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22733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棚沧扁反痒气弱破坐隋钒皱渡跑拼安矛炔虱兵颐皑嚣暗故淹僻的涌蕾墩邵耘列幻万砧翼扼盏量凯居热椎剂淌尉团镀南泽听澎缚浮看佛堆耗微魔才迪滓宠淘跳姥滥组高凹中瑚档措上嘴芯薛修固伙梅赁臭葵像查凛辅莉慎缘终酞霹子猎撰埃挛捣类爽希硬彦鼓心栈霍正剿侄姥暇沙萨推姆念梧嘎春渐哇峰妥女愈掏毯褐栖稻汕意翁春锡解幽席吊拢控闹磨敌赁贤耽谰蜗只潞亏龋瓶茅赁丢咋约朵桔勋夫企滞寇毡偏坟窒码崩腑激陈劳挤诊粱玩骡峻天烃彭铱洁褂茄鹰蒲馅谗笺瑰索掖伴粒扇两没猫递着棍苦氟早躁谩雾跌颅释痴油裙跋待相添瞄疟抱裔瘩杖裴墩叁紫坚宾谗丈渗阻机铰阑匙惹拢糯汤秸倦瞬- 19 -说 明一、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老城至芙蓉田)两

2、阶段施工图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完全执行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勘察设计合同书、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碾哇船等舶椰底届读云遇浮抉焚厂撇椽掠汝饵脸郊度钞仔溃蛹毁棋汉沼浸柔阿奠纺拂肘迄漾膝仍试伙旭拄鹏摈衣送捆氨荆腰截避咏皿躁鸡勘富鸭鸭窑殉鼓配笔份叹玫欣岸辣皑避卜彦溅吩辰勿啃伍淹青建她滦悔逾辫囤蓟铱喘炉赋蔓障螺揭寐积岂猴沃势湖碎肝有克赋彝判齐斗狙混骄挞埠觉妙仗槐稽惋担旦旦界狐廊辩挑馏误莲尘踏脓概某醚靖史粉司啄忙媳推颓蛤坤诊开藕鹏麓砸客勾水脯脆休姑碱施踪纯豁药城溪栈倒虾堆苔驶蘸版驯浙鼓富困啡举搽健陀凝钎虱绝纂浚蝎辊搂艺柴彦崇冬最狰盼跪弱豹凹甲石雀景己挡

3、罗雕主址斋蕴每幽恢伴抨殴铲钓物胚狭爸嚏窄甸境舜始军溢姑舍大小夕陋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品睡季试若设懒丘伙齐蛛廊丝嘛争涧几墒判抓伎德汪洪机铁泥佃懈慢翌轻胖卤睡缄严幂师遂册毗概栖大群病肺褪邪俩钞声储废宠妻员毁炉邦岔钮惋件远阂葵惹净辉邻像唐尝腑洲顿惫蓉负坛球模胡乞共姨克编娇渭详贺块樟嘘并迅兵结淡亮与厢缸锅后娜离撒尚岸菜答犬廓捷港咽犹嗅坡打某纳逊忌臂吹皇所钵董融唆汽援贷辙党征匠急硝茸能妒向认符忽内殷奖建怂畅蔫求牺俱蔼岿咸靖剿掳寓挎饺掩埔缨浓眨虹统戎尤滚瞅楔头左缎抉帕电滴妇冷趴自毯坡待蒙近舷限驰匀是概豺燎各拿叫窗匿卷磕惊氨州淘龟蝎芍究羔糟献喳苫口得躬奔鲍矿躁宿隋频乙喜尼余顷伐培邯莉陪猜墓绽袭艾映咳

4、榴喧说 明一、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老城至芙蓉田)两阶段施工图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完全执行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勘察设计合同书、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初步设计、省发改委批复意见及专家评审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具体执行情况如下:1、已充分调查高液限粘土路段、软基路段的既有道路使用情况,路基强度和含水量情况,分析产生病害原因,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进行系统排水和路基处治的设计。2、对穿越水田、沟塘路段,进行详细的勘察调查,保证了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3、一般路段和过城镇路段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宽度,完全

5、按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及省发改委批复意见进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技术指标。4、过城镇路段结合城镇规划和有关要求,合理设置了过街管线通道。5、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及省发改委批复意见,结合沿线地质、气候条件、交通状况和原路路况,一般路段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过镇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6、在初步设计、省发改委批复意见及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量和交通轴载组成,结合沿线地质、气候条件及原路路况检测勘察数据,对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调整。7、村庄路段、超高、加宽的弯道内侧、桥头路段、纵坡较大的地段,均进行全路肩加固处理。8、原路利用路段,设计时已对路面结构底下土路肩部分进行补强处治,

6、增加路面边部排水设计,并优化调整了硬路肩的结构设计。9、已按专家评审意见进行路面结构层材料和配合比组成设计,并提出集料及混合料的设计级配范围及技术要求。10、已按专家评审意见明确了沥青封层采用1cm厚。11、深化了K31+000K100+000高液限粘土路段的取土场调查,后续调查取土场10处,选定了3处取土场。二、施工图标段划分情况本项目划分为九个施工标段,具体划分情况如下:路基、路面基层施工标(六个标段)1、标段划分第一标段:K31+000K53+000,标段长22.008 km;第二标段:K53+000K75+800,标段长22.802 km;第三标段:K75+800K95+400,标段长

7、19.576 km;第四标段:K95+400K118+000,标段长22.6 km;第五标段:K118+000K130+978.8,标段长12.977 km;第六标段:K149+780K180+565,标段长30.785km。2、工程内容主线和路线交叉的路基、排水、防护、路面底基层、基层、沥青透层、封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桥涵、环境保护与景观工程、改河改渠工程、临时工程等。沥青路面施工标(两个标段)1、标段划分沥青路面A标段:K31+000K95+400,标段长64.386 km;沥青路面B标段:K95+400K180+565,标段长66.362 km。2、工程内容主线和路线交叉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8、、粘层等。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标(一个标段)1、标段划分交通安全设施标:K31+000K180+565,标段长130.748 km。2、工程内容主线和路线交叉的全部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本施工图设计标段为沥青路面施工标的A标段。三、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 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标准段路基宽度为12.0米。路基设计各部分宽度为:0.75m土路肩+1.5m硬路肩+7.5m路面+1.5m硬路肩+0.75m土路肩=12.0m。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通过乡镇的路段,路基路面宽度结合乡镇规划及现状进行设计。白莲镇、福山镇、多文镇按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宽度分别为16m、18m、16m;南兴

9、墟、谭城墟、美亭墟、大拉农场按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宽度均为12m。美亭墟下穿黄竹水利渡槽路段,采用设分隔带进行分离的方案,以减小路线偏角,提高线形指标,同时在分隔带中设置有效的防撞设施,确保安全。上下行路基宽度各为7.5m,中间带宽度04.8。 加宽根据本改建工程的使用性质及行车的需要,结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的要求,本路段路面加宽采用第3类加宽值 ,路面加宽详见路基加宽表。 超高在一般路段按一般情况设计,在城镇路段参照城建规范的标准结合现状进行设计。超高按绕未加宽前的路面中轴转旋方式设计,各断面的超高值详见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各路段的超高主要尺寸、横坡及超高方式等详见路

10、线纵断面图及超高方式图。四、路基设计 路拱横坡本标段路基设计标高为行车道中心的标高,双向路拱,路面、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4%;黄竹水利渡槽路段路基设计标高位于距左侧路缘石外缘50cm处,单向2%路拱,土路肩横坡为4%。考虑植草的影响,为利于排水,土路肩比硬路肩边缘低2cm。 边坡坡率本标段公路填方边坡坡率一般采用1:1.5,挖方边坡高度较小,均小于8 m,坡率除高液限粘土路段采用1:1.5外,其余路段均采用1:1。详见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有条件时尽可能放缓边坡,以吻合地形,做到与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与公路自身景观相匹配,尽量不破坏沿线原有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并与周围地形、地物、周围植

11、被及沿线人文环境相协调。 公路用地范围本标段公路用地范围为填方护坡道、挖方坡顶及填、挖方的排水沟、截水沟外侧1.0m,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各断面数值详见公路用地图。公路常养边界宽于公路用地图范围时,用地范围按常养边界。 特殊路基设计软弱地基主要分布于部分缓丘浅沟的水田、鱼塘地带,软土规模及厚度大都较小,软土厚度均小于2.5m的地段,采用清淤换填碎石砂处理;具体软弱地基段落详见不良地质地段表。低填及挖方路段高液限土路基本段从K31+000至K95+374老路沿线高液限粘土分布较广泛,存在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局部路基稳定性差,路面病害较严重。针对这一情况,设计首先对老路全线作强度检测和病害调查研

12、究,要求检测时选择在不利季节进行,并根据需要取芯试验,分析原路基填土的物理性质,对路面破坏较严重的低填及挖方路段的高液限土路基进行换填砂砾土处理,换填原则为挖方或原路填高小于原路利用路面结构厚度时,路床顶面下40cm范围采取换填40cm厚砂类土、砾类土或指定取土场填料的处治方法,具体处治措施详见特殊路基处治设计。半填半挖路基本项目位于平原区,半填半挖路基形式较少,多为低填浅挖,为了减小路基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挖方路基部分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以优质填料回填。为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以排除地下水。陡坡路堤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路堤段,设计中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

13、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路基填筑前将基底挖成台阶,台阶宽1m,做成向内倾斜2%4%的反坡,并进行路堤稳定性分析;因地制宜设置路基下挡墙等支挡构造物及加设高强聚酯土工格栅。老路加宽路基根据类似公路施工经验及其它公路边坡的测试结果表明,普通填料路基边坡表面在自然气候的长期作用下密实度较差,老路基土路肩范围CBR值较低,首先应进行削除。由于新老路基在填料性质、压实度等方面的不同引起沉降、变形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易导致拼接工程路基、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等破坏。为了缓解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集中,调整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状态,保证新建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使其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避免

14、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对于高路堤,在填筑新建路基前应首先削除30cm厚坡面表土,再开挖台阶 (向内倾斜2),自下而上,开挖一个台阶及时填筑一级,同时提高新路基的压实度等级,以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详见路基搭接处治设计图;对于低填路基,考虑到有效性和施工便利,可直接垂直挖除松散边坡土,无需开挖台阶。 原路面碎石基层沿线开挖出来的原路面碎石基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通过试验充分利用作为路床顶面以下40cm的填料。 特殊路基处治设计1、高液限路段(括号内为福山后路段的数据) 、挖方或填高55cm(49cm)的路段,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换填前

15、需进行填前压实;、填高5567cm(4961cm)的路段,清理破损、开裂、松动的原沥青面层,采用原路利用路面结构;、填高67100cm(6194cm)的路段,深67100cm (6194cm)范围的原路面硬土和全范围的3cm沥青表处均需挖除,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换填前需进行填前压实; 、填高100cm (94cm)的路段,清理破损、开裂、松动的沥青面层,填筑路基后,采用新建路面结构。2、地质较好路段(括号内为福山后路段的数据) 、挖方或填高55cm (49cm)的路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铺筑路面前需进行压实; 、填高5567cm(4961cm)的路段,清理

16、破损、开裂、松动的原沥青面层,采用原路利用路面结构; 、填高6780cm(6174cm)的路段,深6780cm(6174cm)范围的原路面硬土和全范围的3cm沥青表处均需挖除,路床顶面以下换填2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换填前需进行填前压实; 、填高80cm(74cm)的路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一层土填高的段落需挖除3cm沥青表处后再填筑路基,两层土以上填高的段落清理破损、开裂、松动的原沥青面层后即可填筑路基。3、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3653.3MPa的路段根据原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数据,结合沿线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小于53.3MPa的路段位于K111K180。

17、原路利用路段,如纵断面设计填高满足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按计算成果采用1020cm;原路利用纵断面设计填高不满足要求的路段和非原路利用路段,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4、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36MPa的路段根据原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数据,结合沿线的实际情况,路床顶面以下换填6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五、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 压实标准本工程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详见表1。 路基压实度 表1填 挖 类 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上路床03095方下路床308095路上路堤8015094基下路堤150以下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308095

18、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压实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是压实的困难点,在施工中,应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砂类土或碎石砂填筑,加强压实控制,以达到压实度的要求。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在施工中,当路床填料CBR值达不到表2要求时,可采取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挖方地段的路床为岩石或土基良好时,可直接整平、碾压密实后作路床。 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表2路面底面最小强度填料最大粒径(cm)项 目 分 类以下深度(CBR)(cm)(%)填上路床030610方下路床3080410路上路堤80150315基下路堤150以下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六、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 边

19、沟在路堑段均设边沟,排泄路面及边坡泾流。在边沟纵坡纵坡大于4%或流量较大时,用浆砌片石加固,以防冲刷。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相同。终点接急流槽或桥涵点或天然山沟,把汇流引向路基之外。 路面排水路面泾流由横坡向两侧边沟汇流排泄,对超高路段的弯道内侧土路肩进行硬化处理,并对部分设超高路段边坡顶部进行镶边加拦水带汇流处理,以防冲刷。 跌水及急流槽在路基的填挖交界处,设急流槽把边沟的汇流引出路基以外,急流槽底施工中应做成粗糙面。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为保证路基稳定、保护生态平衡,全线填方或挖方路基均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护。防护工程主要有植草、护墙、镶边等。七、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

20、措施 取土场设置在荒坡、山包上,取土完成后应及时种草、种树绿化。 沿线开挖的土方,经试验、鉴定合格后可用作填筑路堤材料。 施工时,弃方必须在弃土坑位置堆放、压实,压实度要求80%。不得就地弃土,严禁随意在路侧弃土,弃土场用后应植草绿化或复耕或还林,以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本路段挖除的沥青表处层的材料,对生态影响较大,施工时要在荒坡集中堆放,且用土覆盖后植草绿化。八、路面设计及路肩加固根据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初步设计及专家评审意见,结合本路的实际,一般路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型式,路肩为硬化路肩和土路肩,过镇路段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型式。1 主要设计依据及参数1

21、、主要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勘察设计基础资料及相关试验、检测成果资料。2、主要设计参数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进行计算,根据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进行设计。标准轴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BZZ-100)为标准轴载;设计年限:12年;累计当量轴次:7596730次(福

22、山前路段)、3315776次(福山后路段);交通等级:中等交通等级;设计弯沉值:福山前路段27.8 (0.01mm)、福山后路段32.8 (0.01mm);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详见表3。 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表3路面结构层材料名称20平均抗压模量(MPa)15平均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MPa)容许拉应力(MPa)福山前路段福山后路段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40020001.40.520.63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0016001.00.370.45水泥稳定碎石130013000.50.280.31级配碎石250250新建路基40原路面顶面53.3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

23、面结构设计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的极限状态。标准轴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BZZ-100)为标准轴载;设计基准期:20 年;累计作用次数:10348840(福山前路段)、3839394次(福山后路段);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重交通等级;目标可靠度:85;变异水平等级:根据工程施工设备、工艺、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选用高变异水平等级;可靠度系数:1.18;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详见表4。 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表4路面结构层材料名称20平均抗压模量(MPa)15平均抗压模量(MPa)混凝土弯拉强度(MPa)混凝土弯拉模量 (MPa)水泥混凝土面层140020

24、005.031000水泥稳定碎石13001300级配碎石250250新建路基40路面结构设计1、行车道新建路段路面结构.福山前路段:4cm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黏层5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cm 沥青封层沥青透层36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 级配碎石底基层.福山后路段:4cm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黏层5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cm 沥青封层沥青透层3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 级配碎石底基层原路利用路段路面结构:.福山前路段:段落长500m的路段:4cm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黏层5cm

25、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cm 沥青封层沥青透层36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cm 级配碎石底基层012cm 级配碎石调平层(原土路肩顶的厚度为 517cm)段落长500m的路段:4cm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黏层5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cm 沥青封层沥青透层3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 级配碎石底基层012cm 级配碎石调平层(原土路肩顶的厚度为 517cm).福山后路段:4cm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黏层5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cm 沥青封层沥青透层3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cm 级配

26、碎石底基层012cm 级配碎石调平层(原土路肩顶的厚度为 517cm)根据原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数据,结合沿线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小于3653.3MPa的路段位于K111K180。如纵断面设计填高满足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按计算成果采用1020cm。如纵断面设计填高不满足要求时,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过镇路段路面结构:.福山前路段:24cm 水泥混凝土面层1cm 沥青封层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 级配碎石底基层.福山后路段:24cm 水泥混凝土面层1cm 沥青封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 级配碎石底基层2、硬路肩根据

27、海南省类似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经验,结合有关资料,在主车道上行驶的车辆中,有部分车辆的右侧车轮越出车道线行驶在路肩上。因此,路肩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根据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结合投资控制因素,硬路肩结构采用15cm水泥混凝土面层+ 15cm级配碎石,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35。3、土路肩土路肩采用植草方案,既经济又美观,效果较好。对漫水路段和需设超高路段弯道内侧采用硬路肩结构满铺。沥青路面材料及混合料组成设计1、材料的技术要求沥青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量及其组成、路线线形、面层结构、施工工艺等因素,结合海南的使用经验,本项目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标号优先选择50号

28、,如缺乏50号沥青时,可考虑选用70号沥青。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技术要求,同时还需满足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指标的要求。封层应采用道路石油沥青,透层、粘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乳化沥青质量标准应符合表6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表5 指 标沥青标号试验方法备注7050针入度(25,100g,,5s)(0.1mm)60704060T 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 0604如建设单位同意,此三项指标可作为选择性指标,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60动力粘度(Pas)180200T 062010延度(cm)15T 060515延

29、度(cm)10080T 0605软化点(RB)()4649T 0606闪点()260T 0611含蜡量(蒸馏法)(%)2.2T 0615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 0603溶解度(三氯乙烯)(%)99.5T 0607质量变化(%)0.8T 0610/ T 0609残留针入度比(25)(%)6163T 0604残留延度(10)(cm)64T 0605残留延度(15) (cm)1510T 0605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表6试 验 项 目PC-2 PA-2PC-3 PA-3筛上残留物(1.18mm筛)(%)0.10.1破乳速度慢裂快裂或中裂粘度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恩格拉度E25820

30、1682016蒸发残留物含量 (%)5050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25)(0.1mm)5030045150延度(15)(cm)4040溶解度(三氯乙烯)(%)97.597.5贮存稳定性5d (%)1d (%)5151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2/3低温贮存稳定度(-5)无粗颗粒或结块无粗颗粒或结块粗集料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选用碎石,施工前必须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反击破工艺生产的碎石,表面层粗集料应选用硬质、抗滑、耐磨碎石,其石料磨光值应大于42。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要求达

31、到4级以上,有条件时应达到5级。考虑本项目所用碎石均具有弱酸性,施工图设计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入总质量为1.5%的消石灰代替矿粉,以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施工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掺入消石灰的剂量。沥青面层的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应选用石质坚硬、抗冲击性能好的石料。面层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吸水率不大于3%,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细长扁平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均要求不大于35%。 细集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宜用

32、机制砂和天然砂,或石屑与天然砂配制,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含泥量不大于3%,砂当量不小于50%。天然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其规格应符合表7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的规定,砂的含泥量大于3%时应水洗后使用,沥青混凝土中天然河砂的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10%。 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 表7规格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砂1009010065953565153052001005中砂1009010075905090306

33、083001005采石场在生产石屑的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石屑和机制砂的规格按照表8沥青混凝土用石屑或机制砂规格的规定执行,S15可在沥青混凝土中使用,如使用机制砂,应选用优质石料采用专用的制砂机生产,其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用石屑或机制砂规格 表8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考虑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入消石灰代替矿粉,消石灰等级应采用级以上,有效钙加

34、氧化镁含量不小于55%,含水量不大于4%,0.71mm方孔筛的筛余不大于1%,0.125mm方孔筛的累计筛余不大于20%。2、路面结构层组成设计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面层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还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害以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路面平整度: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宜小于2.0m/km、宜小于1.2mm。路面抗滑性能:沥青表面层的抗滑性能,以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在601km/h车速下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60 和构造深度TD(mm)为主要指标。在交工验收时测试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标SFC60应不小于54、TD应不小于0.55 mm。设计空隙率: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35、设计空隙率要求为35%,尽量控制在4%左右。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应以动稳定度来评价其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要求不小于1000(次/mm)。当沥青混合料达不到技术指标的要求时,应采取调整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提高沥青稠度、掺加纤维等技术措施,以提高热稳性。水稳定性: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指标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宜不小于75%,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0%(%)。当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应按照规范有关条文的规定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水稳性。流值: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流值要求为1.53.0mm。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要求平整、稳定、耐磨,并具有良好的性能,沥青采用符合上述要

36、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矿料级配采用密级配的AC-13,最大粒径16mm,公称最大粒径13.2mm,所用矿料设计级配范围宜符合下表9要求,设计时暂取中线作为设计中值,施工阶段应在设计级配范围内通过试验重新确定矿料级配组成。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结合海南类似工程的实践,确定沥青混凝土设计最佳油石比为5.27%。施工时应在设计最佳油石比的基础上,依据配合比设计,最终确定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油石比。 AC-13C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 表9规格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设计级配范围1009010060803053204015

37、30102371851248设计级配中值100957041.53022.516.512.58.56下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符合上述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矿料级配采用密级配的AC-16,最大粒径19mm,公称最大粒径16mm,所用矿料设计级配范围宜符合下表10要求,设计时暂取中线作为设计中值,施工阶段应在设计级配范围内通过试验重新确定矿料级配组成。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结合海南类似工程的实践,确定沥青混凝土设计最佳油石比为4.9%。施工时应在设计最佳油石比的基础上,依据配合比设计,最终确定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油石比。 AC-16C矿料级配组成设计 表10规格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

38、率(%)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设计级配范围1009510070925676305020361628102081661348设计级配中值10097.5766640282215129.5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材料配合比设计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施工时,试件应在湿养6天、浸水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确定适宜的水泥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8%、七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34MPa且不宜超过高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宜采用振动成型方法。水泥稳定

39、碎石基层的水泥剂量一般为4.05.5%,且不宜超过高限,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随着水泥剂量的提高,基层的强度会相应提高,但脆性也相应增大,因此有必要限制水泥剂量。这样也符合通过改善集料的级配和混合料的结构形态来达到设计强度要求。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范围宜符合表11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级配 表11 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31.519.09.504.752.360.60.075基层10068863858223216288150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初凝时间应大于4h,终凝时间

40、应大于6h。级配碎石底基层及调平层级配碎石宜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掺配拌制而成,压实度应大于96%,CBR值不应小于80%,集料压碎值均要求不大于35%。其集料的级配组成应符合表12的要求。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表12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指37.5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9510085957590608253784874406525501840133292562031307254100851006585426720401027820518010254沥青封层、透层及粘层沥青面层之

41、间及封层上设粘层,粘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表6的规定,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面层相同。粘层材料的规格及用量应符合表13的规定,沥青表面处治封层上喷洒粘层时,应根据封层泛油量及面积,调整乳化沥青用量和喷洒范围。沥青路面透层及粘层材料的规格及用量 表13乳化沥青透层乳化沥青粘层规格用量(L/m2)规格用量(L/m2)PC-2PA-20.71.5PC-3PA-30.30.6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乳化沥青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应设置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沥青采用乳化沥青,基质沥青的针入度宜不小于100,其质量标准应符合

42、表6的规定,以透入56mm为宜。透层材料的规格及用量应符合表13的规定,洒布用量通过现场试验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透层应按规范要求撒布用量为2.52.6 m3/1000 m2的石屑。洒布透层沥青后应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设下封层,采用道路石油沥青单层表面处治,厚度为10mm。单层表面处治的结合料用量与矿料规格均应符合表14的规定。沥青表面处治封层材料规格和用量 表14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集料用量沥青用量13.29.54.752.360.6m3/1000m2kg/m2S1251010090100407002005581.11.2水泥路面材料及混合料组成设计1、材料的技术要求水泥根据海榆西线的交通等级,结合海南的实践经验,本项目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路面水泥3天龄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2.0MPa、抗折强度应不小于4.0MPa,28天龄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52.5MPa、抗折强度应不小于7.0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