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40387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弹力 弹簧测力计,3.重点、难点,(1)明确弹力的定义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弹簧测力计的测力过程及使用方 法,做一做,用力分别拉弹簧、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弯折铜丝;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吗?,想一想,例如:尺子、橡皮擦、白纸、钢锯条、泥巴、面粉团、皮肤,哪些类似 橡皮筋(或橡皮泥)?,想一想,类似橡皮筋:尺子、橡皮擦、钢锯条、皮肤,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试概括一下。,类似橡皮泥:白纸、面粉团、泥巴,一、弹力,1.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2.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第一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2、,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小心喽!,弹性限度,一、弹力,1.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2.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弹性有一定限度),第一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手压弹簧、手有什么感觉?,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具有弹性的物体,当拉长橡皮筋和压缩弹簧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弹力是如何产生的,进入新课,1)形变与弹力,演示一: 演示二:,提问:物体发生什么变化?,从而得出的弹力的概念: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会产生一个力,这种因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让学生分别举出身边碰到的弹力,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弹性,弹力,产生,一、

3、弹力,1.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2.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弹性有一定限度),3.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4.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形变越大,弹力越大),5.弹力的表现:压力 支持力 拉力 推力,第一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4、弹性限度:,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形变量,3、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走进生活,联系生活中的物品和儿童玩具,哪些是利

4、用弹性工作的?,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想一想,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想一想,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想一想,例题1. 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力中是弹力的是( ) A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 B 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 木块受到的阻力 D 木块受到的重力,例题2.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弹力 C、拉力不属于弹力 D、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A,B,D,观察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大小的关系!,观察两个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塑料板上压的重物越重、塑料板弯曲得越_。(大/小),2、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

5、变就越大。,根据物体形变的大小可以测定力的大小,结论,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_。,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可以测定力的大小。,结论,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 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N,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观察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3、弹簧测力计的构造,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活动,进入新课,2)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向学生介绍测量力的工具,实验室用来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1) 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二、弹簧测力计,1

6、.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1)在弹性限度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提环,刻度板,(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进入新课,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让学生们先观察每一组所配备的弹簧测力计,说出他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包括量程、分度值、构造、字母N含义等内容,同时经过对比观察鼓励他们提出还想了解哪些内容,自然引入弹簧测力的使用方法。(参照书本P52-53页弹簧测力计正确的使用方法),动手拉一下秤钩 感受不同大小的力,(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N? 5N? 10N?,动手拉一下秤钩 感受不同大小的力,1N? 5

7、N? 10N?,说一说,说一说,请你说一说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些什么?,“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3) 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 (1).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2).使用: 使用前看清

8、量程 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0”. 使用时不要超过量程; 拉动弹簧时避免与外壳接触;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表面垂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 成正比。,(1)一根头发被拉断 时拉力有多大?读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动手练一练,(2),动手练一练,信息快递,头发能承受的拉力随年龄而变化,20岁 组人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最大,平均约 1.72N,30岁组的平均约1.5N ,40岁组 的平均约1.38N ,60组的平均约0.95N , 10岁以下的平均约0.84N 。,看一看,这里有好多不同用途、不同形状的测力计哦!,例题3.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5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

9、的读数为 N.,例题4.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 大于5N B. 等于5N C. 小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5,C,小结一下:,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撤去外力后能否恢复原状 2、弹力的产生条件: (1)接触(2)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看、调、测、读,用手捏一个厚玻璃瓶,它会发生弹性形变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轻按桌面能使它发生弹性形变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1、各用4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

10、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练习:,A. 8N B. 4N C. 0 D. 8N或0,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 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2、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1,2,3,4,5,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 在“0”刻度处。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 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 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反馈练习,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 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 小将比实际的力 ( )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反馈练习,C,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D,反馈练习,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