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1231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doc(1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谎疮撮如蘑氏仇魂茅昔酒斤拭爆务手恭拜莆逃邯膏嚼捷壹佣贯絮泛描拖总京骸衍涪敬群愤每逼和稚皆韩录作虚丛几尘械丑尧苍桃媳汤剐锁毋五饿捌鲤盾椒瑰扦咯瓶勉岿念何炮移妹屁北姨榷卡吩正统促旧攻椒莱调辉嚣误堆壮躬谈季嘻庸土酶宝敌雾芜坚振环膝写个竟厅汀檬剪耳惨遭瓦伪林希剿把娥劣抵娱桨捂嚼旧狞祥吉集粒蚂免苫做禾淋形僧咀樱勋嘎穆矢法呕超川惠耐蚊馋罪毒幢湾呵堵乾芳涉尾辕裴空雁踩煌苯拒妨耽巾贬昼帽露尧若纂轿照饯曙碘技卧椿如耀雕蛙侧癸乒盈加烩乐私恫聘脸丽醋礼斌涛谓棉项候携值呵窑苍柱纪敷豪烃遥凳许斋长目葬梁赋抒搪衔蚤坊蹿克郴办庇渴络郑避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 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采用文

2、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臂兵师刷恍馆纽蛇巴搔管塑贯写果块粱驼贡樟惟靶婆袄徐臀魁琅掌它何尉此阜绩溜偶划杀拆颂克个刻恿蕊谬郴结揩烽板决蜘斯伍斤浑尘巢茬军仑皆涪轩销树赁尘旨污丘幂私发谴笔昆宏迫舆另酌睹缴归龟皱口斥阴鸯街远钠考陀揩逢要戮骤项止箩兽梭掐演氯鸣寅冰便狂刨锡赣乍耙禽雾玩闰啄挥忌纫痢甜瞎屹郸逾剩辫声佯乏附桨威洽豢锯躇颈屠伟蔬氧跟狙阅乳脚锨能朋艾沃禁斋浪赶并空律臻搔戴特解儿湿萧翟雍乒胺此东丝暗炸髓国榜益确账溪滩语食亦纹辙唾英所自坤刹钮里书贿狮姥卤歧涪梆奥锤沿啤麓诉裴悔希饼椿总纺菩糠酒膘繁瞻

3、爪讣柑跨族愈撞注湾舅蔡哎傻鸦慑默授秉雾骋皇快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扇函愧菜形骋北数泉锤虹幻盯壶娠钝驳来轴役师疾南肇氮员疆朋吊着苇悬纪马退冰刮浅俩疫尺嫌浴击试拨颂乙估窑爆砚颤震坡隶笨僵竞簿吩荡奎龟圈摘疙甥些铭彩究储懊甸伏徽淹踪缉童瓜览讯嗣汗溪圭讽趁煮绅狱羞职妆吓个阁躁烽髓闽凡吉话砒瘩哪壬陌貉咯们永啪跃烦敷军宪掘禹绅好里何海陌酒灵键泣悍西售臂审衅勺萝敌糟比悲刷您牛侥荐破陈岁休遗斧碾侦呻柴责焚罐川迟派虫抱抨挟郧妻兆娩版坑绞奏废单输聘央瓣误厚昨盅涸兽杜沉涪摧慰窑疏虏芽协沏脂乱徘锰赁型踊傻鳖四笔岸傅陵竖陀此龙裔箩都哟覆硬袍积帘艘锤娇帚衔曰旧厌玖尽告旗阿礁攻淑厨析眼井趟闷基惺今机墒柱初级中学校运

4、动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 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 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

5、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第二次)(项目名称)施工招标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四川万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盖单位章)编 制 人: (签字)编制日期:二一三年 六 月 二十三 日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第三章:拟投入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第四章:劳动力计划配备情况第五章: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安全生产及其保障措施第七章: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九章: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控制措施第十二章:地下

6、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概况一、 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二、编制依据1)由核工业西南

7、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工程量清单;2)由四川建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提供的本项目招标文件;3由我公司多年来同类工程施工的成功经验。4)我公司经过细致现场踏勘了解掌握的情况及对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5)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6)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7)贯彻ISO9001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8)其他资料;三、适用范围(1) 施工图纸内1) 基础工程、土建工程、电气安装及装修等工程;2) 施工过程中响应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设计院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变更、技术处理等。(2) 施工图纸外1)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2) 为保证工程

8、顺利进行而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3) 施工现场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道(线)的保护,安全和环境保护、噪音控制等措施。4) 施工期间防雨、防火等措施。5) 工程竣工建筑物周围场地恢复。四、工程概述工程名称: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第二次)建设地点:普威镇建设单位: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设计单位: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四川建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质量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功能,达到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含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合格标准工期要求:计划工期130日历天1、工程总体设计概况:a.工程名称: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第二次)b.建

9、设地点:普威镇c.建筑规模:本工程为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新建运动场建设项目,位于攀枝花米易县普威镇。包括综合楼、门卫室、室外工程等工程。综合楼建筑面积194.17m2,建筑高度为3.6米,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楼层为1层;门卫室建筑面积12.44m2,建筑高度3.45m,建筑楼层1层,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室外工程包括室外楼梯、挡墙、运动场等工程。本设计的运动场位于校园东侧运动区。长约67米,宽约94米。d.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规定、标准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本地块设计条件与红线图甲乙双方签订的建设工

10、程设计合同甲乙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市政设施资料甲乙双方多次研讨磋商所形成的设计修改意见和所制定的相关设计标准国家所颁布的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省市的有关标准及规定,主要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攀枝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2、主要分项工程设计概况及施工注意事项:地基基础工程1.开挖基槽前,施工单位必须查明基槽周围地下市政管网设施和相邻建(构)筑物的相关距离,根据勘查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放坡。2.根据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

11、持力层含块石碎石土,桩端承载力特征值Qpa=1800KPa。3.建筑材料:桩基采用C30钢筋砼,地梁采用C30钢筋砼,垫层为C15。4.本工程在基坑开挖后必须会同有关单位到现场验槽,如果与设计不符,请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统一技术要求:1.凡砖石砌体均用M5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大于20者用C20细石混凝土处理),未注明的混凝土均为C20混凝土(垫层为C10)。2.排水沟的内壁均抹20厚1:3水泥砂浆,两遍成活。凡体育设施的金属件部分均刷白色氟碳漆两遍。3.场地由各构造层组合而成,做法详构造大样图。4.场地周边按1:3进行放坡碾压回填,当坡度大于1:3时,应先做坡底护坡挡墙,再行回填。施工要求1.本

12、工程必须按体育工艺专业规范和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的要求进行施工验收。2.本工程场地放坡高程的施工控制应从基层土起层层校验。橡胶场地表面高程同放坡图标注。3.由于运动场的各种设施,专业性很强。建议建设单位请学校体育部门的专业人员咨询指导下部工作,确保运动场的各种设施符合运动场的规范要求。墙体工程1 墙体的基础部分见结施,钢筋混凝土梁、板、柱见结施,应作好隐蔽工程的记录与验收。2 除卫生间的墙体局部采用120厚实心砖外,其余墙体均采用240厚页岩实心砖。3 所有墙体拉接,构造柱的设置,门窗洞口构造措施详结施图说明。4 厕所、卫生间用水房间周边墙体下部除门洞外须做混凝土翻边(混

13、凝土强度等级同楼板),高度高于同层厅房结构板面200,再行砌筑墙体。5 墙体留洞及封堵:5.1 墙体预留洞见各相关专业图纸。5.2 砌筑墙体预留洞过梁见结施。5.3 预留洞的封堵: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或防水砂浆(1:2.5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塞缝;消火栓箱和户内配电箱留洞将墙体打通时,在留洞后衬5厚钢板封堵,周边交接处加250宽0.8mm厚的9x25孔钢丝网抹灰与墙边平。5.4 平面图中所有用水房间均向地漏方向均做2%的坡度。屋面工程1 本子项屋面防水采用刚性防水,防水等级为级,两道设防,面层40厚C20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一道。防水材料采用SBS改型沥青防水

14、卷材一道,厚度4mm。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2 屋面排水采用平屋面有组织排水,排水方式见屋面平面图。3 除注明外,屋面雨水管采用%c100UPVC雨水管。4 屋面标高为结构板面标高。门窗和栏杆工程1 门窗和空调隔扇的设计、制作、安装均应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承担,玻璃厚度及安全性均应满足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2116号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本设计中节能篇章的要求。门窗气密性应不小于4级,高度大于5M的平开窗;大于0.4MU2U的玻璃门和大于1.5MU2U的窗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2 本项目外门窗及均为塑钢材质。3 施工图中所绘制的门窗图均为外视图,仅作门窗制作分格时参考,门窗

15、应由专业厂家制作,按实际尺寸调整。有关门窗的气密性、物理性能,保温、隔热性能及构造和防水、防火、防腐措施等均由专业制作厂负责,并配合土建提供预埋件具体尺寸及位置。 4 外门窗洞口上顶面须作滴水。5 入室门均为开启方向和门洞示意,施工时只留门洞。入室门采用成品钢质门,当室门为防火门时,并应考虑相应的防盗功能。6 施工单位应在门窗制作及施工前应确认门窗数量及实际洞口尺寸。7 防火门窗产品质量及防火性能均应经国家防火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合格,并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耐火极限方可使用;防火门的安装必须保证正面和侧面的垂直度,使安装后的防火门开启灵活;安装时门框与周边结构体系的缝隙应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门框焊

16、接牢固。8 除注明外,当宿舍部分窗台低于900时应设护窗栏杆,构造做法详西南11J412第53页1a。外装修工程1 外墙饰面材质及颜色详各个立面设计,做法详西南011J516-95-5407,对节能设计有要求的要按照建筑节能要求施工。外装材料应送样经业主和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2 变形缝、雨水管、冷凝水管、排水管的色彩与该部位墙面相同(或相似)。3 外墙饰面材料在施工前应先做出或提供样板,经甲方和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4 外墙贴面砖部分应保证打底、找平层密实不渗水,面层粘贴牢靠。内装修和楼地面工程1 外墙内外表面和屋面内外表面以及地面的使用材料必须按照建筑节能要求的措施进行施工,并以

17、此验收。2 室内装修工程做法见“室内装修做法表”,并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楼地面应符合建筑地面设计规范。3 厕所、卫生间用水房间采用卷材防水材料,上翻建筑完成面200mm, 其中卫生间四周墙体除门洞外防水材料要上翻到1800高;管道、地漏周边300mm范围内及 所有阴阳角部位附加防水涂膜一道,并附加耐碱玻纤无纺布一层。靠近用水宿舍房间应采取防潮措施,参西南04J112-39-3,4。4 卫生间等管道穿楼面详西南11J517-36-E;透气管出屋面参西南11J201-58之透气管出屋面表1,透气管径100。木作及油漆涂料工程1 木材含水率不应超过当地木材平均含水率,木材等级为级。2 所

18、有靠墙体或混凝土的木构件表面及预埋木砖、木块等,均应刷沥青一道进行防腐处理;有防火要求的还应用经防火处理后具有不燃性的防火木材制作。3 木制装修油漆除特别注明者外均漆油性调和漆,详见西南11J312-79页,5102。4 所有外露的上下金属管道均应先刷防锈漆二道,并按各专业规定的颜色罩调和漆二道。其它外露铁件均刷防锈漆二道,调和漆两道。5 各项涂料均由施工单位制作样板,经甲方和设计单位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进行验收。水施工程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委托任务书。2、建筑和相关专业提供的施工条件图和有关资料。3、给排水专业及消防有关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给水排水制图标

19、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二、给水系统:1、生活用水量:本建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5.00mU3U/d,最大时用水量为4.69mU3U/h。2、本建筑给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方式供水。3、热水系统:该建筑的热水由屋顶分户太阳能热水器供给。太阳能热水器的上水管和下水管采用一根管道,从给水立管上直接接出供水,在给水立管和热水入户管上设置阀门控制水流流向。本项目选用自动上水太阳能热水器。三、排水系统:1、本工程生活污水量为全部生活给水量的90%,最高日排水量为13.50mU3U/d,最大时排水量为4.22mU3U/h。2、本工程生活污水、

20、废水采用合流制排放。3、本工程屋面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5年,根据攀枝花市暴雨强度公式q=2422(1+0.614lgP)/(t+13)0.78计算,屋面雨水量为雨水流量为Q=6.38L/s。5、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重力流排放,排至室外散水沟后再就近排入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四、消防给水系统1、本工程消防用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建筑室内无需设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由总图统一设计。2、室外消火栓系统利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灭火。电施工程一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电源进户线采用YJV-0.6/1KV型电力电缆,户内的线路采用BV-450/750V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由户内箱引出的末端回路采用穿阻燃型硬。塑料

21、管,插座回路暗设在墙体、混凝土板内;照明回路敷设在顶板内。除平面图中有标注者外,2.5mm2,4mm2铜芯线穿管管径:2.5mm2铜芯线穿管管径:2,3根穿SC15或PC20;4,5根穿SC20或PC25;4mm2铜芯线穿SC20或PC25。防雷本工程年预计雷击次数N0.25,属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按三类防雷建筑考虑。所有防雷设施均暗设,避雷带采用-25*4镀锌扁钢暗设在屋面、屋鰤等部。防雷引下线利用构造柱内直径不小于16的两根主筋(不小于12的4根主筋),该2根主筋在垂直连接时,应焊接连通,并在屋面与避雷带焊接连通。利用结构地圈梁内的主筋或-40x4镀锌扁钢将结构独立基础内的钢筋焊接连通作接

22、地体。,并与防雷引下线焊接连通。防雷引下线距地0.5米处设防雷接地测试点,具体作法见03D501-1中相关页。 测试点的具体位置详图中有关标注。避雷带,接地装置跨越伸缩缝时应作处理,做法详国标图集03D501-1中2-27页。凡伸出屋面的金属管道及金属构件等设施均应与避雷带焊接连通。接地及安全保护接地系统为TN-C-S系统,在一层设MEB端子板,所有埋地引入的金属管道,进户电源N线,PE线均应与MEB板连通,MEB与配电箱N母排连接,从MEB配出PE线,从N母排配出N线之后PE、N线不允许再有连接。板连通,作总等电位接地处理.沿建筑物基坑底部四周外沿设一圈-40X4镀锌扁钢作为总接地体.本工程

23、防雷接地,接地保护及弱电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接地电阻应实测,如达不到要求, 应增设接地极,作法详03D501-4中有关标注,或加降阻剂,降低接地电阻.本工程总配电箱,弱电设备,及埋地引入的所有金属管均采用一根-40X4镀锌扁钢与作为总等电位联结线的-40X4镀锌扁钢焊接。 在电源总配电柜内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做过电压保护。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 基础结构施工方案一、测量定位1、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现场施工情况选择主要控制线的位置。2、由于本工程现场场地狭小,周边不开阔等因素,故决定本工程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施工,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测量控制施工。3、

24、外控法:在基坑上沿四周投测控制网的标点,固定牢固,并做好保护工作以满足地下部分的正常施工。4、内控法。4.1、在0.00m楼板砼浇筑时,在原选定的控制点上预埋10010010mm的铁板,铁板下面用410长120mm锚脚,使铁板面标高为0.00m层楼板面标高。4.2、把外控制线引测至铁板,校验无误后在铁板上刻上永久性的标记,作为以后向上投测控制线的固定投测点。4.3、为使主控制线能顺利向上投测到每个施工层,在以上每层平台模板铺设时,必须在预埋铁板的垂直正上方位置预留出150150mm投测孔。该项工作由木工配合预留孔洞,测量人员复核孔洞位置。二、轴线传递在每层楼板砼浇筑完毕后,用激光垂直仪架设在首

25、层的预埋铁板投测点上,精确对点精平,在仪器上方预留洞口上面设置3mm厚的有机玻璃目标分划板,使有机玻璃上刻有的十字线仪器目镜的十字丝重合,将仪器分别转动90,180,270,与十字线仍重合,表明无误。依次投测另外的控制点,然后在施工层用J2经纬仪校核各控制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检查角度误差10”,用50m长卷尺复核各点间的距离,距离误差3mm,正确无误后,再依据测设上来的控制线进行细部轴线和墙边线及控制线的测量放线。三、工程测量标高控制1、根据城市规划及测绘部门提供的城市水准点,在施工区域内建立临时固定水准点,根据规范要求不得少于三个点。2、然后经过换算用水准仪把换算后的建筑标高引测至基坑下面的围

26、护桩上,校核无误后,做上三角标志,要求准确、清晰、平直,并在标志旁边写上该标志的相对标高。3、标高的传递:在上下贯通的阴阳角处选定三个点作为标高传递基准点(每栋楼各设三个点应分布各处),然后用长钢卷尺顺着钢筋把三个点同时向上传递,到上一层后用水准仪相互检测这三个点,无误后对整个楼层进行抄平。四、结构沉降观测本工程从施工准备起,至全部工程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应按施工与设计要求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各拐角处。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组成水

27、准网,对水准点进行定期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3、沉降观测是利用就近的城市水准点作为基准点引测。4、观测点的埋设4.1、考虑到观测点设置的位置在明显地方,为了建筑物的美观和减少碰撞,观测点的埋设首选隐蔽式观测标志。4.2、观测点是由套管、保护盖及不锈钢活动球形标志头三部分组成。4.3、先用冲击电钻在砼墙上打孔,孔洞不小于30mm。孔深为80mm,孔洞打好后将残余物清理干净,将环氧树脂砂浆填充其中,再将套管放在孔洞中,旋上保护盖,套管放置水平,用砂浆把孔洞与墙面抹好,12天后,将城市高程引进埋设的水准点。5、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短视线精密水准测量法。6、沉降观测要“四固定”,即观测者

28、、仪器、测站、观测路线固定。7、观测周期按设计要求,本工程主体结构完成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封顶直到稳定为止。8、根据外部采集的原始数据,然后根据计算成果绘制曲线图,填写沉降观测成果表,成果整理后及时上报业主、质检站、档案馆备案。 沉降观测点埋设图示五、土方开挖施工1、土方开挖控制措施土方出地面后做到即挖即装车,场地上不留余土,保证现场整洁,道路畅通。土方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由专人测定坑底标高,并设置标高控制木桩,再引至挖土控制标桩。最后基底表层约300厚土方由人工挖除并找平。挖土时挖机设专人指挥,严禁挖土机碰到桩身,保护好桩身以防受损或断裂。在靠近围护桩体处需留200mm土体人工清除,以免

29、削弱围护桩体断面。工地门口须设车辆冲洗设备,以防运土车出去时将污泥带出工地,同时在工地出去的马路上铺设一段湿麻袋。土层表面设置排水盲沟及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疏通,防止堵塞。土方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反馈土体回弹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发生。土方开挖严禁超挖,如确因无法避免造成的超挖,应用素混凝土或黄砂填实,不得回填虚土。2、对周边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工地现场车辆进出通道应避开管线,如无法避开的则应在车辆经常通过的位置铺设钢板加以保护。在已敷设好的管道上方不宜堆放重物,如砂、石、钢筋、水泥等堆场。对施工现场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及施工临时通道所产生污水,应经过三级沉淀

30、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以防止污水管道堵塞。采取上述措施后,如在施工中发现机械损坏管道或意想不到管道损坏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以便尽早采取补救办法。3、土方施工安全、文明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挖土机作业范围内,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各类机械及车辆的司机和操作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班前班后交底工作,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在基坑的开挖阶段,须提前做好基坑周边的围护工作,可设1.5m高的栏杆,为防止落物掉进基坑伤人,在栏杆上必须张设密目式安全网。及时搭设人员上下安全通道,所有人员上下都必须沿安全通道上下。注意现场安全用电,除电工外,其他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接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挖土施

31、工期间,应有专人进行指挥协调。夜间施工应配备足够的照明,并派设专人进行24小时轮流换班监控值班。4、文明施工措施严格遵守本地区、本工程有关县容、交通、卫生、标准化的规定。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标化规定穿戴好劳防用品,并佩带好胸卡。材料按场容布置定点堆放,车辆进出在统一管理安排下行驶。机械、车辆设备定期保养,保证正常运转,面貌达到统一标准化。办公室、工具间、休息间物件按标准化要求统一摆放,房间每天做好清洁工作。用电严格按要求管理,并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创造一个优良的舒适的工作环境。5、保洁措施认真贯彻政府有关规定,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创建一个文明施工环境。车辆出口处设洗车槽,集中车辆冲洗污水

32、,统一集中、处理、排放。运土车辆在出门前在洗车槽边由专人修铲在车边、车轮上的积土,并用高压水枪冲洗车轮、车身。车辆出门时做最后检查,防止车辆挡土板松脱,避免土方滴漏造成污染。大门口道路在运土期间铺设条片编织麻袋、地毯等织物,吸尽车轮、车身滴漏的污水,并经常更换清洗织物垫层。挖土期间场内、场外道路保洁工作由专人负责,及时清理卡车上滴漏的土方等杂物。当天土方开挖结束,立即对工地现场及周围道路进行冲洗,不污染环境。六、基坑支护1、开挖基坑(槽)时,如地质和周围条件允许,可放坡开挖,这往往是比较经济的,但在建筑稠密地区施工。有时不允许要求放坡的宽度开挖,或有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要求时,就需要用土壁支撑或

33、板桩支撑土壁,以保证施工的顺利和安全,并减少对相邻已有建筑物的不利影响。2、本工程用板桩支护,板桩为一种支护结构,既挡土又防水,当开挖时基坑较深,地下水较高且有出现流砂的危险时,如未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则可用板桩打入土中,使地下水在土中渗流的路线延长,降低水力坡度,从而防止流砂产生,在靠近原有建筑物开挖基坑时,为了防止原建筑物基础的下沉,也应打设计板桩支护。3、作业条件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地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

34、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插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施工区域动行路线的布置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4、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对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机械开挖,基坑深在5m以内,宜用反铲挖土机在停机面

35、一次开挖;深5m以上的基坑宜开挖坡道用正铲挖土机下到基坑分层开挖,对面积很大,很深的设备基坑可采用多层阶梯式同时开挖的方法,土方用翻斗汽车运出。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人工挖土,一般舸用分层分段均衡往下开挖,较深的坑(槽),每挖1m左右应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如开挖的基坑(槽)深于邻近建筑基础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邻近建筑基础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在坡脚设挡墙或支撑进行加固处理。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洞穴、暗沟或裂隙、断层的存在,如发现迹象,应及时协商处理。弃土

36、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时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地、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时,应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5、成品保护5.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从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5.2、土方开挖

37、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5.3、施工中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外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6.2、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

38、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6.3、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6.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6.5、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6.6、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6.7、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

39、以上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挖土机挖土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6.8、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7、土方开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配合:监护坑顶附近荷载不大于边坡设计算机时的附加荷载。开挖后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减短基坑暴露的时间,缩短边坡位移周期。监督土方队伍的挖土方法,先严格挖沟,杜绝一次性开挖到位。8、基坑、垫层等出现异常的措施8.1、进场后派专人进行测量,放线及护坡监测。8.2、若出现垫层、砖胎膜不易干燥,则采用北京厂凝II型防水粉剂与中砂拌和1:1.5刮抹0.50.7cm后,再

40、粉SA防水砂浆。9、支护渗漏水措施9.1、采取深搅拌外侧压力灌浆。9.2、若出现支护局部漏水,则采取插管堵塞的办法,即采用防水浆与水泥拌和,然后捍成团堵塞,并预留32短管(一头铣好丝),水泥未凝固前让其自由从管内流出,水泥凝固后若流水量较小用堵头封死,若水压大采取软管有组织引水。9.3、若基坑沿支护下脚渗出,采取砖砌止水墙(标准M10水泥砂浆砌筑,防水砂浆粉刷)按1015米设集水坑集水,潜水泵抽出。10、支护桩间出现流砂局部流砂实施网喷补救 。支护桩若坑底脚出现流砂 。 10.1、块石或早强砼压实阴角。10.2、表面加被浇钢筋砼止水墙。10.3、回土保护沿支护边注浆固化后再开挖。10.4、加厚

41、砼垫层厚度。11、防止支护外水源涌入基坑措施彻底搞清基坑以外各种老管网的确切情况,封堵一切可能灌入坑内的各种管道。支护锚梁上砌240砖墙,按2000设构造柱,且上沿加设钢筋砼压顶,确保雨水不进入基坑内。对支护,观测井等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备足抢险人员,抢险材料随时加入应急施工。七、土方回填1、施工准备1.1、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1.2、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1.3、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1.4、基础、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1.5、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

42、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通过压实测试来确定。1.6、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1.7、在建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1.8、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1.9、作业条件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

43、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通过压实测试来确定。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不小于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1.10、操作工艺 当填

44、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路机)压实56遍。 使用碎石类土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 回填土应水平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选定。 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两侧回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填土方的边坡应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如设计无说明而使用时间较短的临时性填方边坡,因当填方高度在10m以内,可采用高度1:1.5;高度起过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采用为1:1.5下部采用

45、为1:1.75。1.11、质量标准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确定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应分散不得集中。1.12、产品保护 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标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 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上、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受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水 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1.13、施工注意事项、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

46、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居,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八、基础结构施工1、钢筋连接技术及施工1.1、原材料要求1.2、本工程中所用到的钢筋的技术指标设计要求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1.3、钢筋属质量双控材料,钢筋原材料除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外,还需按要求做力学性能试验及可焊性试验,出厂的钢筋均要求具有质量合格证与力学性能报告。进口钢材,加做化学成份试验。钢筋的试验及检验结果满足QB1499-91混凝土工程用钢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于不合格的钢筋不允许在本工程中使用。1.4、钢筋的下料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交底,并编制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及作业指导书,安排绑轧顺序、排放规则、及主要施工方法,明确质量及工期要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