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品质文档2022年烟草工作总结格式范文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顽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关心、支持下,我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解放思想,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服务职能,乐观推动我县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健康进展,圆满完成了xx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烟叶生产成效明显 xx年,全县完成烤烟种植15700亩,1408万株,收购烟叶40210担,完成收购方案126.3%(市方案收购3.8万担),收购中上等烟比例97.89%,收购均价870元/担(不含价外补贴)。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确保了烟叶生产的顺当进行。 今年的烟叶生产,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早支
2、配、早部署,于xx年10月5日,召开全县两烟领导小组会议,支配部署了xx年的烟叶生产规划布局工作;xx年1月22日,召开了全县烤烟生产工作会议,明确了xx年烟叶生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增加了烤烟生产投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对烟叶生产各阶段进行督查。烟办、烟草局领导带领工作组巡回各种烟乡镇,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各乡镇成立了烤烟生产领导组,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并组建了专业抓烟队伍,深化烟区,到村到社包片包户,深化细致地做烟农的思想工作,落实种植面积、指导生产,为今年的烟叶生产奠定了较好基础。 (二)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调动了基层和烟农的乐观性。 县委、政府鼎力扶持,制定了系列优待扶持政策,对于
3、烟叶税政策,从xx年开头,实行“以烟养烟”和“烟叶税全额返还肯定三年”措施,让利基层和烟农。一是产前投入扶持。县乡两级政府连续根据实际收购烟叶担数,从烟叶税中支配投入40元/担,用于生产物资补贴,实行产前承诺,收购时兑现。二是烟叶税返还政策扶持。连续实行烟叶税按比例返还政策,重点向乡镇、村倾斜,即在xx年xx年期间,对烟叶税返还以xx年实际合同方案数为基数,完成当年任务80%以上,基数内按在提取种烟大户嘉奖5%、土地流转嘉奖2%及工作嘉奖基金和经费6%后,乡、村按50%、15%返还,新增部分乡、村按55%、20%返还;完成当年生产收购任务80%以下,乡、村按45%、10%返还;未完成xx年合同
4、方案基数的,乡、村按40%、8%返还。在乡、村返还的税金中,要支配不得低于30%的资金用于开展烟叶生产管理配套服务以及嘉奖在烟叶生产管理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干部和烟农。烟叶税实行单列,由县烟草办与县财政结算并划拨到乡镇、村。三是种烟大户、烟叶种植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嘉奖扶持。由县财政从全县实际收购烟叶实现烟叶税总额中提取5%,对种植30亩以上的大户、300亩以上的烟叶种植合作社进行表彰嘉奖。由县财政从全县实际收购烟叶实现烟叶税总额中提取2%,对土地连片流转100亩以上的承包方、流转受让方、村委会各按三分之一进行嘉奖。四是烟草部门补贴扶持。烟草部门连续对烟叶种子、育苗农膜、烟草农用物资、烤房建设、
5、烟用农机进行补贴,对生产物资连续实行贷款贴息,详细政策按市烟草局下发文件执行。五是政府相关部门对烤烟产区优先支配现代烟草农业投入,如农机补贴、农业开发、国土整理、水利、电力、粮食直补、信贷扶持、种植保险等利农惠农项目资金。 (三)创新生产方式,明确烟叶产业进展方向。 烟草部门、信用社和乡(镇)政府仔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订的培育扶持种烟大户的专项政策,全县种烟大户得到较大进展,规模化种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0-50亩的种烟大户有136户,50-100亩的种烟大户43户,百亩以上的烟叶农场28户。10亩以上种植户面积达106446亩,占全县生产面积的83.17%,逐步实现了由零星小面积种植向规
6、模化种植的转变。全县种烟农户595户,户均种植面积21.5亩,适度规模种植更趋向合理化。全面落实国家局关于扶植烟叶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稻草履盖2190.62亩,不适用烟叶处置12367.9亩,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示范1000亩,直接给烟农投入补贴88.6万元,同时,降低了下低次烟比例,由2xx年下低次烟叶比例掌握在2.11%以内,比上年度下降了8.69%。通过科学引导,落实政策,我县烟叶产业化进展方向更加清楚。 (四)烤烟技术培训工作力度较大。 实行层层培训和分阶段培训等方法,加大烤烟技术培训力度。县组织培训烟站技术人员、烟站技术人员和烟辅员分片培训到烟农;在育苗、预整地、移栽、烘烤等环节分别进
7、行培训。印发烤烟生产技术手册、烤烟病虫害防治手册、烤烟科学烘烤分级扎把手册各1000余份到烟农手中,着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确保烟叶生产顺当推动。 (五)抗旱救灾工作成效明显。 县委、政府对烤烟抗旱保苗、抗旱备耕促移栽工作高度重视,县领导多次深化种烟乡镇调研烤烟生产抗旱救灾工作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状况,召开抗旱保苗现场会。深化专业化育苗点认真查看出苗状况,与育苗专业户亲切交谈,询问育苗进展,了解旱情影响、抗旱育苗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各有关单位仔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协作,协调全都,乐观组织工作人员深化抗旱救灾第一线,指导群众抗旱救灾,抢抓时机开展春耕生产,最大限度削减因旱灾难造成的损失;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切实把抗旱救灾保春耕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协调好群众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之间的关系,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乐观筹措抗旱救灾物资,组织抗旱救灾工作队,下乡进村动员群众做好备耕备播工作,关心群众抗旱救灾保春耕,确保了春耕生产顺当开展,确保了抗旱救灾工作无非正常大事发生。 优质文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