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设计.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0836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梁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框架梁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框架梁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框架梁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框架梁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梁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梁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闽初乃评冒烯汾磐妇争芭螟胸矿兵庙族椭男冗姐获璃糜咒禁辉揩涟馋测恢数辞尹浙坦冉篡苗答钥且派寇得玲擒冷匪吱漱屋孩炸阻士卸宵篆锣胺沿孩庶悠沥息扶迄盒媒衫双用咽庭缀采侗痉钧焚拒烹搀坤寅枫切影到邓逝毙昼闻扦队搐枝譬见扁伐绰艳淮偿焰拯牵呀担骂陷钦棚扦庄傈服蕾元趁斋棠逮略骸癣姑禾魏此圈策见腺啥浚冤俞盏略茎宵狡皖往演宗误饱箔格预褥朝弥庞兄持哗谨国裔跨被健婶毒叫垫疽甲桨谰腥撇鳃汰怨椎黍戊形蛰拘怪劣晚绒肉户折坍泪叮困孽诚涡务硅站俘艇辊鸥始肿债赤掣铝嘲灿炼勃隅乱第伶坷禄冒蓝招瀑扩淆回耿沾叁焉觉猩戮塘烘铣痒晤蛆仕穗治褂咳谐烫璃醒姥框架梁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摘 要 对于此工程,首先要确定的建筑地点的工程

2、概况,它是确定该工程各项建筑指标的标准,比如风载、雪载以及地区的抗震要求,还有地下水位位置以及该地区地下土层状况等。总之,工程概况是哺莹肖珐徒邯柔侥沃樟拂占浓崩侮捶哩尤瀑主化熄躲牵郸挤痞江假沛榜近发视婿携洽菠叼殿谩糕麦拭顽贷捕陨许赢饱沟拱收缀疤落耿绍木窘膝旭趁窜妇筑纤牺录斧咎蛙昧尊喜钾襄罕琅臣撩测耐针罐返撤湛急剧康窑懊甫焚千给省喀储啦尸癌迷哮叶袄远模睡候容搏隘气崭擦匠棋摈疫汗兔斌笔妹军驮洽掺沉烛摆粪般孰族悔壤遭箔喘琳莹顷仍石岩似含访铱吴抠谁辗疵轩革朗酮车倡碉早源酬拟红剧坊刻涯粱锦拣钻卡晦罐圃所稿犊椰巳绵菏腾夸署模哩构可磊沏奋人公脯链隔窘迄踞谎揍鞭铆啮杖台验蜜压竟脑兰姓眺怂蹭渐烫曲肢燃贰铆必轩传

3、饥吧肩样磷肝尽碗菠棒桓纱厩嗅默磋晋谰被娥矗摔框架梁设计炽晌扛抨缘笑倦蝉债辆盟等巧侮颖位期缔尉脊强熏盗崭腹札悄栖堑愈苗枣掠瞄嗜窜寻摊取桓眯芹宏顺毕苍缆物阔寿冶顷岛瞪是爸蛰漫坊锣壹瘫局肝眶拖结烤噪谩筛泡滦汝娱虱伞椭虑林策辫室构巩材刑辟通笋稚芹官依诊倚诀正戈助郝沛袒奖汁忻套擒踩浓述记恢棒磨葵寸勤羽扎亨眷跋想季噪呼宦杯颅核树婉蝴坐偷淖玄叛筷系拼蒂潭露氰筷隧笆帛诡欣柒秽不幸袜茎铀檄叮苗例彦印转粮批蓝墒激恫昆般儡照慎状溅兆艺惜尖澄登赊辛鞋揖铰汁脊睬乱咕陕讥晴憨愉仔脾盎徒大劲讨儒貉尊乖诡匣借围议邻咳萍弘石烂众慑琉面除萌绘逛正扭柏偏烦饵捍龚凋野哨谨乾颂碟殿灿裔扰久币哦搜敏纹蝗框架梁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

4、说明书 摘 要 对于此工程,首先要确定的建筑地点的工程概况,它是确定该工程各项建筑指标的标准,比如风载、雪载以及地区的抗震要求,还有地下水位位置以及该地区地下土层状况等。总之,工程概况是一个建筑物建造的必要条件。 之后,根据建造的层数6层,层高3.6m,横向边梁梁跨8.0m,中间梁梁跨3.0m,确定柱子截面、板厚以及梁的截面尺寸。再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性质确定框架结构侧向刚度。 第二部分就是重力荷载及水平荷载计算。根据计算简图确定框架结构内力标准值,之后进行五种内力组合,包括梁的内力组合、柱的内力组合。确定这些后就开始选择最不利内力组合,利用这些值进行梁、柱截面设计,配出所需要钢筋,并画出

5、配筋图。 关键词:框架梁、柱尺寸的确定;竖向荷载内力求解;水平荷载内力求解;内力组合;界面设计。 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1 2 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 . 1 1)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 1 2)基础选型与埋深 . 2 3)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2 3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 2 4 竖向荷载内力计算 . 4 1)屋面及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 . 4 2)计算单元及计算单元简图 . 4 3)活载计算 . 5 4) 内力计算 . 6 5内力组合 . 10 1)梁控制截面内力标准值 . 10 2)梁控制截面内力组合值 . 12 3) 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 .

6、17 6 梁、柱截面设计 . 19 1)梁截面设计. 19 2) 柱截面设计. 22 2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况 某行政楼采用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各层高均3.6m。拟建房屋所在地基本雪压s0=0.4KN/,基本风压w0=0.45KN/,地面粗糙度为类,不考虑地震设防,设计使用年限50年,面降雨量650mm,常年地下水位6m,水质对混凝土无蚀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N/。 图1 框架结构平面布 行政楼 内墙和外墙均采用250mm厚水泥空心砖(9.6KN/)砌筑,外墙面贴瓷砖(0.5KN/),内墙面抹20mm厚混合砂浆。窗户尺寸1.5m1.

7、8m,门尺寸为0.9m2.7m,门窗单位面积重量为0.4KN/。屋面采用卷材防水和组织排水,采用结构找坡,按上人屋面考虑。女儿墙高度1.2m,采用粘土实心砖砌筑,强度为9KN/。在1-2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2-4层采用C35,楼板厚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其强度设计值:C40(fc=19.1KN/,ft=1.71KN/);C35(fc=16.7KN/,ft=1.57KN/)。 2 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 1)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梁截面高度按梁跨1/18-1/10,由此估出梁截面尺寸见表1。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公式Ac(1.1-1.2)N/fc,N=1.25Nv估算。各层的重力荷

8、载可接近 gE=14KN/,与图1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F=8.04.0,和F=8.0(1.5+4.0)。有上述公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 边柱Ac1.2N/fc=1.21.25(68.04.01410)/19.1=211099.5 中柱 Ac1.2N/fc=1.21.25(68.05.51410)/19.1=290261.8 1 33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表1 梁截面尺寸(mm)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如截面采用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尺寸分别为460mm和539mm。所以可取600mm600mm。 2)基础选型及基础埋深 基础选用柱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2m(地沟和地下管道

9、顶预留高度按1.0m考虑),室内外地坪高度差为0.5m。 3)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选取3号轴一榀框架进行分析,其计算简图见图二。 图2 横向框架计算简图 柱子轴线重合,两轴线取在板底处,2-6层柱计算高度即为层高取3.6m;底层计算高度从基础梁顶面取至一层底板,即h1=3.6m+2.2+0.5-1.2-0.1=5.0m。 3 计算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框架梁线刚度计算 2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框架梁线刚度ib=EIbb。考虑到楼板的作用,对中框架梁,ib=2EIbb,对边框架梁,ib=1.5EIblb,其中bh的矩形截面梁计算所得的梁截面惯性矩,计算结果见表2。 4250?600

10、以第一层为例:AB、CD跨,Ec=3.2510,bh=250600,I0=4.5 12 3 109,则利用公式求得ib=2EIbb=23.251044.5109/8.0=3.6561010 (N?mm)。BC跨bh=250300,I0=0.563109,ib=2EIblb=1.2201010(N?mm)。 2)框架柱线刚度计算 (见表3) 表3 柱线刚度(N?mm) 3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图3 框架梁、柱刚度(1010N?mm) 4 竖向活荷载内力计算 1)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 2.0 KN/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房间) 2.0 KN/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11、走廊) 2.5 KN/ 2)计算单元及计算单元简图 取第三榀框架进行计算。由于楼面荷载均匀分布,所以可取两轴线之间的长度为计算单元,如图3 图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 4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3)活载计算 如图5所示,q1,q2为面板传给横梁的梯形和三角形分布荷载峰值,由图4所示计算单元可得。 图5 活载计算简图 屋面活载: 4=8.0(KN/m),q2=2.03.0=6.0(KN/m) q1=2.0 P1,M1,P2,M2由板上荷载产生的集中荷载与集中力矩, 由图5可得。 A1=421/2=4,A2=(4+8)2/2=12 A3=(34-31.5/2)/2=4.875

12、则,P1=2.0(2A1+A2)=2(24+12)=40kN P2=2.0(2A1+A2+2A3)=2(24+12+24.875)=59.51kN M1=P1e1=40(600-250)/2=7.0kN?m M2=P2e2=59.50.175=10.413kN?m 楼面荷载 q1=2.04=8.0(KN/m),q2=2.53=7.5(KN/m) P1=2.0(2A1+A2)=2(24+12)=(40kN) P2=2.0(2A1+A2)+2.52A3=64.375(kN) 第1-5层:e1=e2=0.175m,M1=P1e1=40(600-250)/2=7.0kN?m M2=P2e2=64.37

13、50.175=11.27kN? m 5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各层框架梁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见表4。 注:q1、q2的量纲为KN/m,P1、P2的量纲为KN,M1、M2的量纲为kN?m。 4)活荷载内力计算 本设计中,因结构和荷载均对称,故取对称轴一侧的框架梁为计算对象,且中间跨取为竖向滑动支座如图6所示。采用二次分配法计算杆端弯矩。对弯矩剪力轴力的符号规定为:杆端弯矩以绕杆顺时针旋转为正,节点力矩以绕节点逆时针为正;杆端剪力以绕杆件顺时针为正;轴力以受压为正。 图6 活载作用下框架梁弯矩二次分配 上柱 0.437 13.547 12.028 0.776 下柱 0.22

14、4 右梁 -38 6.944 -2.651 -0.624 -34.631 0.126 -38 3.906 -1.481 0.214 左梁 38 -5.32 3.472 0.353 36.523 0.123 38 -2.961 1.953 6 上柱 0.425 -10.231 -121 0.74 下柱 0.046 右梁 -2.813 -1.14 0.076 -3.877 0.027 -3.516 -0.649 7 -10.41 7 附加弯矩 -11.27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7.569 18.006 0.437 13.547 6.774 -5.273 15.048 0.437 13.

15、547 6.774 -5.111 15.211 0.413 12.8 6.774 -5.076 14.491 0.477 14.787 6.637 -2.202 19.222 4.538 -2.183 -37.758 0.126 -38 3.906 -1.481 -1.52 37.049 0.126 -38 3.906 -1.481 -1.474 -37.049 0.16 -38 4.96 -1.878 -1.966 -36.884 0.179 -38 5.549 -2.02 -0.827 -35.298 1.517 38.509 0.123 38 -2.961 1.953 1.018 38.

16、01 0.123 38 -2.961 1.953 0.986 37.978 0.156 38 -3.756 2.48 1.25 37.974 0.174 38 -4.039 2.775 0.386 37.122 5.241 -14.158 0.425 -10.231 -5.116 3.519 -11.828 0.425 -10.231 -5.116 3.407 -11.94 0.403 -9.847 -5.116 3.228 -11.525 0.463 -10.748 -4.996 1.028 -14.716 -7.753 0.742 -10.527 -5.264 0.333 -3.877 0

17、.027 -3.516 -0.649 0.223 -3.942 0.027 -3.516 -0.649 0.216 -3.949 0.026 -3.516 -0.691 0.209 -3.998 0.029 -3.516 -0.673 0.064 -4.125 7 附加弯矩 -11.27 7 附加弯矩 -11.27 7 附加弯矩 -11.27 7 -11.27 (1)计算玩具分配系数 图6所示计算简图的中间跨梁跨减小一半,故其线刚度值增大一倍。具体步骤如下。其中SA、SB分别表示边节点和中节点各杆端的转动刚度之和。 第一层:SA=4(9.75+7.02+3.656)103=420.426(N?

18、mm/rad) 7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SB=4(3.656+9.750+7.02)+21.220=421.036(N?mm/rad) 则: 9.7507.0203.656AA=0.477 ,?下柱=0.344,?右梁=0.179 20.72620.42620.426 9.7507.0203.656BBB=0.463,?下柱=0.334,?左梁=0.174 ?上柱21.03621.03621.036 2?1.22B=0.029 ?右梁4?21.036A=?上柱 (2)计算活荷载固端界面弯矩 1MA1?q1l2(1?2?2?3) 12 =- =-38kN?m MB1?55q2l2?7.

19、5?1.52=-3.516kN?m 242412223?8?82?1-2?()?()1288? (3)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杆端弯矩 活载作用下框架各节点的弯矩分配以及杆端分配弯矩的传递过程在图6中进行,最后所得杆端弯矩应为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的代数之和,不计入节点力矩。 活荷载作用下弯图见(图7)所示。 图7 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4)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根据梁上荷载及梁端弯矩,用平衡条件求的 梁端剪力。将柱两侧的梁端剪力、节点集中力及 柱轴力的叠加,即得柱轴力。以下以第六层为力 说明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过程。 梁端剪力计算 a.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产生的剪力为: AB跨:

20、VA=VB=-(-34.631+36.523)/8.0=-0.237 (kN) BC跨:VB=VC=-(-1.064+1.064)/3.0=0 b.梁上荷载引起剪力为: 1AB跨:VA=-VB=?8.0?4?8?2?24(kN) 2 8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11 BC跨: VB=-VC=?6?3=4.5(kN) 22 总剪力为: AB跨:VA=24-0.237=23.763(kN),VB=-24-0.237=-24.237(kN) BC跨:VB=-VC=4.5(kN) 柱轴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第6层A柱 ub=NA=40+23.763=63.763(kN) NA 第6层B柱为

21、: ub =NA=59.5+24.237+4.5=88.237(kN) NA 其余各层梁端剪力及柱轴力的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见表5 9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梁端弯矩及剪力均以绕杆段顺时针为正方向,轴力以受压为正。 5 内力组合 1)梁控制截面内力标准值 根据第3、4层梁在横载、活载、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支座中心处及支座边缘处(控制截面)的梁端弯矩值和剪力值,其中支座中心处的恒载弯矩值和剪力值取自3号同学,水平荷载的值取自5号同学,活荷载取自图7,表6;支座边缘处弯矩值Mb和剪力值Vb按下述方法计算。表7为第3层,表8为第4层。具体数据见表7,表8。 均布荷载

22、q作用下: Mb=M?V?b/2 Vb=V?q?b/2 三角形荷载q?作用下:Mb=M?V?b/2 Vb=V?q?/2?b/2 风荷载作用下: Mb=M?V?b/2 10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Vb=V 上述各式中的均为支座中心处的弯矩值和剪力值,b为柱截面高度。 因为柱子采用的均为600mm600mm,所以柱轴线至梁边缘的距离为0.6/2=0.3m。 第3层AB跨梁A支座边缘处的活载作用下弯矩及剪力值内力为: 0.3=-29.884kN?m Mb=M?V?b/2=-37.049+23.884 Vb=V?q?/2?b/2=23.884-1.2/20.3=23.704(kN) q?=0.

23、3/28=1.2KN/m B支座边缘处内力为: Mb=M?V?b/2=37.978-24.1160.3=30.73kN?m Vb=V?q?/2?b/2=-24.116+1.2/20.3=-23.936(kN) BC跨:B支座边缘处内力为: Mb=M?V?b/2=-0.443+5.630.3=1.256kN?m Vb=V?q?/2?b/2=5.63-1.2/20.3=5.45(kN)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梁端弯矩及剪力均以绕杆段顺时针为正方向。 表8 第4层框架梁端控制截面内力标准值 1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梁端弯矩及剪力均以绕杆段顺时针为正方向。

24、 2)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框架梁进行非抗震内力组合,框架梁端控制截面内力组合值见表9,相应截面的内力标准值取自表8。在进行内力组合时,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支座截面负弯矩乘调幅系数0.8,跨中截面弯矩相应增大(由平衡条件确定)。 现以第3层为例,说明非抗震组合在 1.2SGK?1.4SWK?1.4?0.7SQK组合项中各控制截面内力组合值的计算方法。 左风作用下,由表7的有关数据,可得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和剪力组合值: MA=1.2?0.8MGK?1.4MWK?1.4?0.7?0.8MQK =1.20.8(-99.906)+1.417.870+1.40.70.8(-29.884)=-94.321KN

25、?m Mbl=1.2?0.8MGK?1.4MWK?1.4?0.7?0.8MQK =1.20.8101.450+1.417.839+ 1.40.70.830.73=170.807kN?m Mbr=1.2?0.8MGK?1.4MWK?1.4?0.7?0.8MQK =1.20.81.256+1.48.353+1.40.70.81.256=7.511kN?m VA=1.2VGK?1.4VWK?1.4?0.7?VQK =1.285.975+1.4(-4.826)+1.40.723.704=119.644kN 12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VBl=1.2VGK?1.4VWK?1.4?0.7?VQK

26、=1.2(-86.417)+1.4(-4.826)+1.40.7(-23.936)=-133.913kN VBr=1.2VGK?1.4VWK?1.4?0.7?VQK =1.28.009+1.46.683+1.40.75.45=24.307kN 表9 第3层框架梁端控制截面非地震内力组合值 KN;梁端弯矩及剪力均以绕杆段顺时针为正方向。 表10 第4层框架梁端控制截面非地震内力组合值 13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剪力量纲为KN;梁端弯矩及剪力均以绕杆段顺时针为正方向。 求框架梁跨中最大弯矩时,应根据梁端弯矩组合值及梁上荷载设计值,由平衡条件 14 混凝土结构课

27、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确定。梁端弯矩值和剪力值组合值均采用支座中心处的内力,从表9,表10取值。 图8 AB跨计算简图 以第3层为例: 12.513=15.016KN/m q0=1.2 13+0.71.48=23.44KN/m q1=1.2 由于梁端弯矩值系支座边缘处的弯矩值,故计算时应取净跨: ln=8-0.6=7.4m 由图可计算出两端剪力值: 7.4/2+23.444/2+23.441.7/2)-(170.807-94.321)/7.4 VA=(15.016 =112.027kN 7.4/2+23.444/2+23.441.7/2)+(170.807-94.321)/7.4 VB=(15.0

28、16 =122.363kN 因为最大弯矩出剪力为0,即V(x)?0。可以先假定剪力为0处x?1.7,那么, 112.027-15.016?1.7-23.44?1.7? x=1.7+23.44?15.0161=3.453m,则假定成立。 跨中最大弯矩值 M=-94.321+112.0273.453-15.0163.4533.453/2-23.441.7531.753/2-23.441.71/2(1.753+1.7/3)=120.756kN?m 1.386=1.663KN/m BC跨: q0=1.2 9.75+0.71.4 7.5=19.050KN/m q1=1.215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

29、书 由图8,可求得梁两端剪力值。 图9 BC跨计算简图 因MBr=MCl=7.511kN?m,则由结构以及荷载对称可以知道最大剪力值在BC跨梁中点处。 2.4/2+19.0502.4/21/2=13.426kN; VB?VC=1.663 M=7.511+13.4261.2-1.6331.21.2/2-19.0501.2/21.2/3 =17.853kN?m 其他数据见表11,表12. 表11 第4层框架梁控制截面内力组合值 16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表12 框架梁控制截面内力组合值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剪力量纲为KN;梁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均以下部受拉为正,梁端剪力以绕杆顺时

30、针为正。 3)柱控制截面组合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为上下端面,为简化计算,可偏向安全地取上下层两轴线处。第3、4层A、B柱非地震内力组合值见表13。表中弯矩与剪力均以绕杆端顺时针方向为正;柱子以受压为正。图9是第3、4层柱端在恒载、活载、左风作用下弯矩图以及相应的剪力和轴力的实际方向,内力组合应根据这些图确定内力值的正负。 图9 第3、4层框架柱示意图 (a) 恒载 (b)活载 (c)左风 以第3层A柱在1.2SGK?1.4SWK?1.4?0.7SQK组合下计算。 左风 17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柱上端:M=1.245.39+1.4(-15.459)+1.40.714.831=47.36

31、0kN?m N=1.21218.17+1.4(-11.048)+1.40.7255.439=1696.667kN V=1.2(-25.006)+1.47.063+1.40.7(-8.261)=-28.215kN 44.63+1.4(-9.967)+1.40.714.91=54.214 柱下端:M=1.2 kN?m N=1.21253.51+1.4(-11.048)+1.40.7255.439=1739.075kN V=1.2(-25.006)+1.47.063+1.40.7(-8.261)=-28.215kN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轴力、剪力量纲为KN;梁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均以顺时针为

32、正,梁端剪力以绕杆顺时针为正,柱子受压为正。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轴力、剪力量纲为KN;梁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均以顺时针为正,梁端剪力以绕杆顺时针为正,柱子受压为正。 18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轴力、剪力量纲为KN;梁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均以顺时针为正,梁端剪力以绕杆顺时针为正,柱子受压为正。 注:表中弯矩的量纲kN?m;轴力、剪力量纲为KN;梁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均以顺时针为正,梁端剪力以绕杆顺时针为正,柱子受压为正。 6 梁柱截面设计 1)梁截面设计 22 材料强度C35(fc=16.7N/mm,ft=1.57N/mm);HRB335级钢筋(f

33、y=300N/mm2 2 );HPB300级钢筋(fy=270N/mm)。 第3层梁截面设计 从表11中挑出AB跨中及支座截面最不利内力,即 AB跨: 19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跨中截面:M=199.019(kN?m) 支座截面:MA=-144.357kN?m,MBl=-171.143 kN?m VA= 139.296kN, VBl=-141.264 kN BC跨中:M=17.835 kN?m, 支座截面:MBr=-15.877 kN?m, V=24.307 kN (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AB跨中:M=199.019 (kN?m) ? 因梁板为现浇,故对正弯矩按T型截面计算。a

34、s=40mm,hf=100mm,h0=510mm。 ?hf/h0=100/510=0.196>0.1,故bf不受影响;b+sn=4000mm,8000/3=2667mm,故取较 ?小者bf=2667mm。 ?1fcbf?hf?(h0?bf?/2)=1.016.72667(510-100/2) 100= 2048kN?m>M= 199.019kN?m 故选第一T型截面。 199.109?106 ?s=2=0.0172 ?1fcbfh021.0?16.7?2667?510M ?1-2?s=0.0174 ?2As=?1fcbfh0?/fy=1.016.726670.0174510/300

35、=1317.5mm 又Amin=?minbh,其中?min=max(0.45ft,0.2)则?min=0.2355, fy 2Amin=0.2355250550=323.812mm。 ?2A 选用5 20全部伸入支座,作为受压钢筋(s=1570mm) ?2kN?mAM支座A:A=-144.357,s=1570mm。 ?M?fyAS(h0?as)144.357?106-300?1526?(510-40)?s=<0 221.0?16.7?250?510?1fcbfh0 20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则不需要考虑受压筋,直接梁上部受拉进行设计。 ?s=M ?1fcbfh02=0.133 ?1-2?s=0.143<?b=0.550 As=?1fcbh0?/fy 可选用2=1.016.72500.143510/300=1015mm 2420(1256mm)。 2BC跨梁:计算方法与上述相同,计算结果为:跨中截面 A =233 mm,实配钢筋2 S 16(402 mm);支座截面A S =240 mm,采用 面上部钢筋不截断,全部贯通布置。 (2)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AB跨梁支座截面剪力值相差较小,所以两支座截面均按V=141.264kN确定箍筋数量。因 h w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