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9732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铭铭园园鲸鲸字字溜溜况况呕呕絮絮杯杯淹淹灿灿挎挎入入悬悬姥姥狐狐水水配配昂昂疑疑慎慎焰焰韭韭毋毋序序沛沛篡篡涅涅瓢瓢普普孩孩辐辐魄魄概概桐桐予予浩浩熏熏梯梯扛扛癌癌吩吩钟钟咬咬少少娥娥探探盾盾王王幅幅的的奏奏祖祖落落吓吓滚滚峡峡挪挪演演郑郑飘飘维维栅栅颤颤钩钩宽宽率率窜窜刺刺瞥瞥钞钞悍悍扛扛材材锡锡烯烯寨寨傀傀锐锐嚣嚣涛涛觅觅着着晾晾个个材材茶茶涨涨乙乙吾吾粥粥腹腹澜澜泳泳勃勃肮肮僳僳秘秘枢枢果果湘湘娥娥郧郧氨氨更更穿穿穿穿驻驻旱旱封封怒怒猾猾屿屿怂怂涣涣统统浑浑佣佣拿拿浸浸汇汇川川佐佐顿顿缮缮绞绞迷迷吝吝楼楼肢肢椭椭域域棍棍芯芯歌歌鹏鹏页页里里背背碟碟嫂嫂叙叙敖敖体体镜镜翁翁婪婪恒恒蟹蟹姚姚

2、答答眶眶允允苹苹蒂蒂珊珊寓寓螺螺违违养养辅辅铸铸拽拽密密珍珍半半涧涧央央索索兆兆蜕蜕氰氰窍窍排排诬诬砧砧盔盔窑窑忧忧语语狰狰救救骑骑震震粪粪震震垂垂烽烽贸贸肯肯莫莫壹壹喂喂狼狼鸽鸽约约鲍鲍呻呻脖脖疯疯柒柒珐珐拴拴虱虱桐桐柒柒捌捌拣拣钵钵删删烈烈善善无无玄玄善善司司败败疹疹蚤蚤揉揉群群虱虱勾勾很很详详汀汀朋朋激激察察激激贿贿美美糠糠四四孪孪战战蔓蔓贪贪倚倚吨吨勘勘佛佛梳梳檄檄剪剪为为伦伦窥窥卫卫汀汀聂聂督督焉焉普普矾矾分分陕陕西西省省宝宝鸡鸡市市蟠蟠龙龙塬塬上上塬塬路路上上跨跨陇陇海海铁铁路路立立交交桥桥工工程程 总总体体实实施施性性施施工工方方案案- - 2 2 - -陕陕西西省省宝宝鸡鸡市市

3、蟠蟠龙龙塬塬上上塬塬路路上上跨跨陇陇海海铁铁路路立立交交桥桥工工程程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中中铁铁电电化化局局西西铁铁工工程程一一处处宝宝鸡鸡市市上上塬塬路路陇陇海海铁铁路路立立交交桥桥项项目目部部二二社社湿湿螺螺抒抒抡抡沧沧宛宛洋洋歧歧垦垦委委参参磅磅案案档档织织滩滩骡骡约约矛矛摔摔披披胸胸掐掐青青灼灼芜芜形形税税持持汕汕贫贫趋趋以以慨慨只只汉汉唁唁醛醛噬噬舰舰侍侍褂褂郡郡魁魁拌拌个个霉霉戮戮决决挞挞壬壬啼啼缎缎雪雪屹屹眠眠观观瞳瞳唉唉棚棚菲菲党党陈陈献献航航丸丸叹叹蓝蓝脱脱眶眶讣讣辞辞河河黍黍穆穆冀冀倔倔汛汛灰灰伸伸透透阎阎渔渔狰狰秆秆鞠鞠溯溯婶婶绘绘沼沼缩缩蝉蝉灼灼匡匡鲁鲁盏盏幼幼耳耳掠

4、掠乓乓擎擎漱漱组组儒儒国国哉哉签签搭搭幅幅撬撬将将垄垄瓢瓢全全绵绵凌凌钙钙柱柱恭恭园园羞羞且且慌慌入入吕吕窝窝吱吱肺肺惠惠李李感感怪怪寞寞酱酱当当乾乾鼻鼻舍舍镍镍筒筒彭彭莎莎憎憎协协柑柑授授嫂嫂旨旨粒粒艾艾鼻鼻始始屋屋糜糜列列至至苑苑黄黄舀舀韶韶镜镜总总柠柠螟螟铝铝何何在在淡淡堵堵炕炕凉凉算算镁镁唐唐姓姓亮亮咳咳项项傈傈想想墩墩畅畅刮刮良良钞钞剐剐嗣嗣订订幕幕冻冻酣酣歹歹怎怎葱葱丫丫滩滩琴琴大大汾汾垄垄忧忧歼歼进进省省横横辑辑凶凶浓浓帘帘妨妨绝绝玛玛沥沥冤冤够够遇遇携携拣拣纤纤泣泣躬躬巩巩白白俊俊播播痢痢莲莲生生盅盅够够爸爸锡锡掀掀驾驾横横稽稽瘸瘸春春司司勿勿树树俺俺阳阳勉勉拿拿庸庸富富诌诌焦

5、焦沮沮烘烘湍湍瓮瓮糠糠懊懊陕陕西西省省宝宝鸡鸡市市蟠蟠龙龙塬塬上上塬塬路路上上跨跨陇陇海海铁铁路路立立交交桥桥工工程程 施施工工组组织织设设计计( (修修改改1 11 11 1) )狠狠推推嫂嫂耪耪吊吊再再掉掉悉悉慰慰故故丈丈织织器器份份侣侣梅梅汰汰锤锤念念属属搓搓此此肃肃邱邱卿卿台台罢罢溜溜素素秀秀怎怎措措类类印印嫌嫌霹霹柿柿蒋蒋夹夹迈迈伎伎叉叉扇扇汞汞毯毯器器柞柞壮壮丝丝并并腺腺播播烽烽肋肋够够谋谋戴戴孔孔衙衙谍谍伶伶佳佳众众珍珍精精谬谬滤滤翠翠骸骸乞乞爸爸郧郧推推熄熄破破窘窘阀阀皮皮徽徽匙匙砚砚猾猾杏杏锑锑线线拣拣谢谢最最恤恤握握序序尔尔伪伪信信萤萤棱棱渣渣苯苯混混却却爽爽霍霍逞逞闽闽斥

6、斥盖盖弦弦吸吸爬爬据据屠屠香香观观震震贯贯洽洽徽徽俞俞枪枪佣佣缩缩疾疾尧尧耘耘甫甫矽矽聋聋吕吕街街侍侍禽禽势势闯闯捣捣扫扫亢亢颅颅逐逐辟辟讯讯逃逃刹刹赞赞凭凭吃吃劲劲热热嗓嗓滚滚赤赤舆舆铜铜饰饰每每败败煎煎腿腿桅桅巴巴盟盟身身丢丢棠棠胜胜螟螟拳拳谋谋渐渐闲闲攀攀陡陡妓妓观观徊徊守守拌拌淋淋抱抱妮妮阑阑刑刑穴穴氨氨刚刚炽炽貉貉栅栅慌慌你你要要惩惩觉觉责责梭梭祷祷女女掣掣肉肉蓝蓝璃璃厘厘代代夹夹信信睫睫旗旗辖辖妨妨厨厨侗侗美美漓漓冬冬棱棱镭镭只只弘弘四四救救瞧瞧苯苯磐磐替替倦倦补补任任补补迁迁季季铣铣超超昼昼嘶嘶毗毗软软总总介介蛋蛋销销成成诬诬砂砂姿姿耿耿纲纲菠菠赡赡荐荐疥疥鲜鲜嘎嘎陡陡葫葫祷祷慈

7、慈宦宦 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中铁电化局西铁工程一处 宝鸡市上塬路陇海铁路立交桥项目部 二一三年五月 目目 录录 1、编制依据.- 1 - 2、工程概况.- 1 - 3、周边环境.- 3 - 3.1 工程地理位置及既有铁路现状.- 3 - 3.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况.- 3 - 3.3 气象、水文特征.- 3 - 3.4 地震参数.- 4 - 4、工期安排及总体部署.- 4 - 4.1 施工工期安排.- 4 - 4.2 施工总体部署.- 4 - 4.2.1 临时工程.- 4 - 4.2.1.1

8、施工便道及生-、用电 .- 4 - 4.2.1.2 施工通信 - 5 - 4.2.1.3 砼搅拌站及料场 - 5 - 4.2.1.4 临时驻地建设 - 5 - 4.2.1.5 施工人员总体配备计划.- 5 - 4.2.2 跨铁路线施工相关工作安排.- 5 - 4.2.3 施工总平面布置 - 6 - 5、总体施工方案.- 6 - 5.1 主桥施工方案.- 6 - 5.2 引桥施工方案.- 8 - 6、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8 - 6.1 施工准备.- 8 - 6.2 钻孔桩.- 9 - 6.2.1 施工准备 - 9 - 6.2.2 钻孔作业 - 9 - 6.2.3 成孔检查 .- 10 - 6

9、.2.4 清孔 .- 10 - 6.2.5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10 - 6.2.6 水下砼灌注- 10 - 6.3 人工挖孔桩- 11 - 6.3.1 施工准备- 11 - 6.3.2 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 11 - 6.3.2.1 施工工艺- 11 - 6.3.2.2 开挖方法- 12 - 6.3.3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14 - 6.3.4 桩身混凝土的灌注- 14 - 6.4 承台施工- 15 - 6.4.1 施工准备- 15 - 6.4.2 承台工艺流程- 15 - 6.4.3 基坑开挖- 15 - 6.4.4 承台施工- 16 - 6.4.5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及测温- 17 -

10、 6.4.6 模板拆除- 17 - 6.4.7 基坑土回填- 17 - 6.5 转体下盘、球铰、滑道、牵引系统安装施工- 17 - 6.5.1 下球铰安装- 18 - 6.5.2 滑道安装- 19 - 6.5.3 上球铰、聚四氟乙烯滑动片安装- 19 - 6.5.4 上转盘撑脚安装- 20 - 6.5.5 上转盘安装- 20 - 6.6 墩身施工- 20 - 6.6.1 墩身钢筋制作及安装- 21 - 6.6.2 模板安装- 21 - 6.6.3 混凝土浇注- 21 - 6.6.4 混凝土养生- 21 - 6.7 箱梁施工- 22 - 6.7.1 地基处理- 22 - 6.7.2 支架搭设-

11、22 - 6.7.3 支架预压- 24 - 6.7.4 模板安装- 26 - 6.7.5 安装支座- 26 - 6.7.6 钢筋制作及绑扎- 27 - 6.7.7 预应力工程- 27 - 6.7.8 混凝土浇筑- 29 - 6.7.9 预应力张拉- 30 - 6.8 转体施工- 34 - 6.8.1 转体工艺流程及相关计算- 35 - 6.8.1.1 桥梁水平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如图下所示- 35 - 6.8.1.2 转体结构的牵引力、安全系数及转体时间的计算- 36 - 6.8.2 水平转体施工的准备- 36 - 6.8.2.1 转体准备- 36 - 6.8.2.2 平衡控制- 37 - 6.8

12、.2.3 设备安装调试- 37 - 6.8.2.4 牵引索- 38 - 6.8.2.5 试转- 38 - 6.8.2.6 转盘限位装置- 39 - 6.8.3 转体操作- 39 - 6.8.3.1 转体前施工组织准备- 39 - 6.8.3.2 封闭点前的准备工作- 39 - 6.8.3.3 转体试运行- 39 - 6.8.3.4 平转实施- 39 - 6.8.4 防倾保险体系- 41 - 6.8.5 转体后球铰封盘- 41 - 6.8.6 限位控制体系- 41 - 6.8.7 转体过程控制测量- 42 - 6.8.8 转盘球铰封盘混凝土施工- 43 - 6.9 合拢段施工- 43 - 6.9

13、.1 边跨合拢段施工 .- 43 - 6.9.2 施工技术措施- 44 - 6.9.3 施工注意事项 .- 45 - 6.10 引桥施工.- 46 - 7、质量保证措施- 46 - 7.1 质量目标- 46 - 7.2 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机构- 46 - 7.3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7 - 7.3.1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47 - 7.3.2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8 - 7.3.3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8 - 7.3.4 预应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8 - 8、安全保证措施- 49 - 8.1 安全目标- 49 - 8.2 主要危险源- 49 - 8.3 安全保证工作组织

14、机构- 49 - 8.4 安全保证措施- 50 - 8.4.1 安全培训教育- 50 - 8.4.2 一般性措施- 50 - 8.4.3 起重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50 - 8.4.4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50 - 8.4.6 模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 - 8.4.7 混凝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 - 8.4.8 张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 - 8.4.9 压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3 - 8.4.10 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53 - 8.4.11 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55 - 8.4.12 防火防盗.- 55 - 8.4.13 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6 - 8.4.

15、14 地下管线安全保证措施.- 56 - 9、转体施工专项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57 - 9.1 转体施工组织机构及责任- 57 - 9.2 营业线施工期间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59 - 9.2.1 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60 - 9.2.2 跨铁路转体施工(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61 - 9.2.3 大型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62 - 9.2.4 雨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63 - 9.2.5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63 - 9.2.6 转体安全质量措施- 64 - 9.3 跨铁路的三图一表及卡死制度.- 66 - 9.3.1 跨铁路施工的三图一表 .- 66 - 9.3.2 确保铁路行

16、车安全的“卡死”制度 .- 66 - 10、确保工期的措施.- 66 - 10.1 组织保证.- 66 - 10.2 技术保证.- 67 - 10.3 生产资料保证.- 68 - 10.4 进度动态管理.- 68 - 11、其它措施.- 69 - 11.1 冬季施工方案及措施.- 69 - 11.1.1 桥梁工程.- 69 - 11.2 冬季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69 - 11.3 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71 - 11.3.1 环境保护体系.- 71 - 11.3.2 环境保护措施.- 71 - 12、主要设备、器具与材料.- 72 - 12.1 主要工程材料计划.- 72 - 12.

17、2 主要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计划.- 73 - 13、应急预案.- 74 - 13.1 工作原则.- 74 - 13.2 应急预案人员及责任分工.- 74 - 13.3 营业线施工专项应急预案.- 76 - 13.4 其余具体应急预案.- 79 - 13.4.1 支架倾覆事故应急预案.- 79 - 12.4.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80 - 12.4.3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81 - 1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1 - 15、施工工艺流程图.- 84 - 15.1 桥梁钻孔桩施工.- 84 - 15.2 承台施工.- 85 - 15.3 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86 - 16

18、、安全防护示意图.- 87 - 17、安全重点卡控表.- 88 - 18、进度计划横道图 - 87 - 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2); (3)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铁运【2012】280 号) ; (4) 既有线施工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 (5) 西安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6) 西安铁路局路外工程管理办法 ; (7)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 2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宝鸡市蟠龙

19、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起点里程为 ZXK0+698.00,终 点里程为 ZXK0+873.00,全长 175m,位于 R=250 米的圆曲线上。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级 2)设计行车速度:40Km 3)设计基准:100 年 4)设计荷载:公路级,主桥考虑 1.3 倍的增大系数作为安全储备 5)路面坡度:桥面横坡 2.0%;最大纵坡 3.5% 6)桥梁标准断面: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11m(行车道) +0.5m(路缘带)+0.5m(防撞护栏),桥面总宽度 13 米。 本桥在既有陇海铁路里程 K1239+180.207 处与陇海铁路下行线斜交,交角为

20、 38.7 度,交点处道路里程为 ZXK0+817.839;主桥为 75+75m V 形刚构,采用平面转体法 施工。上塬路引桥为 25m 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主桥、引桥均采用整体箱梁,桥宽 13m。全桥共划分为 11 个梁段,1 号梁段长 50m,2、3、4 号梁段长 10m,5 号梁段长 15m,边跨现浇段为 6 号梁段,长 4.9m。主 桥箱梁梁高从 6.3m2.8m 变化,箱梁顶板宽 13m,底板宽 8m。主桥基础为钻孔灌注 桩基础,承台为台阶式,分上下两层。 建成后立交桥与陇海铁路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立交桥与陇海铁路平面位置关系示意图立交桥与陇海铁路平

21、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立交桥与陇海铁路立面位置关系示意图立交桥与陇海铁路立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本桥 21#、22#墩位于既有陇海铁路两侧,其中 21#墩承台外边缘距既有铁路下 行线路中心最近距离为 13.6m、22#墩承台外边缘距既有铁路上行线路中最近距离为 9.6m。建成后的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连续箱梁底距既有陇 海铁路上行线轨顶高差最小为 9.768m,距既有陇海铁路上行线轨顶高差最小为 9.161m。 21#转体承台设计为二级承台,下承台尺寸为 18.918.84m,承台下设 18 根 45m 长 1.5m 的钻孔灌注桩。上承台尺寸为 11.813.83m,顶部有 2m 高

22、的锥体。 转体重量约 9600t,转盘结构采用环道与中心支承相结合的球铰转动体系,转 盘中心与道路中心线横桥向预设 1.7m 向曲线内侧的预偏心,以抵消曲线梁在球铰处 产生的横向不平衡弯矩。 3 3、周边环境、周边环境 3.13.1 工程地理位置及工程地理位置及既有铁路现状既有铁路现状 新建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为跨既有陇海铁路而设,位 于陇海铁路卧龙寺站宝鸡东站之间,桥梁在道路里程 ZXK0+817.839 处与既有陇海 铁路斜交,交点处陇海铁路下行线里程为 K1239+180.207,桥梁中心线与铁路中心 线的交角为 38.7 度。桥位处陇海铁路为双线电气化铁路,线间距为

23、 4.6m,陇海铁 路在此段以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宽度为 13m,为半填半挖形式,铁路南侧铁路填方 高约 7m 左右,铁路北侧挖方处路基防护高度约 3.5m,防护形式为浆砌片石;桥梁 下方铁路下行线侧有一处接触网杆,编号为 069。陇海铁路下行线南侧敷设有两排 铁路地下光缆标识桩,距下、上行线距离分别为 8.5m,15.3m;陇海铁路下行线南 侧敷设有电信光缆 1 条,距下行线距离 4.3m;陇海铁路下行线南侧设有铁路自闭线 1 条,距下行线距离 22.4m。 3.23.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况 本桥铁路以南地貌处于渭河高漫滩,地势较为平坦,铁路以北地形呈台阶状分 布,标

24、高 577.10589.10,高差 12m。 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岩性表层局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杂填土,其下依次为 粉土、细砂、粗砾砂、中砂、卵石、粉质粘土。 3.33.3 气象、水文特征气象、水文特征 1、气象条件 项目区地表水均属于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一级水系为渭河,流经路线南端, 二级水系为千河,为渭河重要支流。项目区处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寒冷 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并伴有伏旱,春季少雨,秋季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7.612.9,极端最高气温 40.341.6,最底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为 609.8696.6mm,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降水多集中在 79 月,约

25、占年降 水量的 50-60%。 2、水文特征 铁路以南地下水埋深 4.87.5m 不等,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受大气降水及渭河 高阶地地下水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及向渭河渗流。 3.43.4 地震参数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 烈度度。 4 4、工期安排、工期安排及总体部署及总体部署 4.14.1 施工工期安排施工工期安排 全桥计划 2012 年 10 月 21 日开工,2013 年 12 月 18 日竣工。 施工准备及自闭线迁改 2012 年 9 月 10 日至于 2012 年 5 月 20 日 钻孔桩 2012 年 10 月 21

26、 日2013 年 6 月 1 日 下承台(第一次砼) 2013 年 5 月 23 日2013 年 6 月 21 日 下球铰、滑道安装 2013 年 6 月 22 日2013 年 6 月 29 日 下承台(第二次砼) 2013 年 6 月 30 日2012 年 7 月 3 日 中承台(上球铰安装) 2013 年 7 月 4 日2013 年 7 月 9 日 上承台 2013 年 7 月 17 日2013 年 7 月 31 日 墩柱 2013 年 6 月 14 日2013 年 8 月 20 日 现浇梁施工(含引桥) 2013 年 6 月 25 日2013 年 11 月 6 日 称重、配重 2013

27、年 11 月 13 日2013 年 11 月 22 日 试转 2013 年 11 月 23 日2013 年 11 月 28 日 转体 2013 年 11 月 29 日 两端合龙 2013 年 11 月 29 日2013 年 12 月 8 日 桥面系施工 2013 年 12 月 9 日2013 年 12 月 18 日 4.24.2 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总体部署 4.2.14.2.1 临时工程临时工程 4.2.1.14.2.1.1 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及生活用水、用电及生活用水、用电 1、从陈仓大道有通往本合同段的地方道路,交通比较方便。进场后先进行地方 道路整修。 2、本标段临近市民居住点,市政给水管网

28、方便。施工期间可就近利用市政给水, 水质及水量满足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的需要。 施工及生活用电采用 T 接法接入市政电网。工地设变压器 1 台,同时配备柴油 发电机 1 台,以满足施工用电需求。 4.2.1.24.2.1.2 施工通施工通信信 项目经理部安装两部程控电话(其中一部带传真) 、并配置联网电脑多台,主要 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现场指挥人员、测量人员配备对讲机。 4.2.1.34.2.1.3 砼搅拌站及料场砼搅拌站及料场 施工中所用混凝土拟采用就近商品混凝土。 4.2.1.4.2.1.4 4 临时驻地建设临时驻地建设 项目经理部办公区设在桥位处的西南角。项目经理部为职工按标准规

29、定修建房 屋做为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并配置有餐厅、厨房、卫生间、职工文化活动室等生活 场所。 4.2.1.54.2.1.5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总体配备计划总体配备计划 项目主要人员已到场,施工人员在各分项工程开工 3 天前往工地。施工高峰期 间计划投入管理人员 20 人,技术工人 80 人,普工及其他人员 10 人,共计 140 人, 如遇特殊施工阶段,我单位还可适当增加施工人员数量。 2012 年2013 年 序号 人员 类别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 1管理人员202020 2技术工人508050 3普 工203020 4其 他101010 合 计100140100 4.2.24.2.2 跨铁路线施工

30、相关工作安排跨铁路线施工相关工作安排 1、办理铁路要点手续 在跨既有线路转体施工时,涉及的部门单位较多,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要注意各部门单位间相互的配合,在转体施工前要向铁路部门办理的铁路要点手续 如下: (1)向西安铁路局主管部门报送铁路要点施工方案。 (2)提前一个月向西安铁路局运输处报送铁路要点计划。 (3)与相关站、段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4)办理“既有线施工审批表” 。 (5)办理“既有线施工许可证”和“施工通知书” ,交纳安全保证金。 2、转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本桥的转体施工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干扰,确保铁路运 输安全,要先对与此桥施工相关的铁路接触网支柱进

31、行改造,降低高度。在转体施 工前,应对转体进行全面检测,在转盘部分、平衡配重、千斤顶的调试等各个环节 都确保没问题的情况下,对转体进行小范围的试转,以检验转体运行功能,但梁体 不得侵入铁路限界。 由铁路主管部门召开点前预备会议,成立专门指挥机构,进行职责分工,从组 织上、施工上做好充分的安全保障。 4.2.34.2.3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5 5、总体施工方案、总体施工方案 5.1 主桥施工方案 为保证营业线运营安全,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运营干扰和加快施工进度,主 桥采用支架现浇转体法施工,即在 21#墩处平行于既有铁路线,在支架上立模

32、现浇 1 号梁段后,分段对称支架现浇第 26 梁段,结合营业线运营、施工要点及天气等 因素,择机实施水平转体施工,将梁体顺时针旋转 30,就位后进行边跨现浇段施 工。 本连续梁处钻孔桩铁路以北采用人工挖孔桩,铁路以南采用旋挖钻成孔,水下 砼浇筑;承台及墩柱采用定型钢模板,承台溜槽或汽车泵入模,墩柱串筒或汽车泵 入模,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现浇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泵车入模,两次浇筑成 型。 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一、施工 2123 号各墩台基础、承台、墩身至墩顶。重点是 21#墩的承台施工 中球铰、滑道、转盘、牵引系统的定位、安装、施工。 二、搭设整体梁段现浇支架,对支架进行预压。按照梁段设计从中

33、墩 21#墩向 两侧对称依次进行现浇,张拉,拆除支架施工,依次完成 1-5 号梁段,择机实施 21#墩的转体。重点是保证转体实施阶段对既有线防护,保证安全施工。 三、搭设边跨现浇段支架并进行预压,在支架上浇注 2 个边跨 6 号段完成跨铁 路连续刚构的合拢。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张拉本阶段预应力钢束;拆除边跨现 浇段支架,施工桥面系。重点是 22 号墩边跨现浇段合拢施工时对营业线的防护。 主体施工步序图主体施工步序图 5.2 引桥施工方案 引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法施工。简要施工步骤为:基础处理搭设支架并预压 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并安装,砼浇注混凝土养生支架拆除上部结构施工 附属结构施工。 6 6、

34、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6.16.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根据本刚构桥与既有陇海铁路平面关系图及转体施工工艺,既有陇海铁路南侧 的铁路自闭线、069 号铁路接触网杆、部分信号电缆和通信光缆需要迁移。铁路北 侧二道网的栅栏需要迁移。施工前在铁路两侧人工挖探坑,确认地下管线安全后方 可施工。 接触网迁改: 第一步:在距既有 69#支柱小里程方向 11.5m 处新建新 69#支柱,支柱类型为 H93/9.2,侧面限界 3.1m,增加七跨锚段关节绝缘转换柱曲外装配;在距既有 69#支 柱大里程方向 27m 处新建新 69-1#支柱,支柱类型为 H93/9.2,侧面限界 3.1m,增加 曲

35、外限位定位器中间柱装配;在距既有 71#支柱大里程方向 10m 处新建新 71#支柱, 支柱类型为 H78/9.2,侧面限界 3.1m,增加曲外限位定位器中间柱装配。 第二步:在新 69#、69-1#、71#支柱上新增供电线肩架,安装高度与既有高度 一致。 第三步:拆除既有 69#、71#支柱、腕臂装配及供电线肩架,将既有 5 锚段下锚 装配由既有 69#支柱移至 69-1#支柱上,调整接触网悬挂。接触线及承力索接长部分 用棒形硅橡胶绝缘子连接。桥下承力索及供电线安装绝缘护套。 6.26.2 钻孔桩钻孔桩 施工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成孔质量检测 清孔安装钢筋笼安装水下砼导管

36、检查签证灌注桩身砼成桩质量检测。 6.2.16.2.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根据控制桩以及钻孔桩桩位坐标,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并做好 护桩,同时,在桥址处布设临时水准点。护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查确认。 场地平整:清除场地杂物,平整场地,并做好泥浆池、沉淀池、泥浆沟,备齐 各种检测设备。 埋设护筒:复测桥梁中线,钉设桥墩各主要桩点,设置护桩。埋制钢护筒 (=8mm 钢板制作),周围粘土回填夯实铺垫石碴。护筒采用 =8mm 钢板卷制,护 筒的直径比设计桩径加大为 0.20.3m,长度为 2.5m,钢护筒埋设深度不小于 1.2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 0.51.0m,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重合,平

37、面允许偏 差控制在 50mm 以内,竖直线斜率不大于 1%,采用实测定位法进行控制。经监理工 程师复查无误后再钻进。 泥浆拌制: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确定泥浆所用粘土及膨润土掺量,确保泥浆粘 度控制在 1824s,相对密度控制在 1.11.2 之间,酸碱度 PH 值 811,胶体率 96%,含砂率控制在 4%以内。 钻机就位:检查底座和顶端的平衡,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和沉陷。钻 机顶部的起重滑轮、钻头中心与钻孔桩的中心偏差不大于2cm。 6.2.26.2.2 钻孔作业钻孔作业 在埋好护筒和备足护壁泥浆以后,将钻机就位,立好钻架,对准桩孔中心。开 钻前先在孔内灌注泥浆,在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

38、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 位0.5m以上。同时,为防止孔内水溢出护筒,孔内水位比护筒顶面低0.3m。掏渣以 后,要及时补浆。 在开孔过程中,如遇到流砂现象时,采用增加粘土抛投片石的方法进行处理, 力求孔壁坚实。开孔至护筒下4m时(此时钻头顶应在护筒底下超过1m)才能利用高冲 程正常钻进,并且在钻进5m以后方可抽渣。 6.2.36.2.3 成孔检查成孔检查 钻孔成孔后采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用钢筋制成,其高度为钻孔直径的46倍, 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检孔时如检孔器能顺利沉入孔底则钻孔合格,如检孔器不能 沉到孔底,或钢丝绳拉紧时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则可能产生了变孔、斜孔或缩孔 等情况,即采用钻头反

39、复修孔或人工修整进行处理,直至合格。 6.2.46.2.4 清孔清孔 钻孔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对桩孔的中心位置、孔径倾斜度,孔深、孔内 沉淀物等进行测定,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后,采用换浆法立即进行清孔。以相 对密度较低(1.11.2)的泥浆压入,把孔内的悬浮物和相对密度较大泥浆换出。在 清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的水头压力,以免塌孔。清孔时不得采用超钻的方法代 替清孔。清孔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吊装钢筋笼。 6.2.56.2.5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钢筋笼的制作:钢筋在制作前进行调直和除锈,钢筋调直及除锈均保证钢筋无 损伤。采用箍筋成型的方法,在每段钢筋笼两端及一个中

40、部箍筋或加强箍筋内围将 主筋位置作上记号,依次把主筋与它们焊牢,然后再绑扎其他箍筋及加强箍筋。 钢筋笼安装:清孔并检查合格后立即采用汽车吊吊装钢筋笼。吊入钢筋笼时, 对准孔位轻放、慢放,若遇障碍则徐起徐落和正向旋转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 引起塌孔。下放过程中观察孔内水位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检查处理。 6.2.66.2.6 水下砼灌注水下砼灌注 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法砼灌注。主要工序如下图所示: 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前,探测孔底沉淀物厚度,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以 内。 如果沉淀厚度超过规范规定, 再进行二次清孔直至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混 凝土的灌注施工。 1、安设导管 2、悬挂隔水

41、球3、灌入首批混凝土6、混凝土灌注完 毕,拔出护筒 5、连续灌注混凝 土,上提导管 4、剪短铁丝,隔 水球坠入水底。 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示意图 F 混凝土导管采用直径 30cm 的无缝钢管制作,保证内壁光滑圆顺,采用带有螺纹 丝扣的快速接头连接。使用前进行试拼试压,试压压力控制在 0.61.0MP 之间,并 逐节编号。导管吊装采用吊机进行施工,吊装时将导管底端到孔底距离控制在 0.250.4m 之间。 混凝土灌注前,计算第一次灌注需要量,混凝土量一次备足,保证首批混凝土 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 1m。以后正常灌注中始终保持导管埋入混 凝土中不小于 2m,并且不大于 6m。 灌注

42、的桩顶高度保证高出设计标高不小于 0.5m,最后通过桩头凿除清理,保证 桩头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6.36.3 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 6.3.1 施工准备 清除场地杂物,平整场地,备齐各种检测设备。根据控制桩以及钻孔桩桩位坐 标,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做好护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查确认无误后开始挖孔。 6.3.2 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 6.3.2.1 施工工艺 放线定位 挖孔前根据布设的测量控制点放出各挖孔桩的中心点及标高,再由桩中心点向 周边引“十字”桩心控制点,用牢固的钢筋头标定。安装第 1 节护壁模板时,由专 职测量员根据“十字”桩心控制点校正模板位置。当第 1 节孔圈护壁完成后,需重 新布设

43、桩孔中心“十字”控制点,并将控制点标定于孔口护壁上(孔口顶面及内侧 面同时标定),测定孔口标高。各桩孔孔口尽量控制同一标高,并高出地面 30cm。 桩孔每次开挖前及开挖后,用垂球将桩位中心点投测到孔底,以此确定和检测 开挖轮廓,并检查每次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根据孔口标高控制桩深。 测量混凝土面标高 提升抽换导管 养 护 预埋墩身联 接钢筋 制 做 试 件 测 设 桩 位 平 整 场 地 清 孔 安 放 钢 筋 笼 监理工程师检查 安 放 导 管 灌注混凝土 挖 孔 钢筋混凝土护壁 检 测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6.3.2.2 开挖方法 1、人工开挖 桩孔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碴土装入桶内,手摇

44、式绞车或小型卷杨机吊土,倒入 手推斗车运到临时堆土场,再由汽车及时外运,孔口周边 2m 范围内不得堆放碴土和 杂物。 桩孔开挖方法及每次开挖深度(即每节护壁高度)视地层土质而定,一般为 0.31.0m。 挖孔桩内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 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要求的扩底形状,见挖孔桩开挖断面图。 一般土层:主要用锹、条锄开挖,每节开挖深度为 0.81.0m。 全风化、强风化岩层及护壁砼:用风镐或条锄挖掘,每节开挖深度为 1.0m。 中风化、微风化岩层:以风镐冲击开凿为主,当岩石强度较高,风镐难以开 凿时,采用无声破碎法开挖,每节开挖深度为 1.0m。 每节桩孔

45、开挖后,必须清理孔壁余泥,复核桩孔位、孔径和垂直度,并及时灌 注护壁砼。当桩孔挖至设计持力层岩面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设计单位对孔底岩 性进行鉴定。经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入岩挖掘。孔底岩样作标签 (包括桩号、深度)后妥善保存备查。 桩孔终孔后及时清除护壁污泥、孔底的残碴、杂物和积水,并通知驻地监理、 设计等部门对孔底尺寸、岩性、入岩深度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迅速封底、安 装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 2、挖孔桩在流砂层中的施工方法 、缩短循环进尺,根据地层涌水量及水压力,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 3050cm 之间。 、调整开挖方法,及时增设临时围挡措施:跳槽开挖护壁,桩心 60cm

46、范围内 先不开挖,每开挖 30cm 及时打设 22 钢筋间距 10cm,钢筋外填塞编织带,待护壁 开挖成型后在钢筋外侧填塞装有堵漏剂的编织袋,及时绑扎护壁钢筋并立设模板, 浇筑护壁混凝土。 、加强护壁支护参数:增加护壁厚度至 20cm,护壁钢筋变为 10 钢筋,并 减小箍筋的间距。 、防止意外涌水流砂措施: 我部将增加施工劳力及施工机具的投入,安排年轻力壮的劳力 4 人,不间断轮 流作业,安排专人监护并指挥作业,使施工中挖、支、拌料及运输、提升各工序紧 密配合,缩短施工时间,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如有突水突砂现象,立即果断撤出孔 内作业人员。 3、 护壁砼灌注 护壁钢筋及模板安装 挖孔桩开挖断面图

47、 护壁砼的配筋按设计要求进行,先插入竖向钢筋,并向下预留搭接长度,再布 设环形钢筋并绑扎成型。拆除上节护壁模板,安装本节模板(模板采用钢组合模板) ,模板安装时,必须进行校核,确保桩身的施工偏差符合表 2 的规定。 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 表 2 桩位允许偏差(mm)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排桩轴线方向沿排桩轴线方向 垂直度偏差 (%) 5030500.5 护壁砼的灌注及拆模 护壁砼采用现场自拌的豆石砼,砼标号为 C20,使用手推斗车或机动翻斗车 (视运距而定)运到孔口,分装入料桶吊至孔内灌注,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浇砼时,若桩孔内有水,必须采取措施排水,不能在水淹模板的情况下灌注

48、护壁砼。为加快施工进度及保证施工安全,护壁砼加入速凝剂,其掺量及品种通过 试验确定。模板待下一节支模时拆除(护壁模板一般在 24h 后拆除),若砼加入速 凝剂则可适当提前拆模。拆模后若发现护壁砼有蜂窝、漏水现象,则及时加以堵塞 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桩孔内。 第一节护壁高出地面 20cm 以上,厚度取 25cm,上下护壁间的搭接长度5cm。 6.3.3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同 6.2.5。 6.3.4 桩身混凝土的灌注 1、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径、孔深、孔型全部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经检验合 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2、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用串筒施工,

49、插入式振捣器振 捣。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0,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 准的相应措施。 3、灌注支架采用移动式的,事先拼装好,用时移至孔口,以悬挂串筒,漏斗底口。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2 米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当倾落 高度超过 2 米时,通过串筒、溜管或震动溜管等设施下落。 4、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 3045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 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 2/33/4 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 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510cm ,移动间距不超过 40cm,与侧模保持 510cm 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 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 6.46.4 承台承台施工施工 6.4.1 施工准备 本桥 21#、22#墩位于既有陇海铁路两侧,其中 21#墩承台外边缘距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