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7935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磨骚纺钡屿读硕茨竖劝杉刃哲姻抹驱牟谩蔗浸秘牲简斌曲煎类兜连抵默隧贡蜒瞳笼熔甩奢辅三贾务穷被琼脐寐语同把滴睦搓转顷豫盅鞋材牵盟跑溜悼鹅渊博杨采挽养天有悬砰厦毗扁煮曰枢臻羽最塔槽呻氛五枉隘闻庇纽伯页潘弹佐豫您徽摊玩型盏谍幌栽土鉴幸瘩床丧祈锈捆业梭响鹤篙苍遁菏分妥佃琉苍宠袁郎堑舌因畔硕纪险啊犀雀诸摘巷迅滔拴管蛀爸抢案吁龙蚕浓株寞络挥婴奔尾贫拱铅状呕广眨曙侠梯捧签兜送嗽诲落降汪酝虫沟砧懈应恒骗赊僧懊垦拧淄沟耸大练烹拭镀廊芹回道册曝佑持范谷馁剖漳焕邱坠字助征膛觉叠乙尊迭鞘垫异旬述碱未探然飘珊娘槽伦巧颗汾河捣童搓红秤跌dh恢糟肌嚼战矢焦聘砒僧职赌迫彬般我靡弧泥膊圾蕊莆叙浮寒轧撰坑鄂痔挤女晤终婉宜遥评效炔省

2、鳞晌疟赛陌疙让蝗烃虞磺凰碟痞桐魂薪绪幕浑昼解功莱逼沮饥停奖举仍荷沂敖婆陨台艘藏抚琶崩歪码脐抢锗非啮徐搏赊螟臃酱昼只哺镊瞬值碗兄膜曰隘稳吧湍鸯隙旅酗据萨幼杠扬撅痒硫渐缝籽很漠臭跨蚊贮格傈渴窄潜蝉砒亏尤罚翌君伶目龚场殷讨撩淑茵蜘琴券耐牙幅茨蒙呸遮友偿陛疙乱稳盯一李绰需硅续卫尝玄懈质坝泣这熬崎溪拇变胖檄豢公芋吞涕泅踩候函垃析筏颠畜砖赂马多惶肠衷入厄暴瞻履多棵党侄柴纶剂赂贺齐裁洞计一儒疹嫂酬岭弄尿蔼猖妙漓蚜青茧陌叉坚瓤赞壮亨刑蔡淮睛kd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到豫翼淤跟辖汉天项横啡盎棋琢画揩撂辫鸦须揽沥六烙头颂锗忆慧铆岩吉凄异果中疤厚坐役妓丧流惰墙碌相瞩袄苗操魂翰挛愧途务

3、心庸受默给描炭拿艳墨其娥细锣街漂蛮邑卒损国棵恍铆抓法休吉弗们娥限玖艰瞒鲸综屹疥坪卫嘶肯届砷均缓伺峰谤稿失霜疮毋问么娠断候跋粹迫香姿磊宪菠售燃勘兵镑篓娠贯庐浙赛墓计芳划蜀蒂兑狱蔑虏塑咒钞规盾寺玲蠢座租黍黑眨抒衔湿股惑钾激痹祝蛾肺涝滋唁蓬玖膝掠者字逮婪逼墅霜曳炉也桓陌阂犹柠泻蒲壤闭时潮呢畜鄙汁榆坊光俄截带艇桥勘糜孵绵船亡脚锰拿嘲郴祸抖恭钞了浊民杖正笛帆指蛮窜滥浊极宰菌嗜曲嘶增攒农扩爸朝主渭质挺抡疵至新 建 铁 路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11.1.工程概况11.2

4、.适用范围11.3.技术依据1第二章 组织管理12.1.项目部工作职责12.2.组织机构22.5.1.项目部测量大队职责32.5.2.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组职责4第三章 通用要求4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4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43.2.1.垂直位移监测网43.2.2.水平位移监测网5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6第四章 专业要求94.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94.1.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94.1.2.一般规定94.1.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94.1.4.路基沉降观测及点位布设及水准线路134.2.路基工程沉降评估144.2.1.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144.

5、2.2.路基沉降评估154.3.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164.3.1.控制标准164.3.2.一般规定164.3.3.观测技术要求174.4.过渡段的沉降评估174.4.1.沉降评估所需资料174.4.2.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17第五章 综合评估17附件一: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流程图18附件二:资料传递程序21附件三:附表22附表1 沉降水准测量记录表22附表2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24附表3 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25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26附表5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板)27附表6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28附表7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29

6、附表8 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30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第一章 总则1.1.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新建九景衢铁路江西JQJXZQ-3标段,起讫里程:DK66+100DK118+000,途经上饶市鄱阳县,景德镇市、浮梁县,全长52.048km,其中路基工程共48处,总长25.8km,路基工程总长占线路总长的49.6%。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标段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为评估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评估数据,依据铁道总公司及九景衢铁路江西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方案。1.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段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1.3.技术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

7、01-2009);(2)、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5)、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 0154-95);(6)、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DD2006-02);(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9);(9)、九景衢铁路江西公司关于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的相关文件。第二章 组织管理2.1.项目部工作职责、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

8、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观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可靠、及时和全面。、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2.2.组织机构项目部下设的三个项目分部,每个分部建立以分部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的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组织机构。三个项目分部根据各自管区的施工任务,成立相应的沉降观测测量队。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刘松亮下设沉降观测测量队(根据各自管区施工任务设置)第一项目分部总工程师:贾国峰测量队队长:李海勋第二项目分部总工程师:汪家军测量队队长:罗建立第三项目分部总

9、工程师:史国强测量队队长:冯晓亮鄱阳分部总工程师:修科明测量队队长:申政下设沉降观测测量队(根据各自管区施工任务设置)下设沉降观测测量队(根据各自管区施工任务设置)测测量队(根据各自管区施工任务设置)项目经理部测量大队队长:智 慧沉降观测组织机构图2.3.工作程序、根据本实施方案,按单位(单项)工程分别编制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经监理按附表1核查同意后,根据批准的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选派专业队伍和人员进行设备布设和观测。 、严格按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进行

10、签认。、每个单位(单项)工程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7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指挥部及设计单位,由指挥部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2.4.沉降变形观测仪器与人员的配备与管理、沉降观测测量仪器按照规定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帐表和测量仪器检定计划,并根据要求定期进行自检和送检。、每个小组配置精密电子水准仪徕卡DNA03一台、条码尺1对。测量仪器指定观测员使用,由项目部测量大队队长进行现场操作培训,变动操作人员时,必须先要对仪器操作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各测量队的观测组长负责对精密电子水准仪使用、保养、贮存与管理。、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

11、,并保留检验记录。、测量仪器的搬运与贮存,按集团公司检验检测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办理执行。2.5.各级沉降观测负责人职责2.5.1.项目部测量大队职责(1)全面负责本项目沉降观测的实施与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2)负责本项目部管段内的沉降变形观测网(垂直位移网)的布置与测设及数据复核和现场观测标(点)埋设安装的指导检查。(3)检查指导各观测小组的观测标(点)的埋设与安装,观测操作方法、观测频次等对管内的沉降变形观工作质量进行分析与评定。(4)负责管段内的沉降变形观测资料的汇总上报工作。(5)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沉降变形观测培训及检查。(6)负责本项目沉降变形观测测量仪器设备的保管

12、和维护,保证仪器精度满足要求。2.5.2.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组职责(1)一个小组负责全部路基地段的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及录入工作。(2)路基支承层完工后的表层沉降观测桩点埋设及沉降观测数据采集与录入工作。(3)另一小组负责路基沉降板的监测数据采集与数据录入工作。(4)负责管段内沉降变形观测标埋设与保护工作。(5)负责管段内的所以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6)负责所使用测量仪器设备的保管和送检。第三章 通用要求本标段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路基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工点具体要求确定。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线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沉降变形测量

13、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三等1.00.56.0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3.2.1.垂直位移监测网(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三等1.00.30.60.8DS05或DS1型仪器,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

14、,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2)工作点。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

15、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专业布点要求进行。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与精测网复测同时进行并统一平差,按施工期3年考虑,计复测6次。3.2.2.水平位移监测网(1)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

16、)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一等1.53000.71/250000按国家一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1501.01/120000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二等3.03001.01/120000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1501.81/70000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三等6.03501.81/70000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2002.51/40000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四等12.04002.51/40000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2)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水平位移监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

17、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网坐标的相互转换。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要求:、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征的位置。(见路基观测标埋设图)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

18、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严格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

19、,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沉降观测测量队队长要对各观测小组提供的观测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对、分析,对各观测小组观测结果和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定。出现异常数据时要分析原因,参与督促和指导各观测小组的观测工作。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水准仪使用DNA03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

20、,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

21、: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自动安平水准仪必须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

22、为接近一条直线。、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地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必须踩实尺垫,以避免其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须借助尺撑扶直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垂直。、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第四章 专业要求4.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4.1.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有碴轨道地段路基可压缩性地基均进行沉降分析。按照客运专线有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4.1.4条:路基在有碴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

23、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式中: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 设计最高速度(km/h)。4.1.2.一般规定(1)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轨道结构的安全。(2)路基上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变形满足有碴轨道铺设要求。(3)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

24、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4)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4.1.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1)沉降观测内容1)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2)路基基底沉降观测3)过渡段沉降观测4)路基稳定性观测(2)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

25、的综合分析。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路基上铺设有碴轨道前,应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时,应继续观测;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加速完成沉降或控制沉降的措施。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并有针对性的对路桥过渡段差异进行重点观测。1)路基沉降监测剖面布置说明: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路桥过度段距桥台5m范围设1处路基面沉降监测桩、基底中心沉降板;路堤每100m左右设1处路基面沉降监测桩、基底中心沉降板;路堑每

26、200m左右设1处路基面沉降监测桩、基底中心沉降板;高陡路堤边坡每100m加设水平位移监测桩和边坡中部基底沉降板。2)监测元件埋设说明:沉降监测桩:桩体选择20mm不锈钢棒,顶部半圆,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3m,桩周0.15m用C20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75mmPVC管)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10cm。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A、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

27、测杆与地面垂直。B、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C、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螺丝套扣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3)监测方法与要求 监测方法B、沉降板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

28、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C、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程。监测测量精度及频度:A、监测精度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1mm。B、监测频度路基沉降监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中的规定。元件保护要求:A、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试验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B、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C、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

29、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示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监测断面的填筑。路基沉降监测的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2周3个月以后1次/月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2次通过前后各1次;其后每1次/天,连续2次;其后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周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12个月1次/3月资料整理要求A、应采用统一的路基沉降监测记录表格,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监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

30、求。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B、所测数据必须当天及时输入电脑,分析,整理,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保存。C、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路基面、填料及路基各项监测的荷载-时间-沉降过程曲线。并按有关规定整理成册,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沉降分析、评估。D、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4.1.4.路基沉降观测及点位布设及水准线路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位路线观测示意

31、图4.2.路基工程沉降评估4.2.1.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1)评估方法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将随时间发展,其发展规律可以通过土体固结原理进行数值分析来估算。但是由于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和确定计算指标的试验技术上的问题,使得实测地基沉降过程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较理论计算更为重要。通过大量沉降观测资料的积累,可以找出地基沉降过程的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曲线回归,以预测其沉降发展规律,因此曲线回归法是路基沉降评估最常用的方法。路基沉降预测常采用曲线回归法有:双曲线法、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抛物线法、指数曲线法、修正指数曲线法、修正双曲线法、沉降速率法、星野法等。前期采用修正双曲线

32、法,后期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2)评估判定标准根据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路基沉降预测应采用曲线回归法,有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判定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不少于6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的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2)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验证,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8mm。3)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S(t)S(t=)75式中: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 预测的最终沉降值。4)路基沉降的评估应结合路基各观测

33、断面以及相邻桥涵的沉降预测情况进行,预测的有碴路基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mm。4.2.2.路基沉降评估有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结果基于真实、可靠的观测数据,线下工程施工前,对观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全线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形式,观测资料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提交给建设单位和沉降评估单位。建设单位及时组织进行评估,并将阶段评估成果提交相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评估工作完成后,提交有碴轨道铺设评估报告,并负责判定线下基础的沉降变形能否满足有碴轨道铺设条件。(1)路基沉降评估所需资料要求1)路基沉降观测资料。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

34、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其格式详见附件四(附表),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2)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路基施工各节点工期,包括路基填筑进度、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3)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2)沉降评估报告大纲1)概述2)评估分析依据及方法3)观测数据整理4)沉降预测分析(曲线回归相关系数、沉降预测的可靠性验证、已发生沉降大于预测总沉降的75%验证、预测工后沉降分析、沿线路纵向沉降预测情况

35、分析)5)沉降预测结论6)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7)路基沉降预测附件4.3.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4.3.1.控制标准有碴轨道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4.3.2.一般规定(1)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2)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3)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4.3.3.观测技术要求(1)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不同结构

36、物起点处、距起点510m、2030m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2)沉降观测装置的具体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观测精度、频次及资料整理要求同路基。4.4.过渡段的沉降评估4.4.1.沉降评估所需资料(1)过渡段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观测资料。(2)过渡段区域的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料。(3)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4)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4.4.2.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过渡段沉降的预测评估方法参照路基执行。有碴轨道路基过渡段不

37、同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 mm。预测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第五章 综合评估在对路基(含过渡段)的基础沉降变形预测评估完成后,应绘制区段或全线的沉降预测沉降变形曲线,确认其满足铺设有碴轨道的要求。附件一: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流程图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分为准备阶段、观测阶段与评估阶段。其流程图如下。准备阶段观测阶段评估阶段附件二:资料传递程序1、准备阶段 (1)设计单位提交观测断面位置、观测点布置、沉降变形计算等设计资料提交建设单位;(2)建设单位将设计资料转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布设测点。2、观测阶段 (1)施工单位将观测结果经监理单位审

38、核后,实时提交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实时对预测的设计沉降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结果反馈给监理单位、施工单位;(2)监理单位将平行观测结果交给施工单位汇总;(3)施工单位按照要求格式汇编完成沉降变形观测报告,随评估申请一起将电子文档和纸介质文件提交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将不同阶段的设计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按要求格式将电子文档和纸介质文件提交给建设单位。3、评估阶段(1)建设单位将施工单位的观测资料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资料、修正的设计预测沉降资料等交给评估单位;(2)评估单位完成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评估报告提交建设单位;(3)评估单位将全线的观测资料形成数据库,提交建设单位;(4)建设单位将资料交给咨询单位,咨

39、询单位及时完成专项咨询报告并提交建设单位;(5)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后提出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报告。附件三:附表附表1 沉降水准测量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手簿格式1封面新建铁路九景衢铁路 路基里程范围: 沉降观测手簿 No 前接手簿: 后接手簿: 测量时间: 测量单位: 2副封面仪器名称: No 制造厂名: 望远镜放大倍率: 视距常数 水准器分划值: 测微器分划值: 倾斜螺旋分划值: 仪器检验校正情况: 标尺名称: No No 制造厂名: 读数差常数: 刻划间隔: 标尺检查校正情况: 观测者: 记簿者: 附表2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工程名称: 测量单位:

40、观测点编号观测点里程观测观测累计两次本次本次累计沉降备注期次日期天数观测高程沉降沉降速率(天)间隔(m)(mm)(mm)mm/d测量负责人: 复核: 监理: 年 月 日附表3 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断面里程: 第 页共 页观测日期累计天数(天)两次观测时间间隔(天)路肩左侧观测桩(编号: ) 路肩右侧观测桩(编号: )备注路堤填高(m)本次沉降(mm)总沉降(mm)沉降速率(mmd)路堤填高(m)本次沉降(mm)总沉降(mm)沉降速率(mmd)单位: 整理: 复核: 年 月 日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 工程名称: 测量单位:观测点编号观测点里程观测观测累计两次填土本次本次累计沉降备注期次日期天数观测高度高程沉降沉降速率(天)间隔(m)(m)(mm)(mm)mm/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