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55116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发展的规律.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联系,发展,矛盾(全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秘,还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唯心史观: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帝、神等决定的。他们的实质都是把精神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认

2、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被假想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2、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克服旧的社会历史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研究人类社会,即从社会存在角度去理解。,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A.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C.法律思想 D.宗教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F.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BF,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你能说说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天宫、观世音菩萨各是什么样的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原型?西游记描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什么关系?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一说,结论: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以上结论

4、说明什么哲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实的或歪曲的反映)。,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这两则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结论: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又与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带有阶级性。,你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城市建设者,回

5、答:,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我们观念更新,给农民工、异乡人、乞讨者以更多的宽容和爱心。,北佬,*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初期与现在的 幸福观、金钱观、消费观、道德观等比较,肮脏的字眼, 忌讳,成为经济效益的 标志,知足者常乐, 倾向于内在追求,要求物质生活的 不断提高,勤俭,朴素,能挣会花,重协调性的道德 (忍、平静),重进取性的道德,平均主义,机会平等,1、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那为什么在我国这个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腐朽思想残余,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产

6、生先进的马克思主义? 2、是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合作探究学习,结论: 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以上结论概括起来就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具有能动反作用,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4、社

7、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先于或落后于),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2)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

8、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决定,反作用,决定,反作用,包含,包含,(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意识,决定,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促进,阻碍,小结,社

9、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想一想:,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2)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作用),P89 综合探究: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两者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质; 生产力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2)生产关

10、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适合推动; 不适合阻碍,探究活动:请运用你所学过的中外历史知识, 举例分析说明这一规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约几百万年),(约3000年),铁制工具,(约1163年),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约230年),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

11、的有(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BCDGH,(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相互关系?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 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b.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

12、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4、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见P90结构图,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

13、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时,要用阶级分析法(含义、地位),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具体表现(P91),注意:,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非对抗性的矛盾,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14、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3)实现方式:,(2)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 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基本矛盾,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小结:,

15、小结,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基本含义,辩证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2009山东卷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发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

16、08年的流行表明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 B、 C、 D、 【解析】2008年的十大流行词语属于意识或主观认识范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故选B;项不符合题意。,B,(2009广东卷26)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解析:A错误,社会存在决定

17、社会意识,而不是决定于社会意识。B不符合题意。D错误,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选C。,C,(2008上海卷9) “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强调“仓禀实”、“衣食足”对于“知礼节”“ 知荣辱”的重要性。前者是物质资料,代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故答案选C。物质资料的生产不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A错

18、误;B夸大了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B错误;生产关系与道德关系有着明显的区别,D错误。,C,(2007海南20)资源合理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科学理论的创新能力 产业的合理布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A. B. C. D. 解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故应选B,科学理论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对社会发展起第二性的反作用,产业的合理布局属于物质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故也不选。,B,(2008江苏7)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

19、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政治体制改革属于该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基础范畴,题干正好说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D观点错误,A与题干无关,均排除。,B,(2009安徽卷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

20、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B C D 【解析】有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变社会性质,应该为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2009重庆卷39)材料三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21、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 解析 审题:审准设问是关键,确定知识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指向(分析类题目);内容(民生水利)。 答题:根据分析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先回答理论依据,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