对部分沉积物污染严重区域实施生态清污,恢复

30、湖底 生境。 (六)水循环监控管理工程 开展水质、水量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源在线监控, 安装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入湖河道安装污染通量在线 监测系统。 三、控制单元分类控制策略 按照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原则,将滇池流域 7 个控制单元划 分为优先控制单元和一般控制单元。各控制单元的主要控制策略 见表 1。 表 1 控制单元主要控制策略 控制区控制单元控制类别主要控制策略 草海陆域 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以治理措施治理措施为主。提高污水收集率、污水深度 处理率。 草海控制区 草海湖体 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加强内源治理内源治理。加强底泥的处置能力,加强水 草的收获及资源利用能力,减

31、缓沼泽化趋势。 外海北岸 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以治理措施治理措施为主。提高污水收集率、污水深度 处理率。上游水库区强化非点源治理及生态补 偿力度。力争实现滇池北岸全部污水部分雨水 不入外海。 外海东岸 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相结合。新区雨污分流,污水深度处 理;上游水库区强化非点源治理及生态补偿力 度;环湖截污处理初期雨水;环湖生态圈配水 系统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加强对农业非点源 的控制,较大幅度降低化肥施用量; 外海南岸 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以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为主。新区雨污分 流,污水深度处理;上游水库区强化非点源治 理及生态补偿力度;环

32、湖截污处理初期雨水; 环湖生态圈配水系统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严 格的工业准入制度,限制工业用水量及排放总 量;加强对农业非点源的控制,较大幅度降低 化肥施用量;修复水陆交错带生境。 外海西岸 控制单元 一般控制单元 以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为主。修复水陆交错带生境, 控制人类生产活动。 外海控制区 外海湖体 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加强内源治理内源治理。研究及完善藻类、水葫芦等的 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南岸水生植物的恢复的研 究,为大规模恢复大型水生植物创造条件。 第四章 优先控制单元治污方案 一、草海陆域优先控制单元 (一)问题识别 草海陆域控制单元,位于草海北部,主要涉及昆明市的主城 五华区

33、和西山区,承接了昆明市主城区的大量污染物。单元内共 有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和王家 堆渠 7 条河流汇入草海。该单元现有第一、第三污水处理厂,处 理规模分别为 12 万 m3/d 和 21 万 m3/d,合计 33 万 m3/d。 主要的环境问题: (1)该控制单元是昆明重要的老城区,污水收集和雨污分流 系统有待完善,且实施难度比较大。 (2)由于该控制单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因此现有的污水处 理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当地污水处理需求。 (3)由于截污不彻底和缺少外来清水,导致单元内的部分河 道水质污染严重,甚至出现局部藻类繁殖的现象,例如船房河和 运粮河。 (二)治污目标

34、 到 2015 年: 截污目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 90%。 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地表水河流类标准, 总氮达到污水排放一级 A 标准。 总量目标:化学需氧量控制在 0.60 万吨,削减 8.9%,氨氮控 制在 0.21 万吨,削减 8.1%。 水质目标:积善村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由 117.8mg/L 降低 到 60mg/L 以下,氨氮浓度由 25.4mg/L 降低到 10mg/L 以下,总 磷由 2.11 mg/L 降低到 0.9 mg/L;积下村断面氨氮浓度由 6mg/L 降低到 3mg/L 以下,其它指标改善到类。自卫村水库监测点断 面水质稳定达到类。 (三)治污方案

35、以治理措施为主。提高污水收集率、污水深度处理率。 (1)加强单元内污水收集管网和雨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 集率;建设第九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10 万 m3/d,提高 污水深度处理率,削减点源负荷的排放量。 (2)在主城区建设再生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再生水利用更 多的考虑工业低质用水、冲厕等可进入污水收集系统的项目;兼 顾路面冲洗、绿化、洗车等进入雨水系统项目;以减少季节间再 生水用水量的不平衡。 (3)开展新运粮河(上段)和老运粮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 工程。主要措施为敷设截污管,清淤,生态河道建设等。 (4)在牛栏江补水后,第一、三、九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 扣除再生水利用部分外

36、,外排至流域下游,进行资源化利用。 二、草海湖体优先控制单元 (一)问题识别 草海是昆明市主城西岸单元生活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的 唯一受纳水体。草海西南部有西园遂道,将草海来水和一部分外 海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到下游的普渡河。2010 年,滇池草海处于 重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劣类。 草海富营养化仍比较严重,但由于草海水深较浅,目前水草 覆盖面积较大,藻华现象受到抑制,湖体的表观好于滇池外海。 (二)治污目标 水质目标:到 2015 年,草海湖体水质明显改善,基本达到 类,总氮4.0mg/L。 (三)治污方案 在适当补充清洁水源,削减草海陆域污染负荷入湖排放量的 同时,进行草海内源污染负荷存量削减

37、:主要措施包括利用沉水 植物恢复、漂浮植物控制性种养及资源化利用、湿地系统内的植 被的收割以及底泥疏浚等。 三、外海北岸优先控制单元 (一)问题识别 外海北岸控制单元是昆明市的主城区五华区、盘龙江、官渡 区所在的单元,是外海主要的污染来源,污染源以生活污染源为 主,城市非点源贡献较高。主要河流有采莲河、金家河、正大河、 盘龙江、明通河、金汁河、枧槽河、老宝象河、新宝象河等,其中 盘龙江和宝象河是滇池第一和第二大河。 该单元的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位于盘龙江沿线,处理规模 达到 24.5 万 m3/d。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难以再扩建,第四污水处理 厂常年超负荷运转,处理不完的混合污水溢流盘龙江;盘龙江

38、两 岸上段截污主干管虽已形成,但尚缺少配套支(次)管网;有些路 段或小区虽铺建了分流制管线,但污水管出小区后并未接入污水 主干系统;片内区管网错接乱接的情况相对突出,二环路外至今 未形成真正的分流体制。 外海北岸控制单元和草海陆域控制单元都是昆明市老城区 所在位置,因此具有相似的环境特点。流域内主要的环境问题为: (1)该控制单元是昆明重要的老城区,污水收集和雨污分流 系统有待完善,且实施难度大。 (2)污水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由于人口集中,因此仍需增加 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 (3)由于截污不彻底和缺少外来清水,导致流域内部分河道 水质污染严重,甚至出现局部藻类繁殖的现象。外海北岸各河流 的近年

39、水质状况见附表 3。 (二)治污目标 到 2015 年: 截污目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需达 95%。 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地表水河流类标准, 总氮达到污水排放一级 A 标准。 总量目标:化学需氧量控制在 0.39 万吨,削减 11.6%,氨氮 控制在 0.14 万吨,削减 13.1%。 水质目标:宝丰村、范家村新二桥、严家村桥断面消除劣类, 昆河铁路(王大桥)断面氨氮浓度由 32.67 mg/L 降低到 10 mg/L 以下,其它指标改善到类。松花坝水库监测点断面水质稳定达 到类,宝象河水库监测点断面水质稳定达到类。 (三)治(三)治污污方案方案 以治为主,防控结合。以遏制点源

40、负荷增长为主,重视城市 非点源负荷的控制。 (1)加强单元内污水收集管网和雨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 集率;建设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昆明普照水质净化厂)及空港 区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37.5 万 m3/d,建设集镇污水处 理站及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深度处理率,削减点源负荷的排 放量。 (2)在主城区及空港经济区建设再生水处理站配套管网,再 生水利用更多的考虑工业低质用水、冲厕等可进入污水收集系统 的项目;兼顾路面冲洗、绿化、洗车等进入雨水系统项目;以减少 季节间再生水用水量的不平衡。 (3)开展海河(上段)、小清河、金汁河(上段及下段)、马溺河、 新宝象河、老宝象河、五甲宝象河、六

41、甲宝象河、广普大沟、虾坝 河、姚安河、马料河(上段)等主要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主要措施为敷设截污管,清淤,生态河道建设等。 (4)在牛栏江补水后,将部分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 的尾水外排至流域下游,以减少入滇负荷,提高下游河道的水质 达标率以及增加再生水的回用量。在流域内修建排水泵站及管道, 第一期把外海第二、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尾水 0.73 亿 m3排入 西园隧道,第二期把第二、第五、第七、八和第十污水处理厂尾 水 1.95 亿 m3排入草海并通过西园隧道外排以实现流域外资源 化利用。 四、外海东岸优先控制单元 (一)问题识别 外海东岸控制单元是昆明市呈贡新城所在地,主要河流

42、有马 料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等。区域内的洛龙河水质为 III 类, 是滇池入湖 29 条河流中水质最好的河流。各河流的近年水质状 况见附表 3。 该控制单元内有昆明市的新开发区,是政府机构及大学城的 所在地,也是未来 5 年最大的污染负荷增长点。流域内的污染源 前期以非点源为主,随着呈贡新城的建设,生活污染源及城市非 点源将急剧增加。因此,解决好污染物的增量的是该控制单元主 要的控制任务。 (二)治污目标 到 2015 年: 截污目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 80%以上。 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污水排放一级 A 标准。 总量目标:化学需氧量控制在 0.27 万吨,削减 12.

43、1%,氨氮 控制在 0.048 万吨,削减 11.9%。 水质目标:江尾下闸断面水质由类提升为类;土萝村断 面消除劣类;小古城桥(回龙村)断面由类提升为类。 (三)治污方案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遏制点源负荷增长幅度为主,重视 城市非点源负荷的控制,加强区域内农业非点源治理。 (1)开展呈贡新区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 呈贡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规模 6 万 m3/d;建设 集镇污水处理站及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深度处理率,削减点 源负荷的排放量。 (2)开展呈贡新区再生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再生 水利用更多的考虑工业低质用水、冲厕等可进入污水收集系统的 项目;

44、兼顾路面冲洗、绿化、洗车等进入雨水系统项目;以减少季 节间再生水用水量的不平衡。 (3)开展南冲河等主要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 措施为敷设截污管,清淤,生态河道建设等。 (4)续建环湖干渠(管)截污工程和东岸配套收集系统,通过 区内环湖截污系统(涵管、污水处理厂、雨水处理厂),减少污染 负荷排放量。通过区内环湖生态系统拦截环湖截污系统尾水继续 削减污染负荷,降低污染负荷入湖通量。 (5)加强对农业非点源的控制,较大幅度降低化肥施用量。 (6)加强湖滨带恢复及湿地建设,提高大型水生生物覆盖面 积,改善滇池水生态环境质量。 五、外海南岸重点控制单元 (一)问题识别 南岸控制单元主要位于晋

45、宁县辖区,人口相对集中,目前建 有污水处理厂一座,由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运行负 荷率不高。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将昆阳片区规划 为海口新城的一部分。近期和中期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远期发 展将加大,已有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足县城污水处理的需要。 除晋宁县城以外,流域主要以非点源为主。处区内有大河水 库、柴河水库和双龙水库三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此外,该区 河流有茨巷河、东大河、中河和古城河,但河道的流程均较短,入 湖河道水质普遍好于北岸控制单元的河流。各条河流的近年水质 状况见附表 3。 本控制单元的主要特点是污染负荷产生量较低,是重点保护 区域,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46、农村非点源和防止磷矿尾水入湖。 (二)治污目标 到 2015 年: 截污目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 80%以上。 总量目标:化学需氧量控制在 0.17 万吨,削减 7.66%,氨氮 控制在 0.034 万吨,削减 7.43%。 水质目标:大河水库监测点、柴河水库监测点、双龙水库监 测点、洛武河水库监测点 4 个断面水质稳定达到类;东大河入 湖口断面水质达到类;昆阳码头、牛恋乡断面水质达到类。 (三)治污方案 本控制单元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加强非点源污染防治和生 态修复治理工作。 (1)续建南岸环湖干渠(管)截污工和东岸配套收集系统,通 过区内环湖截污系统(涵管、污水处理厂、雨水处理厂),减少

47、污 染负荷排放量。通过区内环湖生态系统拦截环湖截污系统尾水继 续削减污染负荷,降低污染负荷入湖通量。 (2)建设双龙水库和洛武河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治理工 程。开展茨巷河(柴河主河道)、白鱼河(大河主河道)、东大河及 古城河等主要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措施为敷设截 污管,清淤,生态河道建设等。 (3)加强滇池南部磷化工基地的管理,完善工艺改造和循环 经济,禁止高磷废水进入滇池。 (4)加强对农业非点源的控制,较大幅度降低化肥施用量。 (5)加强湖滨带恢复及湿地建设,提高大型水生生物覆盖面 积,改善滇池水生态环境质量。 六、外海湖体优先控制单元 (一)问题识别 外海面积 298.7k

48、m2,占滇池总面积的 96.5,平均水深 4.4m,最大水深 10.0m,湖容积 15.4 亿 m3。外海是滇池的主体, 是滇池流域规划的重点。 海口河是外海唯一的出海口。外海的湖水经海口流出流域后, 经螳螂川汇入普渡河,再入金沙江。外海入海口河处有海口闸, 对外海水位进行人工调控。 滇池外海底泥污染主要集中在污染较重的入湖河口附近。受 盛行风向的影响,滇池水体混合效果较好,全湖水质分布较为均 匀,南部水质污染要略低于北岸区域。 (二)治污目标 水质目标:到 2015 年,外海水质明显改善,外海湖体水质基 本达到类,总氮2.0mg/L。 (三)治污方案 (1)2015 年将滇池北部污水及部分雨

49、水深度处理外排作为 安宁市工业(工业低质用水部分)、农业、城市杂用及河道环境用 水;利用外海内“清污水置换”效应(原排入滇池的污水处理后外 排,由牛栏江水源的优质水替代)较快降低入滇氮磷通量,改善 滇池水质;利用滇池北岸建成区污水处理尾水及部分雨水外排大 幅削减入滇溶解性铁通量(牛栏江溶解性铁浓度比污水入滇浓度 低 50%以上),减少微囊藻藻华年内的持续时间。同时可使 Fe 满 足饮用水源地标准,提高备用水源的可用性。 (2)外海湖体的内源整治措施主要包括湖内食藻鱼的增殖放 养、机械除藻、水葫芦生物提取以及湖内大型水生植物生态修复 等。 第五章 重点任务 一、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让滇池休养生息 (一)实现人口合理分流,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合理规划布局昆明城镇体系,结合滇中城市群以及新昆明建 设规划,避免昆明市城区“摊大饼”式发展,充分发挥昆明中心城 市的辐射作用,以实现人口合理分流和产业分工转移为目的,依 托安宁、嵩明、宜良、呈贡,以及曲靖、玉溪、楚雄等城市和地区, 科学合理地确定昆明在滇中城市群的定位,突出昆明商贸、金融 和旅游城市的特色,实现昆明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功能的 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打造滇中城市群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