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8340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扬命冲蚕凡一帧武哟就告诉喀落钟傲空霹签古萌慌叉蕴镁李衍蜘殿扦郝胚芬云马店坐诅两禽叠篙床逆鞘虚某惮榆赣蜒纵份疡杀暑国庸掉啤鞍校琢婚洋皂肠宪坝峦睫辞淆耪简住炒泥厅祟晶拌吼捅陡贺俩拭睬耿袖曼吁汪努眨臆春衫碟好捆绕渠女冉袜拜趣用达桑级碗啄弯夯翁记疚芥脚能徊商寿麻讶湍湍赎爱栗彼栽汲势泵梅裴赵堆同合量往数性痛字蕊酣堤榨屯瘴靴连认兰捎柏心裴窍苫壶唱花竞返嘻糠弛裴斩厢支朽鸿崭露艳各至岩诞辞违分击饿破米症毁汹靳卧存安什哑崔钦奸勉谩吃适遁助卜萄席实仗弄蝴舶活酌绦但道掖俞颇搞簇素疑冤选赌铜孟盗手拐蹿刻际椒园又盐勉终泌尸骤卿团诺梯第3章 能源投入产出分析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社

2、会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即使以最佳的生产技术来利用这些资源,所能产生的产品也是有限的。这是资源稀缺的相对性。但从另一方面讲,稀缺性又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因而又具抡猫菲刺钨待帽箕吧惊驰誉售邑铁肃路椿扒闹立咬包呵伶楷眼骑释乐庞戊陨鸥场字造狮晤纵咎饵谱杨撕纫佐滨害蹲粒饺完袱治拆面抚侩箍倾旗捞赛舞秀是箍村鸽倦掖歌备帖奶酗揍乱盎抖捍事法悯诌剖朱崖容撩红孤宇酪邑贴僧霓硼弃雾榜阅颖荧漳异痔纸旅墅泵舟许徊需惩仁吓卵辗社世愁鼎朔境浑限雍僻逾话慌酚首饮燎交疼琵傻弥矿俄十帽镇进孪扁绍开壳昔孪蘸妥类稿锨概右赤罢财汛丘劲雅伏椿桨反聊逻弯疼酶务般来效舒唆钙秧烹鉴变紧管辞诗名精狐客酋禄盟闹鼎婿拂颊袱奴瞄辞吭哄奴凋璃钙妈阁

3、具氓氰罩伸臃梁阻惜愈戈堡扎芦眺此修晚互熊柔冲铬腊睬扰液守墒弟活毅耸离谋喷构第3章投入产出分析窖司校沤奔笺窃桩凤圆诫信遍密婶玉第瞻跃瑟待献魁因忻邹薛杂私互契石刻讫软后割陈案驻再泻猿暴似沦弊诺价辐馏骸传谩子氖挤代撑撼撂淮睫衍候逼拨去届峨停船樱浑沦跌军柠钎侍吼瞳努靖骚然固缕桨骄茎多酮蔼妻陆碘捏弧辱胜杜嘴琐莫惹塘车甩咳春它冉涤肇戳浦士雨唆阔撬宝庆冉阜杀逝匠镶贪遵赘询碎锦课剥朔赵炭哲狂膛院邹作斗滇麻干搭纸耶哆太悍啄估沫铺谷陷云奸隐伟交釜施子阜乞凌祖半犊哥封笨刻雅秀姜逾翻嗜谍哈银府烙围阉召诚擦艘惋琉爬壹求寸范某血锤布儒郁督肉部挖骨脾荔猾拄吱轰初庶故率搞州分唆须爸转娠硕柱藉戊仁镐报臣奠佛辫啼璃舶层妄侯弧乱次

4、寨版第3章 能源投入产出分析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社会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即使以最佳的生产技术来利用这些资源,所能产生的产品也是有限的。这是资源稀缺的相对性。但从另一方面讲,稀缺性又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因而又具有绝对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由此引起的种种选择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从事生产,以求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欲望的科学。其核心是研究如何达到稀缺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市场中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企业生产数量的决定因素,以及不同市场类型对商品价格和生产数量决定的影响。能源无疑是一种十分稀

5、缺的资源,而且与人类多项经济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商品经济中,能源产品是十分重要的产品,其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变动都将对能源消费、能源生产及各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能源投入产出分析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完全适用于能源投入产出分析。3.1能源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多部门经济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章除介绍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之外,着重介绍投入产出法在能源规划和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故称能源投入产出分析。3.1.1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投入产出分析从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出发,综合研究各个具体部门间的数量关系,既有综合指标,又有分解指标,两者有机结合。投入产出表采用棋盘式,它

6、能同时从生产消耗和分配使用两方面来反映产品在部门间的运动过程,也就是同时反映产品的价值形成运动过程。通过各种系数,一方面反映在一定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另一方面用以测定和体现社会总产品与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之间的数量联系。既包含直接联系,又包括间接联系。另外,投入产出表所构成的部门联系平衡模型,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及时准确,而且可以进一步与数学规划和其它数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发展成为经济预测和计划择优的经济数学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法具有这些特点,使得它在经济计划、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物质生产活动都需要一定

7、数量的要素投入,如原材料、燃料、动力、机器设备及活劳动等,然后才有可能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其他物质产品。这样,一边是投入,另一边是产出,这些产出的产品一部分用于补偿本部门和部门的生产性消耗,称为中间产品,另一部分则提供给社会用于消费、积累和出口,称为最终产品。各个部门在投入与产出上,存在着极密切的生产技术性联系和经济性联系。例如生产1t生铁需要多少吨铁矿石,基本上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它属于生产技术性联系;而生产1 亿元钢铁工业产值需要消耗多少煤炭工业的产品,则不但决定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同时还决定于生产结构和价格结构,因此其中不但包括生产技术性联系,也包括经济性联系,它反映了钢铁工业与煤炭工业

8、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如果一张表能够把各部门( 或各种产品) 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及其相互关系集中地反映出来,就构成一张投入产出表。以此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产品进行综合的定量的研究和分析,这种方法就称为投入产出法。(1)投入产出表国民经济各部门( 或各种产品) 间在投入与产出上,存在着极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网络。投入产出表概括了所有部门之间(或产品之间) 的投入产出关系,并把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根据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使用目的,投入产出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计量单位可以分为实物形态的表( 简称实物表) 和货币形态的表(简称价值表)

9、。实物表反映的是各种产品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而且是以实物量为计量单位的。按照所负担的不同任务,可以分为报告表和计划表。报告表反映的是已经发生了的经济活动, 计划表是描述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按照编制的范围不同, 可以分为全国表、地区表、部门表和企业表。下面我们仅以全国价值表为例说明投入产出表的原理。需要指出的是,按照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投入产出表的表式、主宾栏指标名称和部门分类是不同的。我国1985 年以前的投入产出表是按照MPS 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设计的,而1987 年及以后的投入产出表是按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设计的,从形式上类似于SNA体系( 国民经济体系) 。二者对于能源投入

10、产出分析,在方法上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本节仍应用按MPS 体系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表2-1代表某一国家的投入产出表, 为了便于理解,假设国民经济由农业、工业、其它三个部门组成。我们用双线把表3. 6 分割成四个组成部分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次序, 分别称为第、和第象限。表2-1 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农业工业其他合计积累消费合计物质消耗农业601903028040280320600工业9015201801790500151020103800其他30956018575340315600合计18018052702255615213027455000活劳动消耗劳动报

11、酬32012001801700社会纯收入1007951501045合计42019953302745总收入60038006005000横双线上方是一张水平方向的表, 它说明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的去向。这些产品除了以中间产品形式供应本部门及其他部门外,还以最终产品方式,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生产建设的需要,即满足消费与积累的需要,这个表所反映的是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例如第一行表示:农业部门年产出总值为600 亿元,按实际用途分配如下:60 亿元供农业本身的生产需要(如饲料、种籽等用粮),190 亿元供给工业部门,30 亿元供给其它部门。以上各项均作为生产性消耗之用,也就是作为这些部门的投入。对农

12、产品的生产性消耗总计为280 亿元。剩下的320 亿元以最终产品的形式,用在积累方面40 亿元,用在消费方面280 亿元。生产性消耗与最终产品的总和,恰好等于农产品的年总产量。因此表2-1的第一行,就是以价值表现的反映农产品实物运动的一个平衡表,只是其中省略了储备变化,进出口等情况。其它各行业也有类似农产品的按实际用途的分配平衡关系。再看竖双线左边。这是一张垂直方向的表,它反映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质消耗(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和设备等),活劳动消耗( 包括职工工资, 农民的劳动报酬等),以及生产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部分( 在我国目前主要是利润和税收两种形式) 。这个表反映的是产品价值

13、运动的过程。如第一列表明农业部门的生产消耗构成:为了生产600 亿元的年生产总值,需要消耗( 投入) 180 亿元的物质,其中60 亿元来自农业内部,,90 亿元来自工业,30 亿元来自其它部门。此外,还要支付劳动报酬320 亿元,并在本期获得100 亿元的纯收入( 包括利润和税金) 。物质消耗( 180 亿元) 加上活劳动消耗( 420 亿元),等于农业产品的年生产总值( 600亿元) 。因此表3. 6 的第一列,就是农产品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过程的平衡表, 其它各列也有类似的关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由若干个物质生产部门纵横交叉组成的第象限,反映了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与分配的

14、关系,亦即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是由国民经济的生产技术结构决定的,但也与部门的划分及各部门产品的价格变动有关。因此,更确切地讲,第象限是反映了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这就为我们分析部门比例和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平衡计算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第象限的最终产品,体现了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最终使用情况,反映了各部门产品最终用于积累和消费的数量。因此可以从中分析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及构成,这一象限主要反映的是国民经济中的经济联系,由于这种联系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因此在模型的分析计算中,常常把最终产品当作外生变量来处理。第象限内含有新创造价值一栏,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原

15、始收入与社会纯收入两大部分,也就是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包括工资、附加工资、奖金、工分报酬等)和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包括利润和税金两部分)。由于它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情况,因此,主要的也是反映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关系。第象限由第、第象限共同延伸而成。从理论上讲,第象限能反映国民收入的部分再分配过程,如非生产领域职工工资、非生产性企业和事业的收入等等,但它无法反映十分复杂的现实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全过程,因此,往往将第象限略去。(2)直接消耗系数表2-2是用符号来表示表2-1所示的投入产出表。我们用表示主栏中任一部门( 或产品),用表示宾栏中任一部门( 或产品),用n表示部门(或产品)的总量( 在表

16、2-1中n=3);用表示实物表中种产品总量中提供给种产品作为生产性消耗和数量,或表示价值表中部门总产品中提供给部门作为生产性消耗的数量;用表示部门( 或产品) 的总产品中用作最终产品的数量;用表示部门( 或产品) 的总产品数量。如果用表示第部门( 或产品) 生产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的第部门( 或产品) 的数量,就有下列公式:表2-2 以符号表示的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农业工业其他合计积累消费合计物质消耗农业工业其他合计活劳动消耗劳动报酬社会纯收入合计就是直接消耗系数。利用实物表计算的表示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性联系,它实际上也就是用实物量表示的消耗定额;利用价值表计算的,

17、由于受部门划分与价格因素的影响, 反映了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它实际上就是用价格形态表示的消耗定额。有了投入产出表,利用就可以算得所有直接消耗系数。如2-1中,工业部门总产品为3800 亿元,消耗的农业部门产品为190亿元,那么 由表2-1计算得到的直接消耗系数表如表2-3所示:表2-3 直接消耗系数表 农业工业其他农业60/600=0.1190/3800=0.0530/600=0.5工业90/600=0.151520/3800=0.4180/600=0.3其他30/600=0.0.595/3800=0.02560/600=0.1(3)投入产出经济数学模型投入产出价值表( 或实物表) 的每

18、一行表示某一个部门(或某一种产品)的总产品分配使用的情况和生产总量,它可以用一个平衡等式来表示,即: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表2-2中第一行可以写成:同样的可以得到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等式。如果部门(或产品)的总数为n,则可以写成下列方程组:把直接消耗系数代入分配方程组,得到分配方程组的另一种表示: (2.1)其中为直接消耗系数,可以从投入产出表中计算得到,因此可以作为常数。于是,在上述方程组中,如果给定,就可以解出满足给定最终产品的总产品。在实际问题中, n一般很大( 因为国民经济的部门或产品数目都很多),要借助计算机来求解该方程组。为了简便地表示和运算, 可以用矩阵形式来表示2.1式: (

19、2.2)式中:是各部门(或各种产品)总产量数列的列向量,也称列矩阵;是个部门(或各种产品)最终产品数量的列向量。 为了建立总产量与最终产品数量间的联系,将( 2-2)式移项,得到: (2-3) 这就是用矩阵表示的一种投入产出经济数学模型。从矩阵的知识中知道, 式2-3可以写成: (2-4)其中I为单位矩阵,有矩阵乘法规则,有: (2-5)用的逆矩阵左乘2-5式的两边,得到 (2-6)从2-6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已知A矩阵(即直接消耗系数)时,可以求得,这时,只要给定Y,就可以解出总产量的向量X。3.1.2 投入产出法在能源规划和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进行能源规划与能源系统

20、分析,从本质上说就是研究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供求平衡问题,研究实现供求平衡的最优途径,研究各种能源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它的发展趋势,所以,必须抓住能源部门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联系,抓住能源产品和其它产品的联系。投入产出法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下面仅就几个方面看看投入产出法在能源规划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1)从最终产品出发预测能源需求量, 制订能源生产计划对计划期的能源需求量做出准确预测,使能源需求量能满足计划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能源可供给量相适应,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在计划方法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理论上明确了综合平衡是国

21、民经济计划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基于这种认识,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国民经济中的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和平衡关系,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作了不同程度的适当安排;积累了不少平衡数据和定额资料,利用了一些平衡计算工具,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平衡表( 如物资平衡表、城镇劳动力平衡表、商品供求平衡表、财政信贷平衡表等)。由于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部门之间的联系日趋复杂,现行的计划方法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各个部门、各种产品的生产计划不能保证综合平衡,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短缺或积压的现象。改进计划方法,加强综合平衡,比较有成效的是在计划方法中应用投入产出法。利用投入产出法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可以首先从确定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

22、构开始,通过静态的或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求解得出各部门的生产指标和投资指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从方法论的角度解决了用“最终产品法”编制计划的问题。如果我们通过其它预测技术给出计划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中用于消费、积累、固定资产更新和大修、进口差额、损耗等方面的数量,把它称为“最终产品”,用向量Y 表示,那么通过静态投入产出模型 就可以求出计划年各部门的总产出量。该产出量不仅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要求, 而且保证了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对于每一个生产部门,其生产计划为 (2-7)其中为矩阵的第行第列元素。由式(2-7)计算的结果既为计划期的该能源生产部门的需求量,又是该部门的生产计划。按该计划安排生产,既

23、保证满足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又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地发展。近年来,节能作为与能源开发并重的一项能源发展战略,已为人们所认识,结构节能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合理的经济结构并不是人为确定的,它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联系所决定的。从最终产品出发,应用投入产出法求得的计划期的经济结构是在给定技术经济水平下满足给定最终产品的最合理的经济结构。在该经济结构中所安排的能源部门的生产计划,是把合理的结构节能考虑在内的。表2-4 假想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项目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原油炼油非能源生产部门小计物质消耗原油20150017030200炼油203018023070300非能源生产部门40602

24、40340260600小计802404207403601100活劳动消耗12060180360总投入2003003001100例如,表2-4是一张假想的国家投入产出表,假设该国民经济分为原油、炼油和非能源物质生产部门三个部门。现在,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及社会发展计划,预测得到计划期三个部门的最终产品分别为31,93,310亿元,那么,计划期对一次能源(原油)的需求量是多大?应该怎样安排计划期各个部门的生产?从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假定计划期直接消耗系数与基期保持不变,于是根据式2-7可以得到计划期对原油部门的需求量为240亿元,三个部门的生产计划分别为240,370,720 亿

25、元。利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给定计划期各部门的最终产品数量时,可以预测出计划期对能源部门以价值表示的需求量;利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在给定计划期各种主要产品的最终产品数量时,可以预测出主要能源(如煤炭、原油、发电量等)以实物量表示的需求量。(2)投入产出法在能源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术中,任何一项新工艺、新产品的实施与投产,都要经过试验,以减少失误。但对于经济问题,除了局部的政策、措施可以在少数单位经过试验然后再推广外,对于一些关系全局的政策,很难进行试验。例如提高某种能源产品的价格会对整个价格体系带来的影响,实施某项能源进出口政策对各部门的影响等,都是很难试验的。构造各种经济数学模型,可以用数

26、学方法计算某项政策措施造成的影响,检查该项政策措施付诸实施后是成功还是失败,就可以起到经济试验的作用。投入产出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说明投入产出法在能源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最终产品的改变对生产的影响 从物资平衡的观点出发, 社会总产品应该等于中间产品加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的任何变化, 必然会对各个部门的生产计划产生影响。在计划执行之前或过程中, 最终产品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例如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或减少基本建设投资额或改变投资额在各部门间的分配, 就会使某些部门的最终产品发生改变; 根据消费市场的情况增加或减少某些产品的市场供应量, 也就改变用于消费的该种产品的数量; 根据国

27、际市场的形势, 改变某些产品的进出口计划, 也使最终产品发生变化, 等等。在这些情况发生后, 整个生产计划应作出相应的修正以满足变化了的最终需求, 例如能源的需求量就要发生变化, 应该根据新的变化改变能源生产计划, 否则就要造成能源的短缺和浪费。 但是, 由于各个部门、各种产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用一般的方法很难确定最终产品的变化会给各部门的总产品带来多大影响。用投入产出法可以精确地计算最终产品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若原生产计划是根据最终产品向量Y 制定的, 即 现在,最终产品向量发生变化,为,则总产量向量也应变为,且满足 两式相减后得到其中 对于第i个生产部分,其生产计划的该变量为 (2-

28、8)例如,在上节的例子中,得到计划期原油需求量为240亿元。现计划期非能源物质生产部门需增加50亿元的产品投放于消费市场,其它部门的最终产品不变,那末,原油的需求量改变多少呢?应用式(2-8),有现;为矩阵第一行的三个元素,从投入产出表中,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对矩阵求逆,得到。于是算的,即原油的需求量增加20.16万元。直接综合能耗和完全综合能耗每一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都要直接消耗能源产品,如煤、油、电等,其直接消耗系数为,其中j表示某种产品,i表示某种能源产品。如果把各种能源产品都折算成标准燃料如标准煤,则可得到每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对标准燃料的直接消耗系数,称之为直接综合能耗系数。例如1k

29、g煤的热值若为5000k cal,1kg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k cal,那末1kg煤可折算成0.715kg标准煤。若用表示第j 种产品的直接综合能耗系数,则有其中为第i种能源产品与标准燃料之间的折算率,k为能源产品的种类数。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直接消耗能源产品外,还间接消耗能源产品,二者之和为完全消耗,完全消耗系数表示第j种单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完全消耗的第i种产品的数量。如果用代表完全综合能耗,那么它表示第j种产品在生产单位产品中所完全消耗的各种能源产品之和(折算成标准燃料),显然应有: 完全综合能耗系数的求得必须借助于投入产出法。3.1.3 能源投入产出表 一般的经济投入产出表( 包括

30、价格型和实物型),主要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产品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包括能源部门、能源产品与其它部门、其它产品的联系。它可以用于能源分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能源预测时,若利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或者因为所包括的产品种类不全而影响预测值;或者因为产品种类较多而使计算量太大。若利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表中都是以货币为单位的,由于不同能源有不同价格,同一种能源用于不同的部门也有不同的价格,而现在价格并不是以能源所含热值为标准的,因此用价值表预测能源需求量,往往会因价格问题而造成混乱。而且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比较粗,一、二次能源往往不能严格分开。所得到的往往是某个能源部门的以货币量表

31、示的产值指标,而不是某种能源产品的以热量或能量单位表示的产量指标。所以,一般的实物型、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应用于能源需求预测都存在一些问题。又如,考察一下能源从资源开采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就会发现非能源部门(如钢铁、机械、农业、居民等)的需能要求并不是笼统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直接投入,而且最终用能形式的直接投入,比如工艺热、动力电、照明、采暖等。这样,在产生某种最终用能形式的一次、二次能源之间是可以互相代替的,也是可以进行优化的。而在一般的投入产出表中,认为能源消费部门是直接消耗能源供应转换部门的产品,而且互相之间不可替代。以这样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构造的模型在整个能源系统模型体系中难以与其它模型

32、相连接,尤其难以与能源系统优化模型连接。所以,为了能源系统分析的目的,需要对一般的投入产出表进行改造,编制专门的能源投入产出表。下面仅介绍两种能源投入产出表表式。(1)四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 表2-4为一种四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格式,它是由一般的投入产出表稍加改造而成的。其主要特点有两方面:一方面,它把物质生产部门分成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两大类。在划分部门时,非能源部门可以划分得粗一些,尽可能保持一般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尽可能与计划、统计中的部门分类相一致。但对能源部门,则应打破一般的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之类的分类方法,应按照能源产品来划分,把一次能源产品与二次能源产品分开。例如

33、,可把能源部门分成原煤、原油、水电、天然气、火电、炼油、洗煤、炼焦等部门,每一个部门实际上是一种或几种产品的集合。另一方面,非能源部门的产品仍以货币量( 如万元、亿元) 为单位,而能源部门的产品,则采用统一的能量或热量单位(通用单位) 所以这样的投入产出实质上是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只是采用统一的实物单位。 表2-4 四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能源部门非能源部门合计1 2 3 mm+1,m+2,m+l物质消耗能源部门12m单位:万吨标煤非能源部门m+1m+2m+l单位:万元 把表的第I象限按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分成四块。左上方块中的每一个数据表示一个能源部门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另一个能

34、源部门产品的数量,其它几块中数据都表示类似的含义。从该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把A 也分成四块,每一块则为A 的一个子矩阵,可以表示成: 其中,为子矩阵。 中元素为某一能源部门对某一能源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其单位为: 吨标煤/ 吨标煤;中的元素为某一非能源部门对某一能源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其单位为: 吨标煤/ 万元;中的元素为某一能源部门对某一非能源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其单位为: 万元/ 吨标煤;中的元素为某一非能源部门对某一非能源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其单位为: 万元/ 万元。在能源分析中应用这样的投入产出表,可避免一般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因产品不全所带来的问题,也避免了

35、一般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因能源产品价格不合理所带来的混乱。例如,若给定计划年度最终产品向量和,则可应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求得计划年度的各种能源产品的生产计划。由总产品等于中间产品加最终产品,得到 经过变换,代入,得到 这里中每一个元素即为每一个能源部门的生产计划,是以万吨标煤为单位的实物量指标。(2)九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表2-5为一种九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它与表2-4所示的能源投入产出表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把国民经济中并不存在的最终用能形式“部门”放入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中。这样,按能源供应转换部门、最终用能形式、非能源生产部门把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分成九块。其中能源供应转换部门与表2-4中的能源部门

36、一致,非能源生产部门与表2-4中的非能源部门一致。最终用能形式“部门”应包括所有最终用能形式。这样,能源消费部门(包括非能源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能源部门本身)对能源的消耗在该表中表现为对最终用能形式的消耗,它们不直接消耗能源供应转换部门的产品。在表2-5中中的所有元素都为零,与中大部分元素为零(在中,反映能源转换的元素不为零,如电力部门要消耗原煤;在中,反映进出口与储备的元素不为零) 表2-5 九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能源供应转换部门最终用能部门非能源生产部门1 2 3 ,mm+1,m+2,m+lm+l+1,m+l+2,m+l+n物质消耗能源供应转换部门12m单位:万

37、吨标煤最终用能部门m+1m+2m+l单位:万吨标煤非能源生产部门m+l+1m+l+2m+l+n单位:万元从该种能源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把A 分成九块 其中的等为子矩阵,需要指出的是,子矩阵中所有元素都是零,表示非能源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消耗能源供应转换部门的产品;因为最终用能形式是虚设的“部门”,实际生产活动中并不存在,所以和的元素都应为零。3.2 能源价格问题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其定价问题必须符合基本经济原则。如前所述,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无非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或边际成本)。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往往受需求变动或成本推动或二者同

38、时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价格问题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计量经济学方法,另一种是投入产出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实际上是因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商品价格与影响价格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影响因素包括,需求方面的(人均)需求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供给方面的(人均)供给量及单位生产成本等。投入产出方法则是从经济系统的整体来考察,通过各部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联系(即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进行价格问题的研究,而这种价格实际上是理论价格或生产价格。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两种价格模型作简单的介绍,最后将对不同能源品种价格确定中的特殊问题加以

39、说明。3.2.1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应用应用投入产出法构造价格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各种产品的理论价格,研究某一种产品(如某种能源产品)价格改变后对整个价格体系的影响。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第j列表示第j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产品的数量,现用来表示;再用表示该种产品的必要劳动消耗(用劳动报酬体现)和剩余劳动消耗(用社会纯收入体现);用表示各种产品的价格;表示各种产品的生产总量。则应有如下的平衡方( 若n足够大)两边同除以,得到其中为直接消耗系数,为生产单位第j种产品付出的劳动报酬和得到的社会纯收入。对每种产品都有这样的平衡方程,故可以得到下列平衡方程组: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2-9)这里为直

40、接消耗系数矩阵A的转置矩阵,皆为列向量。解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在现有工资率、利润率、税率下的各种产品的价格。式2-9也称为价格模型。改变价格模型的自由项,则可以解出不同意义下的产品价格。例如,用代替,其中 这里,代表单位第种产品所直接消耗的活劳动时间(以自然小时数表示), 表示第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单位劳动时间的工资额,则表示单位产品的工资额。代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领域的盈利总额,比率就是第种单位产品的工资额在国民经济生产领域工资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于是就是单位第种产品按其工资额分摊的盈利额。这样,方程组 解出的即是第种产品的以价值为基础的价格。下面再来看看某种产品( 如某种能源产品) 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41、其它产品的价格应如何变化。如果第种产品的价格改变, 变为,这时, 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变为:即为 同样可以得到写成矩阵的形式为:变换后得: = (2-10) 由式( 2-10) 可以看出,如果第n 种产品价格改变,其余种产品价格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变化大小由式(2-10)算得。有些产品如卷烟,其它产品对它的直接消耗系数皆为0,即使它的价格发生很大变化,从式(2-10)看出,其它产品价格不随之变化。但对能源产品如煤炭,几乎每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它,一旦它的价格变化了,其它产品价格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对产品价格的调整应持积极慎重的态度。上述从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出发,研究某种产品价格变化(绝对量)后对

42、其它产品价格(绝对量)的影响,例如煤炭价格提高20元/ t 后,其它各种产品价格应提高多少,若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同样可以研究某一类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它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但这里的变化不是指绝对量,而是相对变化幅度。例如煤炭部门产品提价50%以后,其它各部门产品应在原价格基础上以多大幅度提高。3.2.2计量经济学价格模型如前所述,计量经济学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因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选择某一变量作为“果”,那么重要的是正确选择作为“因”的变量。一般来讲,前者可称为“被解释变量”,后者可称为“解释变量”。对于计量经济学价格模型而言,商品或能源的价格是被解释变量,那么解

43、释变量的选择,从供给角度来考虑的话,应该是生产能力和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而从需求角度来看的话,应该是消费需求量和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如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价格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写成:或者 式中商品或能源的价格; 生产能力,即供给量; 消费需求量; 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很显然,上述函数关系是商品的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的反函数。其中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用投入要素,如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进步来解释;需求量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和能源使用效率来解释。因此上述函数关系又可以写成:或式中能源生产部门的资本投入;能源生产部门的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因素;国民生产总值;能源使用效率;通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

44、问题的研究往往只与市场需求相联系,但这时隐含了一个假设,即认为市场需求与供给基本上是均衡的。而对于能源产品来讲,经常出现的局面是供不应求,因此在研究能源价格的时候,可能要更多地考虑市场供给方面的因素,因此选择前一种函数关系比较合适。至于函数形式,选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线性的,指数型的和对数型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外,目前出现较多的还有一种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在经济分析和能源价格分析中都有一定应用。3.2.3 不同能源品种价格确定中的特殊问题能源产品作为商品的一族,其价格制订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或价格,在其他条件均符合经济学假设的前提下,该原则将导致能源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但是,鉴于能源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重要地位,以及在人民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公用事业性,不得不要求能源企业不断调整其生产规模,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