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三民主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23484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中山与三民主义.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事件,领导人,理论,领导我们醒过来了,领导我们站起来了,领导我们富起来了,第14课 孙中山三民主义,第三单元 先进理论和现代中国,金门大旦岛上的标语,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弃医从政,走向共和,创立政党,构想共

2、和,领导革命,建立共和,继续斗争,捍卫共和,晚年绝唱,国共合作,孙中山的革命一生,一、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诱因:孙中山早年曾经尝试以和平方式改变中国。1894年夏写成上李鸿章书,并专程北上天津上书,企盼依靠李鸿章等当权者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由于上书未被理睬和清廷的倒行逆施,孙中山放弃改良方案,走上革命道路。 动力:近代西方的政治和社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民主、独立、人权、平等、自由等观念成为孙中山在中国进行革命性变革的推动力。同时,孙中山也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阶级分化、财富分配不公等问题,力图在中国避免重蹈西方国家社会弊端的覆辙。,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

3、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阅读下列材料,放弃改良方案,走上革命道路。,问题:结合当时中国时代背景和孙中山的早年生活经历指出其转变的原因?,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孙中山早年到国外学习,接受西方教育; 民族责任心的驱使; 上书李鸿章的失败,使他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孙

4、中山早年人生道路有过怎样的转变?,一、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毕其功于一役,民族革命:推翻清朝与帝制,民主革命:建立共和与民权,民生革命: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二、民族、民权、民生,创立政党,构想共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清政府,改变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内容,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内容,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实现民富国强目的,建成社会的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是核定天下地价,内容,民族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

5、主义的主要内容,“驱除恢复”,“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建立,推翻建立,核心,核定地价,前提,补充和发展,探究一:民族主义,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1906),2.局限性:,1.实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材料一: 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同盟会宣言(1905),探究二:民权主义,材料二: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

6、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1906),1.实质:,反对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2、局限性:,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1905),忽略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探究三:民生主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1.实质:,3.后果:,2.局限性:,核定地价,增价归公,材料一: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7、。 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阅读教材P67最后一段: 思考: 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开展了哪些活动? 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什么作用?,准备活动: 1.创办新式报刊杂志,刊印革命书籍; 2.与保皇派论战;,作用:为辛亥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创建共和的主要历史活动,1911年,领

8、导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结束数千年的君主专制 统治,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1912年4月,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窃取 共和制度名存实亡,探究四: (对辛亥革命意义的探讨)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了,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匆匆过客”吗?,辛亥革命意义归纳: 政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风

9、气: 使社会面貌发生重大改变,促进社会进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材料一: “今满清退位,民族民权两主义具达到,只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孙中山,材料二:1912年8月,应袁世凯一再邀请,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共商国事,老谋深算的袁世凯表现出“以国家与人民为念”的虚假情意,孙中山被他所迷惑。孙中山推心置腹对袁世凯说:袁总统于练兵一道很在行的,彼做十年总统必能为中国练五百万雄兵,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以统一中国。,没有实现。 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10、。,根据材料,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分析民族和民权主义真的实现了吗?为什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为捍卫民主共和作了哪些努力?,维护,反对,(地主买办阶级),(资产阶级),破坏约法 企图控制内阁,立法限制,镇压二次革命,(191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垮台,日本入侵山东 提出二十一条,革命党人,北洋军阀,帝国主义,与袁签订善后借款合同,段祺瑞上台,美日争夺中国的“府院之争”,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护法运动,(1917年),“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 的演讲,1924,孙中山在

11、开学 典礼上发表演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山穷水尽疑无路! 敢问路在何方?,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2.内容:,1924.1.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3.影响:,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民族主义:“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

12、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空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强调反帝,一般平民共有,增加“节制资本”,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北京各界群众哀悼孙中山,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孙中山国事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

13、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遗嘱,从孙中山先生身上你认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高尚品质?(归纳“孙中山精神”), 毕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1.孙中山在1906年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

14、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A、 B、 C、 D、,c,2.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民享主义 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

15、盾 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B,A,B,5.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16、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A,6.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 B、 C、 D、,D,7.某班级举行了一次关于辛亥革命的讨论,下列结论不完全符合史实的是 A、推翻了旧政权 B、实现了真民主 C、建立了新政府 D

17、、颁布了新宪法,B,8.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C,9.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C,

18、10.从下列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革命派大力弘扬民主 民主政治得以实现 A. B. C. D.,C,图1 望风而起 图2 共和,追踪问题: 江泽民说:“从他开始,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打破清朝统治的稳定,为民主革命开拓了道路。” 据此指出,为什么说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统一领导,统一纲领,统一旗帜,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统帝和摄政王,这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旁立者),中坐者是溥仪的父亲兼摄政王载沣,载沣怀中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