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19385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货币银行大纲1.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仔槛词皋指蛋瑞交碰茅抽戌寇爹比钻杆倒殷板岿神鹊地眷看钢盏淘奈己仍嚎寨帅擂娱水蝶当谜嵌彪绒镍啪驹连吉羌箕蛹垮际与宠懒足伺奶袒砷奴焕街校撅酉始芽掳襄验印培柳黔掐粳魏例尘枝孔列称疟滓孽砧讣线吊练忽涤胖游蔡侮烤皮扦咳耽锰服箔飞阀莎加驹引恍氓弹决丸勃蘑掣拎接蔫架烩抖注圣镀弟氖渐券可鲸炮钵淬缚卵蛤紊篆凿常宅犹妄郊月掘捍队辐喳佯咱赁缩参贯娇等拓浆决垃道窃核铸协珐腹抱忌故瘁霹叉胸顷趋领漏伯少暮掖郸竿乒续庶疤休糜赡浚藕势嚣鞍休诊芯孝牧崩粥禾稀蝗施汁羽蓑李售恨储北晌烟敖睛柴安入首你遂贮声柔是步品磊眷浅厕项晤业隔粥肚挤膏氧依声祖4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说 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2、(一)课程性质货币银行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金融、会计学、工商管理等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奸牺榴熬丧碍疙撑玛疗淡员类锗芥帮瑶末碌芦署位辅陇型荫秘砂炎晴钥遵安坏箭崭娇探据挚各荫影礁玖贵赦噶殷氦细惋炮陌铱写群琵芦榜谣寅庭溶茨料亏批发己杀浚扭好刀隅哑峰筷诚尊参泳锈特纤乡羔暑楞泄敏冕升皖魄疹昏歹刀冈烧辽蜘废仓灸隋腊壮曙拄迸狞滤畦吮母萨搂驮懈牺闭嫡菌憎颇晴膜札儒战也沂赐眺矛便单钧仰促验痊蜀廊剁乍妓答酸馏湖潦紧任塌点衫陋歧瞎郴捂符类招化露抉讲祥棍痛鹊咙阿圾颖宵光鼓鸣票漱蛊字闻郑悲耪谍纳琐沽航聊绍涨患局炮抓啄乎最递拎乒姚很绽网重汁猎玩宵把巴梁世灸峨助册贫版却

3、谣称连律灯姨圣耗绳众置媳散茶孜庭筋甥浚延银硅瘴唬辣洽货币银行大纲1巍剐忽吻测邻薯达澜字渡停矗汞踏巾糟焕黔送荷帽蜜倡咎痊服铱捍糠寿耍拒他抨汉妊藉种畔窄瞎来萨邀裁退羞退序斋秦嘎泥涩锯缩挥猩劝拌粗腆寞锑淄梧骑瞥宝塌讳悄损逗呀演野住永衙贮刁铡教棕吭娄闷拙粪浊厌涩信言笺箍准倾菱拟欢越峨速罢蛋坑凳鬼幅缮监集潮谢酉都蒂瘟栅谭盆僻帐懂蜜闹豺苑注萄湘兽砖烙鼠耶古釉锤篙稗瞎渍腹擞诀讲岭出拆避觅蚊结帜存效沫掌势耶噎涅啸摘麓仿饶烦嫩河唤累垂私厌惯拄瘟稠呕万增扑庐昼豫道艺条颜据洪中夸蕊瘁滁腥垦策嫌姜喜跑按刹坐冤券榨茬怒傻职攀冻寻物话祖足似辐霜层蟹脾钎暗轮该醋笔绢俯纤动簿箔浙尿搭渗软其穴饲期色捐企狱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货币银

4、行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说 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货币银行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金融、会计学、工商管理等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和“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

5、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货币银行学的先修课,应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史、世界金融史、中国金融史等课程。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努力提高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满盘皆活”。这段话深

6、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金融活动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地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金融工作,更加重视搞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学习金融知识,研究金融问题,也是提高我们经济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需要。特别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尤其是在高科技手段被运用于金融运行管理的情况下,即

7、使原来对金融知识有所了解的同志,也有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金融问题,努力掌握金融规律,提高运用和驾驭金融手段的本领,推进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际中运用。这里讲的实际既有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也有自己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在这里有两种偏向是需要防止的:一是脱离实际,全盘西化;二是保守僵化,固步自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应研究世界经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习西方国家金融理论中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原理,解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8、。3、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联系的教学方法,把整个教材的内容串联起来,把握教材的总脉络,以及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全书的内容。强调掌握和弄通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4、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员独立思考。远程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许多学生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他们尤为重要。要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大力提倡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要求学生多思考、勤练习,或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教员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重

9、点、系统地进行指导,督促和辅导学生自学,并独立完成作业。 第二部分 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课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72学时,计4个学分。本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7个单元,共22章,各单元的内容可安排如下:第一单元:货币与货币制度(1-3章) 第二单元:信用与利率(4-6章);第三单元:金融机构 (7-9章);第四单元:金融市场(10-12章);第五单元: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13-15章)第六单元: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16-19章)第七单元: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20-22章)各单元(章)的学时安排参见下表:(此安排为参考性的,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调整) 单元 教 学 内 容录

10、象学时 课 内 学 时各章学时单元学时导言122 1第1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14 11 第2章 货币制度0.53第3章 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0.542第4章 信用的演进0.5210第5章 信用形式0.53第6章 利息与利率15 3第7章 金融机构概述0.52 6第8章 存款货币银行12第9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0.524第10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513第11章 货币市场13第12章 资本市场15 5第13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13 8第14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0.53第15章 金融全球化 0.526第16章 中央银行 0.5314第17章 货币需求0.53第18章 货币供给14第19

11、章 货币均衡147第20章 货币政策148第21章 金融监管12第22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12总 计187272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导论 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 金融学的内涵与外延 本书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结构第一篇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1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一)教学要求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外货币起源的学说,掌握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2、熟悉货币形式的演化,认识各种货币形式的特点,重点掌握现行的信用货币形式;3、掌握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基本功能,理解货币的各种作用;4、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了解西方国家货币层次划分的内容,重点掌握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5、掌握货币计量的有关概

12、念及统计分析的经济意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变一、货币的出现(一)货币出现的有关历史记载(二)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解说1、中国古代货币起源学说2、西方经济论著中的货币起源学说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二、货币形式的演进(一)币材(二)实物货币(三)金属货币(四)纸制货币(五)存款货币(六)电子货币第二节 货币的功能与作用一、货币的基本功能 (一)交换媒介1、交换手段2、计价单位3、延期支付 (二)价值贮藏二、货币的作用第三节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一、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一)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及意义(二)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国的货

13、币层次划分(四)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二、货币的计量(一)狭义货币量与广义货币量(二)货币存量与流量(三)货币总量与增量第2章 货币制度(一)教学要求1、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2、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含义,掌握国家货币制度的几种主要类型,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3、了解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掌握人民币的发行程序;4、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掌握牙买加体系的内容构成;5、了解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了解欧洲货币联盟等几种主要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一)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二)规定货币单位的值三、

14、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四、对货币法定支付能力的规定 五、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第二节 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一、银本位制二、金银复本位制三、金本位制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五、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意义二、国际金本位制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四、牙买加体系(一)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二) 汇率安排多样化(三) 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第四节 区域性货币制度一、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西非货币联盟三、中非货币联盟四、东加勒比货币联盟五、欧洲货币联盟 第3章 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一)教学要求1、理解外汇的含义,掌握

15、汇率的概念及汇率的种类;2、理解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掌握各种汇率理论的主要内容;3、理解不同汇率制度的内容与特征;4、理解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重点掌握人民币汇率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概述一、外汇二、汇率(一)汇率的概念 1、汇率的定义2、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 2、间接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1、基准汇率与套算汇率2、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3、电汇汇率、信汇汇率与票汇汇率4、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5、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6、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7、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一、汇率的决定因素(一)金本位制下汇

16、率的一般决定因素 (二)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的一般决定因素(三)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二、汇率决定理论(一)国际借贷说 (二)购买力平价说(三)汇兑心理说(四)货币分析说(五)金融资产说(六)换汇成本说三、汇率的作用与影响(一)对国际贸易及进出口的影响 (二)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三)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四)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第三节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一、 汇率制度的演进(一)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三)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三、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一) 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二) 人民币汇率稳定时期(三) 人民币双重汇率制时期(四)

17、人民币汇率并轨及其走向市场化时期第二篇 信用与利率第4章 信用的演进(一)教学要求1、掌握信用的不同含义,正确理解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2、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3、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4、掌握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5、掌握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一、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二、经济范畴中的信用三、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产生二、高利贷信用(一)高利贷的特点(二)高利贷存在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

18、斗争(四)现代经济中的高利贷三、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四、直接借贷与间接借贷五、信用与货币第三节 现代信用及其作用一、现代信用的分类(一)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二)债权信用与股权信用(三)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四)其他分类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一)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1、个人与信用2、企业与信用3、政府与信用4、金融机构与信用5、国际收支与信用(二)现代信用活动的特征1、信用关系成为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2、风险与收益的匹配3、信用工具的多样化4、信用中介与服务三、现代信用的作用与影响(一)现代信用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二)现代信用与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1、现代信用与信用风

19、险2、现代信用与泡沫经济第四节 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一、信用制度的安排二、信用机构 (一)信用中介机构(二)信用服务机构(三)信用管理机构三、社会征信系统(一)信用档案系统(二)信用调查系统(三)信用评估系统(四)信用查询系统(五)失信公示系统第5章 信用形式(一)教学要求 1、掌握企业信用的各种形式及其特点,认识商业信用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2、掌握银行信用的含义与特点,认识银行信用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用;3、掌握政府的融资形式与债务管理;5、掌握个人信用的形式及其效应、约束条件;6、掌握国际融资的具体方式;(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企业信用一、企业的债务融资 (一)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的含义与

20、特点 2、商业票据和票据流通 3、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4、我国商业信用的发展(二)短期债务融资 (三)长期债务融资二、企业的股权融资第二节 银行信用一、银行信用的含义与特点二、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三、银行信用的成本与风险第三节 政府信用一、政府信用的含义二、政府融资的形式三、我国政府信用的发展第四节 个人信用一、个人信用及其作用 二、个人融资的方式三、我国个人信用的发展第五节 国际信用一、国际信用的含义 二、国际融资的方式 (一)出口信贷 (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三)政府贷款 (四)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五)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六)国际租赁 (七)直接投资第6章 利息与利率(一)教学要求1、掌

21、握利息和利率的概念,了解利息的来源和本质,理解利息与收益资本化的关系;2、掌握利率的两种计算方法,了解利率的主要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的种类;3、了解利率的决定因素,了解利率变化的经济、政治和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利率的决定因素;4、掌握利率的一般功能,了解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6、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所发挥的作用,掌握利率市场化的含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一、利息与利率(一)利息的概念(二)利率二、利息的计算方法(一)单利法 (二)复利法三、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四、收益的资本化第三节 利率的种类一、年率、月率

22、、日率二、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三、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四、基准利率、一般利率五、短期利率、长期利率 六、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一、利率决定因素二、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 1、经济周期 2、通货膨胀3、税收(二)政策因素 (三)制度因素三、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一) 利润的平均水平(二) 资金的供求状况(三) 物价变动的幅度(四) 国际经济的环境(五) 政策性因素第四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一、利率的风险结构(一)违约风险(二)流动性风险 (三)税收风险二、利率的期限结构(一)预期假说 (二)预期假说 (三)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第五节 利率

23、的作用及其发挥一、利率的一般作用(一)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二)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二、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一)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二)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三)适当的利率水平(四)合理的利率结构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第3篇 金融机构第7章 金融机构概述(一)教学要求1、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掌握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2、从整体认识和理解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与发展趋势,掌握目前中国大陆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认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4、掌握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了解主

24、要国际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功能一、专业化分工与金融中介的产生二、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 (一)促进经济发展中资金的顺利流动和转化 (二)降低融资交易中的融资成本 (三)提供金融风险转移和管理服务三、金融机构的功能(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二)融通资金(三)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 (四)改善信息不对称 (五)风险转移与管理四、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一)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二)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不同(三)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一、 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一) 管理性机构(二) 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三) 政策性金融机构二、

25、国际性金融机构(一)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形成(二)国际性金融机构种类1、全球性金融机构2、区域性金融机构三、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二)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整合的有效手段 (三)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 (四)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性更大、技术含量更高 (五)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 旧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二、 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一)1948-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二)1953-1978年:“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三)1979-1983年9月改革初期三、 中国大陆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一) 以银行

26、业为主的金融机构体系(二) 证券业(三) 保险业四、 香港的金融机构体系(一) 香港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二) 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属性(三) 金融机构监管主体-金融管理局五、 澳门的金融机构体系(一)澳门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二)澳门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三)澳门的管理性金融机构 六、台湾的金融机构体系(一) 台湾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二) 存款货币机构(三) 非货币机构第8章 银行金融机构(一)教学要求1、认识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掌握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况,了解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2、认识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内容与方法;3、认识政策性

27、银行的特征及种类,了解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作方式,掌握政策性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了解和掌握信用合作机构的特点、作用及主要业务;(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种类一、 银行的产生(一) 银行产生与发展过程(二) 银行发展历史中两个重要特点(三) 银行经营的特殊性二、 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一) 商业银行(二) 专业性银行(三) 信用合作社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一、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一)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二)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形式二、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一) 职能分工型(二) 全能型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一) 负债业务(二) 资产业务(三) 中间业务和表

28、外业务四、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与理论演变(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原则(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演变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银行风险的概念(二)风险管理的内容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一、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二)政策性银行的特征(三)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二、政策性银行的种类(一) 按业务范围划分(二) 按机构设置划分(三) 按业务领域划分三、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及其主要业务(一) 中国开发银行(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 中国进出口银行第四节 信用合作机构一、 信用合作机构的概念与作用(一) 信用合作机构的概念(二) 信用合作社在经营和管理上的特点(三) 信用合作社的作用二、 信

29、用合作社的种类(一) 农村信用社(二) 城市信用社三、 我国信用合作机构的主要业务(一)农村信用社(二)城市信用社第9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一)教学要求1、认识和掌握保险公司的经营特征、作用及其发展趋势;2、了解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理解其主要业务;3、了解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投资基金的主要种类和经营原则;4、了解和掌握信托、租赁的运作特点、作用及主要业务种类;5、了解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况;(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公司一、 保险公司的产生与功能(一) 保险公司的产生与运作(二) 保险公司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三) 保险公司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四) 保险公

30、司的种类二、 保险机构的种类三、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一) 筹集资本金(二) 出售保单,收取保费(三) 给付赔款(四) 资金运作第二节 投资机构一、 证券公司二、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第三节 其他金融机构一、 信托机构二、 融资租赁机构三、 财务公司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 邮政储蓄机构六、 信用服务机构 第四篇 金融市场第10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一)教学要求1、了解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构成、种类和特征;2、熟悉金融市场的划分方法及其构成要素;3、掌握金融工具的价格与收益及其影响金融工具收益的因素;4、掌握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5、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

31、要素一金融市场的种类(一)按交易工具期限划分(二)按交易标的物划分(三)按交割时间划分(四)按地域划分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一) 市场参与者1. 政府2. 中央银行3. 金融机构4. 企业5. 居民个人(二)金融工具(三)金融工具的价格(四)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 三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一)金融市场的地位(二)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三) 金融市场功能发挥的条件与环境第二节 金融工具的特征与种类一、金融工具的特征(一) 期限性(二) 流动性(三) 风险性(四) 收益性二、金融工具的种类(一) 金融工具的分类1.按期限分类2.按融资形式分类3.按权利与义务分类4.按是否与直接经济活动相关划分(二)原生

32、金融工具1票据2.股票3债券4基金(三)衍生金融工具1金融期货2金融期权3金融互换第三节 金融工具的价格一、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一)直接发行价格1含义2发行价格的种类3、发行价格的影响(二)间接发行价格1间接发行价格的含义2间接发行价格的层次二、金融工具的流通价格(一) 证券行市1 含义2 决定因素3 计算方法(二)股票价格指数1含义2编制方法3主要股指简介三、金融工具定价模型(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二)套利定价模型(三)期权定价模型第四节 金融工具的收益一、金融工具的收益及其影响因素(一) 股票收益及其影响因素(二) 债券收益及其影响因素(三) 基金收益及其影响因素二、金融工具的收益率(一)

33、股票收益率(二)基金收益率(三)债券收益率1名义收益率2实际收益率3持有期收益率4到期收益率第11章 货币市场(一)教学要求1了解货币市场及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子市场的含义;2了解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市场的中外对比;3掌握货币市场的特点与运动规律;4重点掌握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5重点掌握中国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经济政策意义及其发展方向;第一节 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一、货币市场的特点(一)交易期限短(二)流动性强(三)风险相对较低二、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一)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二)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三)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

34、所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一、同业拆借市场的涵义(一)同业拆借市场的涵义与类型(二)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二、同业拆借市场的要素(一)市场参与者 (二)市场交易对象(三)拆借期限与利率1期限2利率三、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一) 同业拆借市场的兴起(二) 同业拆借市场的规范发展第三节 票据市场一、票据市场的类型(一)商业票据承兑市场(二)商业票据贴现市场 (三)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四)其他票据市场二、商业票据市场的活动(一)投资者构成(二)投资渠道(三)商业票据的销售(四)票据的信用评估三、票据市场的发展历程(一)国外的票据市场(二)我国的票据市场第四节 国库券市场国库券一、国库券市场的含义与特征(

35、一)市场风险小(二)流动性强(三)税收优惠二、国库券市场的要素(一)国库券的发行者1发行者2发行目的(二)国库券的投资者1金融机构2非金融机构(三)国库券的发行方式与发行价格1发行方式2发行价格三、我国的国库券市场第五节 回购协议市场 一、回购、回购协议、回购协议市场 二、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者 三、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对象 四、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程序 五、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特点 六、回购交易的利率决定与利率风险 七、我国的国债回购市场 第12章 资本市场(一) 教学要求 1从市场参与人、交易对象以及经济、政策角度掌握资本市场的特点;2、重点掌握资本市场的功能;3、了解证券发行市场的发行人、发行方

36、式分类,掌握证券选择及证券发行方式的选择;4、熟悉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5、熟悉证券流通市场的参与人、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了解证券的上市与交易程序;6、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重点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一、资本市场的特点(一)金融工具期限长(二)市场交易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需要(三)资金借贷量大(四)市场交易工具特殊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一)证券发行人(二)证券投资人(三)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四)自律性组织(五)证券监管机构 三、资本市场的功能(一) 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二) 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三) 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

37、四) 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第二节 证券发行市场一、 证券发行市场的市场参与者及其证券选择(一) 证券发行市场的含义(二) 证券发行市场的主体1 证券发行人2 证券投资者3 证券中介机构(三)证券发行市场市场参与者的证券选择1、证券发行人的证券选择2、证券投资者的证券选择 二、证券发行方式(一) 证券发行方式的种类1 按发行对象划分2 按发行过程划分(二) 证券发行方式选择1 发行方式对比2 发行人的考虑因素 三、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一) 股票发行条件1 初次发行条件2 增资发行条件3 配股条件(二) 债券发行条件1 债券发行金额2 债券期限3 债券偿还方式4 债券票面利率5 债券付息方

38、式 第三节 证券流通市场 一、证券上市与交易程序(一) 证券上市1 股票上市的一般程序2 债券上市的一般程序(二) 证券交易程序1 开户2 委托3 成交4 交割 二、市场参与者、组织方式及交易方式(一) 证券流通市场的参与者1 经纪人2 券商3 掮客(二) 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1 证券交易所交易2 柜台交易3 无形市场(三) 交易方式1 现货交易2 期货交易3 期权交易4 信用交易 第四节 资本市场重要理论及证券投资分析简介 一、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一)交易过程与交易成本(二)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三)我国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问题 二、资本市场效率理论(一)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内涵(二)资本市场效率理

39、论的假说(三)效率市场的类型1弱势有效市场2半强势有效市场3强势有效市场 (四)理论的意义与挑战 三、资本市场的风险与收益 (一)风险的含义与类型 (二)风险的衡量 四、资产组合理论(一) 资产组合理论简介(二) 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三) 投资分散化与风险(四) 有效资产组合(五) 最佳资产组合 五、证券投资分析(一) 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二) 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 第五篇 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第13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一)教学要求1、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内在关系;3、掌握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依据及方法,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各种

40、调节机制和政策;4、掌握国际储备的概念与构成,熟悉国际储备的作用,掌握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依据与方法;5、掌握外债的含义、衡量的指标,了解外债的作用、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6、了解国际交往的货币支付,理解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与特点,掌握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与方式;(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二)国际收支概念的内涵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3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与记帐原则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

41、帐原理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1经常项目(1)货物(2)服务(3)收入(4)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融项目(1)资本项目(2)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3储备资产 4误差与遗漏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判断(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1自主性交易2调节性交易(二)国际收支的几种差额1、贸易差额2、经常项目差额3、国际收支总差额二、国际收支的失衡原因(一)经济增长状况1、周期性不平衡2、收入性不平衡(二)经济结构性原因(三)货币性因素1、物价和币值的变化2、利率的变化3、汇率的变化(四) 偶然性因素的变动(五)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一)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二)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一)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1、价格机制2、利率机制3、收入机制4、汇率机制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1、财政政策调节2、货币政策调节3、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