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七上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8068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0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历史七上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历史七上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历史七上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历史七上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历史七上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福州金桥高级中学 张招勇,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纸的发明:西汉早期。 改 进: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意 义: 这种纸, 原料容易找到,又 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逐渐普遍使 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世 界各国的造纸术, 大多是从我国直接 或间接传去的。造 纸术的发明是我国 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造纸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在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

2、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蔡 伦,蔡 伦 (?121)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明帝永平十八年(75)入宫为宦。东汉章和元年(87),任尚方令。元兴元年(105)发明造纸术。他总结前人经验,始有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造纸,称“蔡侯纸”,对改革和推广造纸术有很大贡献,后世传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蔡 伦 造 纸,主要原料 檀木,荛花(雁花),菠萝叶,草木灰,竹子,马拉巴粟树糊等 一 取檀木,雁皮(荛花)等树皮,捣碎,加入草

3、木灰等用蒸煮。 二 再将蒸煮过的树皮原料,放于向阳山上,日晒雨林,不断翻覆,让树皮自然变白。,三 将树皮原料等碾碎,浸泡,发酵,打浆,加入树糊调和成浆。 四 用抄纸器将捣好的纸浆,抄成纸张。 五 将抄好后纸张,置于阳光晒干。,九章算术和地动仪,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 一部数学名著。 地动仪: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 动 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形状象一个酒尊,直径为八尺。仪器上有一个隆起的顶盖,仪器的外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有一根都柱,这根柱能够沿导轨向八个方向侧移,并以此操纵一

4、个启(发)、闭(关)的开关。它的外部,有八条龙,每一个龙头的口中都衔有一颗铜丸,在底座周围则有八只张着口的蟾蜍和龙头相对,以便随时承受从龙口中落下的铜丸。地动仪的牙机制得非常精巧,全部装在仪器的内部,盖子盖得非常严密,连一点缝隙也没有。一旦发生了地震,地动仪就会受到振动,结果就会有一个龙嘴吐出铜丸,让它下面的蟾蜍把铜丸衔着。这时,地动仪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从而引起看守人员的注意。尽管有一条龙的机关受到触发,但其余七条龙则会保持不动,因此,只要知道哪一条龙受到触发,就可以知道地震来自什么方向。根据所发生的地震的事实加以验证,地动仪所指出的地震方向和地震实际发生的方向几乎一点不差。,华 佗 和 张 仲 景,华 佗: 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 “五禽戏”。 张仲景: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法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