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第41题备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0678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第41题备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卷第41题备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卷第41题备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卷第41题备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第41题备考.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卷第41题解答策略初探,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全国卷第41题,了解高考第41题的基本特点; 2.通过对全国卷41题的探究,总结其答题方法与策略,争取考试多拿分。,一、近5年全国卷第41题回顾,二、多次测试后反映出的问题: 1.各种类型41题题型答题要求抓不住。 2.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解读与说明。 3.历史素养的积淀不够,不能用历史专业术语回答相关问题,史论结合能力有欠缺。 最直白的说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不知道用什么人、什么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三、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1.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

2、类: (1)历史阐释题: 观点提炼+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卷和卷;2014年全国卷和卷;2015年全国卷。,(2)历史探讨题: 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其一;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2.找准关键词语,理顺思路,有格有式,(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 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 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

3、研讨)。 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 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我的观点 “若何”(怎么样) 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011年新课标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4、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 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

5、点明确,史论结合。),观点1: 西方崛起是欧洲自身文明发展延续的结果,观点2: 西方崛起是本土文明延续和外来文明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命题呈现的材料中为观点1提供的有效信息要比为观点2提供的多,所以作答观点1相对难度较小,得分率往往较高。,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例一:56分 观点:西方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内因。 文艺复兴、

6、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制的确立。 新航路的开辟。,例二:910分 观点:西方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吸收其他文明的成就。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古希腊文明;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大多源自于古希腊的思想,如智者运动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芝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政治方面:雅典的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改革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法律方面,近代西方的法律很大程度上受了罗马帝国时万民法的影响。 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 故西方近代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吸收其他文明的成就”。,例三:12分 观

7、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确。论据及说明如下: 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 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

8、。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关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往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 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

9、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讨巧”的得分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例如: 清朝初期,出现了康(熙)雍(正)乾(隆)所谓的盛世,然而,大清帝国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讲与汉、唐、宋、明并无差异,从总体说来仍是一种量的堆积即简单增加,我们将其称之为等差级数发展类型。而且,这一等差级数的堆积型增长,并非是无限的,而是有限度的。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国家生命

10、力的接力棒传到英国,而此时大英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不再是简单增加,而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即等比级数式的质的飞跃和崛起。 摘编自何川芳世界历史上的大清帝国 运用清朝前期和英国近代史的史实对上述材料观点进行论证。(12分)(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中的主要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运用清朝前期和英国近代史的史实对上述材料观点进行论证,4.理解题目情境,答其所问。,表二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从表格中可获取新增加的节假日项目名称以及内涵、节假日天数的调整、不同时代(年份)所对应的节假日及其天数等

11、重要的情境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纵横观察和提取,并结合时代背景(所学知识),按照题目设问和作答要求针对其中一种变化趋势的成因进行“说明”,而不需要“论证”。,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政府更加注重民生。,是什么”+“为什么”+小结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结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

12、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 模板: (1)亮明观点:我认同(不认同)此观点,适当说明(提取材料中的观点) (2)对观点论证(自己对材料观点的认识和用史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3)小结。,答题模板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提取以上两幅城市平面图的主要信息,比较北京和诺林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产生不同特点的原因予以说明。(12分),此类试题解题的题眼应是“历史变迁”,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来揭示人类文明的演进,一般要从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片找到后者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求的是“变迁”是说明,为什么“变迁”或影响。,答题模板2: 信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 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原因或影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