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8892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区级材料1、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12、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报道53、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海口英才小学同学经典诵读活动报道6二、实验学校工作方案1、海口十中“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72、海口英才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103、海口海联中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124、海口龙峰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155、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19三、阶段性总结1、“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十三小222、“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英才小学2

2、43、“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龙峰小学274、“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第八小学305、“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二十八小学326、“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十中学33四、教师教学设计1、菜根谭-求学励志篇110则市七中刘文争352、秋思市八小陈庄燕373、村居海口市英才小陈德超394、夜月海口市英才小学黄华芳415、汉乐府上邪海口市七中朱素贤44五、教学反思1、“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海口市七中学李慧玉462、秋思教学反思海口市第八小学陈庄燕473、从军行教学反思海口市英才小学陈长壮484、村居教学反思海口市英才小学陈

3、德超495、夜月教学反思海口市英才小学黄华芳506、让永不见面的参星和商星握手言和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李金凤52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推广方案 一、实验要求为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行动的通知(教语用函6号),省教育厅决定从2011年秋季起,在我省(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文昌市、琼海市、儋州市、乐东县)六市县区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开设实验。二、课程实验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人才观。三、课程实验目标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使其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乐观面对生活。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四、课程实验内容1、借助实验教材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诵读古典诗词、诸子百家典籍等。激发学生诵读国

5、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五、课程实验对象美兰区小学四年级及初中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六、课程实验的过程和方法1、召开学校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会议,明确领会课程实验意义,了解课程背景,教材框架,构建全区实验模式,制定框架。组建全区实验管理机构,明确各人职责。2、召开执行会议,研讨课程,实验方法。建立课程实验的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重点是针对课程实验研究的重点,大型活动开展办法(开放课堂、课例研究、

6、行动研究、区域性的诵读汇演,成果展示等)。3、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具体的活动。4、总结、反思工作过程和方法,提升经验,物化成果。七、课程实验的近期预计成果1、建立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各项制度。2、争取各方支持,逐步开展实验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形成敦厚的心性,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使全区教师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内容、方法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能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其中,形成了在校长带领下实践反思,团体互动的团队,在学校内营造出一种开展国学教研活动的场所。八、课程实验的保障措施1、经费投入:实验所需教材由政府专项经费解决,其他经费根据推广的情况适时投入;2、

7、课时保障: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每学期安排16课时,每周安排一课时,同时学校每周安排一个早读时间或一节课余时间进行诵读;3、专业支持:一方面争取专家或省市教研员到区里举行讲座、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指导,参与研讨活动;一方面邀请区里优质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到现场指导或亲自主持活动,传授经验。4、资源支持: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争取实现资源共享。5、制度支持:包括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亲身参与实践;教师个人保证参与的责任落实到位制度和保证实验经费来源,激活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实验奖惩制度等。6、体验成功:积极将教师的物化成果向外宣传,让优秀教师名利双收,满足其成就感。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推广

8、组织机构组长:吴毓甫副组长:何邦烧、各中小学主管教学付校长成员:王磊、周全善、各中小学教导处主任、语文科组长组织机构职责:1、组长作为实验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所有成员制定每学期的实验工作计划;2、负责对开展实验的管理、考核、督导等。2011年至2012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活动具体安排2011年9月1、领会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对课程实验工作的认识。2、召开会议,明确课程实验工作的意义,构建课程实验的模式,制定框架。组建管理机构,明确各人职责。3、召开会议,确定本期课程实验的工作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2011年10月1、开展

9、集体备课,课例展示活动;2、课程研究理论学习体会交流活动,实验教师把课程实验的认识、展望、意见形成书面材料,由各校汇总,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交流。3、组长对本月工作进行小结。2011年11月-12月1、根据计划,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活动。课堂研讨活动;全区性经典诵读活动。2012年1月:1、以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方式,获得课程实验工作反馈意见。2、教师参与者进行总结反思,完成经验论文;3、组织机构对本学期课程实验制度建设进行总结,整理,相关资料,物化成果。调整工作思路,方法,对下学期工作进行展望。经典诵读走进校园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全面推行金秋十月,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国学经

10、典诵读”推广活动在市三十四小举行。各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语文科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何邦烧主任主持,教研室副主任王磊就参加省培训班学习所获,针对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提出了积极建议,鼓励大家积极探讨,研究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随后,区教育局副书记、副局长吴毓甫作了指示,他指出,经典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他们继承,民族精神文化靠他们弘扬,中华民族靠他们振兴。诵读古诗文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我们相信经典诵读活动将会

11、推进我区的各项工作开展,我们一起努力,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雅言传诵文明典浸润人生海口市英才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报道2011年11月 15 日下午, 海口市英才小学一楼多媒体传出朗朗读书声,这是英才小学举行的国学经典诵读课堂展示活动。四(1)班和四(8)班在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诵读来感受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的历史。孩子们的表现获得了北京市大兴区校长参观团的校长们的好评。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师们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

12、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努力把英才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更好。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海口市十中一、课程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初中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诵读中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激发阅读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2、提高学生的诵读、识记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学生

13、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性情,开启智慧;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之源。三、组织机构成立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组 长:严居进副组长:刘李侠 邱文玲成 员: 吴娟 庄泽英 余海英 黄兹萍 吴羽 辜秋娇 周才雄 司家统 朱深山等初一年级组语文教师四、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中华颂

14、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在实施过程中,要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对学生原则上要求记忆为主、理解为辅,不强求理解。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思想,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丰富积累,在实践中体味经典的人文力量,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心灵。五、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课程课时为主,每周一课时,由语文教师具体负责,由班主任给予辅助。实验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语文老师要和班主任共同商量,制定诵读计划。2、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

15、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3、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4、学校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定期更换;5、学校广播站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6、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7、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8、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学生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学生进入国学的殿堂。9、创新诵读形式,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诵读比赛活动:比经

16、典储存、比诵读篇目、比记忆能力、比赏析能力,有效推动诵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更多学生学习更多经典诗文。10、可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考级活动。考级内容:所学教材的部分内容。评定等级: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希望通过考级,进一步促进孩子学习的热情,营造学习经典诵读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真正达到以新国学教育促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总之,要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教研室、少先队要共同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让经典诵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研究1、开展听评课活动和专题教研,及时发现、传播好的经验和方法2、鼓励教师参

17、加国学经典诵读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指导学生诵读的能力。七、检查评比学校将不定期对各校、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课程实验方案海口市英才小学一、课程实验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二、课程实验目标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使其充满自信,勇于

18、挑战自我,乐观面对生活。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三、课程实验内容1、借助实验教材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诵读古典诗词、诸子百家典籍等。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3、国学课与语

19、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四、课程实验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五、课程实验的过程和方法1、召开学校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会议,明确领会课程实验意义,了解课程背景,教材框架,构建学校实验模式,制定框架。组建学校实验管理机构,明确各人职责。2、召开执行会议,研讨课程,实验方法。建立课程实验的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重点是针对课程实验研究的重点,大型活动开展办法(开放课堂、课例研究、行动研究、区域性的诵读汇演,成果展示等)。3、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具体的活动。4、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每周一节阅读课进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并按要求准备3节教学设计,要求具有可操作

20、性、有效性,并能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在集体备课时间交流,然后上交教导处存底。5、总结、反思工作过程和方法,提升经验,物化成果。每位实验教师在学期结束时,上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一份教学反思和优秀经验交流。6、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收集相关文本、图片、音像资料等。六、2011年至2012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活动具体安排2011年9月1、领会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对课程实验工作的认识。2、召开会议,明确课程实验工作的意义,构建课程实验的模式,制定框架。组建管理机构,明确各人职责。3、召开会议,确定本期课程实验的工作计划,提出意

21、见和建议。2011年10月1、开展集体备课,课例展示活动;2、课程研究理论学习体会交流活动,实验教师把课程实验的认识、展望、意见形成书面材料,由各校汇总,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交流。3、组长对本月工作进行小结。2011年11月-12月1、根据计划,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活动。课堂研讨活动;全区性经典诵读活动。2012年1月:1、以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方式,获得课程实验工作反馈意见。2、教师参与者进行总结反思,完成经验论文;3、组织机构对本学期课程实验制度建设进行总结,整理,相关资料,物化成果。调整工作思路,方法,对下学期工作进行展望。“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方案海口市海联中学一、指导思想

22、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国学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推广方案,通过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我校教师师德和文化水平;促使学生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二、课程实验目标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学生在诵读中亲

23、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陶冶性情品德。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接受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乐观豁达的心态。3、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提升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使学

24、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素养。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入校园,有利于营造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增厚文学底蕴,实现教学相长,塑造博学的教师。三、诵读内容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四、实验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五、组织领导1、领导小组组 长:周宣康副组长:麦树夫、郭文静组 员:蒙启明、陈淑杏、梁晓燕、苏文珍、陈晓颖、潘晓静、张健2、实验教师:蒙启明、陈淑杏、梁晓燕六、课程实验的过程和方法1、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实验工作的认识。2、召开会议,明确课程实验工作的意义,组建管理机构,明确各人职责,研

25、讨课程开设的课时,实验方法及教师的安排。3、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具体的活动。4、总结、反思工作过程和方法,提升经验,物化成果。七、课时和教师的安排1、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每学期安排16课时,每周安排一课时,同时每周安排一个早读读国学经典。2、课程的实施主要由七年级的语文老师承担,七年级各班班主任协助。具体安排如下表:班级任课教师课时安排早读安排七(1)班蒙启明星期二下午第二节星期五七(2)班陈淑杏星期三下午第二节星期五七(3)班梁晓燕星期二下午第二节星期五八、课程实验的保障措施1、经费投入:实验所需教材由政府专项经费解决,其他经费根据推广的情况由学校设专项经费资助。2、课时保障: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26、课每学期安排16课时,每周安排一课时,同时学校每周安排一个早读时间进行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师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上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3、学校教导处和课程领导小组组长每周加强课堂巡视,检查七年级“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的落实。4、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均可以登录下载相关的音频教材,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实现资源共享。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教研部门举办有关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培训。6、实验班级根据各自的情况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

27、赛、知识问答、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九、注意问题1、教学设计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以致用,逐步引导学生从积累走向运用,使国学成为学生血液里真正的营养。这是遵循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2、遵循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有特色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国学,提高其学习国学的兴趣。3、遵循精选精读,取其精华的原则。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读精彩华章,不全盘照搬。4、遵循简单和易于操作的原则。不强迫,不压制,顺其自然,通过各种有趣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不断优化实施策略,

28、使其更为合理、简单和有趣。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诵经典 品诗香 塑人格 我与经典同行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一、指导思想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能够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29、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二、经典诵读的活动宗旨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3、提升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

30、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4、推进素质教育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三、经典诵读活动的主题 本次活动以“诵经典 品诗香 塑人格 我与经典同行”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四、经典诵读活动的组织机构 领 导 小组: 组 长:朱河 副 组 长:王虎 成 员:李定、张雨、李平、罗海虹、曾弟、李金凤、曾云香 活动负责人:张雨、李平五、经典诵读活动的口号:诵经典 品诗香 塑人格 我与经典同行六、经

31、典诵读的内容四年级读本七、经典诵读活动的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八、经典诵读活动的时间2011年9月1日2012年6月30日。九、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步骤诵读活动按照“前期策划、中期推行、后期比赛”三个阶段运行。活动进程及具体实施安排:1、筹划准备阶段: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15日 实施内容: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讨论并制定活动方案。 2、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9月16日2011年9月30日 实施内容:1)举行活动启动仪式;2)营造氛围。要让整个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

32、得到熏陶、感染、浸润。3、深入开展阶段:2011年10月1日2012年12月30日实施内容:1 每次语文早读的时候,要抽至少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诵读。2 每周一节的语文活动课,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诵读,指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精彩内容。3 在周二的小组教研活动时间,语文老师一起交流教学经验,备好授下一周的教学内容。4 多种形式来感受国学经典。在阅读课时,语文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查阅国学经典中的相关内容与故事,了解国学经典,热爱国学经典;指导学生制作小抄报写国学经典的学习收获,积累经典文学;每天布置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家庭作业,让父母子女齐背,形成浓浓的家庭文化氛围。十、活动要求 1、我校经典诵读活动,是体现学校

33、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之一。全体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本次经典诵读活动,从学校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去筹备,完成学校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要从思想上形成共识,行动上全面铺开。语文教师、班主任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目的和要求,认真做好活动的动员、准备、安排和实施工作,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教师必须身先士卒,先“下水”示范,以读触读,形成制度,形成风气,让诗意行走在教室内外,让诵读声回荡在校园上空。2、各班要保证诵读时间,追求实效不应付。坚持好“课中读 ”、“课后省”、“勤总结”、“讲实效”。3、语文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配合音乐、图像增强感染力;

34、要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要把经典诵读活动与读书游园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注重活动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活动的过程,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要把握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诵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4、充分发挥班委、大队部等的作用,确保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势,影响力大。5、学校将制定国学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安排人员对各班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对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工作负责的语文教师、表现优秀的学生将予以表彰。6、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效应,努力办出特色,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经典

35、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汇聚,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一、课程实验指导思想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民族能聚力合爱国情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

36、德素养,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二、课程实验目标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使其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乐观面对生活。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三、课程实验内容1、借助实验教材中华颂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

37、,诵读古典诗词、诸子百家典籍等,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四、课程实验对象 我校四年级三个班的全体学生五、课程实验的过程和方法1、召开学校实验年级教师会议,明确领会课程实验意义,了解课程背景,教材框架,构建实验模式。2、召开会议,研讨课程、试验方法。建立课程 实验的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重点是针对课程实验研究的重点,大型活动的开展方法(开放课堂、课例研究、行动研究、诵读汇演、成

38、果展示等)。3、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具体的活动。4、总结、反思工作过程和方法,提升经验,物化成果。六、课程实施的近期预计效果1、建立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各项制度。2、争取各方支持,逐步开展实验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形成敦厚的心性,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使教师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内容、方法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能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其中,形成了在校长带领下实践反思,团体互动的团队,在学校内营造出一种开展国学教研活动的场所。七、课程实验的保障措施1、成立我校“中华颂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推广组织机构:组长:欧茂飞副组长:王晓慧 陈洪 陈芬英组员:傅巧妙 蒙小若

39、王德华2、明确课题组工作职责组长:督促学校组建学校课题组,明确分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副组长:根据实验需要,组建学校课题组,提前做好实验课程安排、教师调配等,定期听课、参加课题组的活动,把握本校的实验进度,关注参与实验的每一位教师的进步,为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某些重大问题,负责对实验的管理、考核、督导等。实验教师:在不断学习、深入理解项目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牢固把握活动组织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认真参加项目组的每次活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接受培训或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坚持经典诵读活动,不

40、断提高语文素养水平;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提醒、检查、鼓励孩子的参与学习。3、课时保障:每学期安排16课时,每周安排1课时,同时学校安排一个早读时间或一节课余时间进行诵读。4、加强培训:积极派实验教师参加省市举行的讲座、培训,参与研讨。要求实验教师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撰写实验教学反思,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5、校本培训:根据本校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逐步形成日常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通过开展特色的国学教研活动,形成特色的国学校本教研。6、制度支持:领导高度重视,亲身参与实践,教师个人保证参与的责任落实到位和保证实验经费,激活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实验奖惩

41、制度等。“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十三小学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在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丰厚孩子文化底蕴的同时,更能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以海口市美兰区“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推广方案为指针,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核心,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主题教育、交流探讨、实践体验为主要形式,以读促行,以行促思,以思促化,从而引导学生修身立人,明礼诚信,厚仁笃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半年来,学校致力于丰富校园文化底蕴,积淀校园文化精神,现总结如下:一、营造活动氛围:1、通过宣传栏等渠道努力创设浓厚的经

42、典诵读氛围,为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搭建展示的舞台。2、各班在教室黑板报开辟“经典名句”、“经典欣赏”等栏目,让学生展示诵读成果。二、落实活动步骤:1、各班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诵读竞赛活动,“看谁背得好”,“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争创书香班级。2、把诵读活动的范围向家长延伸,利用家长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家长纳入到活动范围,把诵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向家长宣传,引领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实施亲子诵读,营造全方位的活动氛围,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效果的最大化。3、开辟“品味经典”国学经典赏析栏目,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橱窗、等宣传阵地开展经典篇目的赏析,传播相关知识,增强对经典篇目的了解

43、,促进学生更自觉地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三、实施诵读途径: 1、“晨读半小时,日有所诵”。利用每周语文一个早读时间,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2、“每周一节课,讲读课堂”。纳入课程计划,每周在地方课程里安排一节讲读经典课,进行诵读指导、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3、“课前3分钟,学生赛读”。各班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时间灵活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4、“在家10分钟,亲子诵读”。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在家和家长一起诵读诵读10-15分钟,作为一项课外阅读任务布置。 四、今后努力方向: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文意的理解把握还不够深入

44、具体;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部分老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还不够;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未引起足够重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阶段总结海口市英才小学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我们学校四年级语文科组在2011年9月开始参与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力争打造“书香校园”,通过每周一次的校本课时间来落实,让学生与古人对话,与圣贤交流,使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成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对于国学教学如何实施?作为我们一线老师该如何去做?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做事的效果!”如果我们只把其仅当作任务去完成,心理上无形当中就会增加了一种负担,“领导布置的,上面规定的”而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接受,真正愿意去做,也就是说是“被动地”去做这件事,效果可想而知。思想转变,行动才能改变。我们学校对经典诵读非常重视,创造机会让我们学习、交流、提高,在对学生实施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我们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地方。一、具体做法1、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