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2454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73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4国道40+64+40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 页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技术质量要求 3 三、工程概况 5 3.1.工程简介 .5 3.2.主要工程量(二期恒载 140160KN/M) .5 四、施工组织及进场人员设备 7 4.1、施工组织机构 .7 4.2、进场人员 .8 4.3、进场设备 .9 4.4、进场工种及人员 .10 五、临时工程分布及施工前准备 11 5.1临时工程布置 .11 5.2、施工前准备 .12 六、总体施工方案 12 6.1、总体施工方法 .12 6.2、主要施工顺序说明 .13 6.3、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14 七、施工进度安排 16 八、施工工艺 17 8.1、支座安装 .17

2、 8.2、箱梁 0#梁段施工 19 8.3、悬臂浇筑梁段施工 .39 8.4. 箱梁边跨现浇段施工 .49 8.5. 箱梁合拢段施工 .54 8.6. 箱梁高标号混凝土泵送施工 .60 8.7. 箱梁悬臂施工线型控制 .64 九、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9 9.1、安全保证体系 .69 9.2、岗位安全“卡死”制度 .69 9.3、机动车驾驶员岗位安全卡死制度 .70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 页 9.4、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度 .71 9.5、包保责任制度 .71 9.6、事故报告及分析制度 .71 9.7、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72 9.8、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72 9.9、混凝土施工中的安

3、全措施 .73 9.10、预应力作业安全措施 .74 9.11、其他作业安全措施 .75 十、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6 10.1、质量保证体系 .76 10.2、质量保证措施 .76 十一、文明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82 1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2 11.2、工期保证措施 .84 十二、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86 附图 附图一 罗而庄特大桥跨 104国道连续梁施工平面图 附图二 挂篮设备图 附图三 挂篮施工示意图 附图四 合拢段临时锁定图 附件 临时支座检算书 0#段托架计算书 边跨支架计算书 临时固结检算 罗而庄特大桥跨 104国道 0#段托架预压计算书 罗而庄特大桥跨 104国道挂篮预压

4、计算书 罗而庄特大桥跨 104国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罗而庄特大桥跨 104国道施工协议 罗而庄特大桥跨 104国道(40+64+40)m 连续梁施工方案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3 页 一、编制依据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合同文件; 设计文件、施工图及有关标准、施工技术指南和施工工法; 当地气象、交通运输情况、当地建筑材料分布、临时辅助设施的修 建条件,以及水、电、通信等情况; 京沪高速铁路 JHTJ-3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形象进度图(悬臂灌注箱梁 和造桥机施工箱梁计划工期);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本单位施工能力、施工经验、资源

5、配置等; 京沪高速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技术质量要求 1、连续梁悬臂浇筑梁段的允许偏差表 序号 控制要点 允许偏差(mm) 1 悬臂梁段高程 +15,-5 2 合拢前两悬臂端相对高程 合拢段长的 1/100,且不大于 15 3 梁段轴线偏差 15 4 梁段顶面高程差 10 5 竖向高强精扎螺纹筋垂直度 每米高不大于 1 6 竖向高强精扎螺纹筋间距 10 2、连续梁梁体外观质量的检验和允许偏差值 序号 控制要点 允许偏差 1 梁全长 30 2 边跨梁长 20 3 各变高梁段长度及位置 10 4 边跨跨度 20 5 梁底宽度 +10,-5 6 桥面中心位置 10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4 页

6、 7 梁高 +15,-5 8 挡碴墙厚度 +10,-5 9 表面垂直度 每米不大于 3 10 梁上拱度与设计偏差 10 11 底板厚度 +10,0 12 腹板厚度 +10,0 13 顶板厚度 +10,-5 14 桥面高程 20 15 桥面宽度 10 16 平整度 每米不大于 5 17 腹板间距 10 四角高度差 1 螺栓中心位置 2 18 支座板 平整度 2 3、梁段模板安装的标准和允许偏差 序号 控制重点 允许偏差 1 梁段长 10 2 梁高 10,0 3 顶板后 10,0 4 底板厚 10,0 5 腹板厚 10,0 6 横隔板厚 10,0 7 腹板间距 10,0 8 腹板中心偏离设计距离

7、10 9 梁体宽 +10,0 10 模板表面平整度 3 11 模板表面垂直度 每米不大于 3 12 孔道位置 1 13 梁段纵向旁弯 10 14 梁段纵向中线最大偏差 10 15 梁段高度变化段位置 10 16 底模拱度偏差 3 17 地膜同一端两角高度 2 18 桥面预留钢筋位置 10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5 页 三、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罗而庄特大桥全长 3787.1m,桥梁穿越市中区罗而庄、崔马庄两个村庄, 与 104国道相交于 DIK429+047.80处,桥梁采用(40+64+40)连续梁形式 上跨 104国道。铁路与 104国道交角为 1140,承台边缘侵入 104国道副 道

8、 1.13m,铁路梁桥面宽度为 12m,连续梁施工采用悬臂灌注工艺施工。8# 墩线路左侧承台边缘距 104国道副道 0.6m;线路右侧承台边缘距 104国道 副道 3.4m,9#墩线路左侧承台边缘距 104国道副道 1.9m;线路右侧承台边 缘侵入 104国道副道 1.13m,要求桥面净空为 5.5m。 罗而庄特大桥跨越 104国道连续梁全长 145.5m,边跨 40.85m+中跨 64m+边跨 40.85m,桥宽 12m。全桥共 35节段,其中 2个 0#梁段在支架上现 浇、2 个 9#梁段(边跨现浇段)在支架上现浇,2 个边跨合拢段及 1个中跨合 拢段、28 个悬浇节段在挂篮上现浇。悬浇节

9、段长度最长为 4.25m,最短为 3.0m。截面参数:底板厚度从 80cm变化到 40cm,腹板厚度从 80cm变化到 64cm(4#块),再从 64cm变化到 48cm(5#块),再从 48cm变化到 60cm(9#块), 顶板厚度 40cm(现浇段由 40cm变到 65cm),底板宽 670cm(0#块腹板加厚段 770cm)。 3.2.主要工程量(二期恒载 140160KN/m) 罗而庄特大桥连续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C50号干硬性补偿收缩 砼 m3 12.559 2 C40号混凝土 m3 90.63 3 C50号混凝土 m3 2120.818 4 普通钢

10、筋 Q235 t 16.687 5 普通钢筋 HRB335 t 367.583 6 25 精扎螺纹钢筋 t 14.01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6 页 7 fpk=1860Mpa钢绞线 7-75 t 8.494 8 fpk=1860Mpa钢绞线16-75 t 53.263 9 fpk=1860Mpa钢绞线18-75 t 26.174 10 fpk=1860Mpa钢绞线 4-75 t 18.45 11 镀锌金属波纹管70(内) m 1039.704 12 镀锌金属波纹管90(内) m 3118.428 13 镀锌金属波纹管100(内) m 1535.932 14 镀锌金属波纹管 70*19 m 39

11、60.20 15 铁皮管 35(内) m 3452.22 16 M15-7锚具 套 80 17 M15-16锚具 套 188 18 M15-18锚具 套 76 19 B15-4锚具 套 354 20 B15P-4锚具 套 354 21 JLM-25锚具 套 1752 22 7000-DX球型钢支座 套 2 23 7000-ZX球型钢支座 套 2 24 25000-ZX球型钢支座 套 1 25 25000-DX球型钢支座 套 1 26 25000-HX球型钢支座 套 1 27 25000-GD球式钢支座 套 1 28 外径 160/110pvc泄水管 个 110/6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7 页

12、四、施工组织及进场人员设备 4.1、施工组织机构 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为前提,协调配合、突出重点、确保工 期”的总原则,投入足够施工资源,积极准备,尽早开工。针对连续梁悬 臂施工工艺的特点,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实行 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施工处管理层设五个部室,分别为 技术部、安质部、物资部、财务部及综合办公室。组织机构设置详见下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连续梁作业队 合连续梁作业 队 工班 综合办公室 何 山 合办仇永梅 技术部 陈鸿翔 物资部 祝建林 张永 质量部 孙上校 安质部 石 磊 安质部 总工程师:王铁山副处长:张兴祎 施工

13、处处长:杜耀斌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8 页 4.2、进场人员 主要施工进场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学历 专业 职称 专业年限 1 杜耀斌 男 1976.11 处长 大专 企业管理 工程师 10 2 张兴祎 男 1963.11 副处长 高中 水工 高级技师 12 3 王铁山 男 1976.10 副处长兼总工 大专 铁道工程 工程师 10 4 陈鸿翔 男 1981.8 技术员 本科 铁道工程 助理工程师 2 5 吕鹏博 男 1982.8 技术员 大专 铁道工程 助理工程师 3 6 岳志伟 男 1984.12 技术员 大专 道桥 1 7 孙上校 男 1981.2 质检员 大专

14、道桥 2 8 石 磊 男 1984.3 技术员 大专 铁道工程 2 9 王世杰 男 1974.09 司 机 高中 技师 10 10 杜芳军 男 1976.02 实验室副主 任 大专 计算机 助理工程 师 11 叶松锋 男 19804 电焊工 初中 5 12 胡万海 男 197212 司机 初中 内燃机司机 2 13 潘树立 男 1960、6 司机 小学 起重机司机 6 14 杜耀文 男 1970.9 电工 小学 8 15 任杜峰 男 1970.12 电焊工 初中 6 16 潘化田 男 1974.8 电焊工 初中 6 17 刘学颜 男 1965.10 防护员 初中 8 18 杨新民 男 1966

15、.02 起重机械作 业 初中 6 19 王冰山 男 1978.04 压路机操作 工 初中 6 20 鞠鹏 男 1982.06 推土铲运机 驾驶员 初中 4 21 曹杰 男 1973.10 电焊、气割 初中 6 22 周长安 男 1968.08 电焊工 初中 7 23 王英杰 男 1981、6 高中 吊车司机 3 24 贾双元 男 1956、11 小学 架子工 8 25 金军峰 男 1972、6 初中 架子工 6 26 伊中会 男 1972、3 小学 钢筋工 4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9 页 27 岳喜贵 男 1968、12 小学 钢筋工 8 28 宋继营 男 1976.5 金属焊接切 割 小学

16、5 29 贾广超 男 1979.11 金属焊接切 割 小学 5 30 何其德 男 1968.04 高空作业 小学 2 34 陈军 男 混凝土工 小学 2 35 沈庭法 男 混凝土工 小学 4 36 钟辉全 男 模版工 小学 5 37 付文全 男 木工 小学 3 38 陈先玉 男 钢筋工 小学 5 39 陈先锋 男 钢筋工 小学 4 40 孟 乔 男 吊装工 小学 5 4.3、进场设备 进场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挂篮 菱形 套 2 2 汽车吊 25t 台 2 3 砼输送泵 HB60.90.13s 台 2 4 插入式振动器 50500mm 台 20 5 交流电

17、焊机 ZLD21 台 14 6 氧焊设备 套 4 7 砂轮锯 SJ-320 台 2 钢绞线切割 8 钢筋弯曲机 台 2 9 钢筋断料机 台 1 10 钢筋调直机 台 1 11 横向锚固端挤压机 台 1 12 横向张拉千斤顶 YDC240Q 台 2 13 竖向张拉千斤顶 YC60A 台 2 14 纵向张拉千斤顶 400T 台 4 15 纵向张拉千斤顶 250T 台 4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0 页 16 高压油泵 ZB4-500 台 4 千斤顶配套油泵 17 灰浆搅拌机 台 1 18 灰浆泵 台 1 19 卷扬机 3T 台 2 钢绞线穿束用 20 变压器 500KV 台 1 21 拌和楼 HZS

18、120 套 2 22 柴油发电机 Kw200 台 3 备用 23 WDJ 碗口支架 套 2 边跨 24 混凝土输送车 台 5 25 托架 套 2 O#段 4.4、进场工种及人员 进场工种及人员表 序号 工 种 人 数 序号 工 种 人数 一 梁体悬灌施工 88 7 电工 2 1 司机 4 8 机械修理工 2 2 钢筋工 20 9 张拉工 8 3 木工 20 二 砼供应 11 4 砼工 12 1 输送泵司机 5 5 架子工 12 2 输送泵管道安 拆 4 6 焊工 8 3 机械修理工 2 合 计 99人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1 页 五、临时工程分布及施工前准备 5.1临时工程布置 (1) 、生

19、产、生活房屋 部分生产、生活房屋布置采用永临结合,节约用地的原则,租赁党家 庄小酒店作为施工处生活、办公驻地。内设办公区、职工宿舍区、职工食 堂区、小型职工活动室区域。在完成征地拆迁后,在 9#墩附近规划钢筋加 工场及小型预制件场等生产设施,在施工现场布置空压机房、生产水池等 生产设施。并临时修建作业队生活区,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自建 房统一采用彩钢板式结构,生产房屋采用砖混、砖瓦结构。 (2) 、混凝土拌和站 混凝土拌和站设在桩号 DIK431+851处,安装有两台 HZS120型混凝土 搅拌机,理论生产强度为 240m3/h。 (3) 、材料场、钢筋加工厂 在混凝土拌和站相邻一侧设置

20、材料场,利用材料场与拌和站集中管理, 进料方便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钢筋加工场有两个,一个加工场和拌和站布置在一起,场地规格为 60m20m,另一个布置在 DIK429+080处,场地规格为 14m10m,采用 10cm的 C10混凝土硬化。 (4) 、施工用电 本段施工用电自张夏变电所架 10kV的高压专线,并沿高铁线路架通, 可由其接入到沿线一侧布置的共 1台变压器上。 变压器底座 1.5m1.5m,高 1.0m,使用砖砌筑而成,变压器周围 3m 范围用栅栏围挡防护。变压器下线由电缆线分别引至各施工用电设备的配 电盘上。 考虑在浇筑混凝土时高压电线突然停电而影响浇筑混凝土,沿线共配 置 3

21、台 2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当供电线路发生电网停电事故时,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2 页 通过开关切换实现备用电源供电。生产用房内采用 100W镝灯照明;施工现 场照明采用 1000W碘钨灯予以解决。 (5) 、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饮用水。 5.2、施工前准备 (1)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对箱梁施工所用挂篮、拌和站、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 检查设备的所有性能,保证施工时所有设备的完好性。针对输送泵准备一 定数量的易损件,以便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 (2) 、施工放样 对箱梁平面位置进行施工放样,确定箱梁的局部特征点和箱梁立模边 线。本桥测量采取建立局部三角控制网与总路线导

22、线点相连接,测量仪器 为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确保箱梁高程及平面位 置准确。 六、总体施工方案 6.1、总体施工方法 0#梁段长 9m,采用托架法施工。 17#悬浇节段采用菱形挂篮悬臂施工。 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法施工,现浇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模板 采用钢木组合模板。 边跨合拢段、中跨合拢段采用挂篮法(中跨合拢利用中跨一侧挂篮)施 工。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3 页 6.2、主要施工顺序说明 阶段号 说 明 1 主跨桥墩施工完毕后,在主墩上安装临时支墩,进行墩梁固结,拼装托架施 工 0#块,待砼达到设计强度 95%,龄期 5天,弹性模量达到设计的 100%后,张 拉本阶

23、段索(纵向、横向、竖向),然后安装挂篮。 2 在挂篮上浇筑 1#梁段梁段,待砼强度达到 95%的设计强度后,张拉本阶段预 应力索(同上),并移动挂篮准备下一阶段施工。 3 重复阶段 2操作程序,对称浇筑其它悬浇梁段(到 7号块) 4 在边跨搭设支架,浇筑边跨现浇段 5 拆除挂篮,安装临时刚性连接构造,现浇边跨合拢段 8#块,待砼强度达到设 计的 95%后,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 T10、B10B12 及横竖向预应力筋,拆 除临时固结,落梁。 6 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 B7B9,拆除边跨支架, 安装中跨临时刚性连接构 造,用挂篮合拢段中跨 8#梁段,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 T11、B1B6、B13

24、 及横竖向预应力筋,再拆除挂篮。 7 进行桥面铺设等工作 阶段号 说 明 1 主跨桥墩施工完毕后,在主墩上安装临时支墩,进行墩梁固结,拼装托架, 施工 0#块,待砼达到设计强度 95%,龄期 5天,弹性模量达到设计的 100%后, 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然后安装挂篮。 2 在挂篮上浇筑 1#梁段,待砼强度达到 95%的设计强度后,张拉本阶段纵向预 应力,横向、竖向预应力筋,并移动挂篮准备下一阶段施工。 3 重复阶段 2操作程序,对称浇筑其它悬浇梁段(到 7号块) 4 在边跨位置搭设支架,浇筑边跨现浇段 5 拆除挂篮,安装临时刚性连接构造,挂蓝法现浇边跨合拢段 8#块,待砼

25、强度 达到设计的 95%后,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及横、竖向预应力筋,拆除临 时固结,落梁。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4 页 6 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拆除边跨支架, 安装中跨临时刚性连接构造, 用挂篮合拢段中跨 8#梁段,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及横、竖向预应力 筋,再拆除挂篮。 7 进行桥面铺设等工作 6.3、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5 页 连续梁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墩施工完毕 在主墩上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 铺设 0#段底模、外侧模、内模及顶板模板 搭设 0段托架、预压 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及顶板钢筋 安装预应力管道 模板加工制作 钢筋加工 管道加工制作锚具检验 检查签证

26、 浇注 0#梁段混凝土选定配合比 挂篮就位 穿预应力索 预应力索张拉 孔道压浆 拆模板 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 浇注 1#节段混凝土 穿预应力索 预应力索张拉 孔道压浆 拆模板 拆除挂篮(外侧模除外) 安装吊架 安装内模 合拢段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 道 合拢段临时锁定 浇注合拢段混凝土 穿预应力索 预应力索张拉 孔道压浆 拆模板 穿预应力索钢绞线 检验 制作砼试件 强度试压 挂篮试验 挂篮加工制作 检查签证 制作砼试件 强度试压 挂篮前移 吊架加工制作 制作试件浇注砼 张拉 钢绞线制作 钢绞线检验 张拉设备校正、试验 压浆机具准备拼装边墩墩旁支架 支架预压 铺设现浇段模板 绑扎钢筋安装预应

27、力管道 构架加工制安 制作砼试件 强度试压 循环施工完成中跨合拢段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6 页 七、施工进度安排 连续梁跨 104国道各施工阶段进度进度图 序号 工序名称 持续时间 (天)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1 8#桩基施工 56 3月 18日 5月 14日 2 9#桩基施工 86 2月 1日 5月 25日 3 8#墩承台开挖、破除桩头、桩基 检测 4 5月 15日 5月 19日 4 9#墩承台开挖、破除桩头、桩基 检测 4 5月 26日 5月 29日 5 8#承台施工 4 5月 20日 5月 23日 6 9#承台施工 4 5月 30日 6月 2日 7 8#墩身施工 7 5月 24日 5月

28、 30日 8 9#墩身施工 9 6月 3日 6月 11日 9 8#墩垫石及支座安装 5 5月 31日 6月 4日 10 9#墩垫石及支座安装 5 6月 12日 6月 16日 11 8#墩 0#块施工 30 6月 2日 7月 2日 12 9#墩 0#块施工 30 6月 14日 7月 14日 13 8#墩挂篮安装及预压 15 7月 3日 7月 17日 14 9#墩挂篮安装及预压 15 7月 15日 7月 30日 15 8#墩 1-7#悬浇段施工 70 7月 18日 9月 26日 16 9#墩 1-7#悬浇段施工 70 7月 31日 10月 8日 17 8#墩边跨现浇段施工 30 7月 21日 8月

29、 5日 18 9#墩边跨现浇段施工 30 8月 5日 9月 5日 19 8#墩边跨合拢段施工 12 9月 27日 10月 8日 20 9#墩边跨合拢段施工 12 10月 8日 10月 21日 21 中合拢段施工 10 10月 22日 10月 31日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7 页 连续梁两边跨合拢段不能同步施工,需错开 2天;连续梁从 0#块支架 施工到中跨和拢总工期为 175天。 八、施工工艺 8.1、支座安装 (1) 、临时支墩安装 1)不平衡弯矩确定 现浇梁在分段施工过程中会产生部分不平衡荷载,产生不平衡荷载主 要为三部分: 施工临时荷载,主要为堆放在已施工节段上的料具、钢材,施工人 员,

30、两端不均衡,此部分荷载为主荷载; 箱梁构件自重因施工产生的误差引起的不均衡荷载,此部分荷载较 小;T 构自身两端设计重量有时也不一样。 施工过程中空中吊装机具时,吊装机具坠落在桥面上对桥梁产生的 冲击荷载。 上述三种荷载产生的不均匀荷载项均不超过 2T;第项施工中要严 格控制几何尺寸,浇筑同时对称进行(安装输送泵泵管时,中间接一根三 通管即可解决;项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降低吊装高度,通 常不会发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两端不均衡荷载不超过 20T。 2)临时固结布置 设计要求中支点处应能承受 25404KNM的不平衡弯矩及 24137KN的 支反力。依据设计要求在墩顶四角设置临时支墩的

31、临时固结方案详见临时 支座检算书。 临时支墩采用标号 C40的混凝土。临时支座浇注前,先在墩顶涂一层 石蜡隔离剂,再进行砼的浇注,临时支墩不设置 M50硫磺砂浆。 3)临时支墩拆除 边跨合拢前,安装刚性骨架后,应随即将边跨一侧的支座上、下座板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8 页 约束解除。 边跨合拢并张拉该阶段所有预应力束后,凿除临时支墩砼。 中跨合拢后、张拉前,将主墩支座上、下座板的临时约束解除后,方 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2) 、永久支座安装 本梁支座采用 LXQZ球型支座,由于支座的体积和自重都较大,采用墩 下组装、整体吊装就位的方法安装。 支座安装应在绑扎浇注段钢筋之前进行。安装前,应先检查

32、检验产品 的品种性能、结构形式、规格尺寸及涂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 品标准的规定,如不符合,不得使用。 支座的上下座板必须水平安装,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应互相对正,活动 支座上下座板横向应对正,纵向预留错动量应根据支座安装施工温度与设 计安装温度之差和梁体混凝土未完成的收缩、徐变量及弹性压缩量计算 (有检测单位协助确定) ,以确保体系转换全部完成时,梁体支座中心应符 合设计要求。 支座安装前,应检查支座连接状况是否正常,但不得松动上、下座板 连接螺栓。安装时,凿毛支座就位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清除锚栓孔内中 的杂物,并用水将支承垫石表面浸湿,用钢楔块楔入支座四角,找平支座, 并将支座底面调整

33、到设计标高,在支座底面与支承垫石之间应留有 2030mm空隙,安装灌浆用模板,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安装位置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 仔细检查支座中心位置及标高后,用无收缩高强度灌注材料灌浆,我 不50m3- 不4m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19 页 工区采用的灌浆材料为 TY-B无收缩高强性灌浆料 ,材料主要性能见下表: 抗压强度(MPa) 泌水性 不泌水 8h 20 流动度 220mm 12h 25 温度范 围 535 24h 40 凝固时 间 初凝30min,终凝 3h28d 50 收缩率 2% 56d和 90d后 强度不降低 膨胀率 0.7% 采用重力灌浆方式,灌注支座下部及锚栓孔处空隙,灌浆过程

34、应从支 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至从钢模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 全部灌满为止。 4m不不20-3m不 不 灌浆前,应初步计算所需的灌浆体积,灌注实用浆体数量不应与计算 值产生过大误差,应防止中间缺浆。灌浆材料终凝后,拆除模板及四角钢 楔块,检查是否有漏浆处,必要时对漏浆处进行补浆,并用砂浆填堵钢楔 块抽出后的空隙。拧紧下支座板锚栓,待灌注梁体混凝土后,及时拆除各 支座的上、下支座连接钢板及螺栓,并安装支座钢围板。 8.2、箱梁 0#梁段施工 (1) 、施工方法 0#梁段长 9m,采用托架法一次浇筑。 (2) 、0#段施工工艺流程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0 页 40+64+40m连续梁

35、 0#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3) 、0#梁段托架施工及预压 0号块全长为 9m,宽为 12m,顶板厚度 40cm,腹板厚度 80cm,底板厚 度 75-80cm,中间部分梁高为 6.05m,与 1号块相接部分梁高为 5.341m,0 号块重量为 422.322t。 0#梁段托架施工具体参见附图0#块托架示意图 。 桥正面(顺桥向)每侧预埋 4片托架,间距 2m和 2.4m,用 10号槽钢 连接成一个整体;桥墩侧面(横桥向)预埋 2片托架,间距 1.8m。 腹板、底板位置:先在顺桥向托架上布置 3排横向桁架,横向桁架上置 22根纵梁,间距 0.3m,横向桁架和纵梁之间设置 0.1m高的三角木楔(

36、两个 斜边对扣) ,以方便拆卸,纵梁上放模板。 预埋主墩临时固 结构造 钢筋、模板加工 各种材料准备 托架搭设 底模安装调整 钢筋绑扎 预应力管道安设、加 固 模板安装 模板加固调校检查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 拆除模板 支架拆除、现场清理 支架预压重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1 页 在横向托架上布置 2排纵向桁架,桁架坐在横向托架和横上桁架下弦 杆上。在纵向桁架上直接支撑翼缘模板传下来的力。 托架埋进墩内 80cm,为防止预埋托架上下面混凝土因受力开裂,在上 下混凝土接触面即三角架在桥墩连接处设置,布置 10x10cm的 16 钢筋网 片,以抵抗托架对桥墩的局部应力影响。 所

37、有托架杆件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焊接,焊接采用满焊,墩身预埋精 轧螺纹钢采用栓接。 托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对托架进行预压。预压以消除 其非弹性变形,测出弹性变形,并检验托架的安全性能。预压方法采取地 梁形式,用千斤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重量为箱梁混凝土自重+模板重的 130%。加载时按设计要求分级进行。加载顺序:空载-20%-50%-75%-90%- 100%-110%-120%,每级加载量测各级荷载下托架的变形值。卸载顺序:100%- 75%-50%-20%-空载,并测量每级变形值。 (详见托架预压方案) 1)底模 0#段底模坐落在桁架上,按设计要求调整模板面坡度,模板底梁采用 10c

38、m的槽钢,并用楔木或钢板垫平。立模标高应根据预压结果预留托架系 统的弹性变形值,设计预拱度,砼徐变及二期荷载等因素确定。墩底 0#段 底模用 1515cm方木支撑模板。 2)外模 外侧模板用型钢和组合钢模板加工组拼,以螺栓定位,标高调整和拆 模采用钢管顶托。 3)内模 箱梁选用组合钢模。为便于模板的拆运,构件长度宜小于 2m。 4)端模 端模架为钢结构,骨架75mm50 mm6 mm角钢做横梁、竖梁,用长 拉杆穿过两内模对拉。每端可用多根角钢作斜撑与支架联结,以保证端板 准确定位。由于箱梁纵向预应力管道密集,堵头板预应力筋孔道集中,根 据施工要求及制作条件,用钢板加工后组拼。外侧模、内模、端模

39、间用拉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2 页 杆螺栓联结并用钢管做内撑,以制约施工时模板变位和变形。 5)模板安装 成形后模板的整体、局部强度和刚度应满足安全要求,其允许挠度及 变形误差应符合规定,外形尺寸准确,模面平整光洁,装拆操作安全方便。 模板内部尺寸允许偏差为 03 mm;轴线偏位允许偏差为5mm,模面平整 度(2m 内)允许偏差为 1 mm。 模板安装顺序为:底模外模内模端头板。 6)模板拆卸 浇筑混凝土后,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时可按如下顺序脱模: 端模内模外模。底模必须等到本节段钢索张拉后才能进行。 (5) 、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模板、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预埋件、

40、构 件轮廓几何尺寸等作认真检查,报监理批准后方可浇筑。 2)浇筑前,必须对材料(水泥、石子、砂)及各岗位的人员、机械的 备用一一落实。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 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 3)砼拌和配合比由试验室试配确定,拌制投料顺序及投料精度控制, 依据 C50混凝土在简支现浇梁浇注时的应用情况,砼拌合配比及拌制工艺 能够满足连续梁砼施工要求。 4)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供应,通过施工便道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输送采用地泵。泵管适当覆盖,混凝土宜在 30min 内运至部位,完 成入仓。当入仓卸料高度大于 2m时,必须采取对应措施(顶板内模处开天 窗)

41、。 5)防止砼堵管的方法: 泵管合理布置,布置时,尽量减少弯头,本桥只在泵出口处设一个平 弯,设两个竖向弯头到桥面,桥面设一个三通弯向两端分,在两端各设一 个弯头到底板。 所选输送泵的压力应满足要求。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3 页 浇筑砼前,对泵管进行润洗,除去管内堵塞杂物。先将输送泵开到一 定压力注入清水,待杂物完全排出后,再送入约半方砂浆对管道进行润管。 浇筑完砼后,要及时对管道进行清洗,以免管道内残余砼凝固。 6)箱梁混凝土自标高较低处向高处进行浇筑,用两台地泵对称布料, 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两侧腹板对称。浇筑时同一断面先浇筑底板,后腹 板、顶板。为避免下梗胁处出现露筋、蜂窝麻面等质量问

42、题,浇筑底板时 拟从顶板预留的天窗下灰,待底板打平后,再从腹板下灰。 为保证腹板混凝土不从下部挤出,底板与腹板混凝土应相错进行,并 适应控制浇注高度、速度和混凝土坍落度,严禁过振。振捣时设专人负责, 在振捣上一层时,振捣棒须插入下一层 1015cm,而且必须在下层混凝土 初凝之前。根据施工时外界温度和混凝土初凝时间及混凝土每小时输送率 来调整分段长度,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并严格按规范振捣,振 捣时选用经验丰富的作业工人,确保底板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过 程中需注意每个内模两侧对称下料,对称振捣,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 30cm,减小内模上浮力并防止倾斜、偏位。 7)混凝土的振捣,严格按

43、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进行,严防漏捣、欠捣和 过度振捣,在浇筑混凝土时,预应力管道密集,空隙小,配备小直径的插 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可在钢筋上平拖,不可碰撞预应力管道、模板、钢 筋、辅助设施(如定位架等) 。因截面倒角及斜面较多,为防止砼表面出现 过多气泡,采用附着式振动器辅助振捣。 8)混凝土在振捣平整后即进行第一次抹面,顶板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抹 面。第二次抹面应在混凝土近初凝前进行,以防早期无水引起表面干裂。 浇筑横隔板时,适当减小坍落度,保证混凝土浇筑不翻浆。 9)顶板混凝土的厚度采用焊接临时竖向钢筋,在钢筋上作顶面混凝土 高程标记,浇筑时严格控制。 10)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

44、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 其中强度和弹性模量试件应分别从箱梁底板、腹板和顶板取样。试件要随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4 页 梁体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严格控制砼容重、龄期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技术指标与计算值接近,减少误差。 11)悬臂施工的要点在于对称平衡施工,所以箱梁浇筑时两端应注意 平衡,两侧砼浇筑不平衡重不得超过 20t。 (6) 、混凝土养生 夏季采取洒水覆盖保湿措施,冬季则采取保温保湿措施施工。 保湿措施:夏季保湿用覆盖一层土工布和一层塑料薄膜保湿,用水泵 抽水配以人工洒水的方式增加湿度。砼浇筑时,应在内部埋设测温线,内 部温度在上升期,应加强洒水次数(每 2小时一次) ,升到高峰开始下降

45、后 可逐渐减 少洒水次数(每天 4次) 。 养护时间从砼初凝后开始,到规范或设计的规定时间时结束。 由于 0#块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的养生是本工程施工控制 的重点项目,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针对本地的气候条件,对混凝土浇 筑后养生采取以下措施: 1)混凝土施工前,不断优化配合比设计,尽可能减小水泥的用量,多 掺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增强混凝土早期强度,缩短每节段施工周期。配 合比调整必须经试验室批复后使用。 2)采取下列措施减小砼内部和表面温度的梯度差: 降低砼入仓温度:可以选择有利的较低气温(10-25)施工; 可以在原材料上洒水;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砂石料上,以降低原材料的 温度;

46、在砼输送泵上覆盖湿麻袋等,避免砼在泵管内温度升高。 混凝土浇筑完成、表面收浆后即进行保温保湿养生。表面覆盖一层塑 料薄膜,再盖一层土工布,再盖一层塑料薄膜。养生时间 14天。 3)在适当位置埋测温线,并自砼浇筑完成后立即开始测砼内部温度, 连续测 4天,找出其温度峰值大小及出现在哪一时段。 (7) 、预应力施工 本桥采用 3向预应力,预应力设计如下: 纵向预应力体系:采用 1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5 页 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管道形成 采用直径 90或 100铁皮波纹管成孔。 横向预应力体系:采

47、用 1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 锚固体系采用 BM15-4(P)锚具及配套的支承垫板,张拉采用 YDC240Q型千 斤顶,管道形成采用 7019mm扁铁皮波纹管成孔。 竖向预应力体系:竖向预应力采用 PSB785型 25 高强精轧螺纹钢筋, 锚固体系采用 JLM-25型锚具,张拉采用 YC60A型千斤顶,管道采用内径 35mm 铁皮管成孔。 1)预应力筋的制作 钢绞线下料与编束 (a) 钢绞线下料 i.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 L(cm)=Lc+2B+20, Lc孔道长度,亦即设计钢束 的理论长度;B 为单端千斤顶张拉时必须的工作长度;20 为焊制穿束用的 束

48、头的保护长度。 ii. 下料用砂轮锯切割,切割前先用铁线绑扎切口两侧,以免切后钢 绞线松散。 iii.。严重锈蚀的钢绞线不能使用,有轻微锈蚀的钢绞线,经试验合 格后方可使用,但必须对钢绞线除锈,除锈方法可用钢刷和砂布等。 iv. 钢绞线锚固位置除锈:将钢绞线两端根据孔长对称用笔画出,将 锚固位置用钢刷或砂布除锈,以避免因锈蚀而出现锚固不紧或滑丝现象。 其中 L1、L2 为除锈范围,L2=10cm,为工具锚固范围。 对于 L50m L1=15cm L50m L1=20cm 60cm 60cm孔长 L L2 L1 L2L1 锚固除锈范围 二工区水电五局 第 26 页 L2为工作锚锚固范围 (b) 钢绞线编束 i. 用“梳板” (根据锚环孔眼位置钻上眼的 8mm厚钢板) ,梳理顺直后 再镀锌铁丝绑扎,间距为 12.0m,钢束两端各 2m区段内要加密至 50cm。 ii. 焊制束头,便于穿束。束头要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