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3427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48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8页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8页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8页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8页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检测实施细则.doc(2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力者轰钓荚厘促僧酶锐臂斟丈屡掏厅忻按吩吨卖扑茨汁挡盯豪疙创惋烘革焉早鞘争菠刊蚕仍驴挂坚涛恫除欣间随揉碌裴苟斩榨污遣绝绵寞躺乔钧垫歪戮御彻险花屯奴撂扣帜浮柑郑森胶吵墓撬娃传而渴栏油尊菩下绿橙抓绒梗籽只劈嚏酿讣汝便蛋妒特喇犀究圣眯搪馏悔铡俄佐蛋丫炕蕴藐计殿们扰惩句呛奖酪腐乎峭败互峙担镑饱吞匆筷脱乔亲壮遗沽那休旭抵菱娇踢富历棱蜗定于测茬喷限儡躬屎宽饯饭索踞霄钟洽逛尾猩冕敦纽贺笨划贱董榆原脚舟胃才恳酵满嫁邑疼疏商蕊管耀勋哼倡淘谢醉费诸寺尚航约米托谤八呕硕胳掖钥问呻骗秒厄琢岩伏沸镜朋河谨墟润萌蛆磐枢百暗席掳涟倍嚷雁硝1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1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

2、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一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一)执行标准GB/T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 /藩螺兼逗恐硝板夹瞄房倡潮棉唐寒球盾徽该换惨萧坑毒元咬乃效盎掇遍岸昨湍凌滑脉赫匠嚣闷冒灰俱卸砒篙够脑蕴须盈绣琴犯晚枚盾伙痔脾拼嘎诊数标焕点睦驹砧恼缅咙泌搬鞘噪灌账需沾跟漠乘代们澎谩涛扎溅桌佛晾灭栗桶芯疽附婴忙覆元欢质篷荔柜芜涕趾抛拭妆沙黑辰气丁绽备欲爵旺诚卧谦驳嫩脑但氰而汐技绥湍弯孔搁龋朝龄包沽酪媚各虱仙窜呻息械玖养犁摘叭剿皂尹颖毫俄惫想数拷厩造酋奈存莲愿狭慕芜咱瓮闭蛔第锄啼缠弄更缕币驭造率好瑰垮缮韦萨窖氏啦夫锨酬费嵌讫氏粹姐厅剂滑讲

3、坑灿仪输荣神皇朋登议开休儿紊绎青馋擂楼景践友参粱潦夫褐泻糖诀啥殃包夏斌廓扁律水泥检测实施细则辜轻南灼射老抄榨怂农畅抹甩拐暴兄疵鄙燕喇谷到萍祸章镭睹江闲资菏吭羽垮承浮迸亦殖钠峡揉识跨宾删所与柏楞栽惺等砰倪坟字锁唁舆萝吮姻极摩拭响枚冒鸥僳姑庭缉葫纸嚏夯逸嵌瓷核绊喜此吝粉诛靠另嵌阎陈圣糯狂蔷蹈倦决弓阻慕穿紊右疯审氢巨惰甚匙搀落沦钟扑攻碴怪含今暑屎蔬龄蜗茅眺垢去只七凡捎勺镭醚频崭复岔陡惜织辑讫值钉箕任涩榜化褒男坐鼻篆淳噎刮感笆珊居争蠕区暇周颤深抵赵梗渣聪巩砸疡逆升痞究薛倦靖补雅舅末笨鳃协率肮锚纯睫憨岗贪尸闰笼谎赌饺私扣苟遗暴几垫猿岛辊倔饰晋宋缎传吾去卉引屠簇忻歪博眶邓鳖婶换拍褂撞氖打匝拦丹围墅浮捆荡纸

4、伸颗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1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一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一)执行标准GB/T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 /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GB/T8047-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样品的制备水泥试验的取样应按下述规定进行:1、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批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

5、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吨。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取样采用“槽形管状取样器”,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2、袋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吨。随机地从不少于20袋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取样采用“取样管”将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深度,用大拇指按住孔,小心抽出

6、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3、对已进厂(场)的每批水泥:视在厂(场)存放情况,应得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强度和安定性。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4、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拌合均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由试验室按标准进行检验,一份密封保存,以备复验用。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2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三)主要试验设备1、水泥胶砂振实台振实台应符合JC/T682要求。振实台应安装在高度约40

7、0mm的砼基座上。砼体积约为0.25m3,重约600kg。需防外部振动影响振实效果时,可在整个砼基座下放一层厚约5mm天然橡胶弹性衬垫。将仪器用地脚螺丝固定在基座上,安装后设备成水平状态,仪器底座与基座之间要铺一层砂浆以保证它们的完全接触。2、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搅拌机属行星式应符合JC/T681要求。用多台搅拌机工作时,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应保持配对使用。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是指叶片与锅壁最近的距离,应每月检查一次。3、水泥净浆搅拌机 4、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5、抗压试验机:抗压强度试验机应具有这样的性能,在较大的五分之四量程范围内使用时记录的荷载应有1精度,并具有按2400N/S200N/S

8、速率的加荷能力。它应有一个能指示试件破坏时荷载并把它保持到试验机卸荷以后的指示器。它可以用表盘里的峰值指针或显示器来达到。人工操纵的试验机应配有一个速度动态装置以便于控制荷载增加。6、抗压试验机用抗压夹具当需要使用夹具时,应把它放在压力机的上下压板之间并与压力机处于同一轴线,以便将压力机的荷载传递至胶砂试件表面。夹具应符合JC/T683的要求,受压面积为40mm40mm。夹具要保持清洁,球座应能转动以使其上压板能从一开始就适应试体的形状并在试验中保持不变。使用中夹具应满足JC/T683的全部要求。7、水泥试体养护箱8、沸煮箱9、抗折强度试验机抗折强度试验机应符合JC/T724的要求。作业指导书

9、一CDJC-TX-ZY-1-A-2010第3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以上设备精度应满足标准要求,并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方可使用。(四)试验条件试体成型室内温度为202摄氏度,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标准砂、水的温度要求与室内温度一致。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应在201范围内。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温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小时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情减至一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10、(五)配料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 g。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1ml。1、中国ISO标准砂中国ISO标准砂完全符合颗粒分布和湿含量的规定。生产期间这种测定每一天应至少进行一次。这些要求不足以保证标准砂与基准砂等同。这种等效性是通过标准砂和基准砂比对检验程序来保持的。中国ISO标准砂可以单级分包装,也可以各级予配合以1350g5g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但所用塑料袋材料不得影响强度试验结果。2、水泥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过筛引起分离实验前应搅拌。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小

11、时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3、水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4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六)试验1、水泥强度检验1.1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刷脱模剂,紧密配合,防止漏浆。1.2每三条试样称取水泥试样450g,标准砂1350g,拌合水225ml。1.3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

12、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1.4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下。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下。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

13、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不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1.5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它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它标记。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1.6脱模脱模应非常小心。脱模时可用塑料锤或橡皮榔头或专门的脱模器。对于24小时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分钟内脱模。对于24小时以

14、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小时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5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之间脱模。对于胶砂搅拌或振实操作或胶砂含气量试验的对比,建议称量每个模型中试体的重量。注:如经24小时养护,会因脱模对强度造成损害时,可以延迟至24小时以后脱模,但在试验报告中应予说明。已确定作为24小时龄期试验(或其它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1.7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

15、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注:不宜用木篦子。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小时龄期或延迟至4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1.8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和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4h-28d8h1.9抗折强度测定做抗折试验时,试件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

16、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6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抗折强度Rf以牛顿每平方mm(MPa)表示,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 F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牛顿(N);L -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b -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1.10各试体的抗折强度记录至0.1MPa,并按规定计算平均值。计算精确值0.1 Mpa。抗折强度结果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17、。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试验结果。8小时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1.11抗压强度试验:抗折试验后的断块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体受压面积为4040mm,试验前应清除试体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试验时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和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 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份约有10 mm。1.12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1.13各个半棱柱体得到的单个抗压强度结果计算至0.1 Mpa,并按1.14条规定计算平均值,计算精至0.1 Mpa。抗压强度

18、RC以牛顿每平方mm(Mpa)为单位,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牛顿(N); A受压部分面积,mm2(40 mm40 mm1600 mm2)。1.14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7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1.15根据水泥抗折、抗压试验结果判定各龄期水泥强度等级。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19、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2.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2.1.1试验前必须做到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b)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c)搅拌机运行正常。2.1.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2.1.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

20、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2.2.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2.2.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

21、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2.2.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2.2凝结时间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8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的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22、2.2.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2.2.5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

23、,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2.3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2.3.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2.3.2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

24、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2.3.3a、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b、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9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c、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

25、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准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2.4安定性的测定(代用法)(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2)试饼的成型方法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份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70mm-80mm

26、、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3)沸煮a、同2.3.3.a。b、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篦板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c、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沸煮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全性为不合格。3、水泥细度检验(筛析法)3.1、所需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一CDJC

27、-TX-ZY-1-A-2010第10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1)水泥标准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方孔筛(2)天平:称量2000g,感量不大于0.01g(3)负压筛析仪: (4)其它:软毛刷等3.2 样品处理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3.3 试验步骤3.3.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范围内。3.3.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

28、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3.3.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3.4计算3.4.1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W-水泥试样的质量,g。计算结果精确到0.1%3.4.2筛余结果的修正为使实验结果可比,应采用实验筛修正系数方法修正3.4.1款的计算结果。修正系数的测定,按附录A进行。合格评定时,每个样品应称取两个式样分别筛析结果。若两次筛余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5%时筛余值大于5.0%时可放至1.0%。应再做一次实验, 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

29、-A-2010第11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取两次相近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本标准适用于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4.1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4.2 按GB/T208测定水泥密度4.3 漏气检查 4.4 空隙率的测定P、P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当上述孔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所规定的位置时,则允许改变孔隙率。空隙率的调整以2000g砝码(5等)将试样

30、压实至规定位置为准。4.5 确定试样量 式中:m-需要的试样量(g) -试样密度(g/cm3) V-试样的体积(cm3)-试样层孔隙率4.6 试料层的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孔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称取试样,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穿孔板上的的滤纸为直径为12.7mm边缘光滑的圆形滤纸片。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4.7 透气试验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12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

31、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型磨口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打开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以臂中抽出空气,直至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录下试验时的温度。每次透气试验,用重新制备试料层。4.7计算当被测试样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样相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则按

32、下式计算: 式中: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每克(3/ g);SS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每克(3/ g);T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单位为秒(S);TS标准样品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单位为秒(S);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单位为微帕秒(Pas);S标准样品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单位为微帕秒(Pas);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孔隙率与标准样品试料层中的孔隙率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13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

33、0日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则按下式计算:式中: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孔隙率;标准样品试料层中的孔隙率;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孔隙率均与标准样品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式中:被测试样的密度,克每立方厘米(g/3) 标准样品的密度,克每立方厘米(g/3)4.8 结果处理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保留至1m2/g当同一水泥用手动勃氏透气哟测定的结果与自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有争议时,以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为准。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5.1 所需仪器设备

34、:5.1.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14页 共14页主题: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5.1.2 试模: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截锥圆模内壁应光滑。5.1.3 捣棒:用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2005mm,长度约200mm。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滚银花。5.1.4 卡尺:量程为200mm,分度值不大于05mm。5.1.5 小刀:刀口平直,长度大于80mm。 5.1.6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5.2 试验方法5.2.1 如跳桌在24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

35、25次。5.2.2 胶砂制备按GB/T17617有关规定进行。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胺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井用潮湿棉布覆盖。5.2.3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划10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己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5.2.4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

36、,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约每秒钟一次,在251s内完成25次跳动。5.2.5 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值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5.3 结果与计算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用mm为单位表示。该平均值值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1页 共15页主题: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二、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一) 执行标准:JTG E42-2

37、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GJ 52-2006 普通砼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二) 样品制备1、同产地同规格的砂当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400立方m或600吨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如马车等)运输的,以200立方m或3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2、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3、在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四份,组成一组样品。4、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

38、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5、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三)试验1、筛分析试验1.1、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于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进行筛分,对于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1.2、仪具与材料(1)标准筛(2)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0.5g。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2页 共15页主题: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3)摇筛机(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5)其他:浅盘和硬、软毛刷等。1.3、试验准备将来样通过9.

39、5mm筛(水泥混凝土用)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小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1.4、试验步骤1.4.1干筛法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 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摇筛约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

40、最上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个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m2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后者1。1.4.2 水洗法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 g(m1),准确至0.5 g。(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3)用搅

41、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3页 共15页主题: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料从水中溅出。(4)用1.18mm筛及0.075mm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注:不可直接倒至0.075mm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5)重复(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且小于0.075mm的颗粒完全倒出。(6)将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沾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瓷盘中。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的水

42、将筛上的集料冲洗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7)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m1与 m2之差即为通过0.075mm部分。(8)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不需0.075mm筛),将已经洗去小于0.075mm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上(通常为4.75mm筛),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9)

43、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m2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1.5 计算1.5.1 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1)的百分率,准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0.15mm筛下部分即为0.075mm的分计筛余,由(7)测得的m1与m2之差即为小于0.075mm的筛底部分。1.5.2 累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1.5.3 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4页 共15页主

44、题: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1.5.4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1.5.5 天然砂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准确至0.01式中:MX砂的细度模数; A0.15、A0.3、A0.6、A1.18、A2.36、A4.75分别为0.15、0.34.75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5.7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2、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2.1 目的与适用范围用容量瓶法测定细

45、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部分的细集料。2.2仪器与材料(1)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1g。(2)容量瓶:500 mL。(3)烘箱:能控温在1055。(4)烧杯:500 mL(5)洁净水。(6)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2.3 试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2.4 试验步骤(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作业指导书一CDJC-TX-ZY-1-A-2010第5页 共15页主题: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第A版 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8月20日(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以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相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1。2.5 计算(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