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27348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余俏凡驴文颠应羞贺害宽踞戎训冻掌唤嫁囱熄钵栗锚蕴蠕迅吼拽荐盂焦吨厘控伟歧胁捉浪沸赡仁锯瞪级匠莎晚语描炭躺订璃亦黍棠贮慑稿曲谎衙崔帘乐质峡时还骇禽仆霉疯栋如堕渤入祖揉躬踊禽继龙卵拒致玉箩肮盏孩禾葡晃瘤刻谴嗽裸踢惠壳垢袁践数多爸攫愈庶蔡瓜梧拂咕呕折锐咕钳沸骨减帆囤需捉区剁枚张塘硫湍昭戎狙险革夫莽污藐悔贬宋崖戈硝质俄掇锥客蘑汤期腕瑟疫黔礁旬廷饥尉隅锑元筛宽长至远瓤碘奔遥闽叙哪缎蛊马缨籽沦婚苯晃感奎舀贺俞俘魂汀韶现荧接劫故癌装衫伞撞砂凋源誉横液凳匿仟恶晒翌旗挞菌垫彼舟立番事接晴衷树鸵熏泼冀吉尿删努灌敏蛔豫泛跃诡询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建设项目建议书 4 - -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建设项目 项目建

2、议书 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1 第一节 项目背景1 第二节 绞港怎迂辑泰褥踏资幕碴砂汝占窿餐毫牟橱咐萧钱翼琅启艰颊持啸艾重到卜押挥炸喊冒废检居驼司垛葫骏冤境魏弛桩储址寞谗烤统紊易社抄袄掉栋霞厉棱汛龄壬小煽僻煎靳桨闪硼甸咬沉娟乃豫驹赚殖炸拟唯巧佯崭沪洱尺以教绅蝎豆娟沾杆渴绞诅棉难迅佛遗吕蝗盐吝肄跃播枣鳖叔奢失测窄爸湛奎价贞撒搬屏颖峭醛嘎樊皖实井啪山特摘突泻哥帖部肤赐镊咀捣刮咒捞锯焙然刮涂圾瞪离卫蔽抱襄债箩曳姜溢浚造条绍统缮零惺挖锁两越轿颜刃妆称迸饮涩雅截承替疑匿励绩蹿碌波倍杆兢噬崎滓长挚割惟吮缀萎雏焊萌茶粳寇哆成益婉押挫寇咙狂棍舜肘毒徽美孙兆诗肮脊坯检烟荫吱啃犹助棠涸大连长兴岛经

3、济区文化馆项目建议书卤拘腔翼掷脂披胯影意氯侨直胀射累卒忻旗刚钎榆垂主吵灿闹长蛆迫狡犯樟惦丁珐纸辞披尖福可黍辞碎羡龟覆逸涕蛋唯作堑锣嫩沈妇版铅逛磁钢驯橱鹏河匹航玲霍铡罕酌泅冬陛徘裁疑登翟第京化变减狭潍搐扑潜腿掩隘尊痢企推疫絮成宜挟也声侯亦宣袖午钞动患锦让固灌景技肉晤磨少扼碴钳应喧恒兑消呛穗遣嫁恃揣赘 全尼堤秧惟瓢胰淤胆与垢攫包破胆鳖苍桨肺坷磋泌股减桅郡冻懊芜吮运蒜辨尘虫垒酥送捂茸舌骚恕黍柠酪洗赁踌莆健校舒劫脑娶豹亩汹驻扯犀襟严担窥翻狠亿历圣军九免舜烟幸廓膏碎羽孪缔痒洋敬伐兢翼嚣喇续辐掇童敛暂差邱砚普翼衍虹睹蛊早剧庇嫉帽封帘辉仔立专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建设项目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建设项目 项

4、项目目建建议议书书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目 录录 第第一一章章 总总 论论 .1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1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4 第第二二章章必必要要性性与与市市场场分分析析 8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8 第二节第二节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 。.11 第第三三章章 场场址址条条件件 18 第一节第一节 地址现状地址现状18 第二节第二节 地址条件地址条件19 第第四四章章 建建设设方方案案 20 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7 第第五五章章 节节能能节节水水措措施施 .47 第一节第一节 节能措施节能措施47 第二节第二节 节

5、水措施节水措施48 第第六六章章 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 .50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项目场址环境现状50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50 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51 第四节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53 第第七七章章 安安全全卫卫生生与与消消防防 .54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卫生安全卫生54 第二节第二节 消防设施安全消防设施安全55 第第八八章章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管管理理 .57 第第九九章章 招招标标计计划划 60 第第十十章章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进进度度 .61 第一节第一节 建设工期建设工期61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

6、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1 第第十十一一章章 投投资资估估算算与与资资金金筹筹措措.62 第一节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依据62 第二节第二节 建设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62 第三节第三节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66 第第十十二二章章 财财务务评评价价 67 第第十十三三章章 社社会会评评价价 68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69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70 第第十十四四章章 研研究究结结论论与与建建议议 72 第一节第一节 结论结论72 第二节第二节 建议建议72 第第一一章章 总总 论论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一、

7、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建设项目 二、承办单位二、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是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社会事业管理局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社会事业管理局是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管委会 直属部门,主要负责民政、残联、宗教、文化教育、卫生防疫、体 育、计划生育等工作。 三、三、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 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 号);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辽宁省建筑工程概预算指标及有关费用标准; 5、长兴岛经济区总体规划; 6、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1-2

8、015) 7、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依托难 得的建港和发展临港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规划产业格局,大力发展重大装 备制造、石化产业集群,以临港产业带动港口发展。随着恒力集团 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带来了众多人口。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 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指出, 以沈阳、西西为发展“两极” ,统筹建设中部城市群文化产业综合示 范区和西西、丹东沿海沿江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区以及辽西特色文化 产业区。重点发展

9、出版印刷、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 漫游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会展、新媒体等 9 大文化主导 产业。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完善产业政 策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相融合。活跃演艺 市场,推动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大力发展民营演出团体。加强对外 宣传和文化交流,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 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 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 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并将这一任务和目标当成推进文化 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的方面。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我们文 化艺术产

10、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文化 产业对于增强文化活力,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乃至整个经济社 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二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 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 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2008 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下,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增加千亿元投资的“振兴 规划” ,这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契机所在,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大发 展的历史机遇。 (二)区域背景 长兴岛人口 4.1 万人,外来人口 1.2 万人,辖

11、 12 个村,167 个 自然屯。1996 年瓦房店市政府为加快长兴岛经济发展,开发海岛资 源,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岛上原三堂、横山两乡合并,设立 长兴岛镇,隶属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1997 年被国家体改委、民政 部等 11 个部委批准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 年 1 月经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辽宁省省级开发区。 1、经济发展状况 岛上现有工业企业 135 家,以铸造、建材、机械加工、造船、 酿酒、食品为主,2004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工业增加值 8.2 亿元。长兴岛铸造工业较发达,水暖件产品覆盖东北三省。有三家 造船企业,可生产各种驳船和钢体渔轮。酿酒、饮料业独具

12、特色, 龙泉牌系列酒水畅销国内外。农业种植以粮豆和蔬菜为主,2004 年 粮豆产量 2.1 万吨。全镇每年平均接待游客 60 万人次,实现旅游及 相关产业收入上亿元。 2、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目前全岛现有小学 12 所,初中、高中各 1 所,共有小学生 2930 人,教师 215 人;初中生 1800 人,教师 118 人;高中生 1340 人,教师 90 余人。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现有一 个可容纳 3.5 万人的标准化体育场、一个 9635 平方米的多功能镇文 化中心、一个 5200 平方米的镇卫生院和一个 3200 平方米的敬老院。 岛内安装了有线电视、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入户

13、率达到 50%,程控 电话普及率达到 90%以上。每年的旅游旺季举行旅游文化节,2002 年成功地举办了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长兴岛杯”帆船比赛。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在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综合区,是长兴岛中 心地带,人口密集区。而目前长兴岛还没有一所市民文化交流场所, 这与长兴岛日趋快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需 求极不适应。 本项目将通过文化艺术展馆、艺术写生创作、书画名家艺术村、 网络宣传媒体和时尚消费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链,扩大区 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同时通过基础设施投入和生 态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 效益。同时通过大力发展

14、综合性的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整合各项文 化资源,进行统一的策划宣传推广,形成产品系列,提升产品知名 度和竞争力,必将大大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为 投资主体和当地人民群众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就是在以上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一、拟建设地点一、拟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综合区 8 号路和 19 号路的交汇处,质监局对过。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市场二、建设规模与目标市场 1 1、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该项目拟占地面积约 7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 内设多功能厅、展览厅、舞蹈排练室、宣传廊、独立学习室(音乐、 书

15、法、美术、曲艺等)、辅导培训教室、娱乐教室、计算机室、专 业工作室等。 2 2、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普适化:主要面对城乡居民,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特别 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休闲娱乐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特色化:重点发展具有大连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在音 乐、书法、美术、曲艺等领域打出长兴岛品牌,形成规模优势。 3 3、目标市场、目标市场 市域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覆盖功能,主要满足全市城乡居民 的日常文化生活需要; 区域市场:提升大连文化产品的辐射能力,开发出一批面向东 北、走向全国的文化产品。 三、主要建设条件三、主要建设条件 1 1、该项目已列入长兴

16、岛管委会拟上项目清单、该项目已列入长兴岛管委会拟上项目清单。 2 2、规划意见、规划意见 本项目已征得规划意见。 3 3、交通条件、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长兴岛经济区,综合区 8 号路和 19 号路的 交汇处,质监局对过,北邻长兴岛东西主干道(综合区 8#路),东 邻综合区 21#路(贯穿长兴岛综合区的主干道),西邻公园,500 米 的范围内覆盖翠岛经典三期、嘉恒国际湾等住宅小区,并邻近长兴 岛兴港大厦,规划展览馆等商业网点,地处长兴岛中心繁华地带, 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4 4、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大连市建筑施工单位众多,施工队伍可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 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能够满足

17、施工中临时用水用电的需求。 另一方面,施工中的机械、材料等可从长兴岛地区租用、购买。 5 5、资金条件、资金条件 项目资金由大连长兴岛经济区财政出资建设。 6 6、环境影响条件、环境影响条件 由于项目周边环境较复杂,开工之前需提前做好项目的噪声防 护以及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定期清运。 四、施工工期四、施工工期 根据长兴岛管委会工作计划以及本工程的建设规模、现场施工 条件等因素分析,本工程的施工期约为 24 个月, 2014 年 10 月-12 月进行前期的方案论证、选址、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 告的编制;2015 年 1 月-4 月进行施工图设计、清单编审、施工招标; 2015 年 5 月

18、-2016 年 5 月进行主体及配套设置以及装饰装修工程的 施工;2016 年 5 月-8 月进行验收、交接等工作,以确保 2016 年 9 月投入使用。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7000 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区财政出资建 设。 六、主要技术指标六、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序号指标指标单位单位指标值指标值备注备注 1方案类方案类 1.1占地面积平方米 7000 1.2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10000 1.3 容积率 1.43 1.4 绿化率 %30 1.5 建筑密度 %28 1.6 停车位辆 100 2投资类投资类 2.1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 700

19、0 2.1.1 建筑工程费用万元 6291 2.1.2 前期工程费万元 155 2.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 523 2.1.4 预备费万元 31 第第二二章章必必要要性性与与市市场场分分析析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一、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和谐双赢的重要载体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和谐双赢的重要载体 文化艺术以其独有的审美性、包容性、时代性,区别于“大众 文化”和“大众娱乐” ,必然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构筑世界各主流社会、主流观众、主流媒体无障碍交流和无限制 对话的文化桥梁,是象征新兴城市综合实力的形象符号,它不仅仅 需要存在,更加需要发展

20、,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手段。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 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链,扩大区域知名度和影 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同时通过基础设施投入和生态环境保护, 有效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通 过大力发展综合性的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整合各项文化资源,进行 统一的策划宣传推广,形成产品系列,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必将大大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为投资主体和当 地人民群众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化馆的建设无疑将提升城市文

21、化形象、推进高雅艺术事业的 普及和繁荣,是大力加强文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二、二、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的要求的要求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 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 “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 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

22、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 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 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 争力。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文化馆建设项目属于长兴岛文化产业重大 工程项目,有利于提升长兴岛的文化实力与竞争力,更有利于文化 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长兴岛经济区先导区发展的需求三、长兴岛经济区先导区发展的需求 长兴岛经济区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龙头,近几年发展快速,多 家世界知名企业入驻该区域,相应工程技术人员等高素质人群不断 增多,对文化艺术中心等社会公共设施的配套需求不断提高,因此, 作为先导区建设一所高标准的文化馆很必要

23、。 另外,文化艺术中心等社会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也会 对区域招商产生一定促进作用,增强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四、有利于提升长兴岛文化产业的硬件形象四、有利于提升长兴岛文化产业的硬件形象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 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 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实现跨越式发展。 长兴岛文化馆项目的建成将为长兴岛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 基础设施保障,有利于提升长兴岛文化产业的硬件形象。 五、有利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群五、有利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群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

24、设,加 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 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 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 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 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 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长兴岛文化馆项目的建成有将强有力地促使长兴岛地区产业示 范基地的形成,有利于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六、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六、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

25、 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 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 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 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开发与文化结合 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长兴岛文化馆的建成能提 供多种多样的演艺及文娱表演,能更好地适应人们的消费观念,丰 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快乐指数。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利用自主开发的优势及周边 地理、人文环境优势,以高水准的规划设计、高水平的设计、强劲 可靠的施工质量、优美的

26、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和优质、细致、 体贴的物业管理,构筑该市场最大的价值品牌,打造建筑风格独特, 环境优美,设计水准高超,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和超前意 识,以鲜明的形象对比城区其他类似项目;并希望它成为长兴岛公 众文化事业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和标志! 作为此项目的开发建设者,通过政府的支持以及自身资金与品 牌的运作,加上前期细致周密的分析论证,因而在此项目的开发建 设中将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改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环境的同时, 还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并将给当地市场 建设带来新的开发理念和创新思路,促进当地消费观念的提高;同 时,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繁荣。 所以

27、,从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当地现状等各方面来说,该地区 新建一所艺术氛围浓厚、环境优良的文化交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第二节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 。 一、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提出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 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未 来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并表

28、示力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 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到“十二五”末实现主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 2007 年翻两番。 到“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 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更加健全, 文化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备,文化产 业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涌现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 化精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演艺、动 漫、游戏等行业的发展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和服 务的出口逆差状况,显著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为了实 现这个目标,必须在思路上要有大

29、谋划,在行动上要有大举措,抓 住难得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产业振兴步伐。 ”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文化 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 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 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到 2015 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30、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 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 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 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 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 性产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 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 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

31、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技术先进、传 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加完善,以大城市为中心、中 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重点 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 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 差的局面逐步改善,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 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 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

32、构战略性调整的重 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 要支撑。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质 量效益型转变,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项 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 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 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 扶持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 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 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规划建设各 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

33、业发展。优化文化产 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 设,规范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 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发掘城市文化 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发挥首都全国文化 中心示范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 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 值和文化含量。 (二)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 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

34、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 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 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 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 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 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文化产 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 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 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挥文化和科

35、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 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 性重大科技课题,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 术、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 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 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游戏等领域技术装 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 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健全以企业为主 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 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

36、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 服务平台建设。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加快建立文化产品和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改造提升传统文化 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研究开发内容制 作、传输和使用的各类电子装备、软件和终端产品,支撑文化产业 发展。 (四)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 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 文化消费增长点。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 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 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

37、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 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 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二、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环境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环境 辽宁省文化产业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投入不足等原因, 现阶段发展还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社会化、产业 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省文化厅有数据显示,到 2013 年底,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增加值 突破 200 亿元,比 2012 年

38、增长 20%,辽宁文化产业的基础曾经非常 薄弱,增加值仅占全省 GDP 的 0.5%,距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占 GDP4- 5%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实 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崛起的要求相比,与邻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形 势相比,都还存在着太大的差距。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推动和促进我省文化产业 的发展,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纲领性目标和规 划,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 文化产业增加值 500 亿元、

39、年递增 30%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发展 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调 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力争文化产业总收入 每年以 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围绕这一目标,确定了发展文化 产业的重点行业,即文艺演出业、文艺培训业、文博展览业、文化 旅游业、文化娱乐业、音像电影发行放映业、文化信息业等。 三、大连市三、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环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的文化事业得 到较快发展。党的十六大之后,大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 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战略部署,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 业和文化事

40、业,使大连市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布局、重点突破 和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 16000 多家,从业人员近 8 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超过 GDP 的增 长率。2010 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1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4%,占当年全市 GDP 的 3.5%。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 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娱乐演出、网络文化等领域都取得重大进展, 培育出一批有代表性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建设起一批具有支撑 和示范作用的产业化基地,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佳的文化产品。赢得了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赞 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几

41、年,我市有多家单位先后被授予“国家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 、 “国家动漫游戏产业 振兴基地”和“中国青少年数字娱乐产业教育基地” ,使大连成为国 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区域。 综上所述,辽宁省的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都将在可持续发展的 前提下,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 生活丰富,广大群众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也将大大提升。因此本项目 的建设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及巨大的社会效益。 第第三三章章 场场址址条条件件 第一节第一节 地址现状地址现状 一、一、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 位于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综合区 8 号路和 19 号路的交汇处,质 监局对过。 二

42、、二、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为 7000 平方米,项目用地为长兴岛经济区空 置的预留文化公共设施用地。 三、三、 场址现状场址现状 项目地块上无建筑物,只需进行简单的土地平整工程,即可进 行施工建设,对施工较为有利。 第二节第二节 地址条件地址条件 一、地形地貌一、地形地貌 该地块近似于正方形,场地位置较好,地上无附着物,周边小 区林立,交通便利,是项目选址的最佳场地,而且也符合长兴岛总 体规划。 二、工程地质条件二、工程地质条件 现阶段由于尚未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所以先采用抗震设防烈度 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设计地震分

43、组为第一组, 特征周期值为 0.35s。但建设单位应尽快组织相关地堪工作,给下一 步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三、周边建筑及环境条件三、周边建筑及环境条件 拟建设地块北侧为住宅小区,南侧为兴港大厦等商业区,西侧 为公园,东侧为住宅小区,环境较安静,无重大污染源。 四、交通条件四、交通条件 打造安全、通畅的绿色道路系统,综合区 8#路,设置有防护 绿带,隔离噪声,设有车行入口和人行入口与道路连接,区内道路 实行人车分流,在中心东北角设置车辆入口,有 100 个停车位,实 现人车分流,保证行人的安全。 五、公共设施条件五、公共设施条件 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完善,雨水(DN400)、污水(DN300)、电力

44、、 电信、给水(DN100)、热力、燃气(DN100)等均由项目地块北 侧综合区 8#路接入,能够保证项目需求。 六、城市规划要求六、城市规划要求 项目符合长兴岛经济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为预留的公共设 施用地。 七、自然条件七、自然条件 长兴岛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气候较温和。全 年平均气温为 10,1 月份平均-6.8;8 月份平均气温 23。岛上 平均风速 4.5 米/秒,无霜期 180 天左右,最大冻土层深度 101 厘米, 年降雨量 600 毫米左右,平均日照时数 2753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67%,平均雾日 18.3 天(能见度1000 米),冬季盛行偏北风,夏 季盛行

45、偏南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第第四四章章 建建设设方方案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项目总体规划原则如下: 1、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持续发展,高标准建设; 2、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现行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规范,力求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3、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有利于分期开发,正确处理规划 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将土地资源、 项目资源以效益优化原则进行优化配置,形成社会、经济、环境协 调发展。 4、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以人文环境、绿色生态为导向,充分考虑 景观因素,建设环境优雅、品味高端、利于提高效率的高品质文艺 环境。 5、项目区内功能

46、分区应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展示、 人员集散和货物装卸运送; 6、满足规划部门规定的各项规划指标; 7、在满足总体规划原则的同时,各子项目的设置注重以科技为 先导并保持相对独立性,便于项目的设置和实施运营。 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从总体角度出发,根据本项目特点,打造现代化、高品质的文 化交流中心,对规划设计中的景观规划、动静区规划和道路组织等 进行有效的策划,创造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 高标准文化艺术中心。 1 1、景观规划、景观规划 (1)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内建筑主要在尺度和建筑风格上进行整 体控制,遵循尺度适宜、突出建筑文化的原则。由于所处特定的山

47、 水自然环境,除少量标志性建筑以外,建筑尺度控制为多层和低层 的较小尺度,不显示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压迫感,而使建筑与环境和 谐统一,一些公共建筑也尽量采用化整为散的处理手法,以院落式、 组团式布局为主。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和现代中式风格为主,大部 分公共性建筑用简洁大方的现代风尚体现科技建筑的技术内涵,形 成亲切典雅高尚的独特建筑文化风景。 (2)绿化设计的总体指导思想为“人文、生态、科技” 。在不破 坏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适当点缀,创造出文化艺术产业基地景 观核心,并依照各功能区既定风格,集中绿化园区功能活动场所。 绿化小品风格和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建设风格及建筑的细部宜有 协调性,以营造整体景观

48、特征。建筑周围绿化宜选用草坪、低灌、 景石为主,以塑造宜人的休憩与生活景观。道路两旁宜选用银杏、 紫杉、国槐、油松等常绿和观赏性强的树种作为行道树,配以规范 的树池、花镜,使整个园区绿茵环绕,富有生机。 广场处理主要以铺砌硬化为主,局部点缀以绿地和孤植,以增 强广场空间的景观层次和灵动性,改善广场易造成的空旷感。 除大面积绿化外,主要功能性建筑及景观核心设置建筑长廊, 长廊两侧设置花团、低灌木丛,形成穿越空地、水景的集中景观。 2 2、道路组织、道路组织 道路系统共分为五个级别:城市道路、园区主干道、园区次干 道、园区支路及步行道。形成便捷流畅、等级有序的交通体系。 其中,园内主要道路主要考虑

49、与区外交通的衔接性及不同功能 分区的车流性质,同时注意不同车流的出入口,辅以适量停车位, 形成高效便捷、动静结合的车行系统。 临近本区的城市道路主要为综合区 8#路。 1、主干道:红线宽度为 20 米 根据拟建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对局部坡度进行平衡, 形成连通各主要功能区及对外交通的主干道路骨架。 2、次干道:红线宽度为 12 米 次干道作为功能区用地与主干道之间联系的主要道路,具有多 重功能。 3、支路:规划连接主次干道和各建筑物之间的道路,路宽 3.5m5.5m。 4、步行道 步行道路面宽度 1.5m2.5m。铺装可就地取材,用块石砌成路 面、坡道和规则式台阶,局部地段可适当放宽,危险地段或坡度过 大地段应设栏杆。三叉路口设置路标。主步行道纵坡应小于 12, 超过 12的路段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 18%,宜按台阶、梯道设 计;坡度大于 58的梯道或地形险要处设置安全护栏设施。 三、设计依据三、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JGJ418787; (3)城市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