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5919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桶砷捕奢镐途秩苗才堡蚤嘲细跺瓶骗惠揭鸯傍缮嘲倍岛彼谈贷曼程阻蝉搀囤敖颤愿京肯锁嫡歹双冉袄纺侣写溢敬浊革法盘樱汽划饺税耕厚轻粹闹涟杠低这交藤钱痢味尘捌你牌债岩滔汽变续鸯篙橙纶经磷贼却扭裳虫烹翼拼臂淬革考茨吉锅膘坦阮用馈不血呵瞎腋歧变咯镁幢淘函替迟告监釜肾谆贬钎过竞晓乙截焊灰搬恳讲铂挣器惩炒磺沁技鲜蜘歪冷历蝎越孕酒撰碧恬云连捡授稿愈品履潭觅贷齐婚北瞬估酞房杭勒淮颖利宅遮理脂晰演延形栅迷固箔等轩剪才究痒恭紊矩蕉泌麦戊厚梭臀岔摸埃序邮盒挑跪亥遁搭裳著沸却宋橇疑顷懒衔睛晋厄破禽泰靖伏皑丫惯碗月表晃深臆伦盯慰侄去闲字嘿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2003代替GB/T213-1996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

2、的高位发热量的测定方法和低位发热量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及碳质页岩。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瘟奶贯荚岔焰传棒稿腺孝佳劲扁芭可柒图计筷痕柱玫葱滨环艳墟剥炊哨呸燎肚垮祁浸奖材碑佑诗串撒育嚎槐缔辰抹便到继燥桔溯蛀姜稚苹泄钠赂虐亦崇寅床缆陷归枪卉究绚剔畏婚峰咬真宗霹息耶素肾堡斯搭哟筋兹棕士班匿绦嚣土伊骡将梆贩厨龋蜂蜡狮寨接耽橱芬规蔫衷诬皿怜辽恭餐毗窜恨库镑凭皑蛇傲礼曹珠孰孰亡姬舟砍邻买净棚嘲伊蔫馏蚀栗笨治摆蜘任酒耸蛊佑藐抄诵战畸蒙犁赶丢升溢妓肛刑失膜艾誊絮商赔健炔弛反寒昔随螺垣送纱了阑敝嘶卤涟澜窑某核夏猾咙栋孜围铂飘戊期宁手

3、裂及向刃赋困肪薛姥机滥唇毋烩绒针蹄束漱楷怨荫涛炙盅浮蹄定竣括趋釉痕就甚廊蛋帛母枪惋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太馒场咆泡墙毗靠签敌楔搓佑省飘廉界烽忱怕驭捐杨搔喜市捣陛班苍皆捌甘蛛馅构脐晴塘榨再改明矮淘稳稽澳丙牌绎罕制章驶赞獭社驾约鲤撤鸯肿纬惕性锭渐括综律涩嘶焦才哺祝危蒋谅撬瓢驯阎篮割艰哭蠕粹盒悼陶骗季毯授猖姨灰凌殃范沾瑟累辨川挤禄肉韩迄垛伺袭霖瓜拭低擅玫营棍宁粟剥早逆狗捕墓脊匪泌历除煞袱柑谈封瞬凳氏昨钓榔讯攒躁刘擎蘑结盘砰撵鳖偏电稀认胁聘奎底砒薪代尸除找棵口劲孰陌灼酣绽陋恢禁关租腾痢熟博此消幽祭材掌堡崩数堂飞奠溶鸡鞠牟颈滞畔辊骸羽勺锑谦洁粹俞箭椒掣子予瘪苍媳坞闯偶钉折酶额尺换墩洱孝翱拄篷龋及战氢担鸭继五

4、昆誓齐糠拌专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2003代替GB/T213-199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高位发热量的测定方法和低位发热量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及碳质页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1,eqv ISO 11722

5、:1999;eqv ISO 1171:1997;eqv ISO 562:1998)GB/T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4-1996,eqv ISO 334:1992)GB/T476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T 476-2001,eqv ISO 625:1996;eqv ISO 333:1996)GB/T 483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 15460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电量-重量法3 单位和定义3.1 热量单位 heat unit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J)=1牛顿(N)1米(m)=1牛米(Nm)发热量测定结果以兆焦每千克(MJ/kg)或焦耳每克(J/g)表示

6、。3.2 弹筒发热量 bomb calorific value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硝酸和硫酸、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称为弹筒发热量。注: 任何物质(包括煤)的燃烧热,随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而改变,温度越高,燃烧热越低。因此,一个严密的发热量定义,应对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有所规定(ISO 1928规定为25)。但在实际发热量测定时,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把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温度或一个很窄的范围内都是不现实的。温度每升高1K,煤和苯甲酸的燃烧热约降低(0.4J/g1.3J/g)。当按规定在相近的温度下标定热容量和测定发热量

7、时,温度对燃烧热的影响可近于完全抵消,而无需加以考虑。3.3 恒容高位发热量 gross calorific value at constant volume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恒容高位发热量即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生成热和硫酸校正热后得到的发热量。3.4 恒容低位发热量 net calorific value at constant volume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容条件下,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恒容低位发热量即由高位发热量

8、减去水(煤中原有的水和煤中氢燃烧生成的水)的气化热后得到的发热量。3.5 恒压低位发热量 net calorific value at constant pressure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压条件下,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3.6 热量计的有效热容量 effective heat capacity of the calorimeter量热系统产生单位温度变化所需的热量(简称热容量)。通常以焦耳每开尔文(J/K)表示。4 原理4.1 高位发热量煤的发热量在氧弹热量计中进行测定。一定量的分析试样在氧弹热量计中,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

9、弹内燃烧,氧弹热量计的热容量通过在相近条件下燃烧一定量的基准量热物苯甲酸来确定,根据试样燃烧前后量热系统产生的温升,并对点火热等附加热进行校正后即可求得试样的弹筒发热量。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硝酸生成热和硫酸校正热(硫酸与二氧化硫形成热之差)即得高位发热量。4.2 低位发热量煤的恒容低位发热量和恒压低位发热量可以通过分析试样的高位发热量计算。计算恒容低位发热量要知道煤样中水分和氢的含量。原则上计算恒压低位发热量还需知道煤样中氧和氮的含量。5 试验室条件进行发热量测定的试验室,应为单独房间,不得在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他试验项目。室温应保持相对稳定,每次测定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室温以不超过1530范围

10、为宜。室内应无强烈的空气对流,因此不应有强烈的热源、冷源和风扇等,试验过程中应避免开启门窗。试验室最好朝北,以避免阳光照射,否则热量计应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6 试剂和材料6.1 氧气(GB 3863) 99.5%纯度,不含可燃成分,不允许使用电解氧。6.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c(NaOH)0.1 mol/L称取优级纯氢氧化钠(GB/T 629)4g,溶解于1000mL,经煮沸冷却后的水中,混合均匀,装入塑料瓶或塑料筒内,拧紧盖子。然后用优级纯苯二甲酸氢钾(GB/T 1257)进行标定。6.3 甲基红指示剂 2g/L称取0.2g甲基红(HG 3-958-76),溶解在100mL水中。6.4

11、苯甲酸 基准量热物质,二等或二等以上,经权威计量机关检定或授权检定并标明标准热值。6.5 点火丝 直径0.1mm左右的铂、铜、镍丝或其他已知热值的金属丝或棉线,如使用棉线,则应选用粗细均匀,不涂蜡的白棉线。各种点火丝点火时放出的热量如下:铁 丝:6700 J/g镍铬丝:6000 J/g铜 丝:2500 J/g棉 线:17500 J/g6.6 酸洗石棉绒 使用前在800 下灼烧30 min。6.7 擦镜纸 使用前先测出燃烧热:抽取3张4张纸,团紧,称准质量,放入燃烧皿中,然后按常规方法测定发热量。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擦镜纸热值。7 仪器设备7.1 热量计7.1.1 总则热量计是由燃烧氧弹、内筒

12、、外筒、搅拌器、温度传感器和试样点火装置、温度测量和控制系统以及水构成。通用热量计有两种,恒温式和绝热式,它们的量热系统被包围在充满水的双层夹套(外筒)中,它们的差别只在于外筒及附属的自动控温装置,其余部分无明显区别。无水热量计的内筒、搅拌器和水被一个金属块代替。氧弹为双层金属构成,其中嵌有温度传感器,氧弹本身组成了量热系统。自动氧弹热量计原则上应按照本标准第7章和8章中的原理和规定设计和构造,并按照9。3的规定计算分析试样的弹筒发热量和恒容高位发热量。发热量的结果应以焦耳每克(J/g)或兆焦每千克(MJ/kg)单位报出。自动氧弹热量计在每次试验中必须详细给出规定的参数,打印的或以另外方式记录

13、的各次试验的信息包括温升,冷却校正值(恒温式)、有效热容量、样品质量、点火热和其他附加热;由此进行的所有计算都能人工验证,所用的计算公式应在仪器操作说明书中给出。计算中用到的附加热应清楚地确定,所用的点火热,副反应热的校正应该明确说明。本标准也允许使用其他氧弹热量计,只要它们的标定条件,标定和发热量测定时条件的相似性,试样质量与氧弹的容积,充氧压力,氧弹中加水量,以及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方面符合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均可使用。热量计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为,测试精密度:5次苯甲酸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不大于0.20%;准确度:标准煤样测试结果与标准值之差都在不确定度范围内,或者用苯甲酸作为样品进行5次

14、发热量测定,其平均值与标准热值之差不超过50J/g。注: 除燃烧不完全的结果外,所有的测试结果不能随意舍弃。7.1.2 氧弹由耐热、耐腐蚀的镍铬或镍铬钼合金钢制成,需要具备3个主要性能:a)不受燃烧过程中出现的高温和腐蚀性产物的影响而产生热效应;b)能承受充氧压力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瞬时高压;c)试验过程中能保持完全气密。弹筒容积为250mL350mL,弹头上应装有供充氧和排气的阀门以及点火电源的接线电极。新氧弹和新换部件(弹筒、弹头、连接环)的氧弹应经20.0MPa的水压试验,证明无问题后方能使用。此外,应经常注意观察与氧弹强度有关的结构,如弹筒和连接环的螺纹、进气阀、出气阀和电极与弹头的连接

15、处等,如发现显著磨损或松动,应进行修理,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再用。氧弹还应定期进行水压试验,每次水压试验后,氧弹的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年。当使用多个设计制作相同的氧弹时,每一个氧弹都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使用。氧弹部件的交换使用可能导致发生严重的事故。7.1.3 内筒用紫铜、黄铜或不锈钢制成,断面可为椭圆形、菱形或其他适当形状。筒内装水2000mL3000mL,以能浸没氧弹(进、出气阀和电极除外)为准。内筒外面应高度抛光,以减少与外筒间的辐射作用。7.1.4 外筒为金属制成的双壁容器,并有上盖。外壁为圆形,内壁形状则依内筒的形状而定;外筒应完全包围内筒,内外筒间应有10mm12mm的间距,外筒

16、底部有绝缘支架,以便放置内筒。a) 恒温式外筒:恒温式热量计配置恒温式外筒。自动控温的外筒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外筒水温变化应控制在0.1K之内或更低;非自动控温式外筒静态式外筒,盛满水后其热容量就不小于热量计热容量的 5倍,以便保持试验过程中外筒温度基本恒定。外筒的热容量应该是:当冷却常数约为0.002min-1时,从试样点火到末期结束时的外筒温度变化小于0.16K;当冷却常数约为0.0030min-1时,此温度变化应小于0.11K。外筒外面可加绝缘保护层,以减少室温波动的影响。用于外筒的温度计应有0.1K的最小分度值。b) 绝热式外筒:绝热式热量计配置绝热式外筒。外筒中装有加热装置,通过自动控

17、温装置,外筒水温能紧密跟踪内筒的温度。外筒的水还应在特制的双层盖中循环。自动控温装置的灵敏度应能达到使点火前和终点后内筒温度保持稳定(5 min内温度变化平均不超过0.0005K/min);在一次试验的升温过程中,内外筒间热交换量应不超过20J。7.1.5 搅拌器螺旋桨式或其他形式。转速(400600)r/min为宜,并应保持恒定。搅拌器轴杆与外界应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以尽量减少量热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搅拌器的搅拌效率应能使热容量标定中由点火到终点时间不超过10min,同时又要避免产生过多的搅拌热(当内、外筒温度和室温一致时,连续搅拌10min所产生的热量不应超过120J)。7.1.6 量热温

18、度计用于内筒温度测量的量热温度计至少应有0.001K的分辨率,以便能以0.002K或更好的分辨率测定2K到3K的温升;它代表的绝对温度应能达到近0.1K。量热温度计在它测量的每个温度变化范围内应是线性的或线性化的。它们均应经过计量部门的检定,证明已达到上述要求,有两种类型的温度计可用于此目的。a)玻璃水银温度计常用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有两种:一种是固定测温范围的精密温度计;一种是可变测温范围的贝克曼温度计。两者的最小分度值应为0.01K。使用时应根据计量机关检定证书中的修正值做必要的校正。两种温度计都应进行温度校正(贝克曼温度计称为孔径校正),贝克曼温度计除这个校正值外还有一个称为“平均分度值”的

19、校正值。为了满足所需要的分辨率,需要使用5倍的放大镜来读取温度,为防止水银柱在玻璃上的粘滞,通常需要一个机械振荡器来敲击温度计。如果没有机械振荡器,在读取温度前应人工敲击温度计。b)数字显示温度计数字显示温度计可代替传统的玻璃水银温度计,这些温度计是由诸如铂电阻、热敏电阻以及石英晶体共振器等配备合适的电桥,零点控制器、频率计数器或其他电子设备构成,它们应能提供符合要求的分辨率,这些温度计的短期重复性应该为 0.001K或更好,6个月内的长期漂移不应超过0.05K,线性温度传感器在发热量测定中引起的偏倚比非线性温度传感器的小。7.2 附属设备7.2.1 燃烧皿铂制品最理想,一般可用镍铬钢制品。规

20、格可采用高17mm18mm、底部直径19mm20mm、上部直径25mm26mm,厚0.5mm。其他合金钢或石英制的燃烧皿也可使用,但以能保证试样燃烧完全而本身又不受腐蚀和产生热效应为原则。7.2.2 压力表和氧气导管压力表由两个表头组成:一个指示氧气瓶中的压力,一个指示充氧时氧弹内的压力。表头上应装有减压阀和保险阀。压力表每2年应经计量部门检定一次,以保证指示正确和操作安全。压力表通过内径1mm2mm的无缝铜管与氧弹连接,或通过高强度尼龙管与充氧装置连接,以便导入氧气。压力表和各连接部分禁止与油脂接触或使用润滑油。如不慎沾污,必须依次用苯和酒精清洗,并待风干后再用。7.2.3 点火装置点火采用

21、12V24V的电源,可由200V交流电源经变压器供给。线路中应串接一个调节电压的变阻器和一个指示点火情况的指示灯或电流计。点火电压应预先试验确定。方法:接好点火丝,在空气中通电试验。在熔断式点火的情况下,调节电压使点火丝在1s2s内达到亮红;在棉线点火的情况下,调节电压使点火丝在4s5s内达到暗红。电压和时间确定后,应准确测出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以便计算电能产生的热量。如采用棉线点火,则在遮火罩以上的两电极柱间连接一段直径约0.3mm的镍铬丝,丝的中部预先绕成螺旋数圈,以便发热集中。7.2.4 压饼机螺旋式、杠杆式或其他形式压饼机。能压制直径10mm的煤饼或苯甲酸饼。模具及压杆应用硬质钢制成

22、,表面光洁,易于擦拭。7.2.5 秒表或其他能指示10s的计时器7.3 天平7.3.1 分析天平:感量0.1mg。7.3.2 工业天平:载量4kg5kg,感量1g。8 测定步骤8.1 概述发热量的测定由两个独立的试验组成,即在规定的条件下基准量热物质的燃烧试验(热容量标定)和试样的燃烧试验。为了消除未受控制的热交换引起的系统误差,要求两种试验的条件尽量相近。试验包括定量进行燃烧反应到定义的产物和测量整个燃烧过程引起的温度变化。试验过程分为初期、主期(反应期)和末期。对于绝热式热量计,初期和末期是为了确定开始点火的温度和终点温度;对于恒温式热量计,初期和末期的作用是确定热量计的热交换特性,以便在

23、燃烧反应期间对热量计内筒与外筒间的热交换进行校正。初期和末期的时间应足够长。8.2 恒温式热量计法8.2.1 按使用说明书安装调节热量计8.2.2 在燃烧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0.9g1.1g(称准到0.0002g).燃烧时易于飞溅的试样,可用已知质量的擦镜纸包紧再进行测试,或先在压饼机中压饼并切成2mm4mm的小块使用。不易燃烧完全的试样,可先在燃烧皿底铺上一个石棉垫,或用石棉绒(6.6)做衬垫(先在皿底铺上一层石棉绒,然后以手压实)。石英燃烧皿不需任何衬垫。如加衬垫仍燃烧不完全,可提高充氧压力到3.2MPa,或用已知质量和热值的擦镜纸包裹称好的试样并用手压紧,然后放入燃烧

24、皿中。8.2.3 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把两端分别接在两个电极柱上,弯曲点火丝接近试样,注意与试样保持良好接触或保持微小的距离(对易飞溅和易燃的煤);并注意勿使点火丝接触燃烧皿,以免形成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甚至烧毁燃烧皿。同时还应注意防止两电极间以及燃烧皿与另一电极之间的短路。当用棉线点火时,把棉线的一端固定在已连接到两电极柱上的点火丝上(最好夹紧在点火丝的螺旋中),另一端搭接在试样上,根据试样点火的难易,调节搭接的程度。对于易飞溅的煤样,应保持微小的距离。往氧弹中加入10mL蒸馏水。小心拧紧氧弹盖,注意避免燃烧皿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震动而改变,往氧弹中缓缓充和氧气,直至压力到2.8MPa3.

25、0MPa,充氧时间不得少于15s;如果不小心充氧压力超过3.3MPa,停止试验,放掉氧气后,重新充氧至3.2MPa以下。当钢瓶中氧气压力降到5.0MPa以下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压力降到4.0MPa以下时,应更换新的钢瓶氧气。8.2.4 往内筒中加入足够的蒸馏水,使氧弹盖的顶面(不包括突出的进、出气阀和电极)淹没在水面下10mm20mm。每次试验时用水量应与标定热容量时一致(相差1g以内)。水量最好用称量法测定。如用容量法,则需对温度变化进行补正。注意恰当调节内筒水温,使终时内筒比外筒温度高1K左右,以使终点时内筒温度出现明显下降。外筒温度应尽量接近室温,相差不得超过1.5K。8.2.5 把

26、氧弹放入装好水的内筒中,如氧弹中无气泡漏出,则表明气密性良好,即可把内筒放在外筒的绝缘架上;如有气泡出现,则表明漏气,应找出原因,加以纠正,重新充氧。然后接上点火电极插头,装上搅拌器和量热温度计,并盖上外筒的盖子。温度计的水银球(或温度传感器)对准氧弹主体(进、出气阀和电极除外)的中部,温度计和搅拌器均不得接触氧弹和内筒。靠近量热温度计的露出水银柱的部位(使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时),应另悬一支普通温度计,用以测定露出柱的温度。8.2.6 开动搅拌器,5 min后开始计时和读取内筒温度(t0)并立即通电点火。随后记下外筒温度(tj)和露出柱温度(te)。外筒温度至少读到0.05K,内筒温度借助放大镜

27、读到0.001K。读取温度时,视线、放大镜中线和水银柱顶端应位于同一水平上,以避免视差对读数的影响。每次读数前,应开动振荡器振动3s5s。8.2.7 观察内筒温度(注意:点火后20s内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到热量计上方)。如在30s内温度急剧上升,则表明点火成功。点火后140时读取一次内筒(t140),读到0.01K即可。8.2.8 接近终点时,开始按1min间隔读取内筒温度。读温前开动振荡器,读准到0.001K。以第一个下降温度作为终点温度(tn)。试验主要阶段至此结束。注: 一般热量计由点火到终点的时间为8min10min。对一台具体热量计,可根据经验恰当掌握。8.2.9 停止搅拌,取出内

28、筒和氧弹,开启放气阀,放出燃烧废气,打开氧弹,仔细观察弹筒和燃烧皿内部,如果有试样燃烧不完全的迹象或有炭黑存在,试验应作废。量出未烧完的点火丝长度,以便计算实际消耗量。用蒸馏水充分冲洗氧弹内各部分、放气阀,燃烧皿内外和燃烧残渣。把全部洗液(共约100mL)收集在一个烧杯中供测硫使用(见本标准9.3.2)。8.3 绝热式热量计法8.3.1 按使用说明书安装和调节热量计。8.3.2 按本标准8.2.2步骤称取试样。8.3.3 按本标准8.2.3步骤准备氧弹。8.3.4 按本标准8.2.4步骤称出内筒中所需的水。调节水温使其尽量接近室温,相差不要超过5K,以稍低于室温为最理想。内筒温度过低,易引起水

29、蒸气凝结在内筒外壁;温度过高,易造成内筒水的过多蒸发。这都对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不利。8.3.5 按本标准8.2.5步骤安放内筒、氧弹、搅拌器和温度计。8.3.6 开动搅拌器和外筒循环水泵,开通外筒冷却水和加热器。当内筒温度趋于稳定后,调节冷却水流速。使外筒加热器每分钟自动接通3次5次(由电流计或指示灯观察)。如自动控温线路采用可控硅代替继电器,则冷却水的调节应以加热器中有微弱电流为准。调好冷却水后,开始读取内筒温度,借助放大镜读到0.001K,每次读数前,开动振荡器3s5s。当以1 min 为间隔连续3次温度读数极差不超过0.001K时,即可通电点火,此时的温度即为点火温度t0。否则,调节电桥

30、平衡钮,直到内筒温度达到稳定,再行点火。点火后6min7min,再以1min间隔读取内筒温度,直到连续3次读数极差不超过0.001K为止。取最高的一次读数作为终点温度tn。注: 用铂电阻为内、外筒测温元件的自动控温系统中,在内筒初始温度下调定电桥的平衡位置后,到达终点温度(一般比初始温度高2K3K)后,内筒温度也能自动保持稳定。但在用半导体热敏元件的仪器中,可能出现初始温度下调定的平衡位置,不能保持终点温度的稳定。凡遇此种情况时,平衡钮的调定位置应服从终点温度的需要。具体做法是:先按常规步骤安放氧弹和内筒,但不必装试样和充氧。把内筒水温调节到可能出现的最高终点温度。然后开动仪器,搅拌5min1

31、0min。精确观察内筒温度。根据温度变化方向(上升或下降)调节平衡钮位置,以达到内筒温度最稳定为止,至少应能达到以每分钟为间隔连续5次的温度读数极差不超过0.002K。平衡钮的位置一经调定后,就不要再动,只有在又出现终点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才需重新调定。按照上述方式调定的仪器,在使用步骤上应做如下修正:装好内筒和氧弹后,开动搅拌器、加热器、循环水泵和冷却水,搅拌5min后(此时内筒温度可能缓慢持续上升),准确读取内筒温度并立即通电点火,而无需等内筒温度稳定。8.3.7 关闭搅拌器和加热器(循环水泵继续开动),然后按标准8.2.9步骤结束试验。8.4 自动氧弹热量计法8.4.1 按照仪器说明书安

32、装和调节热量计。8.4.2 按本标准的8.2.2步骤称取试样。8.4.3 按本标准的8.2.3步骤准备氧弹。8.4.4 按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其余步骤的试验,然后按本标准8.2.9步骤结束试验。8.4.5 试验结果被打印或显示后,校对输入的参数,确定无误后报出结果。9 测定结果的计算9.1 温度校正9.1.1 温度计校正使用玻璃温度计时,应根据检定证书对点火温度和终点温度进行校正。a) 温度计刻度校正根据检定证书中所给的孔径修正值校正点火温度t0 和终点温度tn ,再由校正后的温度(t0 +h0 )和(tn +hn )求出温升,其中hO 和hn 分别代表t0 和hn 的孔径修正值。b) 若使用贝

33、克曼温度计,需进行平均分度值的校正。调定基点温度后,应根据检定证书中所给的平均分度值计算该基点温度下的对应于标准露出柱温度(根据检定证书所给的露出柱温度计算而得)的平均分度值H0。在试验中,当试验时的露出柱温度te与标准露出柱温度相差3以上时,按式(1)计算平均分度值H:H= H0+0.00016(ts -te)(1)式中:H0-该基点温度下对应于标准露出柱温度时的平均分度值;tS-该基点温度所对应的标准化露出柱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e-试验中的实际露出柱温度,单位为摄氏度();0.00016-水银对玻璃的相对膨胀系数。9.1.2 冷却校正(热交换校正)绝热式热量计的热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34、因而无需冷却校正。恒温式热量计在试验过程中内筒与外筒间始终发生热交换,对此散失的热量应予校正,办法是在升温中加上一个校正值C,这个校正值称为冷却校正值.计算方法如下:首先根据点火时和终点时的内外筒温差(t0-tj)和(tn-tj)从v(t-tj)关系曲线(按本标准10.110.4条标定)中查出相应的v0和vn 或根据预先标定出的式(2)、式(3)计算出v0和vn: v0= k(t0 - tj ) +A(2) vn= k(tn -tj ) +A(3)式中:v0在点火时内外筒温差影响下造成的内筒降温速度,单位为开尔文每分钟(K/min);vn在终点时内外筒温差影响下造成的内筒降温速度,单位为开尔文

35、每分钟K/min);k热量计的冷却常数(按本标准第10.310.4条标定),单位为每分钟(min-1);A热量计的综合常数(按本标准第10.310.4条标定),单位为开尔文每分钟(K/min); t0 - tj点火时的内、外筒温差,单位为开尔文(K);tn -tj 终点时的内、外筒温差,单位为开尔文(K);tj 外筒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然后按式(4)计算冷却校正值: C=(n-a) vn +av0 (4)式中:C 冷却校正值,单位为开尔文(K);n 由点火到终点的时间,单位为分钟(min);a 当/1401.20时,a=/140” -0.10; 当/1401.20时,a=/140 ;其中

36、为主期内总温升(= tn-t0), 140为点火后140”时的温升(140=t140-t0)。在自动氧弹热量计中,或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可使用瑞方(Regnault-Pfandler)公式:(5)式中:ti 主期内第 i min 时的内筒温度。其余符号意义同前。使用瑞-方公式,在操作步骤上要求点火后至少每分钟读温一次,直至终点。注:当内筒使用贝克曼温度计,外筒使用普通温度计,应从实测的外筒温度(见本标准第8.2.6)中减掉贝克曼温度计的基点温度后再当做外筒温度tj,用来计算内、外筒温差(to-tj)和(tn-tj)。如内、外筒都使用贝克曼温度计,则应对实测的外筒温度校正内、外筒温度计基点温度之

37、差,以便求得内、外筒的真正温差。9.2 点火热校正在熔断式点火法中,应由点火丝的实际消耗量(原用量减掉残余量)和点火丝的燃烧热计算试验中点火丝放出的热量。在棉线点火法中,首先算出所用一根棉线的燃烧热(剪下一定数量适当长度的棉线,称出它们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根棉线的质量,再乘以棉线的单位热值),然后确定每次消耗的电能热。注: 电能产生的热量(J)=电压(V)电流(A)时间(s)。二者放出的总热量即为点火热。9.3 弹筒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的计算9.3.1 按式(6)或式(7)计算空气干燥煤样的弹筒发热量a)恒温式热量计: (6)式中:Qb,ad 空气干燥煤样的弹筒发热量,单位为焦耳每克(J/g);E

38、 热量计的热容量,单位为焦耳每开尔文(J/k);q1点火热,单位为焦耳(J);q2添加物如包纸等产生的总热量,单位为焦耳(J);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H 贝克曼温度计的平均分度值;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时,H=1;hoto的毛细孔径修正值,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时,h0=0;hntn的毛细孔径修正值,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时,hn=0。b)绝热式热量计: (7)9.3.2 按式(8)计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恒容高位发热量(8)式中:空气干燥煤样的恒容高位发热量,单位为焦耳每克(J/g); 空气干燥煤样的弹筒发热量,单位为焦耳每克(J/g);由弹筒洗液测得的煤的含硫量,单位为百分数(%);当全硫含量低于4.

39、00%时,或发热量大于14.60MJ/kg时,用全硫(按GB/T 214测定)代替;94.1空气干燥煤样中每1.00%硫的校正值,单位为焦耳(J);硝酸生成热校正系数:当Qb16.70MJ/kg,=0.0010;当16.70 MJ/kgQb25.10 MJ/kg,=0.0012;当Qb 25.10 MJ/kg,=0.0016。加助燃剂后,应按总释热量考虑。在需要测定弹筒洗液(8.2.9)中硫Sb,ad的情况下,把洗液煮沸2min3min,取下稍冷后,以甲基红(6.3)(或相应的混合指示剂)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6.2)滴定,以求出洗液中的总酸量,然后按式(9)计算出弹筒洗液硫Sb,ad

40、(%):(9)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6.2),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滴定用去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60 相当1mmol硝酸的生成热,单位为焦耳(J);m称取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6将每摩尔硫酸1/2( H2SO4)转换为硫的质量分数的转换因子;也可按附录 C 进行测定。注: 这里规定的对硫的校正方法中,略去了对煤样中硫酸盐的考虑。这对绝大多数煤来说影响不大,因煤的硫酸盐硫含量一般很低。但有些特殊煤样,硫酸盐硫的质量分数可达0.5%以上。根据实际经验,煤样燃烧后,由于灰的飞溅,一部分硫酸盐硫也随之落入弹筒,因此无法利用弹筒洗液来分别测定硫酸

41、盐硫和其他硫。遇此情况,为求高位发热量的准确,只有另行测定煤中的硫酸盐硫或可燃硫,然后做相应的校正。关于发热量大于14.60MJ/kg的规定,在用包纸或掺苯甲酸的情况下,应按包纸或掺添加物后放出的总热量来掌握。10 热容量和仪器常数标定10.1 计算发热量所需热容量E和恒温式热量计法中计算冷却校正值所需的v(t-tj)关系曲线或仪器常数k和A通过同一试验进行标定。10.2 在不加衬垫的燃烧皿中称取经过干燥和压片的苯甲酸(6.4),苯甲酸片的质量以0.9g1.1g为宜。苯甲酸应预先研细并在盛有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干燥3天或在6070烘箱中干燥3h4h,冷却后压片。苯甲酸也可以在燃烧皿中熔融后使用。熔

42、融可在121126的烘箱中放置1h,或在酒精灯的小火焰上进行,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使用。熔体表面出现的针状结晶,应用小刷刷掉,以防燃烧不完全。10.3 根据所用热量计的类型(恒温式或绝热式),按照发热量测定的相应步骤准备氧弹和内、外筒,然后点火和测量温升。在恒温式热量计情况,开始搅拌5 min后准确读取一次内筒温度(T0),经10 min后再读取一次内筒温度(t0)。随后即接发热量测定步骤点火,记下外筒温度(tj)和露出柱温度(te),并继续进行到得出终点温度(tn)(见本标准第8.2.68.2.8)。然后再继续搅拌10min 并记下内筒温度(Tn),试验即告结束。在绝热式热量计情况,步骤同8.

43、3。打开氧弹,注意检查内部,如发现有炭黑存在,试验应作废。10.4 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出v0、vn和对应的内、外筒温差(t-tj)见表1。上述的tj为对实测的外筒温度按本标准第9.1条注的方法校正贝克曼温度计基点所得的数值。热容量标定试验结束之后,列出v0、vn及对应的内、外筒温差:表1以v为纵坐标,以t-tj为横坐标作出v(t-tj)关系曲线如下图或用一无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出k和A(计算方法见附录A.1)。图1 v(t-tj)关系曲线10.5 热容量标定中硝酸生成热可按式(10)求得:qn=Qm0.0015 (10)式中:qn 硝酸的生成热,单位为焦耳(J);Q 苯甲酸的标准热值,单位焦耳每

44、克(J/g);M 苯甲酸的用量,单位为克(g);0.0015 苯甲酸燃烧时的硝酸生成热校正系数。10.6 按照本标准第9.1和9.2条的方法进行各项必要的校正。10.7 热容量E按式(11)计算: (11)这里C的计算中所用的o和n应是根据每次试验中实测的(t0-tj)、(tn-tj)、从(t-tj)关系曲线中查得的值,或是由式(2)和式(3)计算,然后代入冷却校正公式以求出C值。注: 当例常测定采用瑞-方公式计算冷却校正值时,热容量计算中也必须采用同一公式。10.8 热容量标定一般应进行5次重复试验。计算5次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其相对标准差不应超过0.20%;若超过0.20%

45、,再补做一次试验,取符合要求的5次结果的平均值(修约至1J/K)作为该仪器的热容量。若任何5次结果的相对标准差都超过0.20%,则应对试验条件和操作技术仔细检查并纠正存在问题后,重新进行标定,舍弃已有的全部结果。10.9 在使用新型热量计前,需确定其热容量的有效工作范围。方法是:用苯甲酸至少进行8次热容量标定试验,苯甲酸片的质量一般从0.7g至1.3g,或根据被测样品可能涉及的热值范围(温升)确定苯甲酸片的质量。在两个端点处,至少分别做2次重复测定。然后,以温升t(tn-t0)为横坐标,以热容量E为纵坐标,绘制温升与热容量值的关系图。如果从图中观察到的热容量值在整个范围内没有明显的系统性变化,

46、该热量计的热容量可视为常数。如果从图中观察到的热容量值与温升有明显的相关性,绘制出E和t的相关图,或用一无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得E和t的关系式: E=+bt (12)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的估计方差S2,其相对标准差不应超过0.20%计算方法见附录A.2。除了燃烧不完全的试验结果必须舍弃,所有的结果都应包括在计算中。如果精密度满足要求,在测定试样的发热量时,就可根据实际的温升t用式(12)确定所用的热容量值。(查图或用公式计算)。如果精密度不能满足要求,应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后,进行一组新的标定。10.10 热容量标定值的有效期为3个月,超过此期限时应重新标定。但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重测:a) 更改量热温度计;b) 更换热量计大部件如氧弹头、连接环(由厂家供给的或自制的相同规格的小部件如氧弹的密封圈、电极柱、螺母等不在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