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43419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法(通论) 介词、连词,江苏大学图书馆藏,文言虚词例释,李淑章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9 文言虚词例释与练习,孙天章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2 常见文言虚词例释,常见文言虚词例释编写组,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 古书虚词集释,裴学海著,中华书局 1954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等编,北京出版社 1985 文言虚词,郑星象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1 文言虚字,吕叔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44,第一节 介词,一、介词是虚词, 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介词的作用是把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一类的体词介绍给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 介词及其“介绍”的成分组成

2、“介宾结构”(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状语或补语。 古汉语常用介词有“于(於)、以、为、与、用、由、自、从”等。其中“于(於)、以、为、与”用特别复杂多样,应作为重点。,二、重点介词: 以、于(於)、为、与,(1)动词的“以” “以”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 动词“以”的意思是“用”,或“认为”、“以为”、“根据”等。如: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10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1.以,当“认为”、“以为”讲的“以”,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如: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孟子梁惠王下) 鲍叔不

3、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史记管晏列传)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有时“以为”或“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例如: 周田子方,魏文侯以为师。 (史记魏世家)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介词“以”,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把”等。如: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以管仲之智,为能谋天下乎?(韩非子)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庄子),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而来。介词“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2)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的“因”、“因为”、“由于”。如: 左右以

4、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 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孟子)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略等于“于”。如: 文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田文(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离骚) 我匆匆奔走于前后啊,希望追上前代明王的足迹。,(3)“以”的宾语位置和“以宾”结构的位置 1)介词“以”的宾语位置,可前置,也可后置(现代继承后置式)。 例如:,A.后置:以名(宾语)。如:,以乱易整,不武。(左传),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4年) 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

5、已。(许行)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新序杂事) 武以平乱,文以经务。 (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B. 前置:名(宾语)以。如:,此外,“是以”、“何以”、“奚以”中的代词“是、何、奚”作“以”的宾语,通常也都置于“以”之前。如: 是以不传。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何以战?,2)“【以宾】”结构的位置,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 以责赐诸民。(战国策) 否,以粟易之。(许行) 这种“介宾状语+动词中心语”形式为现代汉语所继承。,A.在动词前作状语:介宾动,如:,食。(战国策) 投我,报之 。(诗魏风木瓜) (她)送给我木桃,(我)回报她琼瑶。 授之,足解一日之饥; 授

6、之,足食终身之鱼。 导之,而民和睦。(汉书礼乐志) 晓之,诲之。,B. 在动词后作补语:动,如:,4)当介词“以”的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事物,这个宾语常常省略。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 将以()衅钟。(孟子) 左右皆笑之,以()告。 (战国策),(1)“于”和“於”的关系 “于”和“於”在古代文献中本来是两个字。“於”和“于”的用法大致相同,但二者上古的语音不全相同。 在甲骨文中用“于”,不用“於”;,2.于(於),尚书、诗经中用“于”字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地方用“於”; 左传中“于”、“於”的使用频率大致相等; 其他先秦古籍如论语、孟子、荀子等诸子著

7、作中, “於”字用例占绝大多数。 (参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于”和“於”(左传虚词研究78-11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 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于”。 现代汉语中“於”字又简化成“于”(【注意】作姓氏、地名及“於戏、於菟”等读w的词的不简化)。,(2)“于(於)”字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从、到”等。如: 遂寘姜氏。(左克段) 海运则将徙。(庄逍遥游) 壬戌,战 。(韩之战) 青,取之 而胜 。 (后一“于”字表比较),【注意】 “於是”经常不是表示“在此”,而是表示“在此时”,可译为“当时”、“从此”。如: 於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

8、人许之。(左传) 遂墨以葬文公,晋於是始墨。(左传)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於是乃摩燕乌集阙。(战国策)摩,迫近。燕乌集阙,燕国地名。,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在方面”等,如: 当仁,不让。(论语) 卫灵公问陈。(论语) 陈:同阵,军队布列的阵势。 君子 ,盖阙如也。(论语),3)引进比较的对象。这种用法的“于”(於)用在形容词谓语之后。如: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管晏列传)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也。(寡人之於国也) 苛政猛。(礼记) 蜀道之难难。(李白诗) 4)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许行) 治

9、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许行),【注意】 (1)介词“于”,在古籍中又写作“乎”,这是由于“于”和“乎”音近而借用。“乎”字用法和“于”字基本相一致。例如: 浴乎沂,风。(论语先进) 千乘之国,摄。(论语先进) 此虽免 ,犹有所待者。(庄子)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孟子公孙丑上) (2)“诸”在动宾之间是“之于”的合音字。如: 请更诸爽垲者。(晏子) 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大戴礼记),介词“为”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二个读音)。 1)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替谁(什么事物)而发,可译为“给”、“替”、“向”、“对”等。如: 为之请制。(左传)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

10、益之。 (论语)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3.为,2)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为了”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昔孔子为何作春秋哉?(汉书司马迁传),3)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为” (wi)可译为“被” 。如: 此二子(比干、伍子胥)者,世谓忠臣也,然卒为天下笑。(庄子盗跖)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注意】 (1)“为(介词)之”与“为(动词)之(是)”的区别 【为原是动词,读wi,虚化为介词

11、】 A.介词:为名词(代词)动词 状中。如: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 计深远。 (触龙言说赵太后) 公为是省于刑。 (晏子) 齐景公因为这事对酷刑作了减省。,B.动词:为之(+名词) 动宾(双宾),如: 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为之驾,比门下之客。(冯谖客孟尝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意】 (2)“为”在句末是语气助词( wi ),一般表反问语气。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荀子成相)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

12、为?(论语),【“与”原是动词,读y,介词读y】 介词“与”主要有两种用法。 1)引出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是与谁(什么)共同完成的。可译为“跟”、“和”、“同”等。如: 孔子下,欲与之言。(论语)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4.与,2)和“予”通,相当于“给”。如: 尽散其财,以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愁无际,和春付。(宋朱服渔家傲)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 。(宋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注意】 介词“与”的宾语也常常省略。如: 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论语) 项伯见沛公。沛公与( )饮为寿,结宾婚。(史记留侯世家) 竖子不

13、足与( )谋。(史记项羽本纪) 即墨大夫出与( )战,败死 。 (史记田单列传)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 ) 图大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第二节 连词,第二节 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的一类虚词。 一、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1)联合类。 (2)偏正类。,(1)联合:并列、递进、选择、 承接 (2)偏正:转折、让步、假设、 因果、主从(状中) 二、举例 1.并列:与、及、而、以、暨、以及 2.递进:并、且、以、况、矧、并且、而且、尚且,3.选择:如、若、抑、抑或、宁将、与其孰若(不如)、孰与 4.承接:而、则、即、乃、遂、于是、

14、且夫、而后、然后 5.转折:然、而、则、顾、第、但、然而、然则 6.让步:虽、纵、惟、即、即令、纵使、只使、正使,7.假设:如、若、苟、而、今、向、使、令、倘、倘若、设、假令、第令、设使 8.因果:以、由、为、故、盖、以故、是故、是以、由是 9.主从(状中):而、以、已、有,1.而 (1)顺接:连接谓词性词语(所以遇名则动)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递进、承接关系。“而”可译为“又、和、就、并且、又又”等,有的不译。如: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 美而艳。(左传)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人而鬼也则苦,鬼而仙也则乐。(聊斋志异) 踊贵而屦贱。(晏子),三、重点连词(而、以、则),(

15、2)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在语义上属顺接,“而”可译为“着、地”,或不译出。如: 晨 而求见。 吾尝终日而思。 坐而待毙。(大学衍义补) 其子泣而触地曰,(3)逆接: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构成了转折的关系。可译为“却、但、可是”等。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禹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孟子)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孟子)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传),(4)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属于逆接,可看成假设或转折。译为“如果”、“却”。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16、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宪问)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左传) 写文章却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2.以 “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连词“以”是从介词“以”虚化而来,与“而”相近,但只表顺接,不表逆接(转折)。常见用法有: (1)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为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商君书开塞) 秦地半天下,主明以严,将智以武。(史记张仪列传) 以上“以”均可替换为“而”。,(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或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可

17、译为“来、去、以便”,有的不译。如: 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 (左传) 秋,楚人伐宋以救郑。 (左传)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左传) 乃令隰朋治内、管仲治外以相参。(韩非子) 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老子),(3)置于主语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如: 以季子位尊而多金。(战国策) 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吕氏春秋)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孟子),(4)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这种“以”字用法与“而”相近。根据上下文的表达方式可译可不译。如: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32年)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

18、周公者。(原毁)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3则 作连词,连接谓词性成分,包括词语和句子。主要用法有: (1)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二分句在事理上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可译为“那么、就”等。如: 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2)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的相关出现,含有转折意味。可分为三小类: A. 表前后两项相反,可译为“却”“反而”等。 欲速则不达。(子路) 想快反而达不到。 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梁惠王下) 尽力侍奉大国,反而不能免于被侵略。,B. 表后项行为是前项动作施事者

19、未曾料到的,译作“却”或“原来已经”。 及晏子如晋,以更其宅,反,则成矣。(左传) (齐景公)等到晏子去晋国后,来更换他的住宅,(晏子)回来,却已经换好了。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 (孔子)叫子路返回再去见他(荷蓧丈人),(子路)到了,他却走了。,C. 表让步转折关系,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如: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郑风东门之墠) 他的家虽然很近,他的人却像在很远。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国语吴语勾践21年) 好固然是好,但不可以开战。,4今双音连词古为两个词 1.然而 为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这样

20、却”“虽然如此,可是”。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孟子),2.然则 为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思是“既然如此,那就”;“如果这样,那么”。白话中一般只简化说“那么”。 如: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 (谷梁传) 王曰:“然则德我乎?” (左传)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因不可以敌强。”(梁惠王上),【注意】 连词“则”和“而”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然而”与“然则”可相通、 “则已”与“而已” 也可相通。如: 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而多识者也。”(列子) 其下视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3.虽然 为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合在一起通常独立作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虽然如此”或“即使如此”。【六朝以后逐渐虚化为一个连词。 】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许行)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虽然,犹有未树者。 (逍遥游),连词与介词 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