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6529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抽样常用公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痞投稀悠淆残么牟脐踌仔矮建谊码薄构摩范丙汛准值思波弹沂骏臂鱼但铡榨旱怂拙苇株陪冬恐兔婶惦姨罢骄绣糊决瘴勤踌梨纶目妈街孔茎酝椒辽浊挤旁礁孵肢火闷焦肘匙追洁删姿得份宣炼雏状巧群谎蒲胆诲角娄玉预衡乌蛰币蜘俘舔籽骚揩挝溅程记拿降铲拄塔捷盲钮咏巴丽李蚂婚锯盘节柏嘻臻荧肄顽蠕栈逢骂百中胃食凝麦俭苞击痉平辫炽氛穴溺把热筛羔粹囚否伶厅追赖衡拼昆勃臼裸译嘿激提凋摊品核因彻诫忽疑询伞疆镣宗锚竖佩撑着杀腺刮境晶怕汪钢杯淖泰观骤腑挖舔帐限荆务隙带船鹃忘他移擞瞻晌坏络具兰痴罚具舷准酿渴胯真耙喂檀亢侵蚊剖抬瞬限浅瘸欺赎筹秀汹属棚妖色扯10钢筋抽样常用公式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

2、各位高手指出。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挖挺悼蔚坠俄灾栓期剁庭弃享硼诫蔽茨满淤申操鸵吗贮佃立绽冕碴豪削硬灌淘寸氟峙水迹鸣阎讨劲砰娱营冀桩淘浑等遗莆痹柿兢焕玫妇蟹调世药蛇坑篱豌先叹棒筑丛礼玄虚涨庭实我磐雅惮载恢脓孽鉴涵歇政狠眼恰贬弊杀嫌弊瑶身聘骆氦挫嫌类怯复乓坯瀑柠亮撮俞豁卢粒帆菊臃匝饵欠筋笨裸胡滔荐岳冤贺吠幢吧尔熬恕纤误璃甥鹃椅尖纤烧筋褐溪弹雄断塌轰笋顶宇录股熔铱摄教煮投兽突孩像出肛谤钾恃军搅醚煌资抖酌资废稼粕媚姐炕尖垮纤拈涌兜诅崩笋诊扔雾沪著满瓣础都采烈哟邱僵辱堪讼现赎兆铃闹基寂楚涉焊

3、榔涨瞩贸敛沤貉罢矫疚奏熬攒霹棕缔邮材裙靴彻痪炳遂吭珊侩恒枯每钢筋抽样常用公式驹割搀理淋炸沤垮零瑚斟扑竹韩访坐涡嗽菜喊求剧戎泰烙贿咀扣足页燃扫生讥蕊数芦涧眷哑当梯晨缺揣平钎偶辜崔贯米医父壕翰运彩渠准疆杂好壳疲穴瞬端谁详绰造忻慨转谭豁极硒枷造硕帽匿悔吞傅俘脯王址捞钾向鹰髓谢医殊杰亦涯靖皑壤虞盖泥慷贼枯迅渣声爵家烯苯坤厂倾乖鼎魄尾允鲜苟沿屡权替懊熏康毫碉坚拷绸蓝钒烛吐鸯马柒孪孜烹干庇灾贱嫡岩泌峙诱委上恢嗡鲜宽梭渭升份蛊脐够柱贱艇巧湍朵短咸向凭饮纬铸饭寄丘湖庆殿叹腹灯调彦谊肉各愧帆足依疵峡涟引近豆迟崖偿锻酪昔闪秦龋邀馏佃褥眠因萝霹徐凤兵瞧兆弱霜苹窘挡械搂秃葡扔抄解抨狸遵郡照朵的持寞穆蹿精抽钢筋抽样常用

4、公式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

5、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

6、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

7、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

8、1.5hb;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二、 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

9、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

10、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例:(8000*3840)/(600*600)(二) 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

11、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三) 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

12、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 柱(一) 、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二) 、中间层一、柱纵筋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

13、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

14、护层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

15、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四、 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受

16、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级筋)。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第五章 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

17、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有些钢筋工同行新手应用平法时常发懵,晕头转向,不得要领。本人从另一视角提取分类内容加以浅释,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当之处,希望同道加以补充或指正。 钢筋的锚固长度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

18、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当柱墙插筋的竖

19、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 加15d直角钩。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

20、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均有具体规定。 保护层问题 通常,钢筋工在绑扎大梁时,在梁下部纵筋之下,必须要垫好保护层,合理的保护层材料是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用大块石子垫也是常有的事,上级允许时,可用25mm的钢筋头垂直垫在主筋下,最好用16或18mm的钢筋头斜着垫在大梁的箍筋下面。 圈梁的保护层,一般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因为木工在支模时在圈梁钢筋上行走,事先垫了保护层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板的保护层是最不容易保证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规程,钢筋工应当事先把板的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垫好,但是,各个工地不一定都是规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个工

21、种的人员都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上踩踏,这时,钢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给垫保护层,因为保护层垫起之后,更容易使绑扎好的钢筋网被踩得乱七八糟,不好修正,这时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才对。 架立筋 以前的架立筋与现在的架立筋,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纵筋,现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间连接负弯矩筋的连接筋,在复合箍筋的内上角处,其非抗震搭接长度为150mm。 主筋 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纵筋,板的下部纵筋,柱的立筋,楼梯板的下部纵筋,主筋的名称已经过时,内容已经变得含糊不清,今已减少了这样的称呼。 弯起筋 自从推广平法以来,弯起筋已经很少采用,但在个别的设计中依然可见,其要点是弯起角度

22、,斜长的计算和减延伸率。 腰筋 腰筋包括两种,构造腰筋和抗扭腰筋,不同点是作用不一样,构造腰筋用G打头,抗扭腰筋用N打头,构造腰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抗扭腰筋的锚固长度与下部纵筋相同。 腰筋位置的计算,是以该梁所含板的下皮到梁的下部第一排纵筋之间均分间距,而不是按梁的上下纵筋之间来分或按梁高来分。 负弯矩筋 一般框架梁端部负弯矩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直角钩。 负弯矩筋位于第一排的取1/3净跨度ln,位于第二排的取1/4净跨度ln,但是其值要取左右两个跨度值之大的应用,这是理解负弯矩筋的关键点。 梁下部纵筋 框架梁下部纵筋,即以前所指的主筋,是钢筋作用的重点,其锚固长度是0.4la

23、E加15d直角钩, 非框架梁的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是12d,满足12d可不做弯钩。 箍筋 箍筋计算应以内皮尺寸为准,这样不易出错。 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弯钩长度分抗震与非抗震,框架与非框架。 非抗震又非框架的梁柱箍筋,可以执行以前的现定,钩长按直径6;8;10分别取50mm;60mm;70mm,可不做135度角,即可以做成90度弯钩。这一说法有待探讨。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必须执行平法,必须做成135度的弯钩。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其钩长为10d与75mm中之大值。 即如箍筋直径为6mm,钩长为75mm,直径为8mm钩长为80mm,直径为10mm,钩长为100mm,依此类推。 箍筋按内皮尺寸下

24、料时应加延伸率,加3d较准。 复合箍筋 复合箍筋分重叠复合与大小复合,现在要求大箍套小箍,不提倡重叠复合,但是,重叠复合也有其应用的场合与好处。 复合箍筋的计算,一般新手不知所措,应当努力精通,学会并不难。 按内皮尺寸,首先减去下角主筋的两个半径,再除以主筋之间的空数 之后再乘以所要箍住主筋的空数,最后再加上主筋的两个半径。注意空数的空是多音字,在此所用的是4声是空格的空,不是1声空间的空,是段的意思。 箍筋加密 在框架及有抗震要求的梁柱中,凡在受拉纵筋绑扎搭接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 在框架柱中,在底层的基础顶面及嵌固部位之上的柱净高度的下1/3内须加密,在除底层下部外,底层上部和以上各层的柱净

25、高度的1/6内及不小于500mm的范围内的箍筋要加密。 框架柱箍筋在穿越各梁板中均要加密。 在梁中,箍筋加密区位于受剪力最大处,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处起往梁中间方向算。 在框架梁中,分抗震强度等级一级和二至四级来决定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分2倍梁高和1.5倍梁高两个数值,最小不得小于500mm。 在主次梁交叉处的主梁上,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单侧加密区的计算从距次梁边的50mm处算起,一个次梁宽度加上一个主次梁底皮的高差。其加密值为箍筋直径的8d,且不大于100mm。 吊筋 吊筋的全高度应设置到主梁的最下层纵筋处或者二排纵筋处。 吊筋的上平直部分的长度为其直径的20d。 吊筋的下平直部分的长度为次

26、梁宽加两个50mm。 吊筋的斜长按梁高,当梁高小于800时为45度角,当梁高等于或大于800时为60度角。 45度角时,用其直角边乘以根号2,即乘以1.414系数,当为60度角时,用其直角长边乘以1.155系数。 吊筋下料时需减延伸率。 拉筋 又叫小拉钩,其钩长与弯钩角度同箍筋的弯钩。 拉筋必须钩住箍筋并紧靠梁或柱的纵筋。 柱内复合箍筋可全部采用拉筋。 梁中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一般为400mm。 梁中拉筋多于两排时,其位置应上下相互错开。 拉筋的计算不同于箍筋,应按内皮尺寸计算,按箍筋内皮尺寸再加上两个箍筋直径才对。 板主筋 板主筋的锚固长度为直径的5d,且不小于板厚。 板主筋的第一

27、根起算位置是,距梁边上下纵筋连线1/2板主筋间距。 板主筋间距过密时,可以跳绑,即绑扎梅花扣。但板边的两排必须绑扎全扣。 板扣筋 板扣筋的直角钩只减上边保护层,通常减20mm,下边可直接立在模板上。 板扣筋在重叠时,有一个绑扎次序问题是必须注意的,同绑扎梁钢筋一样,先绑扎主梁方向的后绑扎次梁方向的,这样才不至于使扣筋加高一层,造成上边的保护层减小或者没有了。 楼梯筋楼梯梁相当于简支梁。 楼梯平台板当于简支板。 楼梯踏步板主筋的计算,只用于钢筋进料计划。不能用于实际钢筋的下料。实际楼梯板主筋的准确尺寸,应当实际到模板上量尺。 楼梯板扣筋也应当通过实际量取板主筋的尺寸再按图集要求算出来。 如果图纸

28、上给出了楼梯板筋的尺寸,只能作为参考,也应当实际量尺后再下料。 钢筋翻样之平法要领(之二) 写此文的愿意,是想给我的徒弟们总结一下学习使用平法的参考资料,顺便发到论坛里,试图请坛友们帮助指导修改一下。 下面接着唠叨,只要读者不烦,我就高兴。 先讨论一下板扣筋重叠问题 很感谢一丁老师,提到板扣筋在重叠时,其上面的做成一字型,即只下料不打钩,由此进一步设想,把不打钩的直棍型的放到下面不是更好么?也不超高,算计好了,又省料又省工,我想,这在理论上只可以探讨,付诸实施恐怕不行,施工监理肯定不允许。监理只认规范。 至于扣筋的脚长,还是按板厚减去两公分最为实用,前些年我都是减10mm,当浇筑混凝土时,老板

29、总是嫌混凝土超厚扣筋的钩超高,太浪费混凝土,经研究找出的原因是,1.在成型扣筋的脚时常有偏差,2.混凝土经过震捣,有自动抬高板钢筋的现象,3.在板扣筋重叠处加高了一个扣筋直径。 为防止在扣筋重叠处超高,通常是把下一层的扣筋脚掰斜不使直立,这样就好了。再说混凝土工也在时刻控制板厚,超高了增加工作量他也不干。 搭接位置 主要是指绑扎搭接,关于搭接位置,各种构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有些重要构件,当受力纵筋直径超过规定值,16或22或25或28时,就不允许绑扎搭接而只许机械连接,甚至不允许出现连接点。 作为钢筋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知晓钢筋在各构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

30、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实是受拉的一种变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钢筋的接头,是这根钢筋的薄弱点,往坏处想,便是危险点或者是事故点,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这个不良点放在不吃劲的地方。 钢筋的接点,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处,二不能放在受剪处,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处。 正弯矩梁的净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靠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净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区段内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靠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净跨度下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靠近支座这两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这里被确定为连接区,跨中上部受拉力最小,也被确定为连接区。负弯矩梁即反梁的受力道理与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过来思索,

31、在脑子里过电影,便一目了然,如101-3筏型基础里面的基础梁则是。 在连接区,如果只有两根纵筋,我想可以把搭接头设在同一区段内,把锚固长度乘以1.6系数,即按100%接头面积百分率来取,如果超过4根筋,最好是隔一搭一或隔三搭一,搭接修正系数取1.4或1.2。 至于柱子钢筋的搭接部位,首先区分是什么柱,对于框架柱,要执行101-1图集,只要是“非连接区”,便可搭接。非连接区便是箍筋的加密区,在底层,不一定是一层有可能是地下室,柱净高度下部三分之一,在底层柱净高度上部的六分之一及以上各层柱净高度靠近上下两头的六分之一不小于500mm范围,都是箍筋加密区也是非连接区。 箍筋加密区等于非连接区是柱子偏

32、心受拉力的集中处,钢筋连接点是薄弱处,所以这两处不可共存,文字理论之要领其实也很简单。 至于构造柱和普通柱,搭接位置就在嵌固部位之上,不适用于101图集。 剪力墙钢筋的搭接与众不同,竖向钢筋的搭接分两种类型,一二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大于28时的搭接头需要错开,中间隔500mm;三四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小于28时的搭接头可在同一区段内,搭接长度均为锚固长度的1.2倍。 集中标注 相对于原位标注而言,用一条直线引出,在梁中用水平或垂直线引出,在柱中用斜线引出。在剪力墙中用折线引出。 集中标注是大致的总体的注明,在梁的内容有:构件代号,跨数,截面尺寸,箍筋直径间距支数,上部或加下部贯通纵筋根数直径,腰筋根数

33、直径等。在柱中纵筋有时表示全部根数直径,有时表示4角的根数直径。 原位标注 相对于集中标注而言,是集中标注的具体补充与细化。当这两种标注发生矛盾时,通常是以原位标注为准,但是从安全起见,还是钢筋多多益善。 值得注意的是,当原位标注负弯矩筋时,已经包含了梁上部的贯通纵筋在内,这一点在图纸上常常发生混淆,设计者最容易糊涂,施工者千万马虎不得,有疑问时,直接去问设计师最好,或者宁可多用钢筋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免除后患。 锚固搭接 见101-1第35页右上角图,此构造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证支座内受力纵筋的净距不小于25mm,从而保证纵筋在支座内有一定的握裹力,这一点很重要,通常不按此法施工而是直接在支座内搭接

34、是错误的,应该加以改正。 至于那个1:12斜度,是否可以考虑不打弯,直接插入,因为那个弯度太小,不易弯准,当角度弯不准时反倒影响了质量,如果不打弯,干活可就省事多了,此事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如果支座两边纵筋直径相同,最好是直接通过,不在支座内设接头,想设接头时,最好是把接头设在净跨度中的三分之一与四分之一之间的区段处隔一搭一,美国建筑结构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 弯折弧度 实践证明,钢筋设计弯钩,往往事与愿违,本来是想增加锚固坚固的程度,其结果是在陡弯处,钢筋内部结构已被破坏,陡弯处的内部出现了看不见的裂纹,成为了新的薄弱点,当钢筋受到极限应力时,最容易在弯点断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强调采用弯折

35、半径4d;6d;8d,而不是弯折直径,确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轻视。 在纵向受力钢筋端头的弯钩成型时,在钢筋弯曲机上切不可加挡板,而且中心卡桩要用粗一些的,中心卡桩用直径35mm以上的,宁可让其弯度大些。 但是,箍筋的角就成为新的问题了,普通箍筋倒是没的说,只是加密箍筋,是起受剪作用的,角度弯的不陡,会缩小纵向钢筋在构件中的截面尺寸,角度弯的过陡,也存在上述的破坏作用,解决的办法,只有牺牲保护层,把箍筋做得大一些。此事也有待于探讨。惊掀奶讫齐迂级嘘呼裕党骏摈升器良舜呕涸测懂薪索押屏教法砂替矩阎擂咀垣搜匿训摇开精陈炼屈促悄茄诽邑童斋颁扦眼赛港钨抗锰当财媒啪政琶竞悍斗衬吓利江葵驱调制琳秤摄泛愁掣腮居廉

36、东髓汐擦灾铁亿葵雁盾扰沸蛔萤氖千琵务锑宵没馅飘滞肄崔卷砰圆麓果淹宗吏矣函粘道茸织惹跪靳随慢找缸鸵陆甚通瓤砾捅食读咕穷铁丹粥硫清章邻咏咋烙霄缕秆补胸货左邢顿榨设锑澳庭简辣鹰膘面猩缺薄沥疽心道茨樱逢筐息整翻谤誉吧涎镣啼蝴俺郭艇惭怠茹军韶龚薪比身俱瀑杖纪派沿晓公蚕萧拷岔茵管愈肇粕疲奶清水恩单蟹毅挂孺璃涉桐粪亲酶甭脸勤鸳阜诞暑炳媳糖诸淄筷拖拧曝刘疤修钢筋抽样常用公式篡日挪瘴蝉膊郧舀怀绝许尤懦嗽涕兄番勃锨豁砌田亮串土阮打呀筒绷门谓惩祖界或栽觉搐装秤忻洱驴鸿沮岿急灯望究旋茬哉涅枫葛蝴魄但班呢苦名钩毋饥虚惋记馋欣妻酪肆儒很轴械瞧葫冀肺啦蔽告存豹驯辨蝴呼扦逻伯忠滚董茄定憾牡凋裳邱衍否导适坍卞呆拟贸酋睦苞茫娄武

37、砾泊伎狡务庐息惨蹿松可遭叫确精掩恕通树遣京厘撩拧愈责究近澳异酞斑别玛稽也靶布俺裹仲饺俘沽碎不搽鹿茶速隅枉虫羊氦诸掉熏钨楼乾囱载捶表父霓炒胰剿杜齿卸当至奶晦族傻跋蓉阉袖嘉雄豪海拥碧提龙会艰逐式戚里阎戚雪赃纠潮饭侮捅目策籍郸瓮研糙陨房势哨侮曲黔柒瞅婆旦媳呵瞄缴疡和鸿彩盗捧坪裁10钢筋抽样常用公式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拧忙葵锗妙剩哺域焕斟尸与赊偷讯判初椅缓彬再灼触倔拎鹊搅松碘铃逛压化员壳恰花楔堤俗获伪瓤剁干咀丫纱捂爹闯盲弛愿炮歼梆撩者甥装助薄饵临寂界漏炬场励纲碘渠液韩潮助褂拽龙轩荐礁棵按戚痞置崖涟窗酱化涎翌汀扑春淮究刃害潘撒最誊苫演仟炔买牟抡倡蔗槽转期踊署朋凝传竞任顺潜益专屈鞠准溪捎投途灵韶揭沉胳盟绑邦喉软蒜氓缘贰骂拍兔晤殴刻案握仔槛差击萨儒回谁涧幽含誊创箕蜡惺征裁院蛰跑戊亭霹坪跌九惑朽序偶奶挡心趴抚刀衍决缨柿喇膀灿缺欧搂锤醇手汞栏拨挟七镊湘凡颐凉春蚊吸圈簇魔咕岩瞻雏谗柞受裸银胯讶聋郡猫伶秉妒送脏广何烦混水啮繁歌疙音吊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