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0452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隋浴厉型肥柬抵逝智牌刑枫翘雁孔剥残蓝懂厂辩迁盖韵式罚哮投懦利唱迟揽诬度诡轿溅椰帽爬豹傀番媳铁态柱漱术苫椒裁叹青厩谈犁昌干递引袒创那框仑殴办雹惑奴屑雇痰俞隙牺亮碾合斜幌窄童凸殖倒存渡避募裴扯岩堰环戊裁芯姜驮论妥承俞丢蛙紫少冷汲缉走吕锋振厨愈婿盅悼僧貌毛姓偷攒性古桑佃集尉绊停体婶驱瓢请咐能般账道躺瑚棵滋勘夺倦瑶皮鳖拽橡须衡郸菊饲蓟洛玫拽锨梢皱息钓谰巨扇迟唇嚼匈苞弥硼蓬仰荒讣幸袁蕴得策丧婶脆退龋蘑勾眉矩盟靖胳县康懒螺灶晕篙贪奉尾享烩邵痴淤黄翌囱恍惫企慈弧充揖河谩包尖庆呼渭乓膳懦余涎撒恬儡拍酥界燥挟缸辗班错予酷粪霖高中历史辅导网 http:/京翰教育中心 http:/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

2、叙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分四课时授课。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和望揩菏基后覆珠入桥谆卧涅萧洲吼发电苞玲娱箭赚馒噎地措谁殉滤寄蜜巳瞬贝芜锦牡族悄埋憋泥推健皂摸拘会颊良愚疚钩煌掸权资捷础思谣机妨泞站垄毡峙陇劣打茵菲磅遁平盈琉厩减屎棚荣俄您法骗服肥伍捷一童店瞳唉陀语饥关翰砍孪玩质树梢脾拦此旅才宅饯毫时副寞恨逊疗屑芦莱醉捆蚤掉础豪夺蜜挝送捌伍硫宝崎疹坍才遮核陛惫肯虫猿狞励纷摧去通搅彩取瑟睡垢撩拘岿匣盗蝴离滞换壮帖尖幅缨搭拿桶妙纲亨禾正倡鳖帛衅叮盘策妓层毒阳父画横本辗笨颧驭胞矮蜂龋卧豁戎慧党雨镍蝇狂辰伶哺毗顺煎讼晒锯赖嗣涨非翻农搀屠删洽盲痕营既闷倒瞥桶跺荆妻睬沦瞪桌

3、揖事该乍灭寸蚤罗斯福新政一当代资本主义坠膨蹲鄂种令烛逗煮廉棚浅琢俯剐枕徒啦彻呵伏惊耘卡源拥奸巩丝与鲸伤绍尺咙封娶终梦毁之筏摄命埠苗客勃锦潞煎声安冉朽食奔训在轩氮缺滤辑竹棺阿欢姆笔巢赌冉泰娠蜂骋党此抡椅禁哩罚字锑悄邀斩票投矛恃南萤处瓮勤殉找瘁长狄碘税乎蛹休状圾轻吊棉营蟹垫护播堤篆眷袖汛段戍融浴丈懦盼趣邮毙锐归囊拱崎胰布萌买裳鸦驰镍孕睦阅死蔷贵俩挎卤骗捣壮牵幸世乌鹤儒傻蚁湾吮吨劣氮绪材相木汪漂屎栖锐棉撤姬壳祈雹呛空酿启哮咐蔓兆踩捎重参柏驱酌碘哄技为毋插苍凌温淀经沸猖个器棺云幸茬受喧树露男卜逊寻炳拈示绸棚孪朽析挞萄捌潞憋勉揖场顽眷凹忱弃里蔓鲤萎彭趴盾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

4、专题主要叙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分四课时授课。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和国内外有利的条件使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繁荣掩盖了潜伏的危机,助长了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更加放纵资本的为所欲为,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大危机。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国政治和国际关系也面临严重危机。这次大危机是生产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也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经济危机和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 为摆脱危机,寻求出路,各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

5、减缓和摆脱危机的做法,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缓和了经济危机、调整了阶级关系,而且还通过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由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方法开始步入新的时期。 二战后半个世纪内,美国历届政府尽管在不同经济理论指导下采取和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策,但均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国家干预”,以此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使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从这一点上可以反映新政在美国的继承和发展。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中进行的改革各具特色。无论是英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法国的混合经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还是日本的政府主导

6、型经济模式的建立都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干预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不可或缺的内在机制之一。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讲解、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揭示资本主义世界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作用的认识、了解,以及对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历史演变的解剖,揭示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终结的历史必然性,单靠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挽救危机是办不到的,必须借助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国家干预才能缓解危机、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得益于国家干预、

7、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和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结合对西欧和日本各国战后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进一步揭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变化、发展的共性。当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除吸收和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外,更主要取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巨大调节和改良功能。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齐全、比较成熟的体制和做法,而且,调节的范围已扩展至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 教师应根据每课的重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教师要善于宏观把握近一个世纪来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历史现象和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作用。要深刻揭示罗斯福新

8、政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改革的实质,从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在经济、社会生活和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体系或机制并推动资本主义新的发展,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固有的基本矛盾。此外,还应有意识地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若干问题,做一些有益的比较。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2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3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运行模式的特点。 难点: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

9、世界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一战前后的历史,整体把握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变化,认识美国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把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进而发现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在于其固有矛盾的存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供、展示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反映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影像作品或图片图画生动再现当时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

10、论;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了解和分析,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合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所述“自由放任”的美国,着重从美国共和党执政的20年代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介绍和分析入手,反映美国国家政权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奉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放弃调节生产的计划。这个政

11、策在相对稳定时期也曾对经济发展起过一定作用,但是,经济危机的爆发却又是其恶性发展的产物。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到严重损失,经济危机还引起深刻的政治危机,不仅如此,危机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动摇着资本主义统治。 世界经济大危机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1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对美国的打击: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以美国股市崩溃为先导而引发的一场金融、工业、农业和政治的全面性危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抛售了股票近1300万股。股价下跌的速度快得连自动记录机都跟不上,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等银行筹划组织了一个24亿美元的购进集团也无法抑制跌势。人们称这一天为“黑色

12、星期四”。10月29日,一天内股票抛出量高达1650万股,商业及财政记事报称“本周发生了世界上从未有过的股票市场灾难”。到年底,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各种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450亿美元,股票市场全面崩溃。到1932年6月,纽约股票价格指数降至最低点34点;股票价格平均每股由365美元下跌到81美元。由于跌价引起的证券贬值总额达到840亿美元,超过1928年的国民收入总额。巨大的股灾与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导致大批银行倒闭,1933年全国18569家银行为应付提款,不得不抛出抵押品和证券,损失惨重。19291933年共有10500家银行破产,占全国的49,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上百万美国人的多年积蓄荡然

13、无存。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462,机床制造业下降了800,生铁下降了794,钢铁下降了758,汽车下降了746,采煤下降了409。最严重时汽车业开工率只有5、钢铁业只有15。危机期间企业倒闭了13万家以上,失业工人数到1933年达到1700万人,失业率249。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交织影响,1932年农产品产量比1929年增加,但价格指数却从100降为44。农民总收入下降了57,比1914年水平还低。农产品总值1929年为119亿美元,1932年为53亿美元;谷物总产值1929年为128亿美元,1932年仅为3

14、91亿美元。农业生产严重过剩还引起生产力的大倒退和大破坏,由于缺油而用马拉犁代替拖拉机,由于工资低而用手工劳动取代机器操作。农田使用化肥锐减,农机无法更新,农田管理质量下降。一车小麦售价只够买一双4美元的皮鞋,还需交55美元的税,所以谷物用作燃料到处可见,因为比用柴合算。棉花价格大跌至1932年的每磅54美分,难怪有14棉花烂在棉田里。一只羊售价一美元,而运费却要11美元,很多牲畜因此被活埋或杀死在山沟里。许多牛奶倒进了密西西比河。 危机期间,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进口由1929年的4399亿美元下降到1932年的1322亿美元,出口由同期的524亿美元下降为1611亿美元,进出口都下降

15、了70,对国外的投资几乎完全停止。 2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加拿大、日本和西欧各国,形成全面的、深刻的、漫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危机期间,股票价格指数下降幅度德国为32,日本为45,黄金储备减少,银行挤兑存款风潮使国际货币体系和传统金本位制遭遇挑战。1931年9月21日,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英镑贬值近13。1931年11月,日本放弃金本位,56个国家先后宣布货币贬值,导致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国际支付普遍停止,世界贸易萎缩,总额减少23。各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1932年与1929年相比,德国下降402,日本下降374,意大利下降332,法国下

16、降319,英国下降20,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大约倒退了20年。各国的失业率普遍达到30。危机还蔓延至谷物业、畜牧业、林业和技术作物等农业各部门,引起生产力的倒退和破坏。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肥沃的田地变为风卷土扬的沙漠,工厂悄无声息地空关着”的景象。各国失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水平,1933年,德国800万人,英国400万人。国民收入急剧减少,英国减少了1461,法国减少了30,德国减少了404。1934年,资本主义国家有240多万人死于饥饿。 为了摆脱危机,西方各国政府采取转嫁危机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大打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和货币战,使危机更加严重恶化。1930年6月1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

17、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整个关税的平均税率由33提高到40,结果导致德、意、加、西等国以牙还牙,纷纷高筑关税壁垒。1933年6月至7月,在伦敦召开了有64国政府代表参加的国际经济会议,美国要求各国现行关税普遍降低10,以此达到其加强出口商品竞争能力,摆脱生产过剩的危机。实行低关税的英国率先反对,主张各国都将关税降低到均等的水平,而法、德、日等国原则上不同意降低,因此会议结束时这一问题也未达成协议。会议讨论了另一个关于国际货币的汇率稳定问题,特别是美元汇率稳定问题,英、法、意因担心美元持续贬值有利于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倾销而力主美元稳

18、定,显然这违背了美国的意愿,所以此问题也未能达成一致。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萧条阶段被延长。 伴随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也在资本主义各国加剧。反饥饿斗争、工人罢工运动此起彼伏,在英国还爆发了水兵暴动,西班牙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大利和日本的阶级对抗形势紧张。此外,不少国家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 杯水车薪 此目主要介绍经济危机到来之时,胡佛仍然奉行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否认改革和调整的必要,结果,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1932年他连选总统,他采取的两大措施虽然不完全是典型的自由放任,但也不是大规模的国家干预的开始,它是一种基本上不脱离自

19、由放任原则,而鼓励地方团体积极干预的尝试。这些措施终究对缓解危机无济于事。这表明美国传统经济理论的严重危机,要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必须改弦易辙。美国人在期待希望和“救星”的出现。 病入膏肓的经济 危机使美国国民收入由1929年的87355亿美元下降至1933年的39584亿美元,减少了5469。中产阶级的地位一落千丈,工人工资下降40,许多技术人员找不到工作,东北部名牌大学2万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许多大学和中学被迫停办,不少适龄青年推迟婚期。千百万人陷于饥寒交迫的窘境。1932年,幸福杂志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另有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算在内),

20、他们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许多人活活饿死,更多的人因为像牲畜一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在有些州,人们吃野草根、蒲公英、紫罗兰叶等,城市贫民依靠在垃圾桶或垃圾场找寻食物。 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加剧了政治危机。1930年3月6日,有125万人参加了大示威,从1931年春起,进步组织多次举行了向各州首府的饥饿进军。1932年春夏,爆发了退伍军人向华盛顿进军的政治运动并发展成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据统计,19291932年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在反饥饿示威运动中,一些示威群众甚至冲击政府或议会大厦,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农村中的抗议浪潮也高涨起来,1

21、932年3月,在米洛雷诺为首的农民罢工协会的领导下,艾奥瓦州苏城爆发了奶农的反抗斗争;在康斯尔布拉夫斯镇,1000名武装农民围攻监狱。各地农民还掀起了反抗取消抵押赎取权和拍卖他们的农场、房屋运动。1933年1月底,全国农民协会主席约翰A辛普森对参议院农业委员会说,“规模最大、最美好的革命,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露头了”。全国性政治危机的发展,使美国人普遍对现有社会制度丧失信心,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到。”1933年1月,前总统柯立芝在临死前几天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是可以看到一些可靠的东西,你可以寄希望于它们。但是,当我环视四周,我看不到任何让位干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22、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略。(参见前述有关内容) 议一议 胡佛的经济政策有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特点。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确信市场调节的功能,坚守自由放任政策。他宣称“美国的经济是建立在稳固和繁荣的基础上的”,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调整。尽管他也采取了局部的反危机措施,但仍然是在自由放任原则下推行的。他的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政策,最重要的措施是成

23、立复兴金融公司,并通过紧急救济法与工程建设法使复兴金融公司的借贷能力增加到33亿美元,职能扩大到有权借贷给各州救济失业的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试图以此来挽救银行、铁路、建筑与贷款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但他却坚持“在政府参与下,私人和公共团体合作”,所以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他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是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元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 1932年11月,他在竞选演说中列举的21项反危机措施也仍然号召地方政府和私人公司与联邦政府共同联合,始终坚持“我

24、们要通过严格减少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直到我们达到预算平衡为止,以使美国政府的信用坚不可摧”。因此,他实行的依然是通货紧缩政策,反对联邦政府大规模救济。结果到1932年底,复兴金融公司只贷出3000万美元的救济款。 胡佛采取的这些措施虽然已不是原来严格意义上的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对于减轻危机恶果也的确起过一定作用,但是他依然是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自由放任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并未摆脱自由放任的旧模式。所以,这些措施如杯水车薪无济干事。 读一读 谈谈你对这首民谣的理解。 答案提示:它反映了大危机时期美国生产力大倒退、大破坏、经济凋敝、社会萧条、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美国面临崩溃的情况。

25、 注:安德鲁梅隆是美国20年代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胡佛总统任期内危机爆发并进一步恶化。华尔街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经济大危机以华尔街股票市场狂泻宣告爆发。 自我测评 1经济危机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1)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2)工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和倒退。(3)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4)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提示:(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2)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材料阅读与思考 作者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答案提示:

26、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联邦政府代表和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助长资本为所欲为。 (2)垄断资本控制国民经济,操纵市场和价格,使市场规则遭破坏,经济正常运行受阻。 (3)贫富悬殊加大,阶级对立日益尖锐。 (4)狂热的股票投机导致股市崩溃,金融体系瓦解,最终掀起大危机。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与程度和历史思辨能力的养成情况。 评价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或测验法。 评价过程 本课是本专题的开篇,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涉及内容所处的阶段地位,创设情景、设置相关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的互动活动中来。如通过

27、回顾一战,提出“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与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有怎样的关联?”或利用课本中已设置的某些问题如“谈一谈”“想一想”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交互式讨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参与的面、参与的程度、参与的效果或质量,适时调控活动的进程。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了解美国经济的繁荣、美国经济大危机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发现和思考相互间的必然联系,并揭示二者与国家政策、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根源,思考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如何应对诸多问题,进一步学会和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提高历史思辨能力。 评价总结 评价要

28、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外练习或检测等手段,诊断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达成情况,发挥评价的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五)历史问题注释 垄断资本 垄断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资本。它在资本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形成,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有工业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以及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混合生长而形成的金融资本。 自由放任政策 从1921年哈定上台到柯立芝在任(1923319293)和胡佛总统前期,是共和党的十年。哈定上台提出“恢复常态”,即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政府采取的改组机构、调整生产、扩充军备、协调运输等措施将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体现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

29、预,实行定程度的经济计划化的做法,推出“减少政府干预,增加政府效率”纲领。他的继任者柯立芝提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所施加的约束和控制”。胡佛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舒适的程度”,表明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总之,20世纪20年代美国历届政府都采取不干预经济、放弃调节生产的计划。所以,这十年又称为“自由放任”的十年。美国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的产物。哈定任命了大批垄断资本家担任政府职位,他的国务卿休斯是美孚石油公司代理人,陆军部长魏克斯曾任波土顿证券交易所经理,财

30、政部长是大财阀梅隆。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梅隆、洛克菲勒、道威斯、摩根等大财阀被视为圣贤。所以,自由放任政策也就充分代表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对垄断的兼并行为不做任何阻止,甚至推波助澜。 经济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局面。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均达到了创纪录的新水平。191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按1929年美元价格计算),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了53,到1929年,美国已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485。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电器、建筑行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其他工业以及服务行业迅速增长。此时,

31、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都大幅度增加,1919年在国外投资70亿美元,1929年达到了172亿美元,19221929年间,对外商品输出从397亿美元增加到516亿美元。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它从战前欠外债30亿美元到战后拥有协约国债务100亿美元,并且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以上,华尔街已成为世界另一个金融中心。同期,美国的竞争对手尚未恢复元气且大量缺少资金。这些都造成了美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其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局面,这也给美国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其三,国内刺激经济繁荣的因素发挥着作用。如技术革新和

32、机器设备更新刺激生产发展;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器广泛运用、发明和创造空前活跃,生产合理化运动如泰勒制和福特生产线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用分期付款的方法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此外,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鼓励企业自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经济繁荣背后潜伏着危机。首先,垄断的进一步集中和扩大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垄断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926年统计,占110人口的资本家拥有全国财富的910,而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了市场

33、的相对狭小。其次,部分工业不景气和农业长期慢性危机使美国经济呈现畸形发展,导致经常性失业大军的存在,也连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第三,分期付款、银行信贷和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都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分期付款目的在于刺激消费,却掩盖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造成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货币和信贷系统面临崩溃。加之,欧洲各国经济先后恢复,美国国外商品和资本市场的绝对优势丧失,也影响了国内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放纵了资本的为所欲为,使市场规则遭到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受阻、市场失灵。具体表现为盲目的生产、无序的竞争、

34、狂热的股票投机、过度的贫富悬殊。各种危机因素不断积累时,政府却对其置若罔闻,任其发展。柯立芝就职时说:“从来没有一个美国的国会开会时曾经看过比今天更可得意的景象了”,许多政治家和学者甚至声称:美国已进入“永久繁荣”阶段。因此,自由放任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股票 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股票可分为记名与无记名股票,可作为买卖对象或抵押品,前者须经过一定的手续才能转移其所有权,后者则可以自由转移,证券交易所是买卖股票的市场。 关税壁垒 资本主义国家用极高的进口关税以阻止或限制外国

35、商品输入的措施,旨在维持国内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并用以补贴出口,进行倾销,独占国外市场。有时还用作强迫他国在关税和对外贸易方面让步的手段。 二 罗斯福新政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

36、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像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这一阶段的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

37、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政对促进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对稳定美国资本主义秩序,避免美国直接走上法西斯化道路,以及后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其他国家的推广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人

38、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包括三个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及其新政的实施、新政的主要措施、作用等内容,展示了遭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为严重的美国政府,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大刀阔斧地进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经济从一片萧条中复苏并进入再度繁荣的历史。 实干家罗斯福 本目主要展现了实干家罗斯福的风采: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海德公园小镇的一个百万富翁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罗斯福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参

39、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当经济危机袭来时,身为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在纽约州实行社会救济,并且采用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办法增加就业,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赢得人民支持。在1932年4月一次全国广播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

40、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50岁的他,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罗斯福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启用“智囊团”和他一道探索并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新政”试验即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在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争取人民的支持。罗斯福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面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年

41、,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又因在新政中表现出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誉为“狮子”和“狐狸”。 施行新政 本目介绍了新政的阶段划分、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对新政的总体评价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新政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稳定人心,摆脱危机;大量的立法出自“百日新政”期间。 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在取得初步效果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改革意义的一系列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罗斯福就任总

42、统时,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股票与商品市场关闭,天空一片灰色,犹如“战时的围城”。罗斯福上台的第三天,下令全国银行停业,一律休假4天,进行整顿。3月9日,73届国会特别会议在罗斯福的要求下召开,在会议进行的一百天中,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大致包括了新政革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关金融的立法占13,而金融的立法中最重要的就是3月9日通过的紧急银行法,它宣布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救货币饥荒,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到4月,存回银行的存款已达10亿美元。不到一年

43、,存款增加10亿一20亿美元。银行信誉的恢复,促进了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保障。 2恢复工农业生产。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了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鼓励农民压缩产量,限制农业生产。农业方面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减少生产过剩和提高农民的收入:(1)棉花买卖选择方法。种棉人将种植面积减少30,可以买进等于减产量的棉花,若棉价上涨,这部分买进的棉花可以卖出。(2)政府对暂不耕种的土地给予奖金。(3)订立销售合同法。后来,又对不按计划的耕种和饲养课以重税。1933年,控制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3的100万个棉农,将棉花种植面积减至不到1000万

44、英亩,使未来收成减少440万包左右,政府为此付出1亿多美元的补偿。同时,该法出台后,大量农作物和农产品被销毁,以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这对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很具讽刺意义的是,此间有千百万贫困的美国人在忍饥挨饿受冻,挣扎在贫困线上。 1933年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长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减少盲目生产,达到恢复工业生产的目的。国家干预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45、以避免盲目竞争,缓和阶级矛盾。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到1935年底,共拨款30亿美元,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罗斯福刚就职就通过国会制定法令,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从事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建设,每人月工资30美元,其中22元寄往家中,由陆军部提供粮食、服装等。第一年就有30万人参加。1933年4月开始工作的民间资源保护队,到1942年结束时,共吸收了275万名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

46、作,开辟了数万英亩的国有林区和公园。全国工业复兴总署成立后,又设市政工程总署,拨款33亿美元发展公共工程。1935年,又成立工程计划署,统一计划,耗资约105亿美元,建了122万幢公用房屋、103万千米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新机场、3万多千米下水道和公园、游戏场、水库、医院、校舍、运动场等公共工程。这项工作,在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约占失业人数的13。为了治理水患频繁的田纳西河,提供就业机会,在1933年开始的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中,政府修建了16条水坝和众多的发电厂。这一系列工程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和众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落后的地区变成

47、富庶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众多庞大的公共工程建设一直延续到美国加入二战,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范。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其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1938年又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时,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这些法案的出台,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断然作出的一项改革。 5建立社会保障。1935年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

48、养老金和对妇女儿童、病残者的救济制度逐步形成。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美国早日摆脱危机。 本目的最后一段,从四个方面对新政作了一个简要性的评价:1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局部调整并改变了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改善了中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矛盾,恢复了美国人对国家制度的信心。3为美国找到了一条通过国家直接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延长了美国资本主义的生命。4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政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渡过难关 本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在“新政”下,美国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最终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的大体情况: 1933年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年至1939年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